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缺角玉玺
唐易笑了笑,继续看。
这段文字没有留姓名,只能看出和李靖是认识的。但如果是李世民时期的高官,认识李靖一点儿也不奇怪,而且太多了。
不过,后面说的这个“龙颜大悦之宝”,才是重点。
因为,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这个人看来有点儿迂腐,大致意思就是李靖是皇上的得力大将,而他出征的同时,还能将传国玉玺复归大唐,这是大唐的幸事啊!而且,这传国玉玺的样子,和一些史料中的记载相吻合,还能证明一些传闻,肯定是没问题的。
所以,这是他生平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儿。而后,他又祝愿大唐世代繁荣昌盛之类的,可以含笑九泉了。
确实看不出是谁,迂腐又不是特立独行的标签。不过,他说的这些,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关于李靖的这个经历,有些史料中有过记载,但是追回和氏璧传国玉玺的细节,一直不能完全被确认,这件文物,可算是一个佐证。
李靖这个人,在李渊刚刚称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混了。
唐武德三年,李靖跟着李世民东进,干掉了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就是在此功之后,李靖开始出名了。
后来,李世民登基,李靖干过刑部尚书,干过兵部尚书,深受重用。
这里面说的拿回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事儿,根据有些史料的记载,发生在贞观四年。当时,漠北突厥,仍是大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那一年的正月,寻常老百姓还沉浸在年味儿里,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呼啸的北风,滴水成冰的严寒,挺进恶阳岭。
突厥的颉利可汗实在是没想到,**居然就这么来了,大惊失色。一惊就容易乱,连连败退之时,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如果没有大军压阵,李靖怎么会孤军深入?
其实,李靖就是孤军深入,牛逼就牛逼在这儿。而且,还通过间谍得知了颉利可汗的想法。
随后,李靖乘胜追击,一举攻下了定襄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在定襄城里,李靖抓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俘虏。
一个,是隋炀帝的老婆萧皇后;另一个,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
当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萧皇后和皇孙杨政道跑到了漠北,投靠突厥。这本来没什么,但是,他们手里,却拿着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没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十分郁闷。他还无奈地刻了几方什么“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自我安慰安慰。
这一下子,李靖居然把和氏璧传国玉玺拿回来了!李世民高兴坏了,封李靖为代国公,而且当着各位重臣的面夸赞李靖,还拿他和汉代李陵比了比。不过,李陵当年是带着五千步卒进攻匈奴,结果归降匈奴了。而李靖,带着三千骑兵孤军深入,居然攻克了定襄,拿回了传国玉玺,这是空前的战绩啊!
这就是李靖获得传国玉玺的经过,大唐得以保存传承,直到后来又没了。
再者,除了这一点,这象牙笏板上还提了一件事儿,“有缺以金补之,确证摔玺之事”。
和氏璧传国玉玺被摔过,摔了一个角,然后用黄金补上了,也有过相关的说法。
当时秦亡之后,子婴将和氏璧传国玉玺交给了刘邦,刘邦建汉登基,这玉玺自然要传承下去了。
后来传国玉玺一直珍藏在长乐宫。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而当时的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
而摔了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人,就是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孝元太后。
说起这个王政君,其实她是王莽的姑姑。
她当了太后之后,大力扶持娘家人,外戚专权由此开始。她的侄子王莽,当时口碑很好,所以也得到了她的大力栽培。但是,一旦掌权,王莽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当了大司马还不够,又把闺女嫁给皇帝,随后一步步全面掌控了朝权。
王政君呢,一开始扶植王莽,没觉出啥来,毕竟是自己的侄子嘛,反正是娘家人。但是等她发现,她说了也不算的时候,已经晚了。
王莽不满于“假皇帝”,最后干脆改朝换代,当了真皇帝。
在登基之前,有件东西得到手啊,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当时,王莽是让安阳侯王舜去找王政君要这个玉玺。
一听王莽马上要登基了,王政君居然急哭了。她虽然姓王,虽然专权过,但是毕竟是嫁到刘家的人,心里还是系着大汉江山的。
只是,早干什么去了?
找人来要,算是很文明了,她不是傻子,知道不给不行了。于是乎,她拿起玉玺,直接摔到了地上。
王舜拿起玉玺就走,王政君此时还在背后破口大骂。
王舜倒不会在意她骂什么了,可是拿着玉玺一看,一个角被摔没了!
王莽对此的主意就是,找工匠用黄金补上。这个事儿想想,也没别的办法,摔没了一个角,摔下来的可能已经碎了,没法补,再说要用玉石补,那得粘上,这像什么样子?用黄金可能好一点儿,可以镶嵌修补。
不管怎么说,和氏璧传国玉玺从此缺了一角,是拿黄金补的,就这样了。只不过,和氏璧传国玉玺后来没了踪迹,谁也没法确证。
而唐代的这位同志,写在笏板上的话,除了佐证李靖拿回玉玺的事儿,还佐证了玉玺缺角的事儿。
“确实有点儿意思,不过没啥大用啊,你们不是一直在找么?也没啥线索。”唐易放下笏板之后,轻轻摇了摇头。
“我给你说实话,我觉得压根儿不会找到了。”孙晓伟见唐易放下了笏板,立即动手收了起来,锁好了箱子,“我够意思吧?”
