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负刀江湖行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三章 为君壮行

第五十三章 为君壮行

    负刀江湖行第二卷人在江湖岁月催第五十三章为君壮行今日的良厦可是高兴的不得了,即便天气阴沉沉的也难掩其心中喜悦。

    都说久旱逢雨他乡遇故金榜题名洞房花烛是四大喜事,良厦觉得还得加上两个:冠礼和提亲。

    冠礼倒还是小事,走个形式而已。提亲一事却让他一想起来就不自禁的喜上眉梢,对着铜镜由着家中老妈子拾掇装扮的良厦心中高兴的紧呐。

    自小一起长大的表姐那娇小身段,犹如舞勺年纪的柔嫩模样,想到便咽口唾沫。

    恶趣味?不不不,良厦看来有个这种小巧瓷娃娃似的媳妇也算是一种炫耀。

    时辰一到,良厦便迫不及待的催促着父亲母亲快些。当然不会是心急去加冠,他心急的自然是礼后的提亲。

    去那个他很久都没去过的小院里,和自己从小就喜爱的jiejie结个并蒂。

    接引坪,这块据说是上古时期由天雷轰出的近百亩平台,刀劈斧凿般平整光滑,这里在前朝分水岭水寨刚刚建成之际便用做了一些大典场地,比如年节里的宴请,或是每逢大事便要庆祝的筵席。

    在这露天的场地中大肆热闹一番,着实令人痛快。

    而从年后便开始布置的场地,数十张圆桌摆放规整,红绸围绕整块场地,若是去到山顶瞧一瞧,伴随着那从未停歇过的山风断断续续袭来,滚滚红浪,一片喜庆。

    而此时,这块得了天地造化之功的天然平台上,人挨人人挤人,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那边是锣鼓喧天,唢呐声声于耳,这边里鞭炮齐鸣,起哄声声不绝,喧闹沸腾,一派熙攘景象。

    接引坪最靠里,昨日才搭建完毕的木制高台上,中间敬天地,两侧奉神明,高鼎居中,香炉作陪,三支四尺香烛轻烟袅袅,直冲天际。

    一群白素儒衣的儒家大德,手捧一部传承千年的《礼记》,肃立两侧。当中站立的,是一位据说是良下客于千里外的兖州请来的儒家大师,胡子眉毛都是银白,不过那股举手投足间浑然天成的浩然书生气,绝对不是普通教书先生能有的。

    良厦从开始便不耐烦的小声催促着那位在他看来眼睛都快睁不开的老头子把那千篇一律的繁缛赞文念得快些,又颇为急躁的赶着不知道父亲从哪里请来的教书先生给自己加了缁布冠、皮弁、爵弁,在那些个大儒摇头叹气说着“孺子不可教也”声中歪巾斜帽急慌忙四的下台,即便这样也是从辰正末做到了巳时末,让良厦心里只是暗骂这流传千年的加冠礼实在繁琐。

    要不是良下客一把拉住这个丢人的儿子,怕是良厦连得醴冠宴都忘了。

    醴冠宴要大宴宾客,说白了就是父亲把自己所有的人脉关系介绍给自己的儿子,毕竟儿子已经成人,可以和自己一起承担家族中的大事小情,要让自己这些个宾朋知道儿子有能力接老子的班。

    可眼下良厦这表现着实有些落面子。

    “你再如此毛躁没个大人样子,礼毕我定关你一月禁闭!”不像弟弟那般病痛折磨下身薄体虚的瘦弱,良下客倒是精壮,满脸络腮胡,粗犷外表倒真有几分剪径豪夺的贼寇样子。儿子在宾朋亲友面前如此毛手毛脚不持礼数,好好一个加冠礼让他闹出了跟拉肚子着急如厕似的笑话,良下客豹眼环睁只想一巴掌把这不成气候的儿子扇出去。

    良厦倒真怕自己父亲把自己关了禁闭,当下唯唯诺诺的现在父亲身边,由着母亲给自己正了正衣冠,尔后便跟在父亲身后无精打采的与那些来客寒暄客套。

    转了一圈良厦忽然发现没看到自己二叔一家,心思一动又来了精神,悄悄问父亲道:“我二叔二婶呢?”

