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欺世盗国在线阅读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

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闻南国事(二)

    就在陈佑等待通禀的短短时间内,又有一官员被宦官引到门前。

    陈佑只觉得此人眼熟,却想不起来是谁,相视点头便算打过招呼。

    紧接着之前那青衣宦官就出来让陈佑进去。

    进殿一看,殿内已经有十多人了。

    陈佑一眼就看到坐在最前方的冯道和冯道身后几个位置的李明卿。

    此时殿内一片寂静,大部分人都在低头沉思,只有少数几人回头看向陈佑。

    行礼之后,被宦官引到一个空位刚刚坐下,门外遇到的那人就进来了。

    原来是翰林学士冉谨言。

    这冉谨言原本是国子监司业,他有个儿子叫冉益谦,当年赵元昌大婚之时当了赵元昌的从者,现在是礼部员外郎。

    而冉谨言也在赵元昌登基之后,一年数迁,入翰林院成为翰林学士,同陈佑一般为从三品。

    也难怪陈佑觉得眼熟,当年见过面,只是互相之间没搭过话而已。

    冉谨言坐下之后,礼部尚书张欢立刻就要说话:“官家!我以为......”

    他还没说完,就被赵元昌打断了:“等人到齐了再说。”

    说罢,赵元昌旁若无人般批阅奏章。

    陈佑虽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看眼前的情景,怕是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被通知要来简贤讲武殿了。

    果不其然,三司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等人陆续赶到殿内。

    这些人要么是正三品,要么是从三品,可以说是周国官场最中枢的一批人,就相当于那什么局,你懂的。

    当光禄卿进入殿内,童谣去到赵元昌耳边低声轻语。

    赵元昌这才抬起头来,朗声道:“沈康薨,未立太子。”

    就这七个字。

    沈帝,即沈国皇帝沈康。

    后晋天福二年,长沙府内乱,时任武平节度使沈康趁机攻入长沙,之后上表后晋称臣,被封为楚王,节度武平、武安、静江,成为事实上的独立藩镇。

    后晋开运二年,赵鸿运代晋称帝,沈康以赵鸿运篡位不尊周国,改国号为沈,登基称帝。

    说来也怪,自朱全忠篡唐称帝之后,这一批又一批皇帝似乎都不喜欢立太子,只是到临死的时候才指定某个儿子即位。

    就说周吧,若不是赵元昌早做准备,说不得立国三年的周国就会陷入内战,甚至出现帝位旁落的情况!

    只不过,这事在沈国来说是大事,但在周国来说,无非就是出兵和不出兵两个选项,没必要把京中高官都叫过来吧?

    陈佑心中疑惑,静下心来继续听。

    只听赵元昌继续道:“沈康长子武安节度使沈冲渊即位,随后次子武平节度使沈长河宣称沈冲渊弑父篡位,上表请求册封,同时希望朝廷出兵助其攻灭沈冲渊。”

    好了,又是一个争皇位的故事。

    请求册封,潜台词就是去帝号、称臣,不是任何人都像石敬瑭那么无耻,能做出自称儿皇帝的事情。

    只不过,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仅仅这事,还是没必要把京中重臣全部请来。

    陈佑打定主意,等闲不要开口说话。

    赵元昌三言两语介绍完情况,扫视在场众人,没有询问他们的看法,而是继续道:“冯相公、江相公言不宜出兵,郑相公说该出兵,其他几位相公也有自己的意见。”

    他话未说完,郑志康却是皱着眉头想要开口。

    他之前说的是:从沈长河所请挥军入沈,一举攻灭沈国。并且还说自己愿意亲临战场,若是不胜,一切后果一力担之。

    现在赵元昌这么说,他隐约感到有些不妥,只是终究是面对着皇帝,他嘴唇动了动,还是没说出话来。

    “诸君,以为当如何?”

    赵元昌问出这么个问题,陈佑不由皱眉思索。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该怎么选,而是考虑赵元昌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还不等他想出个子丑寅卯,礼部尚书张欢立刻就开口了:“官家,我以为郑相公所言大谬,实不该出兵相助沈长河!”

    “张尚书这话说得就不对了!”开口的是翰林学士承旨程聪,“沈国僭越称帝,我大周乃承袭正统,本就当夷灭之,然先帝忙于灭蜀,官家践祚以来一心安民,皆未能灭此伪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