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末之益州崛起录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三十章让来敏他们吃些亏吧

第一百三十章让来敏他们吃些亏吧

    “唉,为夫就是个劳碌命,刚回来又要走,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贾成一头栽倒在床榻上,哀嚎起来。

    看着自家夫君难得流露出的痞懒性情,蔡琰心疼的把一岁多的儿子贾维放在一边,让小家伙自己去玩。

    伸手轻轻揽过贾成,让他把头搁在自己腿上,熟练的按着贾成太阳xue。

    闻着妻子身上熟悉的味道,贾成扭动身体,调整到最舒服的位置,满足的咂咂嘴,顿时少了几分焦躁。

    “夫君,若是实在劳累,不如另选良将出征。”

    贾成半眯着眼叹了口气:“袁本初不比旁人,据说他这次西征出兵号称八十万,估计实数不下三十万,朝中除了为夫没人可领兵与之对阵。”

    贾成说这话既是事实,也是所有人都一致认定的客观情况。

    汉中朝廷所有领兵将领,除了卫将军董承,基本上都是贾成一手提拔起来的,换了谁都不可能如使臂指的指挥他们。

    有资格指挥大军的,除了他就只有太尉张鲁。

    只是张鲁这些年把精力更多的放在改良天师道教义,结合儒家思想,试图儒道合一,最终使天师道成为大汉国教。

    秦末大汉初立,朝廷以黄老之术治理天下,数十年无为而治使得大汉国力蒸蒸日上。

    到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国力便渐趋低落。

    仲汉自开国始便吏治腐败,官员贪腐贯穿始终,直至灵帝期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朝廷势微。

    作为天师道第三代师君,张鲁自幼便知道祖父来自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的一切通过父子相传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贾成的到来,又给了他许多那个世界运行的理论依据,让他更迫切的想要改变现状,复现那个理想中的世界。

    所以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完善天师道教义,一步步融入到朝廷国策和郡县乡等各级机构当中。

    他知道贾成是他的同志,他的后盾,并不担心他的改善行为受到来自上层的阻力。

    贾成也乐于看到大汉上下在张鲁的努力下一步步改变观念,使得儒道两家不再走上各自极端,兼容并包,以一种积极的姿态面对整个世界。

    所以张鲁虽然名为太尉,汉中朝廷军事最高长官,但他的工作实际上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形而上的,并非具体的军政事务。

    除了张鲁,还有一个勉强有资格的就是大汉皇叔,左将军刘备。

    刘备领兵多年,极擅以少胜多。

    他带兵很少超过万人,但就算他手下只有几千人马,也敢正面击败十几万黄巾军,救出被黄巾围困的北海太守孔融。

    其后更是以不到五千人的部队,和曹cao打的有来有往,迫使曹cao在徐州战场上撤兵回兖州。

    这才有了陶谦让徐州与他的一幕,使刘备真正跻身于天下诸侯的行列。

    但刘备这个人太危险了,贾成虽然看不出此人现在有多少野心,但他得到皇帝刘协衣带诏密而不告之时起,贾成便已经决定将他雪藏。

    历史上曹cao放虎归山的前车之鉴,贾成可不愿再重蹈覆辙。

    他不想杀刘备,不仅是因为刘备在郑都行事谨小慎微,就算接了衣带诏也几乎不与朝中官员来往,让贾成找不出他的破绽。

    还因为刘备手下旧部日益得到重用,关羽身居护羌校尉,是管理西北胡族的最高军政长官,手握两万步骑。

    张飞性格鲁直,作战勇猛,贾成对他颇为喜欢。

    许褚眼下还是贾成施为统领,做事尽心尽责,几乎寸步不离他左右。

    更何况还有心中最重要的偶像赵云赵子龙,一出手便生擒南匈奴单于复株累,解决了他心腹大患。

    这几人都曾是刘备兄弟、部将,贾成必须要考虑他们的感受。刘备若是不作死,贾成没有拿到确凿的证据,是不会动刘备的。

    但他也不敢冒险启用刘备,万一刘备领兵在外反戈一击,谁敢保证这几人不跟着刘备造反?

