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榫卯工艺
这棺材,前端朝南的地方,也即是逝者头部的地方大;而朝北脚部的地方小,整体呈现一种阶梯状,又像是一整块浑圆的实木加工而成。而前端和后端,四边突出三十来公分,而两端挡板,则离四边的距离,也是这三十来公分。 而整体棺材的制作,尤其是离地的一面,完全采用了华夏大陆传统的伟大建筑结构——榫卯工艺模式。 直观意思很简单,就是整个棺材,完全就是木板的组合,整体结合的非常严丝合缝,但却没有用任何一个铁钉,木钉。 离地的一面,也是榫卯模式制作的推拉结构,两个成年人,抓住棺面,用力一推,棺板面就拉开了,露出棺材内部,而且,棺材面,能够完全拉开并拿下来。 而起灵前的合棺,则同样将棺面套到榫槽里,一样是两个成年人,用力一推,就严密的盖上整个棺材了,浑然一体,就像天然长成的一样。 这榫卯工艺模式,是华夏大陆近万年传承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工艺之一,也是华夏大陆万余年来的历史长河中所有木质建筑、官用民用家具,以及所有可见的木质用具的最核心、最完美的建筑制作结构方式。 简单来说,榫卯工艺模式,就是在两个,或者多个木质建筑构成要件上,使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直接连接工艺方式。这个凸出的构件,一般称为榫也叫榫头;而凹进去的构件呢,则叫卯也有人称为榫眼、榫槽等不同名称。 榫卯工艺模式和相应的木质构件,在华夏大陆**行省各地,以及最常见的老百姓生活当中,那是比比皆是。比如,华夏大陆北方地区常见的人字形木质屋顶,遍布华夏大陆的各式各样的木塔,等等,不一枚举。甚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桌子、椅子、板凳,衣橱窗柜,绝大多数,也使用了这种榫卯工艺模式和相应的木质构件。 榫卯工艺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个构件和构件组成的物品或建筑,均不使用任何钉子,而只是使用卯榫来固定物件,增强物件的强度和抗压抗震性。 这毫无疑问,绝对是华夏大陆上万年古老智慧的精髓产出之一。 上大漆和入殓的师傅介绍,如果这榫卯制作的好,起码是按照最基本的标准工艺,那这木制器具,各个部位的结合,就能够真的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有一个成语,叫什么天衣无缝,也可以用来形容这榫卯制品。 比如,眼前这口土板,自然就是榫卯工艺模式集大成的物件之一。 当然,师傅可能是为自己的活儿和土板店主家美化,但客观讲,这口土板,已经很能说明,土板店老板和他的员工,已经把榫卯工艺,掌握的炉火纯青了。 这榫卯工艺,也是华夏大陆所有工匠,尤其是木匠们,干活所必备的技能,榫卯工艺的高低,也直接决定了工匠木匠的水平高低。 水平到底高,还是低,看他们制作木制品的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水平高的,那当然就是浑然一体,起码也得是略有瑕疵。但水平低的,那组件的结合处,自然就是参差不齐了。 帮着师傅上漆的土板店的员工,也闲来无事,直接进行了很详细的介绍。 华夏大陆历史悠久,长达万年以上,这榫卯工艺至少形成了上百种的工艺模式,但发展到目前,只有大概四十余种不同的“榫卯”广泛应用,而其他应用,都因实用性差,或者说很少使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只闻其名,不见其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