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清巨鳄在线阅读 - 第六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

第六百一十一章 雪上加霜

    潘仕明的爽快让金安清意识到元奇突然大张旗鼓的介绍太平天国的政策和制度,其目的可能就是为了挞伐和抨击,这让他有些疑惑,元奇究竟是何居心?如此做显然不会是为了维护朝廷的正统。

    捻着胡须琢磨了一阵,他才道:“则诚兄能否透露一下,元奇究竟是何意图?老夫怎的有种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银子的感觉。”

    “金先生这话咱们可当不起。”潘仕明笑道:“咱们报馆这些年投入不小,但一直利润菲薄,这不是想借着太平天国来炒作一番,以此来增加报纸的行量,今儿的报纸卖的出奇的好,这不正在加印。”

    见他不肯说实话,金安清白了他一眼,道:“图穷匕见,无非是迟早之事。”

    潘仕明索性不接这话茬,话头一转道:“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不少,即便要抨击,咱们也一条条来,毕竟报纸版面有限。报馆打算一条条抨击驳斥,细水长流,报纸的行量才能稳步提升。”

    听的这话,金安清心里一阵憋屈,有种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他很清楚,既然报纸不再送审,这舆论引导权就完全掌控在报馆或者是说元奇手中,不过,总督府如今急于撰文抨击太平天国的政策制度,有道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尽管心里憋屈,他还是闷声道:“则诚兄打算先从哪条着手?”

    “洪秀全的、三篇文章不仅具有极为浓厚的宗教色彩,而且还具有极大的煽动性和蛊惑性,就从这三篇文章着手。”顿了顿,他接着道:“这三篇文章主要宣扬和强调了两点——平等思想,人间所有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等级都是不合理的,人人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兄弟姐妹间的关系——天下一家的伦理思想荒诞不经,但却能极大的煽动和蛊惑无知百姓,必须得从根子上进行抨击。”

    “行。”金安清干脆的道,那三篇文章他草草看了一遍,这两点确实具有极强的蛊惑性,他也没心思多留,起身道:“明日黄昏之前,老夫会派人将文章送来。”

    江宁人才鼎盛,两江总督府一声令下,城内外官员士绅纷纷积极响应,仅仅一日间,就为报馆送来数百篇针对性极强的文章,引经据典的抨击拜上帝会及其尊崇的上帝,抨击太平天国存在的各种不平等的现象,抨击太平天国违背数千年的礼仪人伦,抨击所谓的天下一家,

    并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等角度进行全面批驳。

    潘仕明从中筛选出是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一字未改的刊载在上,不少官员士绅都长松了口气,不过,第二天的头版就刊载了一篇,让人觉的有些怪怪的。

    这篇文章开篇就嘲讽洪秀全不学无术,画虎不成反类犬,生搬硬套西洋的平等思想,却不得西洋平等思想之真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

    随后又阐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所包含的意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

    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文章结尾则是职责太平天国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实行男馆女馆制度不允许夫妻见面同居,而诸王却是广选嫔妃,妻妾成群,公然践踏平等原则。

    一众官员士绅可说都是些文章的好手,一看明白,这篇文章不过是借着抨击太平天国兜售西洋的平等思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此一篇文章刊载在头版,心思灵敏之辈自然是嗅出了些味道。

    果然,次日的头版又刊载出一篇文章与上一篇文章如出一辙,借着抨击太平天国兜售人权论,不过,这篇文章对于人权的阐述引了不小的共鸣。

    人权所包含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尊严权、平等权尤其是自由权是深得士绅赞同,自由是人权的灵魂。人身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结社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都是个人的基本权利。如果没有充分的自由权,人心或人身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

    至此一不可收拾,平等、人权、自由、民主、科学、国家、民族、主权、民权等等西方启蒙思想纷至沓来,对江宁官员士绅尤其是年轻的士子造成一波接一波的冲击,而且江宁书市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西方书籍译本,亚当·斯密、达尔文、卢梭、,孟德斯鸠的,法兰西的人权宣言,花旗国宪法、英吉利的三权分立......。

    京师,圆明园、勤政亲贤。

    勤政殿是清帝在园内召见群臣御门听政之处,亦是皇帝平时批省章奏、召对臣工、引见官员和会见外藩王公之所,年轻的咸丰帝站在殿内明间宝座前仰头望着后楹高悬着的雍正御书“为君难”,凝视半晌,他又转头看向东壁悬挂的乾隆御制的。

    良久,他才长叹了一声,为君难!守成难!如今的大清风雨飘摇,何止是难!洪杨作乱历时两年半了,如今居然定都长沙,公然立国称王与朝廷对抗,数省绿营三万新军合力围剿,却仍然是个不胜不败的僵持局面,易知足的南洋海军屯兵长江只守不攻,却在报纸上大肆的宣扬西洋的各种思想学说,明摆着也是不安好心。

    “皇上,穆章阿、林则徐在外递牌子求见。”一个太监在殿外小心翼翼的轻声禀报道。

    咸丰收回视线,缓声道:“让他们进来吧。”说着缓步踱向东面的芳碧丛,开年以来就没有听闻过什么好消息,他也已经习以为常,国事艰难,这是他登基一年多来最大的感触,刚刚落座,领太监刘承印抱着一个密折匣子进来道:“皇上,僧格林沁的折子。”

    咸丰迟疑了下才取出钥匙打开匣子,僧格林沁在折子里简约的叙述了下湖北的战事,随即话题一转,花旗国五千枝米尼枪已经抵达上海,念及易知足一片忠心,恳请放载通母子南下。

    看完折子,咸丰脸色登时就阴沉下来,虽然僧格林沁没有明说,但他清楚,这必然是易知足以五千枝米尼枪要挟朝廷放人,载通母子京师为质,僧格林沁岂能不知,焉敢贸然求情?

