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天崩泪流在线阅读 - 061 出钱出力

061 出钱出力

    所有人的眼睛都死死地盯着担子里的碗。【】我想,如果不是碗上布满了灰尘,那么他们十有**会蜂拥而上了。

    在洗碗的同时,本就已经熟了的各类菜肴也在紧急加热。菜肴的上桌和碗框的出现,几乎是同一时间。

    众人疯狂了,第一时间涌向碗框。只是放碗的地儿太小,人又实在太多。于是,激烈地争抢就开始了。此时此刻,身强力壮的优势才充分体现了出来。顺利抢到两碗的,赶紧以最快的速度扑到桌旁。因为谁速度快,谁才能抢到鱼rou。当然,一家子预先协调好了的,明显占据优势。有人抢碗,有人占据鱼rou盘子,最后自然是满载而归。动作慢的,就只能用碗扣些蔬菜回家了。

    菜跟碗是协调好了的,饭桌上的菜被清光了,碗也恰好没了。第一时间更新于是,在比第一批激烈了无数倍的场景中,第二批以更加快的速度结束了。

    以后的几批,争抢同样剧烈。不管如何配合,众人的首要目标就是碗。哪怕没菜,但一定要带两碗回去。这就是当时过来赴宴之人的共同想法。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那就跟我们这边世代相传的丧葬理念有关了。

    据说,百老归天后的白事宴席上的碗,用来吃饭,会给吃饭的人带来不少好处。这样的好处是跟年龄成正比的,归天之人的年龄越大,这样的好处也就越显著。我太太是当时全村年龄最长的,百岁高龄(我们这里都是算虚岁的,因此过了九十九岁生日的太太,在当地人眼中就是实打实的一百岁)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才会出现如此疯狂的举动。第一时间更新当然这些碗带回去,一般都是给后辈小孩盛饭用的。据说,年龄越小,效果就越好。小孩用这样的碗吃过饭,那么将来定然福禄寿全,好运连连。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说法很荒唐可笑,但当时的人确是真真实实相信的。更多更快章节请到。即便是到了现在,年龄稍微大点的老人过世后,人家请客的时候,还会在门边特地放置一定数量的碗,以备来宾拿取。

    对于荒唐的观念所引发的疯狂之举,我不想做过多的评价。只不过,当时的疯狂,却给父亲带来了无尽的麻烦。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际,父亲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碗、鱼rou以及各类蔬菜,那是买了又买。而且当时买东西可不像如今,并非有钱就一定能买得到的。但只为了rou,父亲就特地买了两只村上人家自己养的猪,现杀现用。对于父亲统筹和应变的能力,我是一向敬佩得紧的。并非妄自菲薄,我自问,即便是现在的我,也远远无法与当时的父亲相比。更多更快章节请到。说得通俗点:差距可不是一丁点儿的大。

    这样一次恢宏盛大的百事巨宴,所耗费的绝不仅仅是无比的精力。事后,父亲不完全统计,估摸着用了一万多人民币。现在看来,似乎觉得没什么。但,你别忘了,当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个时候,有个特殊的称谓,叫“万元户”。所谓“万元户”,就是拥有一万元资产的家庭。这在当时就已经算是相当有钱的了,因此才会博得“万元户”的光荣称号。也就是说,“万元户”就是当时的富翁。但,仅此一次盛大的白事事宜,父亲就花了一万多元。这对父亲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但最最看重亲情的父亲,觉得这是对亡者的尊重,因此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个“不”字。第一时间更新非但所有的事情都统筹安排得妥妥当当,而且所有的费用皆一力承担。

    此次白事,我所戴的是红帽。之前所提疯狂众人中,戴红帽的不少,但戴绿帽的也大有人在。更何况,其中有些戴绿帽的,还是因为根本就弄不清应该戴什么颜色的帽子而将就着戴的。从中也就不难看出我们家在村上的辈分有多高了吧。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记得还有这么一个小趣事。每逢春节,我们这里就有一种窜门拜年的习俗。当然,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现在这样的习俗已经越发的淡了。所谓“窜门拜年”,就是在大年初一的早晨,全村之人相互之间恭祝新年的一场盛大活动。每个人家吃罢早饭,就只留一人在家,其他的全部出门,一个又一个人家的恭祝。当然,每到一处,热情的留守长辈会分发香烟(成年男子,一人一支)和喜糖(妇女和儿童)。

    小时候,我都是提着一个大方便袋子,然后在长辈的带领下挨家串户地用奶声奶气地声音说“新年快乐”的。那时候,限于条件,人家发的都是水果糖,而且一家一般只发两块(取“好事成双”之意)。但,即便是这样,我通常还得中途回来更换方便袋。因为大大的方便袋已经装糖装满了。由此可见,大年初一,我得恭贺新禧多少人家。

    也许是我人小辈分高的缘故,所以我的行动就比较容易引起众人的关注。据说,村里,小孩子拜年提袋子的先例,就是从我那时候开始的。呵呵,自夸一下。我小时候可也是小有名气的哦。

    本族一个后辈子弟,年龄比我略大一点。他的肺腑之言就是,每逢过年,最怕的就是到我家去拜年。因为,我们一家全是太太,不管男的还是女的。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先前刚刚提到我太太的寿辰和白事。我是从孙,因此称她为太太。这跟爷爷辈不同,男的称“爷爷”,女的称“奶奶”。如果换成“他”,依然称“太太”。所有才有“男太太”“女太太”一说。但如果是从从孙呢?可能因为情况稀少的缘故,我们那里似乎并没有再想出什么新的称谓,依然称之为“太太”。也就是说,自我父亲辈开始,他就得称“太太”。因此,到我家拜年的时候,给他的感觉就是一家子的“太太”。这让他感觉十分别扭,所以才会宣称“最怕的就是到我家去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