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魏:公叔痤,庞涓

第九十四章魏:公叔痤,庞涓

    公叔痤(?―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魏国大臣。公叔痤在田文(注:此处指战国时魏国国相田文,非孟尝君田文)死后担任魏国相国,并娶魏国公主为妻。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为国家利益考虑得相对少一些,为自身的利益考虑得多一些。他排挤吴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吴起对魏国的重要性。荐举公孙鞅,是直到病重才提出。太史公司马迁于此特著一笔,“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假如从人才流失的角度来论魏国的成败,公叔痤是应负一定责任。

    公叔痤又有称为“公孙痤”的,史记上则为“公叔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小人”。为了证明他是一个小人,我们可以讲如下两个故事:

    公叔痤为魏相时对吴起非常忌惮,便有除去之意。当时他的一个门客就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痤问:“怎样下手?”

    门客答:“吴起追逐声望,为此而严于律己。您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大才,我们魏国属于侯爵一级的小国,又比邻强秦国,恐不能长留吴起于魏。’武侯必然求问解决的办法,您就乘机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愿意长久为国效力就必定接受,否则就会辞谢。以此就能试探出他的想法。’然后您再想办法把吴起和公主邀请到您的府上,制造机会让公主故意发怒轻慢于您。法家出身吴起怎么会喜欢这样的公主?就一定会坚辞不受。”

    于是公叔痤依计行事,吴起果然不满于公主做派而辞谢了魏武侯。魏武侯也因此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吴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便离开魏国而到楚国。从此,公叔稳踞相位。

    商鞅原是卫国人,所以也称卫鞅。后被公叔痤收为“养子”,所以也称公叔鞅。

    公孙鞅喜欢研究刑名之学,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但却故意拖着,并不向大王推荐。太史公

    写道“公叔痤知其贤,未及进”,很有深意。若过早地推荐公孙鞅,可能会取代他的职位,而在临终时郑重托付,博得荐贤之名,对自身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

    公叔痤病重后,魏惠王亲自前去探望公叔痤,说:“您的病如有不测,关于国事可还有什么建议?”公叔痤回答说:“我的养子公叔鞅,虽然年轻,但有超拔的才华,大王可将全部国事交给他,听任他去治理。”

    魏惠王听后却并未表态。待魏惠王要离时,公叔痤又屏退左右说:“大王如果不愿重用公叔鞅,那就一定要除去他,切不可让他离开魏国。”魏惠王听后仍然没有说话。直到离开了公叔痤的宅邸,魏惠王才忍不住对左右大臣说:“悲乎?以公叔痤的能力,却要我把国家交给公叔鞅,何其荒谬!”

    吴起和商鞅,原来都是卫国人。吴起与商鞅,也都是狠人。

    早年间,吴起为了出人头地,弄得倾家荡产却是一无所获,结果被周边的一群人诽谤嘲笑。一般人估计要么忍了,要么找机会把这些人收拾一顿也就算了,可吴起却是一口气杀了三十多人。

    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离开卫国后,吴起首先到了鲁国。于是便投奔了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门下学习儒术。结果因为母亲去世时,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标准回家奔丧守孝,被曾申以“不教”的理由除了名。于是,吴起弃儒学兵。

    公元前412年,齐宣公发兵攻打鲁国。鲁元公想重用吴起御之,但想到吴起妻子是齐国人,又担心吴起的决心。吴起知道后,便杀了妻子,以明心志。于是鲁元公便任命吴起为将,大败齐军。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吴起杀妻“的典故。

    关于“吴起杀妻”的真实性,历史上是有争论的。“杀妻说”最早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在司马迁笔下,吴起仅娶过一任妻子,她就是这个可怜的齐女,无辜地丧命于冷血丈夫之手,成为吴起追求功名时献给鲁君的祭品!

