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80后父亲与10后女儿们的对话在线阅读 - 721的法则:7Xx2Yx1Z=事业成绩

721的法则:7Xx2Yx1Z=事业成绩

    人生的价值是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而有价值的生活,是需要努力才能获得的。

    但是经过几十年发现,只有努力或者勤劳,并不能争取到有价值的,优秀的人生成绩。

    学校里,我们发现老师和父母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努力,勤奋,上进等,好像具备这些优点就一定能走向“优秀”。

    当然,我们需要说明,这些优点是成为“优秀”的基础、特征,是需要具备的。但是路径并不清晰。比如为什么有的人努力了,勤奋了,上进了竟然还有一些差别,有的不那么好,有的好,有的更好。

    有没有比较清晰的路径与方法,能让我们在具备:勤劳、努力、上进的特征时候,更合适的方法来理解优秀,达成优秀呢?

    这里,推荐“721法则”仅供孩子们参考哈。

    先说1。

    一、1个人认为应该是:学识。

    学识是由“学历 知识”构成的,这里也是要参考当前的教育路径来解释的,咱们不能超越现实的教育来虚谈,那样是不负责任的。

    学历就是在纯粹学习阶段获得学位,如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

    知识是与同等学历匹配的认知。比如我们会发现初中毕业生很难理解博士生的论文。这就是一般情况下很难有跨阶层的认知,当然更加优秀的人是通过极大的努力实现跨越,超越的,这样的人,我们要去学习。

    如果1是10分的话,我们把博士得到10分,硕士是7分,本科是5分,高中3分,初中2分。这里也可以参考学校的知名、专业的权威、老师的优秀与见识及学校所在的城市发展前景等综合来看的。

    比如,清北大学计算机的博士可以考虑10分,而普通的博士可能就是8分。蒙城或者亳州的本科可能是5分,而上海的本科就是6.9分了,这是因为亳州这个城市远远不如上海,这点我们是需要客观承认的…

    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历可以提升,知识可以增加,我们是提倡学历与知识并重的。

    不然,有的博士学位没有知识,就是假博士,而有的硕士很优秀,知识丰富那也是可以超过博士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学历、城市、知识等是考量因素的。

    从这个数值上来看,孩子们就会理解为什么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们:

    能上好大学,

    选上好专业,

    找个好老师,学到好知识。

    定个好城市,有个好平台。

    因为父母认为10分就是比7分,10分更是比5分强上很多。

    这里,需要说明,我的公式,可是乘法啊,

    我们假设一下哈:

    如果清北博士,BJ上海的,最好的专业、老师是国际权威、同学是或者优秀的毕业生是世界500强高管或者总裁、知名企业或者创业机会纷纷而来,会不会更好点。

    10*18(2的时候得18分)*65(7的65分)。

    5*18*65,这两个结果的对比将来可是2倍的差距,甚至更多哈。

    后面在解释2和7哈。

    所以,孩子们,不要误解,或者不要轻视父母给予的期望,不要急着逃离所谓父母的期望,认为那就是长大。父母并不是傻,是几十年的生活认知,把最宝贵的认知传给了孩子们,是需要感激与感恩的。

    所以,爸爸认为急于否定父母的关爱,那不是长大,那是长傻了哈

    咱们可不能长傻哈。

    二、再说2。

    2个人感觉是指“榜样的力量”,也可以理解成为“平台”,优势的机会,也就是所谓的一般人说的“机遇”,或者通俗说的“贵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实证来发现的,人生啊,跟对人,站好队,确实很重要,是对人生的预期与趋势有很重要的意义的啊。

    如你和马云先生站在一起,和马云一起创业,是不是比在村里和几个农民一起做田垄更有成功的机会呢?

    读书的时候看到这一样一个故事。民国,在快解放的时候,一个村里有两个年轻人。其中的一个私塾读的很好,又有秀才的父亲教导,加上亲戚中有人经商出国见过世面…从1的逻辑上来看,这个年轻人是不是优秀,可以在当时给到7分。

    另一个年轻人呢,家徒四壁,无亲友帮衬,无钱财读书,是不是可以给到3分。

    按照正常的逻辑,7大于3啊,但是世事多变,没有谁是上帝视角,更有预测未来的。尤其是一个较小的,更封闭环境,信息不通,流通不便,认知很难产生跨越层级变化的。

    这两个年轻人,面临职业或者事业的选择,家贫者去了延安参加了革命,富家子弟去了南京在国民政府读书。解放南京的时候,家贫者以团长身份俘虏了民国政府的官僚。

    这就是平台,机遇的作用。我更喜欢称为“榜样的力量”,因为这是你学习谁,相信谁,就会向谁靠拢,就会模仿,就会选择同样的进步与发展的。

    这样的事情,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如大学就业,公务员可以流动,但是从体制外到体制内是比较难得,当然不代表全然无机会。

    如阿里,腾讯,华为公司更喜欢同类的,共同认知的人才,看中一些互联网或者专业经历。

    甚至到家里亲戚朋友的发展,你愿意和家里有大学生的家里相处,家里也会有大学生;你选择和厂里务工者一起,多是打工者。

    你相信的人选择购房,你会很容易选择在大城市购房,读书与发展;而哪怕是亲兄弟姐妹,他不相信你,不相信榜样的力量,他知道了消息,他也不会选择。这就是榜样力量的作用与亲情等无关,与相信直接关联。

    所以,一个对的榜样的力量很重要的。

    那如何选择辨别谁是“榜样的力量”,或者榜样的力量是怎么流动的呢?

    这里,个人认为:上进,努力,且靠近社会主流,社会最紧迫的力量是一种。

    同样,努力解决人类便利,社会发展问题的事情也是的。可以是科学,医学,可以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等。

    还有一个问题,识别了榜样力量,怎么接触或者靠近榜样的力量呢。如孩子们反问的一样,我也想认识马云先生,或者早点认识某老总等等。

    确实,你认识榜样的力量很容易,但是榜样的力量能直接作用你是比较难的。当然这里不是代表没有办法,关键是在你只是停留在想,还是为了想原因去做啊。

    插个话啊,我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多么想在在房价3000的时候买,或者唠叨说我曾经有个机会3000买,只是那个时候不相信,看着现在30000万的房价在感慨。(房价只是举一个例子,不是完全代表)我是很少扯这个的,因为在我看来,这个人,还会在下一个事情上,下一个问题,下一个工作上继续这样,所以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种人“什么我都知道,但是我什么都没有去做!”

    或者,是“我每一步都知道往前一步是对的,但是我就是每步都能踩错”。

    然后陷入到无尽的悔恨中,在烟酒中唠叨…

    这里,我们稍微概括一下,2的榜样力量给个20分。优秀的榜样力量,如优秀科学家导师,如马云先生,如企业家,如优秀的教师与医生,如果你能接触到尽可能去以此为榜样吧。这样的20分,上市老总15分,一般管理层12分,普通员工4-6分。

    想一想,再加上上面说的,学历 知识。

    同样做个计算:

    8*20=160分。

    6*10=60分。

    对比吧,如果第一个人160分,这个人是60分的收入的2-3倍,不是很正常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