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之秽土转生在线阅读 - 第六十章 晚唐藩镇与一代剑圣的渊源

第六十章 晚唐藩镇与一代剑圣的渊源

    “不过有件事情,小弟还要请兄长帮忙。”

    柴寅宾赶紧把自己从刚才的喜悦当中揪了出来,尽量用平常心态去分析康宁是不是在和自己做交易。但很快他就得出结论,无论这是不是交易,结果都对自己有利。

    于是他干脆利索的说到:“贤弟请讲。”

    “我康家虽然有收留孤儿的家风,但却没有给他们上户口的习惯。所以,他们几人的户籍问题,可能就要劳烦大人了。”

    “这等小事。有何困难。”柴寅宾还以为康宁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原来是这么点小事儿,“我朝户籍制度弊病甚多,子女比较多的人家,几个儿子共用一个名字也不稀罕。出生多年也不上报的,更是比比皆是。我跟下边户曹书办打个招呼,你且放心就是。”

    “多谢兄长。”康宁躬身一揖,而后就说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得冻起来了。明月留在青州府协同大人招兵买马,我自去滦州石佛口,押解金银到莒州购买货物。”

    “好。一路上多加小心。”

    众人随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呃,好像妈都不在身边。那就有媳妇的找媳妇,没媳妇的上空床。

    只是他们上空床是睡觉,而康宁则是翻出大箱子,准备将宋慈转生过来。

    说起来,宋慈在他的计划当中并不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是目前形势使然,不得不将此人转生出来。

    与此同时,康宁也考虑到,自己的地盘越来越大,是时候转生一些二线角色,来加强一下替补阵容的深度。

    宋慈算是自己无意中迈出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还有谁合适呢

    康宁翻来覆去找了好几遍,最终还是找到了两个人,觉得在眼下有用得着的地方。

    第一个人是唐末藩镇之一,卢龙节度使刘仁恭。此人人品不佳,但却是个很有特色之人。

    唐昭宗景福二年,也就是公元893年。当藩镇割据的大唐正处在不断相互攻伐的时候,还是一名将领的刘仁恭正负责戍边。

    不料时任卢龙节度使李匡威竟然被弟弟李匡筹驱逐。李匡筹随即掌握了卢龙的核心城市幽州。

    原本,这样的事情在当时并不罕见。不管是谁坐在节度使的位子上,身为将领的刘仁恭去磕头效忠就行了。

    但是,新上台的李匡筹却似乎忘记了他的存在,这一忘不要紧,戍边的轮调期限已经到了,该让将士们回去放个假,然后和家人团聚了。

    可是李匡筹却迟迟没有变态,弄得士兵们一个个躁动不安。“你们哥俩闹翻,关我等屁事,凭啥不让我们回家”

    于是,士兵们最终决定造反。他们以刘仁恭为首,决议攻打幽州。

    然而,他们终究寡不敌众,为李匡筹所败。无奈之下,只好归降河东李克用。

    刘仁恭一直都是个不安定分子,在李克用那里寄人篱下的日子更让他受不了,于是通过李克用的谋臣盖寓劝说李克用攻打幽州。

    李克用最终被说动,于乾宁元年攻陷幽州。

    次年,李克用上表举荐刘仁恭为卢龙节度留后。这意思很明确,刘仁恭是他的人,如今被扶持上节度留后的位子,那就说明卢龙这块地已经贴上了他李克用的标签。

    至于为什么用刘仁恭,那是因为他是本地人,跟四面八方的地头蛇都很熟,处理关系的时候也好办。

    可是朝廷中的人却一眼看穿了这其中的最大隐患,也不知道是李克用关系密切的太监们会错了意,还是文臣们从中作梗,给刘仁恭的官职最终确定为卢龙节度使。

    节度留后变成了节度使,这啥情况

    朝廷是在告诉刘仁恭,你现在是卢龙的一把手了,你不是谁的人,你只是你自己的人。

    不管刘仁恭有没有看懂朝廷的意思,反正朝廷是看明白了,这家伙不老实。

    果然,称为节度使之后的刘仁恭不听从李克用的调遣,随后招至李克用亲自兴兵讨伐。

    不料兵强马壮的李克用竟然败走卢龙,让刘仁恭这厮一下子坐稳了卢龙节度府。

    随后,刘仁恭干掉了义昌节度使卢彦威,并让大儿子继任义昌节度使。

    这一战成功之后,刘仁恭的野心迅速膨胀。他准备南下继续扩张自己的地盘。

    于是,他看中了魏博节度使罗绍威的地盘。然后背后有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支持的罗绍威,岂是那么容易对付的。

    刘仁恭当时的作战策略非常有特色。掘土作业挖地道一直挖到对方城内。结果被人早就察觉,引水淹了地道。

    此战之后,卢龙实力受损严重。

    而后他与儿子刘守光的是是非非,则成为卢龙此后一直没有崛起的因素之一。唯一的亮点就是,在当时还处于婴儿时期的契丹政权,不得不在刘仁恭父子的军威之下认怂。但也正是卢龙的衰败,给了契丹崛起的时间机遇。

