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翠微宫
大唐:开局反了武则天第285章:翠微宫第二天早上,刘彻坐上车驾,驱车前往翠微宫。 李璟此行的目的是去行宫散心,自从内帑丢了钱,他的心情就没好过,正好最近没什么大事,便想到去行宫好好散散心。 御车之上,李璟一边翻阅手里黑衣卫送来的奏疏,上面说营州出现天灾的情况,很有可能导致粮食减产。 可李璟心里清楚,现在看起来有点迹象,但不久之后,灾情会越发严重,别说减产,直接颗粒无收。 “营州方面,可有奏疏送来” 李璟回头问道。 “营州方面并无奏疏呈报!” 西门阳叉手道。 得到西门阳的回答,李璟眉头微皱,现在还只是刚有点迹象,至于会不会真的出现天灾,还真不好说。 要不是李璟是个穿越者,知道这次天灾会导致什么后果,怕是也不会放在心上,营州都督没太当回事,也是正常反应。 李璟翻着手上的奏疏,心里还是隐隐不安,要是薛讷跟原营州都督那样,对营州的契丹不理不睬,会导致契丹造反。“契丹人,室韦人……” 嘴角溢出一丝玩味的笑容:“或许,朕可以……” 李璟想到一个办法,想要解决契丹的问题,就需要从根本上来解决。 这次的天灾会导致北方颗粒无收,契丹人更是首当其冲!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能确保契丹人能够活下去,那么就算李进忠想造反,也不会有多少愿意跟他一起造反。 契丹人最早记载见于《魏书》,一些记载契丹起源的文献,大致有匈奴说、东胡说两种说法。 这两种说法,又衍生出另外两种说法,一种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一种是起源于鲜卑系的别部,不是鲜卑部直接后裔。 契丹来源于鲜卑或鲜卑宇文部,出自当时人和稍后唐朝人的文献记载,契丹为“匈奴之种”,是宋代人的说法。 当然,鲜卑族的形成本身很庞杂,这也导致有人认为契丹为东胡系统东部鲜卑宇文部之裔,来自匈奴的“余种”。 鲜卑宇文部更是如此,东汉永元元年至永元十七年,匈奴被汉将耿夔击破,北单于逃走后,鲜卑进据匈奴故地。 “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加入了鲜卑。 然10余万落匈奴人没有再号称自己是匈奴,开始改称自己是鲜卑,匈奴曾打败鲜卑,跟鲜卑是世仇。 匈奴故地被鲜卑占据,这些不愿离开故地的匈奴人,担心被鲜卑清算,只能以鲜卑自称来保住性命与族群生存。 这支匈奴人就这样在故地生活下来,此后,为了更好的生存,这支匈奴人不得不跟鲜卑人长期错居杂处。 双方相互通婚来影响双方,差别越来越不明显,它在形成过程中虽有一个主源,但仍是多源多流的。 跟契丹同源的室韦族,史书说其为“契丹之类”,或“丁零之苗裔”。 结合史载其地理位置社会生产和风俗习惯等考察,其主体部分出自鲜卑宇文部,是东胡的后裔。 《魏书》说其室韦的语言,跟库莫奚、契丹和豆莫相同。 在《隋书》里记载记偏处西北方的大室韦“语言不通”,但在《新唐书》里有说其“其语言,靺鞨也”! 这些不同记载,又反映了室韦不是单一的民族共同体,而是一个不同源的民族综合体。 若以地区作大体划分,中部的属东胡族系,西部的属突厥系统,东部的属肃慎、貊族系。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造成学术界对其族源众说纷坛,有起源于鲜卑、或乌桓、或肃慎、或丁零、或自成一族系等不同说法。 还有说其是春秋战国前原居中原“豕韦”的北迁居民。 不论是契丹,还是室韦,都是经过长时间的融合,才成为现在的两大部落。 李璟深知游牧民族的劣根性,就是反噬。 当你比他们还要强大的时候,他们才会成为你的忠犬,随时听后你的命令,对猎物发起猛烈的进攻。 一但你虚弱的时候,你将成为他们的猎物,他们将会对你露出獠牙,并把你撕成碎片。 比如五胡乱华,这场被称为汉人的末日,就是最好的体现。
想要驯服这些恶犬,不仅要萝卜加大棒,还需要一个链子来锁住他们,他们才不会反噬主人。 两个小时后,李璟的御驾抵达翠微宫。 翠微宫是大唐著名的皇家行宫之一,地处长安以南,秦岭山脉北麓,青华山东南方,位于翠微山下,海拔1568米。 当年由工部尚书阎立本主持修建,给太宗避暑用的行宫,建成之后,太宗皇帝就在这里避暑并处理朝政。 这里环境不错,确实适合用来避暑和散心,微风拂面,让李璟糟糕的心情,得到了一丝改善。 李璟的御驾来到翠微宫正门金华门,提前来到这里的左羽林卫,立刻前来参与保卫工作。 一两千全副武装的禁军,足以保证李璟的安全。 李璟坐在銮车中,掀开车帘的一角,看着眼前行宫正门。 出乎李璟的预料,金华门没有想象中的金碧辉煌,倒是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负责翠微宫管理的宦官,打扫行宫的侍女,都在门内排好队,迎接李璟的到来。 看着这个场面,李璟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就是万恶的封建王朝皇帝,一座行宫都有上百人在这里维护打扫,等待皇帝这个主人的入住。 也只有皇帝,才能随意的选择地方修建奢侈的行宫,不管是用来避暑,还是其他用途都行。 毕竟,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皇帝也是这个天下拥有房产最多,规模最大的人。 “恭迎圣人!” 李璟走下车驾,宦官和宫女跪倒在地,欢迎翠微宫的新主子到来! 李璟走进翠微宫,来到翠微殿,这里是当年太宗皇帝接见大臣,处理朝政的地方。 天子睡觉的地方,叫含风殿。 最后太宗皇帝就是在这含风殿驾崩,高宗皇帝即位。 如今连高宗皇帝都不在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样让人唏嘘。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