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在线阅读 - 第十章少年天子刘协

第十章少年天子刘协

    要说纵观历史,最悲催的皇朝不是短命的秦朝,屈辱的东晋以及阉割文化的清朝,而是被诅咒的东汉。

    自开国皇帝刘秀以后,几乎没有一个皇帝活过四十岁的,甚至好几任皇帝都没活到成年就因为各种原因夭折了。

    没有一个生理、心理成熟的皇帝,怎么可能领导偌大帝国发展和前进?

    面对庞大的士族阶级,不至于皇权旁落,皇族们不得不依靠依附自己的家奴和母族对抗那些士族出身的强大官僚体系,这就是极具东汉特色的宦官和外戚集团。

    外戚集团还有可能出身于士族,拥有一定知识传承,也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治国能力。

    可是宦官集团却几乎都是底层出身,很少接受过系统教育。他们仅仅依靠对皇帝的忠诚而走上高位,拥有巨大的权力。

    他们只需要讨好自家主子皇帝一人就可以了,怎么可能尽心治理国家。

    皇帝要是长寿,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治理国家的责任感,宦官们的危害还可以减少到一定程度,不足以动摇国家根基。

    可恰恰在与,东汉皇帝们寿命都不长,本身受教育的程度都不高,如何能管理一个庞大的帝国。

    后期桓灵二帝虽然勉强活到三十几岁,可是他们出身藩王,做皇帝之前从没受过正统帝王之术的教育,导致了他们执政时期对整个国家危害更加恶劣。

    灵帝西园卖官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使得帝国进一步走向深渊。

    当然了,不是说没有一个皇帝是清醒的,献帝刘协绝对是一个例外。

    他自幼聪慧,天性慈爱,口齿伶俐,头脑清楚,说话做事往往能切中要害,不但学识过人,还是一个仁厚爱民的仁君。

    可惜的是,他是一个傀儡皇帝,一辈子逃脱不了受人摆布的命运。

    从开始董卓为了获得拥立之功,废长立幼,把他送上皇位,到后来权臣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直至最后被曹丕废掉,从没有真正拥有皇帝的权力。

    可以说历史上所有末代皇帝中,他是最有能力,还是最受百姓爱戴的,也是最窝囊悲催的,没有之一。

    时年十二岁的刘协并没有在未央宫正殿接见贾诩叔侄。说实话,正殿对于这个少年天子来说,满满的都是屈辱记忆。

    从前董卓在世时,每次朝会,九岁的刘协在正殿上只能按照吩咐,在太师董卓长篇大论之后说一个个“准”字,屈辱的给董卓所有决定打上皇室背书。

    而董卓死后,他在正殿上的遭遇更加难堪。以前至少还会按照礼仪走个流程,如今李傕、郭汜这些军头根本就毫无顾忌,连请求皇帝批准的过程都免了,直接拿起皇帝案几上的玉玺盖章就完事了。

    这让正值热血的少年天子如何不视之为奇耻大辱?

    可是刘协依然忍住了,他没有表现出一丝不满,甚至没有一点抗拒的行为,这绝非一个普通少年所能做到的。

    偏殿门口,叔侄两人摘下佩剑,脱下鞋履,在内侍带领下趋步入殿,来到丹陛下准备行三跪九叩大礼。

    “二位贾卿免礼吧,偏殿见卿,不必行此大礼。”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从丹陛上传来。

    贾诩却依然坚持行完大礼,道:“臣惶恐,蒙陛下圣恩,以卑微之身骤得高位,怎敢废礼自傲。”

    贾成在这种场合当然不会作妖,他知道叔叔贾诩虽然使计让李傕他们反攻长安,控制了朝廷,形同谋逆。但这是为了保命才出的无奈之举,他本质上还是一个士族,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对于天子,贾诩依然在骨子里紧守臣子本分,不会因为对方是傀儡而无礼对待。只是在行礼完毕后偷偷打量了几眼这个传说中的亡国之君。