    他正自沉吟,穆章阿、林则徐两人已是稳步进来请安见礼,不待两人开口,他便道:“僧格林沁刚刚送来一份折子,你们看看。”

    穆章阿躬身上前接过折子快瞟了两眼便转给林则徐,然后眼观鼻鼻观心,老僧入定一般,载通母子可说是朝廷要挟易知足的最后手段,但五千枝米尼枪对于湖北的战局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实在是不好选择。

    看完折子,林则徐瞥了穆章阿一眼,躬身将折子退还,也是一声不吭,咸丰却是开口道:“这事该如何处置?”

    见穆章阿不吭声,林则徐开口道:“皇上,微臣窃以为,对于易知足,还是善加笼络为好,不仅这五千枝火枪关乎湖北战局,而且还需要元奇源源不断的供应充足的弹药。”

    “皇上。”穆章阿开口道:“元奇态度暧昧,不可不防。”

    “皇上。”林则徐当即沉声道:“恕微臣直言,易知足若是真心作乱,不会在意她们母子,再则,载通乃宗室之女,常伴身侧,于朝廷而言有益无害。”

    咸丰本就犹豫难决,见的两人各执一词,不由的烦闷,当即不耐烦的道:“有何事?”

    穆章阿连忙呈上一本折子道:“两江总督李星沅,以病乞休。”

    略微翻看了一下,咸丰才缓声道:“李星沅在两江任上时间不断,熟悉两江情况,值此多事之秋,不宜更换,不允,朕温言勉励之。”

    原本穆章阿还打算安排亲信任两江总督之位,听的咸丰不允,心里大为失望,嘴上却道:“皇上圣明。”顿了顿,他接着道:“近段时间,东南各省元奇掌控的大小报纸借着抨击洪杨之逆的机会频频宣扬鼓吹西学,既不利于朝廷统治亦不利于地方安宁,奴才恳祈皇上允准,朝廷也开办报馆,以正视听。”

    这主意倒是不错,这些日子那些个报纸频频宣扬鼓吹西方的思想学说,他也是烦不胜烦,但朝廷眼下要倚重元奇提供枪支弹药,他既不愿意节外生枝,也不愿意自降身份布谕旨以正视听,若是朝廷官方开办报馆,倒是方便不少。

    略微沉吟,他才道:“江南人文荟萃,名流士绅如过江之鲫,着先在江宁试办,经费自理。”

    “奴才遵旨。”穆章阿连忙道。

    话才落音,一个小太监在门口禀报道:“禀皇上,祁寯藻在外递牌子求见。”

    怎么回事?咸丰、穆章阿、林则徐三人都有些意外,转念间,三人都反应过来,怕是又有紧急之事,咸丰暗叹了一声,道:“让他进来。”

    林则徐递牌子求见,原本是打算请旨前往上海去见一见易知足,元奇这段时间在报纸上频频宣扬鼓吹西学,让他有种极为不安的感觉,他打算与易知足长谈一次,以期能缓和朝廷与元奇的关系,听的祁寯藻求见,他便打算等一等,心里却是琢磨着,怎么着说动咸丰放载通母子南归,朝廷若是能先拿出些诚意来,自然是更好。

    祁寯藻来的很快,进来请安之后便禀报道:“两江总督李星沅、南河总督杨以增、江西巡抚6应谷八百里加急奏报,黄河于江苏北部丰北决堤,缺口百余丈,江苏灾情严重......。”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这节骨眼上黄河居然又一次决堤,咸丰惊的半晌说不出话来,百丈缺口,灾情之严重,已经无须赘言,如今朝廷哪里还拿得出大笔的银子给河工堵堤和赈济灾民?而且早灾的还是江苏,对于朝廷来说,这不啻于是雪上加霜!

    “皇上。”林则徐主动请缨,“微臣愿意前往江苏堵筑决口,赈济灾民。”

    堵筑决口,赈济灾民,至少需要数百万两银子,朝廷如今哪里还能筹措的出银子?咸丰一时间没反应过来,祁寯藻却是反应快,他很清楚林则徐与易知足的关系,江苏遭灾,林则徐亲自前往,易知足绝对不会让林则徐为难,当即便道:“皇上,林大人善于治河,乃是前往江苏赈灾堵筑决口的不二人选。”

    咸丰此时也反应过来,看向林则徐道:“林卿有何要求尽管提。”

    “皇上。”林则徐缓声道:“国库空虚,无力赈灾筑堤,微臣前往江苏,只能是寻元奇打秋风......。”

    林则徐话没说完,咸丰便明白其意思,是要恳请他同意放载通母子南下,毕竟这需要数百万两银子,总不至于空手上门,当即便颌道:“准你携载通母子前往上海。”

    听的这话,穆章阿不由的暗叹了一声,心知此事已无法阻止,载通母子南归,易知足再无顾忌,只怕以后会更肆无忌惮,略微沉吟,他才道:“皇上御极之初,便遭此大灾,朝廷总得拿些银子出来赈济.....。”

    咸丰点了点头,这事关乎他的声誉,朝廷一毛不拔,传出去是什么名声?略微沉吟,他才道:“暂从江宁截留漕粮用于赈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