    但是在《韩非子》的记载中,吴起的妻子则是“卫女”,而不是“齐女”,她是吴起在其母国迎娶的。吴起曾要求卫女给他编织一条丝带,可她却并未按吴起的要求规格编织。吴起让她修改,她也是口是心非。等吴起看到不符合标准的丝带时,怒不可遏。卫女辩解道:“我开头已把经线确定好了,实在改不了。”吴起听了这样的解释则是更加气愤,当即休妻。

    卫女见事态严重,便想请自己的哥哥来劝吴起。但是她的兄长也非常了解吴起,便道:“吴子,为法者也。其为法也,且欲以与万乘致功,必先践之妻妾然后行之,子毋几索入矣。”意思是说,吴起这个人,是崇尚法家的人,做起事来非常讲究原则。并且,有非常强烈的功名之心。那么,他一定会为了自己的追求,把自己的法治的原则在自己的亲人间首先实行和坚持,你就别心存侥幸了。后来,卫女又让被卫君重用的弟弟去求情,吴起果然不为所动,坚决“不听”。

    韩非子法家之集大成者,是非常推崇这种“不避亲贵,法行所爱”的法治思想的。所谓“亲贵”的“亲”,指的是父子、夫妇这样的至爱亲人。为了捍卫“法”的尊严,用法者当铁面无私,斩断亲情。在韩非看来,吴起乃“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韩非子·难言》),是法家人物的榜样。

    后来吴起在鲁国的主公季孙氏因懈怠宾客被杀害,吴起离开鲁国,来到了魏国。

    在魏国,吴起得到魏文侯重用。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河西之地,为首任西河郡守,同时改革兵制,创建了举世闻名的魏武卒,“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

    接着又因为公叔痤的陷害而为魏武侯猜忌,而转投楚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进行变法。经过吴起的改革,楚国在短时间内国力大增,一度出现了“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大败魏国“马饮于大河”的霸主气象。

    魏武侯到河西大营来视察,对吴起赞不绝口,与吴起、公叔痤坐在船上,望着两岸的悬崖峭壁说:“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但吴起这回发施了,他站了起来,如训小孩一样大骂魏武候,说国家最宝贵的是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从前三苗氏左边有洞庭湖,右边有彭蠡湖,但不讲求德义,大禹把它消灭了。夏桀所处的地方,左边有黄河和济水,右边有泰华山,伊阙在南,羊肠在北,施政不讲仁爱,商汤将他流放了。殷纣王的国家东面有孟门,西面有太行山,常山在北面,黄河在南面流过,地势也无比险要,但施政不讲道德,周武王把他杀了。由此看来,治理国家在于君主的德行,而不在于地形的险要。如果君主不讲德行,就是一条船中的人也都会成为敌国的人。

    魏武侯意气风发,正自得意,可他没想到吴起给他泼了这么大的一桶水,冷水,还加了冰。这还了得魏武侯生了一肚子气,窝了一肚子火,但他没有发作,因为吴起功劳大大的,不能只因为这几句话而杀了他,总要有别的理由,不然的话,外人会说他武侯的闲话。

    这时,公叔痤来做好人了。他对魏武侯说吴起是个能人,天下可以有无数个魏武卒,可吴起只有一个。要是吴起死了,你还能让老吴妈再生一个吴起么魏武侯就问那要怎么办才好公叔痤说咱大魏要有大魏的气度,嫁个公主给他,这不就成了一家人了么

    魏武侯说他万一不要呢或者要了再杀了呢吴起可是个杀过老婆的人啊!