    良厦倒是聪明,不提自己心里想的那个人,反而去问自己都晓得绝对不会出现在这里的叔父叔母。

    良下客又怎会不知道自己这个从小就不学无术、儿子心里怎么想的,斜眼看着爱耍小聪明的儿子,道:“想去把你二叔他们叫来?”

    良厦一阵点头。

    良下客自是清楚两家人之间不足于外人道的内里纠葛,这些小辈怎会明白其中深浅,只是冷哼道:“老老实实在这待着,敢乱跑就砸断你的狗腿!”

    良厦顿时没了神采。

    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的几斤rou,良厦的母亲,那位今日里打扮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瞧不出岁数的妇人看见自己儿子如此神情自是心底疼惜,不由得开口道:“孩子不就是想见见椿儿,他在这又帮不上什么忙,让他去看看又怎么了?”

    良下客看看自家这个怎么都比不上弟妹一分一毫的妻子,又瞅瞅如同霜打的茄子似的儿子,双手一背,道:“速去速回。”说完便又迎上过来的几位老友,再不理身后娘俩。

    良厦心中一喜,也不跟帮衬着自己说软话的娘亲打招呼,一溜小跑向偏院去了。

    良厦到了二叔家小院时,看到的就是跟二婶站在厅前的良椿,还有个坐在院中石凳上抱匣的好看姑娘,二叔跟一个他没见过的清瘦男子席地而坐,一个看山,一个搅水,中间放着两只酒碗一坛酒。

    良厦惊讶的是二叔在喝酒。

    以前可没少听自己爹提过二叔这身顽疾最忌讳喝酒,今天这是怎么了?

    “二叔,二婶。”虽然潜移默化的受良下客影响,良厦对二叔二婶这两位长辈也没什么感情,可良椿在跟前,良厦还是颇有礼数的叫了声。

    想来也是好些年不曾喝过酒的缘故,良下宾病态苍白的脸上有些微泛红,扭头看向来人。平日里良厦对他什么心思他又怎会不知,这小子别的没学会,把他老爹眼高手低的毛病学了个十成十,在寨子里看谁都觉得是他家庇佑,真觉得自己是个人物一样。

    良下宾不搭理自己,良厦也不会自讨没趣,看向大自己几个月的jiejie,满脸堆笑,道:“红药姐,我加冠礼你们怎么不去?”

    知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事的良椿看看良厦,又扭头看向已经起身的父亲,也没说话。

    良下客紧了紧厚厚披风,没搭理良厦,可又像是在回答良厦,道:“现在过去吧。”

    良厦自是看不出二叔异样,面露喜色,也不问院里那对陌生男女什么身份,说道:“就是就是,在这里喝酒可没醴冠宴上热闹。”说完便当先引路。

    出了良家大宅上广场,又有石阶数十级,因为背阴,前几日大雪都未化尽,覆在路两旁。良厦在最前,良下宾在后,再往后是李观音、良椿,夜三更领着夜遐迩在最后,一行七人上了接引坪。

    自然,他们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水花,即便这一场盛会真正的主角在这里,可接引坪上恁些人,又有哪个是冲着他来的?

    良厦可不管这些,当先开道,领着二叔一家要去到最前面那张主桌上。

    他可是迫不及待的想要在一会儿酒菜上齐后,让所有人都认识自己以后的娘子。

    只是身后六人在最前的良下宾率先停步后并没有跟上良厦。

    “三公子。”良下宾没有回头,在这人声鼎沸的接引坪最边缘,轻轻唤了一声。

    直接就隐没在人声中。

    可是夜三更却在下一刻回应,“我在。”

    良下宾排开众人,向前。

    “有人弹琴?”耳力非常人的夜遐迩忽然开口,耳朵循着声音臻首摆动。

    离着最近的李观音瞧着自家相公离开,不知道是该跟上还是留在原地,听见夜遐迩问话,心不在焉的道:“家中大哥为了摆阔,特地从山外请来乐师在这加冠礼上烘托气氛。”

    夜遐迩拽拽身后木匣,搓搓手,面朝向夜三更。

    自然是明白jiejie心思的夜三更看看前面只顾前行不理身后几人的良下宾,略一沉吟便道:“好。”

    夜遐迩心思何等缜密,在那小院里听弟弟跟良下宾闲谈便能猜到弟弟打算,抬手拉住李观音,笑道:“观音jiejie,听我给你弹个曲怎么样?”