    不过康宁对刘仁恭军事和外交能力都不感冒,这个人最有意思的能力就是那一手挖地道的活计。

    他挖地道的技能之所以炉火纯青,是因为他曾经是一个盗墓贼。

    盗墓贼,眼下康宁最需要的职业。

    大箱子之中的遗传物质终究是有限的,发丘中郎将这活计总得有人干才行。目前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这个刘仁恭了。

    如果曹cao能活着见到这家伙的话,他的选择绝对不会与康宁有所出入。

    而另外一个人,不同于在后世知名度很低的刘仁恭。他命名字,因为一部秦时明月而广为人知。

    剑圣盖聂。相传与荆轲同等级的人物。

    然而康宁没看过秦时明月,他只看国赤虎君的宋时明月。

    盖聂这个名字进入他视野的时候,在第一时间他是准备忽略掉的。但是另外一个人让他想起了这家伙。

    那个人,正是被刘仁恭利用的来游说李克用的盖寓。

    这个人,直到死去,也一直享受着李克用的尊重。但是,他为重情重义的李克用所做的事情,多少有点对不起后者的尊重。

    这是一个并不出彩的历史人物,康宁之所以还记得他,是因为此人的姓氏。

    盖,作为姓氏的时候,读音是比较多样化的。除了我们都很熟悉的“丐”这个读音之外,还可以念作“葛”,也可以念作“尬”,甚至还有这个读音“果”。

    如果见到姓盖的童鞋,尽量还是要问一句,你老家是怎么读你这个姓氏的

    盖聂如果遇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应当是“葛”。至少在后世的某些影视作品里就是这样念的。

    我们不要忙着给那些影视作品钉上低智商的标签,我们需要坚信,随着我们审美趣味的提高,创作者们不得不向我们妥协,更注意这些历史细节。

    如果说这种逻辑还有些牵强,毕竟不能把历史的真相押宝在那些曾经饱受历史爱好者们诟病,抨击的文艺工作者身上。

    那我们就来换一个更具说服力的逻辑。

    盖姓的重要起源之一,与战国时期齐国的公族大夫王欢有关。他的封地在盖邑,其后代当中便有人把封地当做姓氏来使用。

    这一支盖姓的读音,同“葛”。

    而其余几种来源,比如南北朝时期的西羌族盖拉氏,鲜卑族的盖楼氏,都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过程中,改姓盖,音同“国”。

    还有就是蒙古族、满族同胞改姓盖,音同“丐”。

    虽然盖姓还有其他的渊源,但战国末年的盖聂,从时间上来看,不符合后面两种来源的读法。

    所以说他很大可能上读“葛”聂。

    当然这种说法也有人反对。唐代司马贞在他的史记索隐曾说:盖音古腊反。

    反,是说反切法。这是一种为生字词注音的方式。是利用已经知道的两个字的声母和韵母来注音。

    “古”字取其声母,“腊”取其韵母。

    那么按照司马贞的说法,盖聂的姓氏应该读作“尬”。

    不过,康宁对司马贞的说法素来是不屑一顾的。他的理由基本与学术无关,而更多的具有喜剧色彩。

    首先,搜某动物输入法对“尬”聂的读法表示强烈抗议反正我没打出来。

    其次,“腊”这个字在古代的读音是“辣”吗要知道古音今音相差太大。如果读“乐”的话,那就乐子大了。还得读“葛”聂。

    剑圣的姓氏怎么读还是比较好推断的,至于那位盖寓是不是盖楼氏的后人,这个缺乏详实的资料,康宁只能等到见到他之后,再问一问了。

    盖聂,作为康宁本次转生的第二个目标,他的“主要功能”,自然不能离开他手中的剑。

    康宁既然知道给柴寅宾配上石电这名优秀的保镖,难道就不知道给自己也找一个技击高手

    盖聂,何等人也史记刺客列传记载,当年他在榆次碰见荆轲。他俩眼一瞪,就把后世吹捧的如何如何的荆轲给吓跑了。

    荆轲算是个什么玩意儿。当年会见燕王的时候,“太子出美人能琴者。轲曰:好手琴者太子即进之。轲曰:但爱其手耳。太子即断其手,盛以玉槃奉之。”

    这丫的就是个变-态嘛,太子丹要说你喜欢这双手,我连人一起送给你,他嗷一嗓子:“但爱其手耳。”那太子丹只好咔嚓一声,“盛以玉槃奉之”。

    还得“盛玉槃”以“奉之”。

    就这样的人,盖聂如果不“怒而目之”,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也心术不正。跟荆轲一样,只是想着把自己的命卖给一个能创造条件,让自己拿黄金砸乌龟,杀千里马品尝马肝,砍掉美女双手“盛以玉槃奉之”的怪胎。

    荆轲想象中的君臣关系,可不是康宁想要的。所以康宁的选择,过段时间盖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