    公叔痤说那可就不好办了,万一这小子不同意....他不会是想逃离魏国吧他是不是和咱们一心,用这事不就试探出来了吗

    于是,魏武侯就让公叔痤来办这件事。

    公叔痤没多久就发了请柬宴请吴起。

    到底公叔痤是相国,面子还是要给的。吴起来了

    大宴上,公叔痤很给面子,把自己的妻子也叫出来-同陪客。相国夫人也是位魏国公主。

    歌舞声中,吴起眼睁睁看着公叔痤的妻子对公叔痤又打又骂,公叔痤可怜不堪,丢尽了脸面,这简直是一个“家暴女”,吴起“欣赏完公叔痤的表演后”大惧,这家暴程度不亚于韩国排球女神。

    吴起私下说,小兄弟,你老婆不是公主么怎么这样子呀公叔痤表示,不就因为她是公主么,我才不得不忍,不过话说回来了,这种事情,你忍啊忍啊的,也就习惯了,反正公主都是这德性。

    吴起不知道这是公叔痤设的圈套,他只觉得娶个公主真是活受罪。

    吴起告辞了,相国夫人大笑,公叔痤搂着公主亲得死去活来。

    后来魏武侯下令要给吴起结婚。

    按理说大魏的公主,十几岁的芳华,嫁你这个58岁的老头子,还不美死你。吴起不是不想结婚,他在西河十多年,都是抓来秦女侗候,那些蛮女有的板着个脸。有的哭啼啼,哪比得上三晋的女子啊,更何况公主呢!

    但吴起可不想要一个祖宗,他立即回绝了。

    魏武侯的回应也很正常,他免去了吴起的军权。

    吴起明白自己在魏国再无施展才能的余地,只好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现在的政治婚姻都很微妙,大多是在官员家庭之间建立的。您如果想改变自己低下的地位,与高官家庭联姻是捷径,但不一定幸福,也许一辈子受气。如果早死二十年,那可就不合算了。再说咱一个打工仔,别说官家的女孩,连老板的女儿也看不上。

    吴起杀妻就是因为娶了齐国高官的女儿,这回吴起就不上这个当了,独身一人,你不用我了,我跳槽也方便。

    但是吴起变法措施中例如“取消贵族世袭的爵位和俸禄只传三代,三代以后取消爵禄”,“将国内旁支贵族发配偏远之地”,等政策严重侵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两者的矛盾严重对立,史称贵人“皆甚苦之”。并且还出现了吴起在出行巡视时遇到大臣屈宜臼的攻击的情况。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2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从前线赶回治丧,却被心怀不满的楚国贵族埋伏。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喊道:“群臣作乱,谋害我王。”

    按照楚国法律的规定,“丽兵于王尸者”,将被诛灭三族。新即位的楚肃王根据此规定,把射杀吴起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而为了稳固统治,安抚贵族,也对吴起处以车裂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

    公叔痤死后,公叔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发布求贤令,便投奔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见孝公。一番cao作和沟通下来,公叔鞅得到了秦孝公的认可,并在其支持下开始了史称“商鞅变法”的秦国的变法图强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公叔鞅之所以被后世称为“商鞅”,是因为他曾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赐予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而正是因为这场战役,绝了商鞅最后的退路。

    公元前341年(也有观点认为是340年),魏国受到齐、秦、赵三国的进攻,魏国出师向秦反攻,失败了。次年,魏国派公子卬和公叔鞅交战,公子卬中了公叔鞅的计谋,被俘虏,又一是场惨败。(后魏惠王又亲自率军进攻公叔鞅,但又被打败。)

    公叔鞅是用什么计策俘虏了公子卬的呢?其实就是“利用‘和”欺骗“。在魏国时作为公叔痤“养子”的公叔鞅相识有旧,《吕氏春秋·无义》篇载云:

    (公叔鞅)为秦将而攻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当之。公叔鞅之居魏也,固善公子卬,使人谓公子卬曰:“凡所为游而欲贵者,以公子之故也。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公子言之公子之主,鞅请亦言之主,而皆罢军。”于是将归矣,使人谓公子曰:“未有时相见,愿与公子坐而相去别也。”公子曰:“诺。”军吏争之曰:“不可。”公子不听,遂相与坐。公叔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子卬。

