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在线阅读 - 第二十章 改土归流

第二十章 改土归流

    当奢崇明叛乱被平定的消息传回京城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了。因为生产力的落后和因制度腐败导致的社会组织力的低下,此时的信息传播速度是相当缓慢。

    十月十六日,奢氏服诛;十八日,安氏被手下族侄所杀,余部皆降。朝廷的对策还没有商议完,叛乱就已经结束了,虽然有些尴尬,但这是好事。

    于是,朝廷的大臣又开始了新的议题。只不过对象从如何平叛变成了如何论功行赏,以及怎样平定事情的余波。

    代石柱宣慰使秦良玉加太子太保,加二品官员服饰,族弟秦翼明升任都督同知,赏金五百,秦翼明、秦拱明升为守备。各地援川平叛部队各有封赏,不再详述。

    朝廷的大臣们倒还没忘记孰轻孰重,论功行赏的事情让礼部内部讨论下就行了。如何处理西南叛乱的余波才是重点议题。

    虽然奢崇明已经死了,但恶劣的影响仍在继续。西南土司中响应朝廷号召,率领各地土兵参加平乱的有不少,虽然其中大部分都还到战场,战争就结束了;但是却有更多的人选择是做了墙头草,在那里观望局势,作壁上观;甚至有一些头脑不清楚的私底下与奢氏、安氏叛军暗中沟通,隐隐有投效之意。

    虽然朝廷天兵锐不可当,仅仅一月就将逆匪拿下,用强大的武力震慑了肖小之辈。但不稳定因素,并没有因此消失,西南已经恢复了表面的和平,可空气中仍然充满着紧张。许多土官恐惧着朝廷的打击报复,朝廷也对各地土司的“强则侵寇,弱则卑伏,不侍恩义”的行为不满已久;表面上大家推杯换盏、齐聚一堂,庆祝着平叛的胜利,但实际上双方的状态是互相防备,剑拔弩张。

    奢崇明这个“火星”已经被浇灭了,但西南地区作为“火药桶”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内阁对事件处理的文件已放在了西苑昭和殿的桌子上。(没错,朱由校决定向老祖宗嘉靖皇帝学习,经常在西苑办公,生活,这对腰也好。)朱由校仔细的翻看了一遍,对此有些不满。

    大臣们的建议十分的中规中矩:一、参与平叛、坚定支持朝廷的封赏一一这是应有之意;二、废除永宁宣慰司,改为县制,朝廷派流官治理,其余参加叛乱的大小土司也是如此;至于其三、那些其他的土司,墙头草们便当做不知道,冷处理了。

    大臣们如此态度是很好理解的。虽然在此次叛乱中叛军已经攻陷了重庆,震动全蜀,但毕竟与历史上拉据十余年不同,仅仅进行了一个月就平定了,宁王都要比他持久,所以还不足以到达那么的到震动中央的地步,甚至有些人都不把它当回事,全看作了闹剧,而未看清西南“火药桶”的本质。

    而对于那些看的出来的官员来说,好不容易快速的平定了叛乱,已是万分幸运,哪有道理没事找事,自找烦恼呢一一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每个朝代到了后期,都总是偏向于保守的,不再年轻时的激进,大明自然不例外。大臣们都是老成持重的,对于一个帝国来说,稳定足以压倒一切。但朱由校并不满意这样,他并不希望大明在稳定与沉默中平稳地走向死亡,它需要的是革新,尽管这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许多百姓会成为代价之一,国家会有很长的一段镇痛期,但这值得,朱由校心想。

    “改土归流”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事情,这可以说是历代穿越者与键政人士的共识,朱由校也不例外,只不过他认为要结合实际,步子不能迈的太大而已。

    “永寿,叫人把这一封函还给内阁送去。”

    这是朱由校登基以来第一次将内阁的意见发回重拟,他有些紧张,十分好奇内阁的反应。按照理论上的规定,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而皇帝不满内阁意见也可以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则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

    从朱由校登基以来,他一直与内阁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近一年来内阁还从未对他封还执奏过,而他自己也一直在支持着内阁的决定。朱由校并不希望这次意见分歧成为自己与内阁关系转为恶劣的开端,虽然他并不需要“众正临朔”,但再怎样也不至于弄得像嘉靖皇帝那班,君臣互相视为寇仇。

    “刘公,这是陛下叫人送来的函。您看看吧!”

    建极殿内,被称作“刘公”的老者站起身来将信封接过,他就是当代内阁首辅刘一燝。看到这是自己送给皇帝的意见,他就明白发生了什么,皇帝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而且今上并不是一个喜欢守成的君主,他叹了口气,摇摇头将纸章扔进了取暖的火炉中。

    “刘公,你这是何意?皇上说什么了?”

    身旁的大臣,不知所以。连忙问了起来。

    “无妨。咱们再拟一份计划吧。对于西南子问题,圣上很有主见。”

    “那圣上的意思是……”

    “还能有什么呢?一举尽全功之力,改土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