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四合院之傻子当家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七章 棒槌

第二百五十七章 棒槌

    第258章棒槌

    以前,贾卫东对于人参的认知真的有限。

    这次跟着赵红兵进山,还真的是长学问了。

    放山的规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拜山,进山之后要拜山神、拜老把头。

    压山,说白了就是找人参的行业术语,放山人进山后,决不能口说人参,要说“棒槌”

    千百年来,古老的规矩有很多、很多.

    赵红兵接着说道:“其实吧,东子你这次来的不巧,深秋时节才是放山抬棒槌的最好时节,

    那时候,棒槌会长出长长的茎秆,上面有红彤彤的人参籽,咱们这边称为红榔头,

    只要看到哪里有一抹红色,那就有很大的概率遇到棒槌了”

    “二哥,咱们也就碰碰运气”

    “嗯,找棒槌确实全凭运气和眼神好,找到了就是山神爷赏口饭吃,找不到那也没啥可抱怨的”

    “.”

    “.”

    一路上,赵红兵给贾卫东和田铁军传授了不少的抬棒槌的知识和规矩。

    一路走着,不知不觉的就三个小时过去了。

    三个小时后,三人已经进入大山深处,来到了一片原始的森林。

    很快走到一个阴坡上。

    赵红兵吩咐贾卫东和田铁军:“从现在开始,你们注意观察四周围,这个地方是棒槌喜欢待的地方”

    压山开始。

    三人分开一段距离,开始慢慢的寻找,贾卫东也放开了意念。

    一路寻找,棒槌没有发现,动物倒是碰到了一些。

    一路上,碰到的动物三人一个都没打。

    放山的规矩就是如此,放山人绝不打猎,不能见血,一见血就必须立即回去。

    在碰到一群梅花鹿的时候,贾卫东可没有放过。

    梅花鹿可是好东西,特别是公鹿,浑身是宝,鹿茸、鹿血、鹿鞭、鹿rou.

    一口气收了5头。

    两头成年的,一头公鹿,一头母鹿,还有三只小鹿。

    收进空间不算见血吧,这应该不算坏了规矩吧?

    眼看到了中午。

    贾卫东意念一直外放,也有些疲惫,三人都累了,找了个空地坐了下来。

    赵红兵从背篓里拿出家里带出来的干粮,三人凑合着吃了一顿午餐。

    休息了一会儿后,三人继续。

    一个小时后,田铁军在一棵大树下的一片杂草丛中有了发现。

    “二哥,东子,快过来,棒槌、棒槌”

    赵红兵立即飞奔了过来,到了跟前,看到了杂草中的小草中的小人参苗。

    “还真是啊”

    田铁军欣喜的问道:“二哥,这是几品叶?”

    赵红兵笑着说道:“哈哈,咱们的运气不错,五品叶”

    “二哥,抬不抬啊?”田铁军一听是五品叶,高兴坏了,急不可耐的问道。

    “抬啊,嗯,等我先把它给拴上,防止它跑了”赵红兵说着从背篓里拿出一根两头系着铜钱的红绳。

    传说中,棒槌是有灵性的,不拴住它会跑了。

    而这个两头系着铜钱的红绳就叫棒槌锁。

    将红绳缠绕在棒槌的主茎上,两头的铜钱分别搭在地上,这样就算锁住棒槌了。

    赵红兵用手扒去棒槌周围的乱草和树叶,开始用鹿骨做的签子仔细拔除棒槌周围的泥土。

    这种鹿骨签子是专门用来挖棒槌的,这是老一辈人经过长期的摸索实践而流传下来的专用工具。

    坚硬光滑,不吸水,不霉变,不易划伤棒槌。

    赵红兵慢慢的从主茎的芦头开始捋着挖,就像是挖文物一样,小心谨慎。

    直到棒槌一边所有的根须都全部露了出来,赵红兵才停了下来。

    休息一会儿后,继续沿着根须一点一点的捋着挖,任何细小的根须都不能弄断,否则影响棒槌的品相,卖参时价格便会大打折扣。

    为了抬这根棒槌,赵红兵用了差不多四个小时,中间只歇了两次,等把棒槌全部抬出来时,已经到了傍晚。

    赵红兵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和紧张,浑身都湿透了。

    田铁军蹲在一边看,腿都蹲麻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贾卫东倒是无所谓,蹲在一边兴致勃勃的看着。

    他是第一次见抬棒槌,全当是长见识了。

    抬出棒槌后,赵红兵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军子,快找点青苔和树皮,咱们把这棒槌包起来”

    田铁军去附近转了一圈,很快就拿着青苔和树皮回来了。

    赵红兵让田铁军把树皮放到一边,用手托着青苔。

    赵红兵小心翼翼的把棒槌放到青苔上,把棒槌的根须拢了拢,再撒上一些参坑里的土,然后就像卷大饼似的,用青苔把棒槌卷了起来。

    然后再用树皮包上,再用细绳轻轻的把树皮卷扎上。

    处理好后,赵红兵把棒槌放进了背篓!

    这样处理,不仅有效的防磕碰,也能很好的保持棒槌本身的水分。

    这个方法叫做“打参包”这也是千百年来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传统方法。

    处理好棒槌,赵红兵也松了一口气,看到天色已晚,于是他说道:“军子,东子,咱们找个地方过夜”

    在赵红兵的带领下,在一个背风向阳的山坡上,三人很快找到了一个“地炝子”,也叫压仓子。

    那些专业放山的人,下山回家时,也不是一走了之。

    其中也有很多规矩和忌讳,更有着nongnong的人情味

    比如,下山时,放山人不会拆掉窝棚,要留给以后过路的山里人。

    更是要留下米面、盐等物品,以便方便迷山的人获救。

    这个窝棚就是以前的放山人留下的。

    放山人还真是十分的可爱善良。

    三人都饿了,凑合着吃了点自带的干粮。

    还有两条猎狗也饿了,赵红兵也喂了一下。

    这两条猎狗倒也不挑食,没有rou的时候,杂粮也照样吃。

    赶山的人,只要你有打猎的本事,进山后就可以大口吃rou,那日子是相当的惬意。

    放山人就不一样了,放山人在山里的日子都过得比较清苦。

    放山人选择搭窝棚的地方都靠近水源。

    他们找到的这个窝棚旁边就有一条小溪。

    忙活了一天,三人都是一身臭汗味,一起去小溪里洗漱了一下。

    晚上,赵红兵在窝棚前点上了火堆,这样可以驱赶蚊虫,防止野兽,祛湿暖身。

    因为有两条猎狗,它们可以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不用担心野兽的突然侵袭。

    三人也没有轮流守夜,都在窝棚里睡下。

    “呼噜、呼噜.”

    爬了一天的山,赵红兵和田铁军都累了,躺下之后,两人很快就发出了鼾声。

    鼾声如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