    把他养在郑都直到老死,这才是最佳处置手段。

    既是保证朝局稳定,也是维持大家之间的情分,更重要的是贾成不想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再死于自己之手。

    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马超性格最卑劣,死就死了,其他人他可舍不得。

    至于说手下两员大将甘宁徐晃,甘宁坐镇凉州,在凉州没有恢复到理想状况之前,他是不想把甘宁调回来的。

    徐晃性格沉稳,但缺乏指挥大型战役的威望和手段,贾成不可能让他率领大军与袁绍作战。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辛苦自己了。

    “唉,还是没有可用之才啊。”

    贾成又是一声叹息。

    蔡琰噗嗤一笑:“夫君才二十七岁,为何如此老气横秋。其实夫君何必只盯着朝中诸位大臣,眼光放宽一些,还是能找到许多可用之人。”

    “哦?夫人有何建议?”

    贾成倒不在意什么妇人干政之虑,后世女强人屡见不鲜,往往在某些方面比男性更有独到之处。

    所以他在家中常常会和蔡琰聊聊朝政大事,让蔡琰以她的角度来提出一些建议。

    “妾听说太学生闻知袁绍进犯,纷纷请愿投笔从戎,军校之中也有积极请战者。夫君不妨从中选拔良材善加使用,或许将来其中不乏名臣良将。”

    “对啊,夫人所言极是。”

    贾成顿时心中意动,太学和军校当中可有不少未来的名人。

    就他所知,他先前比较关注的李严,已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正在司徒府各曹观政,此人水平不错,可以带在身边培养。

    张嶷、马忠等人也顺利升入上舍,无须多久便能毕业启用。

    他还听说王平、孟获这几个小兄弟在外舍学习两年之后便转入军校。他们文科或许还差点天赋,但在军校却如鱼得水,成绩异常优异,很快便能进入军中任职。

    突然又想起最早跟随自己的法正、孟达两人,如今他们二人在各地历练多年,分别担任了好几个地方县令。

    据说政绩考核很是优异,司徒府吏曹有意征调入京,升迁到千石之职。

    贾成却知道这二人志不在政务,更愿意从军作战。

    他先前不愿意拔苗助长,故意让他们二人去地方历练几年。如今两人也都二十来岁了,正是可以压担子的时候。

    调他们来到自己身边,无论出谋划策还是领兵作战,都能发挥作用。

    再加上张飞、徐晃、陈到、赵云,以及驻守盩厔的黄忠、魏延等一干中年将领,还有张任、严颜、杨怀、高沛等益州本地将领,贾成突然觉得好像自己身边人才也不少,袁绍三十万大军给他的压力顿时也觉得没什么了。

    翌日恰逢大朝,天子刘协虽然很少理政,但大朝他还是出面的。

    再说贾成平定凉州立下大功,马腾授首,韩遂败逃,羌王姚居阵斩,南匈奴单于复株累生擒,叛军伤亡六万余,俘虏八万,这等前所未有之大胜,刘协自然要出面厚赏贾成。

    在这之前,所有立功将领官吏贾成已经具策上报,太尉张鲁圈阅附议,刘协也用了玉玺批复。

    只有大司空贾成功劳太大,朝中众臣争论许久还未定下如何封赏。

    原本作为坐镇朝中第一重臣司徒贾诩应该提出封赏建议,可他身为贾成叔父,为了维护朝廷体制,自然不可能出面提议。

    这反而给了朝中众臣天大的压力,所谓功高难赏,若是天子刘协大权在握,贾成立下这么大的功劳,肯定会授予太傅这类的顶级虚职,赐予大量金银土地,然后夺去实权闲置起来。

    要不然就有功高震主的风险,贾成篡位都不稀奇。

    可如今天子等于三公手里的傀儡,全靠贾成对大汉的忠诚才维持住皇帝宝座。

    要篡位的话,早在五年前就没刘协啥事了。

    说句不中听的话,贾成要想篡位,刘协坟头的草都该一人多高了。

    所以平凉大功的封赏就尤为重要,比袁绍来袭还要优先。

    百官深恐大司空贾成一个不满意,怪罪下来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贾成先是向刘协禀报了此次平凉过程,奉上战果详册,以及对有功将士和伤亡将士的封赏抚恤建议。

    这些都是事先拟定好了的,刘协也早已盖章同意了,不过是在大朝上走个过场而已。

    接下来就是对贾成的封赏,贾成便站在一边等候讨论结果。

    大鸿胪脂习率先出列道:“大司空平定凉州居功至伟,臣以为不赏不足以慰天下民心,故请陛下拜贾成为丞相,增一县封邑以慰其功。”

