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与有荣焉
五位哲人王感受到命运长河的性质完全变化,如果说过去的命运长河给人一种澎湃无边,蕴含着命运前进的气息。 那么,现在封寒所cao纵的命运长河则是截然相反,这原本大势滔滔,推动命运之轮,散出生命的恢宏气息的命运之母河一反常态,变得毫无生息,源源不绝,如一条冰冷的冥河,给予人一种混沌、毁灭、死亡的气息。 “不对,这不是命运长河,这是死之洪流,如果是命运长河代表着宇宙生机的走向,那这就是代表物质归向混沌,通往死灭的死之洪流。” 修莱特的敏锐意志在五位哲人王之中对此的官感最为突出,倒转而至的“冰冷冥河”强烈散出一种濒临毁灭的轮廓,而他这时候已经注意到了一点,这是封寒是将整条命运长河的力量倒转过来,这也使得浩荡的命运长河化成暴虐的死之洪流。 而这股“死之洪流”趁着他与灵长类杀手大战之际,顺势缠绕过来,就好像若隐若现的死之轨迹,正在一点一滴的蚕食起完人亚当的躯体。 “好歹毒的手段,这是趁着我们和灵长类杀手搏命之际,就好像蜘蛛捕虫一样,一点点的束缚住我们,以死之洪流的力量磨死我们!” “死之洪流”乃是封寒倒转自身,以莫大威能扭转命运长河,使其转换趋势,变成毁灭一应众生的“死之洪流”。 趁着五位哲人王与灵长类杀手厮杀之际,封寒暗自动自己的力量,更进一步要以逸待劳,彻底摧毁这五位强敌。 “拼命抗争、挣扎下去对于现在的你们来说也是无济于事,现在的我早已经将力量渗透到‘永恒未知处’,我已经在摧动以太真身,以无边浩瀚之力,逐步吞噬你们的以太真身……” 封寒以冷漠无情的语气宣判,而他所说的也是事实,事实上,他现在与五位哲王的浴血搏杀,不过相当于浮于海面的冰山一角的状况。 实际上这场大战,真正涉及到的领域比想像中还要恢宏磅礴。 在梦魇位面中的争斗的同时,他也在其他领域与五位哲人王展开争锋相对的大对决。 这是一场巅峰层次的战斗,也只有跨入他们这一级别的强者才能够办到。 他们的精神跨越进入了极限领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惊心动魄的终极血战。 那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战斗,封寒以一人之力,催动自身的以太真身在虚空中与七位哲人王的真身猛烈攻伐。 而他,似乎在那一边的领域之中,取得了极大的胜机。 “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彻底吞噬你们的以太真身,你们所拥有的以太真身的力量会被我彻底的吸纳,多元融汇,归于一体,使我脱。” 封寒的以太真身,眼下光明万丈,无比雄浑,一经展开,猛烈扩散出去,就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意志。 那光明深处,凝聚了各种浩瀚至强的伟力,有无数的宇宙初生于雏形之际诞生的规则与秩序在光亮,其中有的代表着无限,有的代表无穷,有的代表无尽,有的代表着无量、无极、无边…… 而这浩大的力量的核心,有一道巍峨的人形,那就是以太真身的核心,全身散出来的神秘而又恐怖的气息,似乎只要他随意伸展肢体,就能够打破一切阻碍,只手扭曲诸多宇宙,创造或是毁灭。 七大哲人王的以太真身都被他压制住了,封寒心头有一种明悟,他只要更进一步,彻底吞噬七大哲人王,他就会提升到一种不可想像的领域。 而另一方面,梦魇空间中的封寒也感觉自己有机会杀死剩下的五位哲人王。 而他的行动也会促成他的以太真身在永恒未知领域中的取得胜机,趁势封印、吞噬、吸纳七位哲人王,功成之后,他就拥有正面对抗白之理的实力。 当然,这五大哲人王又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之辈,想要这样轻松的挫败他们,也没有这么容易。 哲人王终究是“白之理”的代理人,封寒深知一点,在这最终一战之际,白之理不可能坐视不理,它一定会出搅局。 而这也是封寒面临的最大的变数。 “来了。”
封寒在激战之际,感应到虚空中传来一股突兀的力量。 整个梦魇位面从白之理苏醒之时,就开始受到某种神秘力量如同潮汐一样牵引拉扯,慢慢回旋收缩。 而就在他与哲人王大战的关键时间,这种收缩拉扯之力更进一步,封寒眼下的感觉就是虚无世界都被拉扯的扁平。 这使得双方的战局陡然一变,五大哲人王更是幸运的挣脱了他与灵长类杀手的联手攻势。 轰隆! 一股浩瀚神能游走梦魇位面,将所有的时空牵引起来,以一种螺旋的构造不断的将所有的事物都向内部凝聚。 而在这一切的中心,隐约能够窥见那白色的身影。 “白之理!果然,看来你就在梦魇空间最后的天罹位面。” 封寒可以感觉天罹位面被打开了,白之理的投影本体就寄身于其中,这是白之理的部份核心在恶灵空间深处打造的投影真身。 而现在,这一直隐藏的投影真身也要浮出水面。 “终于,忍不住出手了吗?” 封寒冷笑一声,他基本上知晓了,白之理知晓再不出手,恐怕就为时以晚。 七大哲人王到了这会儿功夫,基本上都变成了他的“盘中之餐”,迟早会被他活活吞噬。 一刹那,封寒收回了奔腾的死之洪流,他整个人往后一缩,再度化成了原先的姿态,同时,他也开启了“猎杀魔女之王”的模式,背后浮现出巨大的异形之翼。 “你所做出的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与‘白之理’为敌,你将以永劫的时光为之后悔……” 哲人王们心头涌现出一丝兴奋,他们终于等到了这一刻。 “来了!” “终于来了。” “白之理,终于君临。” “吾等,与有荣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