    《战国策·秦策一》载“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秦孝公是否真的曾有意传位给商鞅,在历史学界一直还有争论。但是商鞅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却是让继位者秦惠王所猜忌的。

    特别是在秦惠王还在做太子时,商鞅曾不顾情面地对其师公子虔处以“黥刑”(脸上刺字),这让两者的私人关系实在说不上好,而公子虔则是“倒鞅”的绝对主力。

    商鞅被秦“通缉”后逃到魏国,《商君列传》载:“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

    魏国因为怨恨商鞅当年“欺骗”公子卬的行为,而不接受。甚至怕强秦找‘魏国放走商鞅“的借口,也不愿意借道让商鞅逃去他国,直接把商鞅又赶回了秦国境内。

    最后商鞅全家被杀,他的尸体还被运回咸阳施以车裂之刑。

    历史就是这样,有多少是偶尔,有多少是必然?没有公叔痤的小人之举,吴起与商鞅的人生和命运又会是什么样的?

    没有吴起和商鞅的变法,战国的历史又会如何演绎?

    庞涓(?—前341年),战国时期军事家、魏国名将,庞涓与孙膑为同窗,二人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因嫉妒孙膑的才能,恐其贤于己,因而设计把他的膝盖骨刮去,黥其颜。孙膑逃至齐国后,在桂陵之战(前354年)中将庞涓俘虏,经过调停后释放了他。之后马陵之战在魏惠王二十八年(前342年)爆发,庞涓中伏大败,自刎而死(一说被乱箭射死)。

    庞涓是一个有野心、有计谋的大才,不过他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孙膑就是因为才艺高超,所以才会被庞涓痛下杀手。幸好孙膑机智过人,所以才躲过了灭顶之灾。不过也可以看到庞涓急功近利,而且不择手段,在不计后果的同时,他最后的结局也很悲惨,可惜也很可悲。他最出名的不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孙膑。

    孙膑是孙武的后人,无论是谋略还是军事,才能都特别的出众。庞涓和孙膑两个师出同门,历史上关于庞涓的介绍并不多,在介绍孙膑的时候顺带介绍了庞涓。有史书记载,孙膑就是因为庞涓的陷害,所以才变残疾的,不过庞涓最后也死在了孙膑的手上。庞涓先行出师,然后到魏国从军,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成为了魏国的大将军。

    在学习军事本领的时候,庞涓本身就嫉妒孙膑的天赋比自己的要好一些,所以在当上大将军之后,他就更加珍惜自己的地位。他很自大,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的师弟才能够打败自己,只要自己将师弟灭掉了,那么就可以建立自己的千秋功业。他把孙膑骗到了魏国当官,然后找了一个借口诬告孙膑,最后导致孙膑成为一个残废。

    当时庞涓觉得孙膑对自己没有威胁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孙膑用自己的智慧逃到了齐国,并且还受到了重用。后来庞涓中了孙膑的围魏救赵这个计谋,然后战败被擒。而后在马陵之战里庞涓再次中了同样的计谋,这一次庞涓被乱箭射死。庞涓死之前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所以说他就是一个自大的人。也正是他的自大,最后才害死了自己。

    “孙庞斗智”的故事,对中国老百姓而言,可谓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

    这主要是得益于司马迁的精彩演绎。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孙膑出生在东阿、鄄城两地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子孙,曾经和庞涓一起同窗学习兵法。

    这个庞涓是个小心眼,一肚子坏水。他到魏国应聘,做上了魏惠王的将军,自认才能不及孙膑,故意装作好心人,把孙膑接到自己的身边,说是有福同享。却利用自己的权势,把孙膑的两个膝头的膝盖骨剔出来,还在他的脸上刺上了侮辱性的大字。