    贾成听了暗暗点头,脂习的建议还算中肯,如今虽说三公理政,朝中具体事务皆出于司徒贾诩之手。

    可实际上都是以贾成为首,很多时候贾诩都是根据侄儿贾成的意思在办事。

    太尉张鲁更是如此,几乎等于贾成的跟班,一心为贾成新政寻找理论依据。

    而且作为当代最着名的大儒之一,脂习其实和张鲁走得非常近。

    两人一同引经据典,为新政造势,脂习在某种层面上就是贾成政治上的盟友。

    当然了,贾成也清楚,只要自己没有篡位之心,没有篡位的实际行动,脂习肯定不遗余力的支持自己。

    但要是他一旦流露出代汉自立的意思,作为大汉忠臣自诩的脂习,到时候就是自己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最大敌人。

    御史大夫来敏却出言反对道:“司空贾公挽汉室于颓危,斩马腾、逐韩遂,北击羌胡,灭匈奴铁骑八万,拓土万里。其功世所罕见,区区拜相增邑不足以酬其功。臣以为当封公爵、赐九锡,裂土封国以慰天下。”

    嗬,来敏当诛!贾成暗下结论。

    封公爵、赐九锡、裂土封国,你当我是王莽吗?

    这样的封赏我要是接受,那不就等于昭告天下,我贾成就是要篡位了吗?

    只是他依然默不作声的站在众臣之首的位置上,似乎神游天外,没有听清来敏奏言。

    见贾成没有反应,少府孔融、卫将军董承、长水校尉种辑、侍中丁冲等纷纷出列,附议御史大夫来敏提议。

    只有刘备神色微变,似乎对这些人的提议感到震惊不已。

    “陛下,来敏祸国之言,陛下决不能允!”

    侍郎钟繇慨然出列,狠狠的瞪了一眼好友丁冲,转身对刘协道:“司空贾成纵有大功,拜相增邑已是天大恩宠。如今天下未定,十三州朝廷只据其二。依臣言,拜相之议尚待商榷,将来平定其余州郡又如何酬其功劳?来敏竟进言封公爵、赐九锡,裂土封国,何异于以大汉社稷相让贾氏,置贾氏于不臣之列?臣请诛来敏、孔融、董承、种辑、丁冲以谢天下!”

    钟繇这么大声反对,直言这是来敏在害贾成。

    当即朝中那些心系贾成的官员反应过来,他们一开始还在欣喜贾成要是封了公爵,再拜了相,等于朝堂上就是他一人说了算。

    丞相加公爵啊,大汉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贾氏体系的官员自然水涨船高。将来说不定改朝换代,自己也能成为从龙之臣。

    即便退一万步,贾成拜相,那他的司空之职就空了出来,大家也能顺便向上挪一挪了。

    其中刘璋还暗自高兴,心说自家表兄来敏终于想通了,不再针对自家主公贾成,自己再也不用左右为难,真是天大的喜事。

    但是钟繇当众这么一说,贾成系官员犹如当头一棒,顿时清醒过来。

    对啊,天下未定,贾成封公,等于昭告天下他要篡位。

    到时候朝廷正统性便成了疑问,谁都要问,汉中朝廷姓刘还是姓贾?

    当初董卓只是废立天子,便引发诸侯联盟起兵反董。

    如今贾成封公,裂土封国,谁还会心向这个尊卑不分,上下颠倒的朝廷?

    唉,钟繇啊钟繇,你这家伙到底还是顾念旧情,为了救你好友丁冲,竟然打断了我引出心怀叵测之辈的计划。

    说到底你还是与我不是一条心,要不然以你的智慧,绝对不可能这么早就跳出来打断来敏他们的进言。

    算了,反正还有时间,就留你们一段时间又有何妨。

    想到这里,贾成伸手解下朝冠,出列双膝跪地道:“臣虽有微功,然蒙陛下隆恩窃据三公之位已是侥幸,安敢裂土封国,南面称公?臣戎马多年,病体难以胜任国事,故臣欲乞骸骨,归封地以养病体。”

    他这么跪地请辞,作为叔父的贾诩当然也要受牵连,跟着免冠出列,请刘协恩准乞骸骨。

    其余太尉张鲁、大鸿胪脂习,治粟内史刘璋等纷纷干脆出列乞骸骨,与贾成共进退。

    坐在上首的皇帝刘协心中暗骂:“贾成你这乱臣贼子,不想接招架在火上烤就直说。你只要说不愿意封公,这里这么多人谁敢反对?非要以退为进来这一招,信不信我这边若是同意,当晚就有一帮凶神恶煞的兵痞冲进皇宫,将朕碎尸万段。罢了,就让来敏等人吃些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