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节 清军的反扑
急速扩张的軍队规模有一个隐患,那就是军官严重缺乏,尽管大量任命那些自己带来人手的天地会头目,建立起组织架构,但要把这些人训练成軍队,技术军官的数量就完全不够了。 周琅的第一批手下官职几乎是用飞升来形容,基本上三十个最早跟他的核心士兵现在都成了基层军官,赵文、马大雷、陈逆直三人都升为了千总,三个跟随自己最早的天地会成员,魏连理、陈小手和洪九指也因为招募人员有功,升为了千总。 这些已经接受过雇佣兵军官训练过的军官,现在则开始用学来的经验训练他们的手下。但大多数中下层军官,还是那些自带人手过来的天地会头目,他们完全不懂如何训练士兵。 这时候科林手下那些当地华人士兵就成了周琅心中的香饽饽,这些人已经在科林手下训练了一段时间,其中不少人的军事技能已经有一定水准,把他们拉来充任底层军官,就能解周琅的燃眉之急。 而这些人还真的越来越希望投效周琅,因为他们亲眼看到周琅将那些带着人投效的天地会兄弟都任命做了军官,而他们在科林手下却依然只是一个小兵,眼看着别人可以去当官,自己却只能当小兵,一个个就越发的急迫。 可周琅却不愿意把这些人挖过来,第一这会造成跟科林的直接冲突,他现在还用得着科林,而且随着自己手下实力的增强,科林对他的威胁下降,除掉科林也就没有那么急迫了;第二周琅还需要这些人留在科林手下,这样在日后他跟科林翻脸的时候,更容易打垮科林。 为了安抚这些急切的想要当官的天地会头目的心情,防止他们无法在周琅这里得到想要的前程的情况下,脑子一热跑去投靠陈周全,周琅让魏连理出面,秘密向他们许下承诺,根据他们现在的地位,将其中十多名骨干任命为把总,大头目更是任命为千总。这样一来,他们投靠陈周全的可能性就大大下降,因为毕竟陈周全无法给手下支付丰厚的军饷。仅仅许诺官职还不靠谱,随着科林对中国文化的熟悉,谁也不敢保证能不能把他们拉过去,毕竟英国人拉拢印度土兵的手法实在是太成功了。 所以周琅还打算给他们发一份额外的军饷,按照官职大小,他们不但从正规渠道领取军饷,还可以从周琅手里领取一份补贴,但目前还不敢这么做,一旦被可怜察觉,一定会认为周琅在收买他手下的士兵,提前让他产生防范,那么科林手下士兵的天地会化就没那么顺利了。 本来可以让科林派一批雇佣兵的,但这个方法目前也行不通,因为科林借口大量雇佣兵军官生病,可实际情况则是科林跟周琅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激化了。 矛盾激化,表面上是因为科林对周琅一直留在凤弹汛招募士兵,耽误了去接收那些划归公司的港口,事实上科林在看到周琅手下快速增强的实力,开始有些忌惮了。除非周琅愿意将这些士兵的指挥权交给科林,可今时不同往日,此时已经不是在左营的时候了,那时候周琅手下没人,科林掌握着军事力量我行我素;现在周琅以六十多个从南洋雇佣来的华人为班底,有能力掌握更大的军事力量,所以以缺乏翻译为由,根本就没跟科林商量,就将这些士兵单独编制。 科林完全插不上手的情况下,让他的手下帮忙训练这些士兵,那简直就是帮对手磨刀,他当然不愿意去做了。 不过技术军官的缺乏,也不是不能解决,只要是人的问题,都能通过主观能动性解决。周琅采取了先训练军官,然后让军官去训练士兵的做法。采取以点带面,最后全面铺开。 可物质的缺乏,就是真正的缺乏了。从印度离开之前,周琅采购了数百只赫贝斯步枪,经过打仗和训练,现在还能正常使用的,只有五百只。科林手下的雇佣兵和华人士兵,以及周琅手下早期那六十多个士兵,现在的军官,基本上就瓜分完了这批武器,导致新招募的人手连武器都没有。 装备问题极为紧缺,只能暂时雇佣铁匠打造冷兵器装备士兵。但这显然不符合周琅打造军事力量的标准,他可是一直将东印度公司,将西方军队看作他未来的潜在对手的,因此他的軍队必须装备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只希望哈拉尔明年回来的时候,能够带回来自己需要的武器,同时周琅已经开始找当地铁匠试制赫贝斯步枪了,只要能仿制出来,性能差一些也能接受,毕竟这是零跟一的区别,总好过没有的强。 人力上缺乏足够的军官,物力上武器严重缺乏,这让周琅不得不在十天之后,暂停了招募士兵的行动,跟科林商议出兵事宜。 让科林派遣雇佣兵帮忙训练士兵科林借口雇佣兵大半生病,但跟他商议出兵夺取优良港口的问题,他却决口不提这些困难,似乎这些困难并不是难以克服。 跟科林商议之后,还是以科林手下的雇佣兵加上三百个华人士兵为主力,向打鼓港发动进攻。 根据目前的情报,打鼓港的防御力量,并不是如陈光辉说的那样空虚,因为防守打鼓港的打鼓汛和岐后汛这两个汛地的士兵并没有被凤山县抽调,不是凤山县不想抽调,而是这两个汛属于海防汛,不归凤山县绿营管辖,不管是南路营的参将,还是巡检司都无法调动,他们归台湾水师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