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风云激荡二十年在线阅读 - 第三十节 寻找新山泉的美食之旅

第三十节 寻找新山泉的美食之旅

    宁仁计算的是研究当下的那些内容,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

    叶世观说的却很平淡:“平均每天工作十六至十八个小时,时间可以缩短许多。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再拼一拼。和你一样,每个人都在为汉家而努力。”

    说完,叶世观推过一盘小点心:“尝尝,这是汉家少数民族特色,叫‘鸟酢’。是一位教授自己家作的。特意让我给你拿一些,说你的课讲的好,让我谢谢你。”

    达者为师。

    真正的学者首先考虑的是学术,名望、年龄什么的,并不重要。

    有没有真本事,开口见真章。

    宁仁问:“那事呢?”

    叶世观知道宁仁关心的是那边差佬老大爱德华安排调查的事情。

    “不急,我安排一下,你呢讲几天课,然后也要去转转,看看风景,拍些照片。既然是找山泉水,总要有个找的样子,对吧。一切有我。”

    “我有一个想法。您给谋划一下。”宁仁低语说出了自己的一点点小念头。

    叶世观听完,思考片刻:“小事,一切交给我。还有,你的想法,关于在岛港那边有一些名声,威望什么的,也交给我。你去转转,回来咱们聊。”

    “那就行。”宁仁也不多说客气话。

    接下来,宁仁在学校里,非常认真的讲了两天课。

    他讲述的内容,全是干货。

    放给普通的大学生,估计需要学一年。

    听课的光是熊猫级科学家就有四位,这两天时间的知识灌输再加上宁仁送过来的原始原理图,他们就可以开始进行初步的研究。

    这个时代,汉家半导体水平与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表面上看大约是六年。

    这个六年,是生产水平的六年,不是科研水平的六年。

    因为,汉家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用的是仿制的水准。一块英特8008芯片,放在汉家就拆成了四十块芯片,因为8008的三千五百个晶体管,汉家没有能力合成一块,所以拆成了四十块,平均每一块一百晶体管。

    用宁仁的话说,都是古法手搓时代,差距不明显。

    全面商业化之后,进入自动机器时代,这已经不是差距,是天堑。

    所以,宁仁选的走另一条路。

    全新构架,从零开始,放弃跟随鹰家科技思路,建立建成汉家自己的知识智慧树。

    以三进制为起点,虽然三进制量子计算机不需要硅基芯片,却依旧还是需要硅基电路的,所以还是要从玩沙子开始。

    一个字:钱。

    没钱,什么也玩不了。

    两天后,宁仁进山,挂着相机。

    这次跑的远,距离羊城市中心足足五十公里远,这里还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山里的村落也没有通电。

    向导头上缠着布巾,带着宁仁看了好几处优质的山泉取水点。

    位置不错。

    制作简易的滑道,可以将水桶运到河边,然后再抬上竹筏到江边,转运到有动力的船运。

    傍晚的时候,没下山。

    就在村里住。

    向导对宁仁说:“我们汉家壮人的饭,一定要尝一尝。”

    “必须要。”宁仁爽朗的笑声,让村里人也很喜欢。

    竹筒饭、叫花鸡……

    竹子就是村里的几个孩子跑到村子旁的竹林里现砍的,竹筒馆里装有腊rou、豆角、胡萝卜还有米饭。放在火上烤的时候,宁仁就守着火堆旁,竹子的香味让宁仁不断的吞口水,很快腊rou独特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说到叫花鸡。

    鸡,就是村子里满山跑的鸡。

    准备作饭前,村里人问宁仁:“看这鸡长的漂亮不?”

    “那只,那只脖子上竟然还有金色的毛,非常漂亮。”

    说完这话,宁仁就后悔了。

    因为,那只鸡被包上荷叶,埋进里了土里,然后土上架起了火堆。而后火堆旁排上装的竹筒饭的竹筒。

    经过漫长的等候,宁仁的口水都能留出一碗。

    好吃。

    村里人问:“怎么样?”

    宁仁想了想:“是挺好吃,就是……不够吃。”

    一句话,引得满村人都笑了起来。

    接下来几个村子,无论是汉家壮人、汉家瑶人、汉家黎人……。

    都是那么的热情好客。

    纯朴的当地人,都是用最纯粹的方式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没有谁想过,这位客人可以给他们的村寨,未来能带来多少收益。

    这一次,宁仁走了十几个村寨,足足用了十天时间,才准备回岛港。

    在回岛港的前一天晚上,叶世观单独请宁仁喝茶。

    两人在一个湖心亭喝茶,距离他们最近的人,至少在一百米开外。

    而且亭子上挂着竹帘。

    叶世观拿了一副岭南东的地图,上面有一片非常认真的描出来的区域:“这个地方呢,以后都归水沟村管。”

    “好名字。”

    “你是村长,你知道吧。”

    宁仁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那个,不能让别人知道。”

    “当然。”叶世观开始倒茶,然后拿了几张折起来的纸递给宁仁,宁仁打开,是一份计划书。

    叶世观说道:“这是我师傅写的,你没见过,现在就在岛港是小康水厂在那边办公室的账房先生,他的建议。”

    宁仁正在读。

    依计划书中所说,开始准备小桶水,大桶水许多家庭一天喝不完,两天也喝不完,放久的肯定会就变质。

    所以准备一点五加仑的小桶。

    小桶的好处是,因为桶小,更加的结实,而且可以制成方形桶,更便于运输。

    其次,开始给山泉水分层次。

    特别优质的,优质的,普通的。价格也要分开。

    但数量上,有所保留。

    然后……

    宁仁抬起头:“这是典型的二桃三士之计。”

    “没错,这些新产品已经准备好,但没急着往岛港运,就是在等你回去。依我的老师推测,快就是五天,五天时间必会引起冲突,大规模的争水冲突。接下来,因为你是金主,你肯定能压住他们。”

    宁仁点点头,他相信,自己确实可以压住争水之事。

    他继续往下翻计划书。

    可以说,叶世观的老师诸葛布衣把能想到的变化都作了推演,然后给出了宁仁最合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