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公务员在线阅读 -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匆匆

第一百四十六章 太匆匆

    大明公务员第一百四十六章太匆匆第一百四十六章太匆匆

    对于何夕来说,国子监依旧是原来的样子。

    何夕好生安抚了一些国子监的官员,并从中选了一些人手,跟随他去辽东。辽东作为大明的边陲,不仅仅缺少百姓,连官员也不多。国子监这里的人足够何夕使用。

    国子监固然是何夕在京师的一个重要阵地。不过,何夕在京师更重要的一个阵地,就在工部。或者说是太平铁厂。

    何夕花了更多时间,在太平铁厂上。

    不得不说。

    张度是一个人才。特别是在执行层面,简直是一个天才。

    在何夕离开太平铁厂的时候,太平铁厂只有一座矿山,几个铁炉而已。但是数年过去了。太平铁厂已经成为大明最重要的钢铁基地了。已经演变成延绵数十里的大工坊。

    那一条小河,而今已经有了新的名字,就叫铁河。因为每日在船上,不是运煤就是运铁,时间一长,小河的河水,就变成了黑色。里面虽然还有鱼顽强地生活。但是已经不能吃了。

    何夕估计,再过几年。这一条小河也就成为一条死河了。

    这让何夕惋惜,却无可奈何。

    毕竟,大规模工业生产这种情况是免不了的。如何治理?只能留给后人了。

    张度与葛天工,李治之来迎接何夕。并介绍而今的太平铁厂,铁河沿岸到入长江。这一段两岸都是冶铁区,火炉日夜不息,何夕来到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要比外面热很多。从铁河尽头入山。就是矿区了。

    已经挖空了几座矿山,并用火药,硬生生从群山之中炸出一条道路。已经开始尝试铺设铁轨了。

    而围绕这里,也聚集了很多百姓,就是为矿上工匠提供服务,繁华程度甚至要胜过太平府城。一座崭新的矿业城市正在兴起。

    何夕看过这些,说道;“张大人,不知道上面的旨意到工部没有?”

    张度说道;“已经到了。陛下的旨意,何大人在太平铁厂挑人手,在辽东建立一个分厂。太平铁厂上下,都是大人的弟子。任大人挑选。”

    何夕看向葛天工,说道;“天工,你跟我走一趟吧。”

    葛天工听了,激动非常,说道:“能为恩师效力,是我多年的愿望。”

    这一句话,也不是假话。

    虽然而今葛天工也有官身,在太平铁厂算是主要的技术官僚,即便张度在很多事情上,也要尊重葛天工的决断,但是葛天工知道,这一切都是谁给他的。

    或许当年的时候,对何夕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葛天工来说,却是改变命运。

    没有何夕,葛天工不敢想象自己而今是什么样子的。

    随即,何夕又去了工理学院。

    工理学院已经完善很多了,可以说技术与理论的结合做得不错。最少厂矿上很多技术问题,都是在这里解决的。而且太平铁厂的扩大生产,用得很多人都是这里的学生。

    因为基础好,再加上师兄弟互相照顾,不出数年,就是矿上的骨干。

    虽然说,在矿厂之中工作,一般连一个官身都没有,最多带一个吏职。即便何夕争取了,但是这个时代对工匠的歧视,也是根深蒂固的。给技术官僚的官位,没有几个。轮不到下面的学生。

    或许对一些名门望族来说,吏职根本不值一提。但是对寻常百姓来说,已经是相当好的。最少是吃官家饭的,出了事情,也有门路找关系。

    所以有很多普通百姓报考,即便不能进厂矿,回到家中,也算是有一技之长。而且随着大明对民间采矿放开,这些技术人员,回去之后,也是有人聘请的。

    不过,何夕在工理学院看到一个让他眼熟的东西。

    那就是纺织机,或者三十六锭的纺织机。问了才知道,这是杨士奇做出来的。后来就放在这里,持续改进。

    何夕这才恍然想起,当初他给杨士奇第一件差事,就是造出来多锭的织机。只是后来碍于各种原因,何夕发现推行这种机器的时间并不成熟。这才放在这里。

    而今外贸大增,布匹是大明出口的拳头产品。

    甚至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一段时间,英国人的布,在东亚也打不过松江布。而今更是毫无对手可言。对布匹的需要,更是如饥似渴。推广的时机已经到了。

    只是何夕并没有相关的官职。而他所任职的辽东,也不是太合适的。

    何夕想了想,说道:“这台机器做三架,一架送到宫里,一架送到府上,另外一架我带到辽东去。”

    朱元璋看到这个,自然知道什么意思。送到府上的,自然是公私兼顾,让何家也在这生意之中分一杯羹。何夕在外打仗之后,才知道格外花销太多了。因为大明对士卒的保障很少,死了还好,一了百了。但是死不了,就是受活罪了。

    何夕作为他们的老长官,是不能袖手旁观的。自然要出钱出力。

    所以,何夕对自己的家产业也看重起来。

    至于带到辽东的那一架,辽东也是产棉花。可以说大明大部分地方都是能产棉花的。而且山东更是此刻大明最重要的棉花产地。何夕试试,看看能不能在辽东建立起纺织基地。

    如果能的话,再好不过了。不能也不碍事。

    试试又没有什么成本。

    就这样,何夕在南京周围转上一圈,再回到家中,距离出发的日子就不远了。

    小何思远还没有适应,这个突然出现,自称自己爸爸的男人。而这个男人就要消失了。安庆公主内心之中,无数不愿意,但是却说不出口,作为大明的公主,识大体,是从小教育的。

    但是啊,这心里的委屈,实在是难以消遣。

    且不说,何夕离开的时候,家中沉闷的气氛。不过,在码头上送别何夕的人就多了。

    身份最高的却是一个何夕预料之外的人。楚王。

    楚王来到京师的时候,何夕还在太平铁厂。所以何夕与楚王并没有照面。而今楚王忽然出现,何夕也吃了一惊。

    在码头上,楚王说道;“要见你一面,真不容易。你去辽东,我要去爪哇了。今后,天南海北,下一次再见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

    何夕说道:“山高路远,有缘自会相见。”

    楚王哈哈一笑,说道:“你应该知道我来找你,是为了什么,去爪哇,还是你推荐的。”

    何夕说道:“殿下,我觉得-----”

    楚王打断何夕的话,说道:“给我五哥说的,不用再说了。你觉得,我放弃中原的荣华富贵,去爪哇不毛之地。真的合适吗?”

    何夕一愣,忽然而一笑,说道:“楚王,应该看过我写的南洋条陈,知道爪哇乃南洋重镇,绝非不毛之地。特别是土地肥沃,万乘之国。而且,楚王你来问我,不过是内心之中已经有了决定。只是还是有犹豫。想让我说服你而已。”

    “我又何须费口舌啊?”

    楚王一愣,忽然一笑,说道:“不错,不错。”楚王大笑而去。颇有楚狂人的模样。

    何夕也松了一口气。他也庆幸,幸好是洪武年间。朱元璋的儿子们,不能说个个成才,但好歹大部分都有出息。没有出息的是少数的。每一个有能力有出息的人,对自己的要求都不一样的。

    分藩海外,都有能力的人来说,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对没有能力的人就是死无葬身之地。

    楚王其实早就心动了。只是有些不甘而已。

    得何夕一言开解,大笑而去。也算风雅。

    何夕登船离京,心中暗道:“也希望我这一去一切顺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