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在元末种粮食在线阅读 - 第七十六章 双季稻

第七十六章 双季稻

    蔡家位于江都城中心地带,距离镇南王府不远。

    府门虽不如镇南王府华丽气派,却予人一种古老厚重之感,是座百年老宅。

    蔡恒得到通报后,亲自迎到府门口,微笑道:“不想上午刚刚与张千户和两位寨主认识,三位下午就来拜访,实令鄙宅蓬荜生辉!”

    秦苓思叉着腰,哼道:“我们不是来找你说闲话的,我只来问你,许一毛是不是卖给你田产了?”

    蔡恒目光在她身上打量了一会,也不生气,微笑道:“正是如此。”

    秦苓思道:“他在北郊共有八千亩田,卖给你多少亩?”

    蔡恒奇道:“自然是八千亩都卖给了在下!”

    秦苓思勃然变色,急道:“其中三千亩可有田契?”

    蔡恒也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郑重道:“他说那些田契弄丢了,请了吕太公为公证人,当着面重新立了一份白契!”

    秦苓思气呼呼道:“你被他骗了,他已经把这些田卖给我们了,这是田契,你瞧!”把田契递了过去。

    蔡恒接过一看,面现愤怒之色,道:“好大胆的狗贼,多谢几位相告,我这就找他算账去!”

    张阳泉忽然道:“他已经失踪了,我正派人四处找他,不过未必能够找到!”

    蔡恒愣了一下,道:“那也无妨,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若是不现身说清楚,你们可以拿他家产抵债!”

    秦苓君寒声道:“蔡公子说笑了,是我们先买的田,要拿家产抵债也该是你们。而且,他的产业已经都出售了!”

    蔡恒强笑一声,道:“此事晚些再议不妨,咱们还是先发动人手,找到这jian贼为好!”

    蔡家当即撒出大量人手,全城搜捕。

    蔡恒还去找了黄伯燕,北门军和南门军一起全城搜捕,结果连个人影都没找到,甚至没人看到许一毛出城。

    千户所大堂内,秦苓思捧着杯茶发了会呆,忽然道:“军师,如果许一毛就这样失踪了,蔡家会怎么办?”

    张阳泉靠在椅背上,慢慢道:“他们绝不会轻易把这些田让给我们,只怕会有一番争端!”

    秦苓思低着头,自责道:“都怪我,要是当初留个人盯着许一毛,就不会出现现在的局面了!”

    秦苓君皱着眉道:“此人究竟逃到哪里去了,若是出城,为何没有人看见?我就不信一个大活人,能凭空消失了不成!”

    张阳泉脑中一闪,道:“除非他出城时藏头露尾,所以没有人看到他!”

    “怎么可能?若是打扮成可疑模样,城门卫又不是瞎子,肯定会拦下来问个清楚!”秦苓思嘟囔道。

    张阳泉站起身,眯着眼道:“若是城门卫帮他遮蔽行藏呢?”

    秦苓君动容道:“有可能,除了咱们北门,其他三门、甚至码头的守兵都有可能受他贿赂!”

    张阳泉沉吟道:“城东是薛家的地盘,我相信他不敢走那边!码头由总管府亲自负责,检查极严,他也没那个胆子,就剩下南门和西门!”

    “南门军正在帮忙搜捕他,也不可能,只能是西门!”秦苓思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张阳泉一字字道:“他一定是通过郑永恩,让他找张明鉴说话,放他从西门离去。”

    秦苓思急道:“军师,让我带人去追吧,保证把他抓回来!”

    “好,二寨主一路小心!”

    秦苓思当即带了几個人,从北门出城,绕到西面官道,趁夜追赶。

    张阳泉和秦苓君让士兵整装待发,在大堂内等候,又派出哨马盯着西门,以防张明鉴插手此事。

    三更左右,秦苓思终于回来了,脸上沾了些血迹,满脸怒色,身边拖着一人,五花大绑,正是许一毛。

    “阿姐,军师,我回来了!”秦苓思把许一毛掷在地上,走到桌边咕噜咕噜灌了一口茶,道:“真是气死我了!”

    张阳泉走到许一毛身边,见他昏迷不醒,疑惑道:“他怎么了?”

    秦苓思撇嘴道:“这个傻蛋,投了一家黑店,差点让人做成了rou馒头,幸亏我及时赶到,救了他一条狗命!”