    十二岁的刘协坐在案几后看不出身材大小,不过明显可以看出刚刚开始发育,清秀的小脸上还带着一丝童年稚气。

    发现贾成在打量自己,他甚至温和的露出一丝笑容,并没有苛责怪罪。

    这小皇帝脾气挺好的,贾成心中暗道。

    “贾卿,左冯翊这些年饱受匈奴和乱匪侵扰,百姓困苦,二位前往可有治理良策?”刘协问道。

    “启禀陛下,左冯翊十三县历经战乱,如今大半荒废,只余高陵、临晋、粟邑、衙县、郃阳、夏阳等六县尚有百姓残留。故此臣欲迁长安城部分百姓前往这六县耕种屯田,恢复生产,等这六县安定再逐一拓展其余县境。”贾诩躬身回答道。

    刘协点点头道:“贾卿所言乃是老成稳妥之策,不过迁移百姓屯田左冯翊用时良久,贾卿需长住高陵,大司马怎会轻易应允?”

    小皇帝刘协一下子点出了其中关键点,西凉军这帮军头打仗没问题,处理朝政对付可就差得远了,需要有个头脑清醒的人帮他们出谋划策。

    而且他和百官也怕军头们没有约束,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更需要一个明白人在中间调和斡旋,贾诩毕竟出身士族,知道分寸,是个最佳人选。

    要是他离开京城,失去了这个纽带,很可能会让长安城局势更加难以控制,所以刘协才会点出来。

    贾成在一边听的暗暗点头,这小皇帝别看年龄小,看问题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是个明白人。

    就听贾诩说道:“臣明白,臣将百姓迁移到左冯翊后即刻返回长安,至于屯田事务,臣会交付侄儿左冯翊功曹史贾成负责。”

    “哦?”刘协诧异的看了一眼贾成,“贾功曹史果然少年英才,敢勇挑重担。”

    贾成闻言眉头一皱,这小皇帝话里有话啊,显然不看好自己能完成屯田工作。

    其实说实话,就算在和平时期,以十八岁的年龄治理一郡也很少见,即便有,也是大族子弟挂个名镀个金而已,做事情的大多是底下带去的门客、谋士。

    贾成孤身一人,还带着几万移民,就算有叔叔贾诩指导,可贾氏门第不高,底蕴不够,任谁都会对他能力产生怀疑。

    小皇帝刘协即便是傀儡天子,听到竟然是这个少年郎负责主持几万百姓屯田,也不禁产生一丝不满情绪。他毕竟还只有十二岁,没有养成足够的城府,当即便脱口而出。

    贾成没生气,知道这是小皇帝担心自己年轻瞎搞,会祸害百姓。

    便上前正色道:“启禀陛下,如今长安城百姓接近三十万,又有十余万将士,俱多聚集城内,粮草供应已有不足。加之三辅农田荒废,若不早做打算,恐年底粮尽军民生乱。朝中诸公囿于城内,故张士度出屯弘农,臣叔侄自请左冯翊。臣虽年幼识浅,却也不忍见来日城中饿殍遍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算能力有限,然做总比不做要好,至少还能给百姓找条生路。以待将来汉室中兴。”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想西凉军中还有人有如此见识。”刘协低声喃喃道。

    贾成这番话点出了几点事实,首先,城里聚集了几十万军民百姓,当初董卓当政时搜刮的三辅地区粮草已经不多了,再不出去组织百姓耕种,很快就会因为粮食吃光发生暴乱。

    其次,朝中百官被西凉军控制在城里,李傕他们肯定不会允许这些外人掌握三辅地区,给他们造成威胁,只有贾成这个“自己人”才有资格带人出去。

    最后,贾成隐晦的表示,他们叔侄是为了大汉天下,为了百姓安危才去左冯翊屯田的,表明自己仍然忠于汉室的态度。

    刘协经过几年朝中风云变化,争斗锤炼,哪里听不出贾成话中意思,自然心领神会,欣然道:“如此,朕就拜托贾功曹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