    李观音看看前面已经走出一段距离的夫君,又看看夜遐迩,颇为为难。倒是这一日来跟山下判若两人极为乖巧听话的良椿又露出了从昨天下午到现在都没再出现过的笑,雀跃道:“好啊好啊,这几个月来没去山外城里听人弹曲,我都想了。”当下推着娘亲催着夜三更姐弟两人去找那班子山外来的乐师。

    “看好我娘。”

    声若蚊蝇,在这嘈杂接引坪里更是细不可闻,却又真真切切落在夜三更耳朵里。

    夜三更扭头去看良椿,后者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样子,踮脚四处找着那班乐队位置。

    李观音也没了办法,任由女儿拉着手,与自家相公往相反的方向渐行渐远。

    面对这不请自来的几人,乐师里的头头儿自是不会违拗,毕竟看面前这几人举止打扮,肯定也是非富即贵,又在这接引坪上,谁知道是哪家少爷小姐,乐师可惹不起。

    接引坪上人声鼎沸,自然不会有人注意这边忽然停止的声乐。

    “编钟,箜篌,古筝,琵琶,二胡,箫,奏哪个?”夜三更问道。

    “这些你都会?”良椿惊讶。

    李观音在旁接口道:“夜二小姐在九州可是出了名的八绝才女,哪有不会的道理。”

    夜遐迩笑笑,欣然接受了对方的称赞,道:“箫和箜篌都是口器,太脏。编钟太大,我怕是也奏不过来。二胡那声音太过压抑,可不适合良厦公子的成人礼,琵琶的话,我也好久没弹,怕让人笑话,就只有古筝了。”

    夜三更扶着jiejie在古筝后面坐下,夜遐迩抬手抚上这素有“筝中蜀道”的二十一弦琴,心中却盘算着该有三年都余的光景没有碰过这东西了。

    古筝之所以有“筝中蜀道”这称呼完全是因为其最难练就,就跟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一般。由最早的十三弦发展到十六弦、十八弦,尔后又由前朝古筝大家郑音改良,再加五道音域,便有了现下最为流行的二十三弦古筝。在这指拃有余的方寸之间,莫说眼盲的夜遐迩,即便那些九州知名的琴师也是要全身心投入才不易出错,夜遐迩上手直接选取这最难的乐器,引得粗通音律的李观音也是刮目。

    活动活动手指,夜遐迩卸下木匣立于身旁,戴上弟弟递过来的义甲,也不知是问谁,道:“想听什么?”

    “高山流水。”良椿抢先答道。

    夜遐迩巧笑倩兮,“可去哪找个知音与我唱和?不如我自己选一曲吧。”

    良椿撇嘴,似是很不满这个貌似很厉害的眼盲琴师没有接受自己的建议。

    夜遐迩双手按住琴弦,由头至尾从上到下熟悉了一遍琴弦距离筝盒长短,又摸索着调整雁柱,方才正襟危坐,于接引坪一角,脆声朗朗,“夜家夜遐迩,借阳关三叠,为君壮行。”

    声音怎能盖过这接引坪上百余人闲谈笑话?

    琴弦乍绷,松手间“锵”的一声,银瓶乍破,玉珠落盘。

    “夜家夜三更借问,良兄何在?”

    山风压下沸腾人声,瞬时寂静的接引坪有人震声附和。

    “分水岭良家良下宾再三叩首拜谢夜二小姐三公子赏脸,斗胆邀兄长良下客上前领罪。”

    接引坪上有鸦雀掠过又回,一亩方圆,天阴,无风,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