    秦苓君检查了一下许一毛状况,点头道:“嗯,中了蒙汗药。”

    张阳泉笑道:“人抓回来就好,把他送去蔡家吧。”

    秦苓思走到许一毛身边,踢了他一脚,哼道:“这家伙身上的钱都被那些蟊贼偷走了,我追了一阵,被他们逃了。这家伙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

    张阳泉淡淡道:“他在杭州一定还有产业,这些咱们不必再管,让蔡家自己想法子把骗去的钱捞回来!山猪,派人把他送去蔡家!”

    次日中午,三人回到山寨,与郭念生商议一番后,决定让一千三百名寨民去西面的村庄落户,七百多寨民去东面村庄落户。

    这次迁徙的寨民中,杨姓人最多,故而两个村落分别起名为西杨庄和东杨庄,各留一个百人队驻守。

    眼下已是一月,三月便可种植早稻。

    自宋朝引来占城稻后,早稻品种越来越多,江浙一带开始实行双季稻栽种制度,扬州一带的百姓也都是种植双季稻。

    其实宋朝之前,也有早稻品种,只是种植面积不大,没有在全国推广。

    宋朝时期也是因为江南大面积春旱,原有稻种无法种植,这才种下了耐旱的占城稻。

    从这之后,占城稻在江南大量普及,形成两季稻制度,提高了粮食产量。

    张阳泉手中有十几种早稻,其中大部分是杂交稻,因为杂交早稻产量高,卖得贵,利润比较大。

    然而,杂交品种后代会不断降低产能,不值得大量繁殖,他手中又没有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无法大量培植新的杂交稻。

    于是,他选择了一种产量较高的常规早稻——科籼12。这种早稻并非用来推销给农民,而是当做反面教材,衬托其他超级杂交早稻的高产量和优点。

    不过跟占城稻相比,科籼12的产量却要高得多,可以当做替代品。

    晚稻的选择比较多,张阳泉根据两稻种植时间,选了一种叫“绿银占”的常规稻种,与科籼12搭配。

    早稻种植时间在三月中下旬,眼下还有两个多月时间,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建村备耕的工作。

    龙潭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修复村庄并不需多少时间,然而当张阳泉去西杨庄田区看了一圈后,却发现一个问题。

    此地地势比附近的河流高,之前这片田区种的都是占田稻,需水不多,故而农人们在田区周围打了水井,利用井车或者桔槔取水。

    若要种植科籼12号,仅凭水井的水完全不足,直接引渠又因地势原因,无法灌溉水田,需得搭建水车,方能将水引入田区。

    凭借龙潭寨的劳动力,这也并非难事。

    然而这里田区极大,共有万亩以上,他们买下的两千亩都在最西面,河流却在东面。

    若是挖渠引河水灌溉自家田,必须经过别家田。

    人家种的都是占田稻,比科籼12栽种时间要早,若是一不小心渠水渗入人家田里,很可能毁了人家的稻子,怎么也说不过去。

    张阳泉想来想去,最好的法子是再买下一片田,一直连通到东面,挖的渠就不需经过别人家的田,绝不致坏了人家稻子!

    然而,这片田最少得买两千亩,凭山寨现在的财力,若是全买下来,再无任何盈余,他一时难以做下决定。

    “要不然,我们再用对付许一毛的法子,低价强买下来?”议事堂内,秦苓思见张阳泉愁眉不展,提议道。

    秦苓君驳回道:“这种法子用多了,别人会怎么看我们?”

    秦苓思耸耸肩道:“那就买下来呗,反正寨子里还有粮食,实在周转不过来,卖些粮救急!”

    “你这样一说,倒确实是个法子,不过没必要卖粮,可以先卖马。”

    “阿姐,你怎么老跟我的马过不去?”

    “马卖了可以再买,又不会涨价,粮食可是隔几天就涨一次!”

    “那也不行,卖一次再重新养熟,你知道有多困难吗?”

    就在两姐妹争论时,猴子忽然进入议事堂,说道:“大寨主,二寨主,军师,寨子里有一位何太公求见。”

    张阳泉微微一愣,奇怪道:“何太公?咱们寨子里什么时候多了这样一个人?”

    猴子道:“是上水庄的人。”

    张阳泉想起来了,是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还有一位挺水灵的女儿,道:“请老人家进来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