“够意思,回头请你吃饭。”唐易道。
“一码归一码。没这事儿你请吃饭也很正常,你这大老板,分店都开到长安来了,和我们这种挣死工资的可不一样。”孙晓伟笑道,“先走了啊,有事儿再联。”
唐易送走了孙晓伟,点了一支烟,心里忽然又担心起一件事儿来。
这段文字没有留姓名,只能看出和李靖是认识的。但如果是李世民时期的高官,认识李靖一点儿也不奇怪,而且太多了。
不过,后面说的这个“龙颜大悦之宝”,才是重点。
因为,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这个人看来有点儿迂腐,大致意思就是李靖是皇上的得力大将,而他出征的同时,还能将传国玉玺复归大唐,这是大唐的幸事啊!而且,这传国玉玺的样子,和一些史料中的记载相吻合,还能证明一些传闻,肯定是没问题的。
所以,这是他生平感到最高兴的一件事儿。而后,他又祝愿大唐世代繁荣昌盛之类的,可以含笑九泉了。
确实看不出是谁,迂腐又不是特立独行的标签。不过,他说的这些,确实是很有价值的。
首先,关于李靖的这个经历,有些史料中有过记载,但是追回和氏璧传国玉玺的细节,一直不能完全被确认,这件文物,可算是一个佐证。
李靖这个人,在李渊刚刚称帝,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跟着李世民混了。
唐武德三年,李靖跟着李世民东进,干掉了在洛阳称帝的王世充。就是在此功之后,李靖开始出名了。
后来,李世民登基,李靖干过刑部尚书,干过兵部尚书,深受重用。
这里面说的拿回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事儿,根据有些史料的记载,发生在贞观四年。当时,漠北突厥,仍是大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那一年的正月,寻常老百姓还沉浸在年味儿里,李靖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冒着呼啸的北风,滴水成冰的严寒,挺进恶阳岭。
突厥的颉利可汗实在是没想到,**居然就这么来了,大惊失色。一惊就容易乱,连连败退之时,他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他认为,如果没有大军压阵,李靖怎么会孤军深入?
其实,李靖就是孤军深入,牛逼就牛逼在这儿。而且,还通过间谍得知了颉利可汗的想法。
随后,李靖乘胜追击,一举攻下了定襄城!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
在定襄城里,李靖抓到了两个很重要的俘虏。
一个,是隋炀帝的老婆萧皇后;另一个,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
当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萧皇后和皇孙杨政道跑到了漠北,投靠突厥。这本来没什么,但是,他们手里,却拿着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没错,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
李世民登基的时候,就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十分郁闷。他还无奈地刻了几方什么“受命宝”“定命宝”之类的玉玺,自我安慰安慰。
这一下子,李靖居然把和氏璧传国玉玺拿回来了!李世民高兴坏了,封李靖为代国公,而且当着各位重臣的面夸赞李靖,还拿他和汉代李陵比了比。不过,李陵当年是带着五千步卒进攻匈奴,结果归降匈奴了。而李靖,带着三千骑兵孤军深入,居然攻克了定襄,拿回了传国玉玺,这是空前的战绩啊!
这就是李靖获得传国玉玺的经过,大唐得以保存传承,直到后来又没了。
再者,除了这一点,这象牙笏板上还提了一件事儿,“有缺以金补之,确证摔玺之事”。
和氏璧传国玉玺被摔过,摔了一个角,然后用黄金补上了,也有过相关的说法。
当时秦亡之后,子婴将和氏璧传国玉玺交给了刘邦,刘邦建汉登基,这玉玺自然要传承下去了。
后来传国玉玺一直珍藏在长乐宫。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而当时的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
而摔了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人,就是这个名叫王政君的孝元太后。
说起这个王政君,其实她是王莽的姑姑。
她当了太后之后,大力扶持娘家人,外戚专权由此开始。她的侄子王莽,当时口碑很好,所以也得到了她的大力栽培。但是,一旦掌权,王莽就露出了本来面目。当了大司马还不够,又把闺女嫁给皇帝,随后一步步全面掌控了朝权。
王政君呢,一开始扶植王莽,没觉出啥来,毕竟是自己的侄子嘛,反正是娘家人。但是等她发现,她说了也不算的时候,已经晚了。
王莽不满于“假皇帝”,最后干脆改朝换代,当了真皇帝。
在登基之前,有件东西得到手啊,就是和氏璧传国玉玺!当时,王莽是让安阳侯王舜去找王政君要这个玉玺。
一听王莽马上要登基了,王政君居然急哭了。她虽然姓王,虽然专权过,但是毕竟是嫁到刘家的人,心里还是系着大汉江山的。
只是,早干什么去了?
找人来要,算是很文明了,她不是傻子,知道不给不行了。于是乎,她拿起玉玺,直接摔到了地上。
王舜拿起玉玺就走,王政君此时还在背后破口大骂。
王舜倒不会在意她骂什么了,可是拿着玉玺一看,一个角被摔没了!
王莽对此的主意就是,找工匠用黄金补上。这个事儿想想,也没别的办法,摔没了一个角,摔下来的可能已经碎了,没法补,再说要用玉石补,那得粘上,这像什么样子?用黄金可能好一点儿,可以镶嵌修补。
不管怎么说,和氏璧传国玉玺从此缺了一角,是拿黄金补的,就这样了。只不过,和氏璧传国玉玺后来没了踪迹,谁也没法确证。
而唐代的这位同志,写在笏板上的话,除了佐证李靖拿回玉玺的事儿,还佐证了玉玺缺角的事儿。
“确实有点儿意思,不过没啥大用啊,你们不是一直在找么?也没啥线索。”唐易放下笏板之后,轻轻摇了摇头。
“我给你说实话,我觉得压根儿不会找到了。”孙晓伟见唐易放下了笏板,立即动手收了起来,锁好了箱子,“我够意思吧?”
“够意思,回头请你吃饭。”唐易道。
“一码归一码。没这事儿你请吃饭也很正常,你这大老板,分店都开到长安来了,和我们这种挣死工资的可不一样。”孙晓伟笑道,“先走了啊,有事儿再联。”
唐易送走了孙晓伟,点了一支烟,心里忽然又担心起一件事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