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如履薄冰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正文卷第八十四章如履薄冰《误杀》举办了五场首映,巩利出席了其中一场,但也是匆忙赶来,然后就飞回北美… 颁奖季正在高潮期… 朱迪·丹克、海伦·米伦、凯特·温斯来特各自的公关团队都在发力——真的应征了那句话:好来坞每年的好演员、好电影不少,但每个项目的小金人只有一座,给谁?那就要看各自的手段了。 演技只是入门劵而已。 真的要打入主流,需要的是手段… 巩利本身赢面就不大,到目前为止只有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给了最佳女主角,纽约影评人、波士顿影评人协会都将最佳女主角颁给了海伦·米伦… 当然,《卡罗尔》票房表现不错。 截止12月12号,《卡罗尔》北美累计票房已经有900万美元了! 海外更佳——同样是截止12月12号,海外票房已达1400万美元… 要知道现如今《卡罗尔》还没有大规模上映! 而且同性电影,在很多国家、地区都是禁止上映的。 沉旭东对比一下原时空,大概得出结论:北美应该能破2000完美元,全球加起来5000万美元上下… 肯定比不上《断背山》的1.78亿,但比起原时空的4027万美元,绝对会高不少! 原因很简单:原时空,《卡罗尔》上映时候,同性电影已经不够猎奇。 扯回来,这么要紧的关头,巩利估计没有时间飞回来做宣传了… 挺好的,没时间宣传《误杀》,也意味着没时间宣传《黄金甲》。 哦,《误杀》首周四天,票房6800万,没能破纪录啥的,但是讨论度直接是顶级的… 不止网友纷纷议论完美犯罪,各大门户网站包括纸媒也在讨论《误杀》的女主角的做法到底是对是错… 一堆影评人、专家、教授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林岭东有点懵,他就拍了一部电影,明明是犯罪类型片,却享受到了大片待遇,举国关注! 路演现场,一堆媒体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拍… “剧本就这么写的啊…” “但是阿玉是罪犯啊…她杀了人,就没有惩罚嘛?” 好吧,这是争议点:毕竟我们认为邪不胜正,即便是电影,我们依然相信“无罪”与“有罪”的区分,终究是杀了人打了人,是“有罪”,无论你是什么理由。 林岭东无语:“这只是电影,犯罪类型片,我们是完全按照类型走向做的戏…而且阿玉一家其实受害者…” …… 沉旭东在博客写说:如何制作完美犯罪? 最重要的就是抹掉不在场证明… 《误杀》,主角设置了四层骗局。 第一层是骗了警察,伪造口供。 第二层则是以最快的速度制造不在场证据,从银行到宾馆,到ATM机,手机号;旅店老板,餐厅老板,司机,电器商,打杂店员,每一个人都被她无形”洗脑“,制造不在场口供… 但她明白,这还远远不够,于是,第三层就是靠着看电影得来的知识,不断训练家人怎么应对警察询问,怎么做到串供的同时又不引起怀疑… 整整26天,这个女人用尽自己所有的智谋和心血与整个执法系统赛跑。 当女儿面对警察不能自持而紧张时,她及时出现,游刃有余地化解怀疑。 一次次的被警察怀疑,询问,甚至殴打。 观众的心情也随之起伏,波澜。这不只是对弱者的同情,更是对整个法律公正的回朔与思考。 矛头其实是政府的基层司法腐败,吃拿卡要,贪污横行… 富二代的母亲是司法系统高层,对主角一家的迫害愈发严重。 最终,小女儿终于忍不住折磨说出了真相。 然后,主角底牌接踵而至:其实,她从来就不相信自己的家人能应对老道的警察… 所有的苦,她都一个人抗——她将尸体掉包了。放在了水泥搅拌机里,浇筑进了砼中,建成了新的警察局。 警察们挖到的只是一条死狗的尸体… 至此,所有的嫌疑都只是臆测,如沸水融雪,不攻自破。 所以,《误杀》的反派其实是基层司法… 这个创作的整体逻辑就是这样,我没有任何隐射的想法… 悬疑犯罪片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做局部分。 我看到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教坏观众… 我觉得这个帽子扣得有点过分了,《误杀》其实也是一部娱乐属性的爽片,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想表达什么过于深刻的主题,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娱乐观众。 也没想到什么深刻艺术表达… 否则,也不会安排在贺岁档上映。 …… 沉旭东发这个博客,主要是回应一堆圈内大老的公开批评——指责电影教坏观众… 这个必须要回应,要是惊动到退休的大领导,随便一句话,《误杀》就得下映,惊动到网络神兽——儿童家长,估摸着也得下映…
对了,还要散播成本8000万的消息… 《误杀》的真实成本是4800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收益3000万左右,所以,拍摄成本其实没到2000万… 至于宣传成本,也有赞助的,基本抵消了。 巩利跟《全民目击》一样,签的基本片酬 利润分账模式 为什么要吹8000万成本? 你得把成本吹的高一点,这样,大家知道你没赚钱,就不会太眼红… 否则,一个举报真吃不消啊! 总局其实也挺难的,知道自个干的是得罪人的事儿。 所以除了那些明显的政治敏感性的电影外,他们对大多数导演和影片的态度,就是“民不举,官不究。” 当年,贾章柯拍《小武》,被人告状,禁五年——老贾的《迷茫记》提到过这段往事,:“1999年1月13号,我被电影局喊去谈话,那一年我29岁…”在办公室等待时,他无意间发现了桌上的一份复印文件:“那文件上似乎有我名字。我如蒋干盗书般兴奋,乘四下无人,拿起文件阅看,上面复印的竟是台湾《大成报》影剧版一篇关于我的电影《小武》的报道。 这倒不让我惊奇,叹为观止的是在正文的旁边,有人手书几行小报告:请局领导关注此事,不能让这样的电影,影响我国正常的对外文化交流。” “我阅后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待自己稳住情绪,才看到小报告后的署名:XX…” 后来证实这个写告状信的其实是王斌,王斌就是张艺谋的文学策划,策划过《英雄》、《千里走单骑》… 娄晔拍《苏州河》,不涉及政治,也没人告状,所以只是普通的禁映,并没有对导演本身采取处罚 包括《鬼子来了》——据说有人给主管部门写匿名信,歪曲江闻拍这部电影的动机… 踏马的,《误杀》天然有问题的,要是有人上眼药… 总之,《误杀》上映7天,票房破亿,到了《黄金甲》上映的时候,《误杀》单日依然豪取1100万票房… 此时,《误杀》的累计票房已经是1.3亿了。 所以,即便《黄金甲》上映,院线依然给了《误杀》20%的排片… 但…一边是票房大卖,一边是发行方如履薄冰… 沉旭东甚至发誓:“踏马的,以后再也不做这类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