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景泰太子在线阅读 - 第154章:大航海的野望

第154章:大航海的野望

    时间一晃就来到四月,朱见济开始正式调整宫廷宦官,将许源扶持为司礼监太监,朱祁玉的亲信王诚舒良等人尽数退居二线,在宫廷养老。因为这事在年前就已经有迹象,所以波澜不起,无人异议。

    如今还没有所谓掌印太监秉笔太监一说,但是众人都明白许源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宦官集团之首。

    远在南京的何林静,毕竟是自己的亲信,朱见济也不曾亏待他。朱见济一方面要他严加监视身处南京的皇伯朱祁镇,另一方面交给了他一个重要的使命,这是一个秘密任务。朱见济要他收集三宝太监下西洋的图纸,包括南洋与西洋海域地图,以及船只制造的图纸,顺便招募精通远洋航行的人才。

    是的,朱见济打算再一次重启大航海运动。但是,规模不可能与永乐大帝时期的规模一样,眼下既没有这个国力,朱见济自身也没有这个威望。

    在朱见济的计划之中,如果组织船只下西洋,人数不可能超过千人,二三百人则是过少,应该是五百至一千人的规模,船只有个十几艘就可以了。目的是开通航线商路,重新确立与各国的联系,而不是一支官方贸易团队。

    与之相配套,朱见济以东南沿海出现倭寇为名,要求沿海各处卫所出海剿灭倭寇,并清除海盗。海上风高浪急朱见济无可奈何,但是海盗总不可能让其无法无天吧。

    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的一项盛举,如果中国能够将这项工作延续下去,凭借着东南亚以及偌大的印度洋沿岸国家的资源,开启近代化道路的国家说不定就是中国。

    但是很可惜的是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关于其原因,历代论者着述颇丰。耀武扬威,徒耗国帑这个解释是流传最广的,包括后世教科书采用的也是这个说法。

    但是这个解释疑点重重,稍有些时代知识的人都明白朱棣统治时期五次北伐蒙古,还有东北西南西北等各处战事,几乎无一年不有战事,此外还有北京城及武当山的营建工程。这些战事与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朱棣以一地夺取天下大权,不可能为了一些虚名进行如此浩大的工程。

    还有的解释说是要郑和去寻找离奇消失的建文帝,这也是无法令人信服的,生的建文帝尚且不怕,何况是一个半生半死的,哪怕是建文帝当真未死,那又怎么样呢?

    所以,真正能够说得通的解释一个,郑和下西洋是官方贸易,不仅扬名异域,而且还能够换来大量的金银财宝。朱棣不可能去做赔本的买卖。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这是一项赚钱的买卖,为什么之后断绝了呢?在我看来,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

    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永乐大帝之后,明朝整体国力下行,也可以说没有人有如此强大的威望控制如此庞大的国家,这也是封建王朝一个例病。明朝在东北西南等地都开始收缩,特别是丢失了安南,使得明朝对中南半岛的统治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安南一方面在南海上袭扰大明船只,另一方面在缅甸等地鼓动当地土司作乱,明朝的影响难以舒展,反而深深地陷入了西南平叛的泥潭之中。

    还有,郑和下西洋的好处为皇室等一小部分人垄断,参与对外贸易的是官营手工业,民间百姓无从分享收益,特别是还面临来自金银输入导致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导致以东南地主富商为首的人反对继续下西洋。在大肆宣扬下西洋劳民伤财之后,东南富商通过海外走私等方式,攫取海外贸易的天量收益,最终导致贫富分化,王朝危机愈演愈烈。

    无从知晓,宣宗皇帝为什么不再下西洋,但是没有海外贸易的收益,明朝的税收极度依赖于田赋,其比例不仅高于宋朝,甚至还比唐朝高,与秦汉时期类似。屋漏偏逢连夜雨,这田赋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宗室子弟的繁衍和权贵的侵占等一系列原因,给国家上交田赋的土地逐渐减少,比朱元章统治时期削减近半。

    面临这等现状,朱见济无法忍受,特别是今年他蠲免天下赋税,当初口一张,说得轻飘飘得,底下人的建议全然不听,如今处处缺钱。哪怕是内营士兵的训练伙食,都见不到半点rou沫,全是白面馒头。

    朱见济知道想要重开远航,困难重重,注定会得罪东南沿海的富商地主。但是和改革田制,清查土地相比,重开远航的难度其实少许多。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也是朱见济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最后,关于郑和下西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释清楚。后世教科书说这是一次和平的远航。唉,关于这个说法看看就好了,骗骗外国人可以,自己人千万不要信,如此庞大的队伍,光是存在就是一种震慑,对于小国而言和天兵天将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东亚地区甚至是亚洲的霸主,势力范围很广的。郑和船队的性质其实与后世美帝航母一样,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势力范围,不臣者即下岸灭国灭家,必须进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下,接受明朝的封贡。

    在一些关键的地区,明朝还设置有宣慰司,比如马六甲海峡就设置有旧港宣慰司。除却旧港宣慰司外,当时的中南半岛一共是“三宣六慰。三宣六慰的范围除了今天我国西南边境地区外,还包括了今缅甸、泰国北部、老挝中部地区。

    虽然这些地区的长官都是土司,明朝对这些土地控制能力不强,但是贵州云南广西几省何尝不是遍地土司。这个时候明朝的边界可是直接边临印度洋的。

    是的,再强调一遍,这个时候明朝间接管辖的地方是濒临印度洋的,我们也是印度洋的沿岸国家。

    在原本历史上,嘉靖皇帝统治时期缅甸地区的莽瑞体建立起了东吁王朝,后来东吁王朝日渐强盛,同时随着明朝国力衰微,对边疆控制力减弱,明属的六慰土司逐渐的归附了东吁王朝。明朝才失去对这片土地的管辖权。

    朱见济不求开疆拓土,但是至少要维系朱棣打下来的这块势力范围,这可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