    庞涓以为,做了这两件事,孙膑就不能行动,也不敢抛头露面,那么,自己就是天下无敌了。

    但是,庞涓这么做,反而给孙膑做了广告。

    有识之士敏锐地觉察出:孙膑一定是个比庞涓还厉害的人。

    这不,齐国使者到魏国都城大梁访问,就偷偷把孙膑带回了齐国。

    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孙膑,不但拜孙膑为师,还把孙膑隆重地举荐给了齐威王。

    孙膑是鬼谷子的徒弟,为了下山,和鬼谷子的其他徒弟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最后孙膑运用自己的智慧提前下山,下山后的孙膑为魏王服务,他接受魏王的命令,训练一队女兵。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碰到了阻碍,魏王的爱妃和侍女不配合孙膑的训练,孙膑为了树立威信,斩杀了两人。

    魏王知道孙膑斩杀了自己的爱妃,非常的生气,要治孙膑的罪。孙膑却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君无戏言”这两个理由来回答魏王,无奈魏王没有治他的罪。那时的庞涓已经在魏国混的不错了,但他嫉妒孙膑的才华,怕孙膑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设计孙膑,孙膑被砍去双腿。后来,孙膑和自己的其他师兄弟,利用鬼谷子遗留下来的阵法,打败了庞涓。逃跑的庞涓又误中了自己设下的陷阱。最终,庞涓自尝恶果,被自己布下的弓箭手射死,实现了自己曾经立下的“如有违誓言,甘受乱箭穿心之苦”的誓言。齐威王也拜孙膑为师,向孙膑请教兵法。

    不久,魏国攻伐赵国,赵国的国都邯郸城被围困得水泄不通。

    赵国的局势危急,哭着喊着向齐国求救。

    孙膑祭出了他的成名兵法——围魏救赵。

    他让田忌率军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解开对赵国邯郸的围困,然后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县一带)设伏,痛击魏军。

    田忌依计而行,大破魏军。庞涓率大军攻伐赵国,齐国想救援赵国,田忌在孙膑的建议下,出兵魏国国都大梁,并包围了大梁城。庞涓为了救援国都,只得班师回朝,他在回大梁的途中被齐国军队埋伏,庞涓被擒,直到魏赵签署盟约的时候,才被放回赵国。

    时间过了十三年,赵国已经和魏国化干戈为玉帛,伙同魏国一起去欺负韩国。

    公元前342年,魏韩大战,韩国没有顶住魏国迅猛的攻势,五战全败。无奈,韩王只得像齐国求救,受到利益的诱惑,齐王派兵救援韩国。当时齐国领兵的是田忌,孙膑由于桂陵之战立下大功,担任这支军队的军师。

    当时魏国的大军在庞涓的带领下,已经快要打到韩国的国都了,韩国哭着喊着向齐国呼救。齐国如果要正面救援,肯定是来不及的。于是,孙膑决定再一次使用“围魏救赵”这一计策,趁着魏都大梁空虚的时候,命人攻打大梁城。无奈,庞涓只好从韩国撤军,从韩国赶回的庞涓军团,在庞涓的指挥下,开始对齐国军队展开追击战。

    孙膑又一次祭出了他的成名兵法——围魏救赵,不,这次应该叫围魏救韩了。

    他让田忌率军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迫使魏军解开对韩国韩城的围困,然后在马陵(今山东莘县西南)设伏,痛击魏军。

    为了加强诱敌效果,孙膑还加用了一招“减灶行军法”,以为辅助。

    庞涓中计,急吼吼地赶来。

    孙膑算准了庞涓会在日暮时分到达马陵,他在马陵道两边埋伏军队,并命人刮去一棵大树的树皮,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字。

    他吩咐一万他弓弩手潜伏在大树四周,约定“暮见火举而俱发”。

    庞涓果然在日暮时分到达马陵,远远看见剥掉树皮的树上所写的字,让点火上前照看。

    一行字尚未读完,齐军万弩齐发,魏军一下子就崩盘了。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长叹道:“遂成竖子之名!”拔剑含恨自刭。

    齐军乘胜逐杀魏军,俘虏了魏太子申。

    孙膑从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