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在线阅读 - 史上最长的上架感言

史上最长的上架感言

    是的~

    磕磕碰碰,终于还是等来了这一天。

    要上架了,具体时间还不确定,可能是一号凌晨0:00,也可能是一号中午12:00,具体还要看编辑怎么通知,大概率是一号凌晨0:00,也就是今晚十二点。

    怕各位大父事先不知道,就提前发个感言,希望各位大父能首订支持一波。

    说来,这也算是我在起点认真写的第一本书了。

    过去几年,都在外面的小站闯荡,也算是看尽了小说界的兴衰、沉浮。

    可说是闯荡,又没闯出什么名堂;

    说是吃这碗饭,却也从来没靠写书吃饱过饭。

    而起点,一直是我心中极为神圣的存在,尤其是起点的历史栏,更是被我视作‘闲杂人等不可轻易触碰’的庄严。

    所以,当我抱着忐忑的心情,如那句烂俗的明言一般,‘回到最初的起点’时,我对这本《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的态度,是极为严谨、严肃的。

    或许是我的观念,还停留在几年前,对起点历史读者群体的刻板印象;

    又或者是我离开太久,已经不再具备对起点历史类的了解,导致许多我自认为‘起点读者肯定能懂’的内容,在过去这一个多月的时间,给部分读者带来了困扰。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愿意相信:我认知当中的起点历史类读者,不是我的臆想,而是真实存在的。

    这个群体知道什么叫‘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具体到这本书当中,就是‘刘彘年幼未壮日,王娡默藏深宫时’。

    ——历史,并不应该是唯结果论,而应当是有发展过程,和特定历史时期所对应的特殊产物的。

    历史上的汉武大帝,确实是华夏民族的骄傲,是青史罕见的雄主;

    但在书中的历史时间线,传说中的汉武大帝刘彻,确确实实就是一个还没断奶的婴儿。

    历史上的废太子刘荣,或许真的是一无是处的蠢货,是比公子扶苏、孝惠刘盈、戾太子刘据更不堪的存在;

    但在书中的时间线,刘荣就是板上钉钉的准太子。

    至于主角作为穿越者,为什么不第一时间去找刘彻、王娡抱大腿,而是和必将走向毁灭的刘荣、栗姬母子斗智斗勇,也正是我想表达上面所提到的这一点,也是我开篇部分的整体思路:

    ——主角本心上并没有主动夺嫡的意图,主角的存在,也并没有影响大的历史走向,只是主角有意无意的施加影响,让历史《合理的》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

    比如,窦太后喜欢主角;

    比如,申屠嘉没死;

    以及最后,刘荣依旧被废太子,而景帝新立的太子,却成了主角刘胜。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要通过主角,这個明明是穿越者,却对具体历史事件了解不深、明明来自后世,却自幼生长在深宫中的‘半土著皇子’视角,为大家剖析这几年时间里,汉室发生了哪些事。主角又在这些事件当中,获得了怎样的收获和成长。

    换而言之,我想要给大家带来的,并不是‘我知道刘彘未来会成为汉武大帝,所以我要费尽心机,和一岁的弟弟刘彘斗智斗勇’,而是让主角尽量融入到那个时代,给大家带来最真实、最享受的沉浸式体验。

    这么安排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历史网文题材的荒土,西汉,很冷。

    不得不承认,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对文中所写到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知之甚详,甚至能有极为独到的见解;

    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是起点历史栏的读者,也依旧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朝代不甚熟悉。

    尤其是非高祖、汉武年间发生的事,读者的认知大都还停留在‘这个人名我听说过,并且通过这个人名,我能联想起一起大概的历史事件’的程度。

    ——如棋圣刘启之类;

    也好比开篇部分,主角的母亲贾夫人与景帝出游,路上遇到野猪,明明是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却还有读者指责我说:能不要瞎编吗?皇帝出行,怎么可能碰到野猪?

    再后来,我写到太庙一事,还跳出来了许多十几年书龄的资深读者,指责我‘扭曲历史人物,抹黑景帝刘启’。

    所以接下来,集中为各位大父们,解答心中的疑惑。

    ---------分割线----------

    主角是穿越者,为什么不懂历史?

    ——因为网文的主角,就是读者代入自身的视角,既然大多数读者不了解这段历史,那我认为,主角也应该和读者保持一致,并和主角一起,去一点点了解这段历史。

    当然,也有很多优秀的读者,本就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

    但我正在努力做到的,就是让这部分了解这段历史的读者,也依旧不会觉得我写出来的东西无聊,即便我只是在还原历史场景,并把主角刘胜这个变数悄无声息的混入其中。

    我想要写的,并不是一本套路化的历史爽文,而是一本不太常见的传统向历史网文。

    为什么你写到的很多人物,和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

    ——这是因为史书惜字如金,很多事不会记载的太过详细,并且会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史料记载被‘笔削春秋’;

    所以我正在做的,就是通过史书上的寥寥数字,还原出一个宏大的历史场景,并将之呈现在各位读者大父的面前。

    还有,关于有读者质疑我扭曲历史人物的问题,也集中做一下回复。

    关于刘启,我认为我的描写,应该和历史上的景帝,达到了八成以上的相似度,就连刘启的台词,我都尽量在用历史记载的内容,只是在描述过程中,稍微填入了一些艺术加工。

    至于栗姬、程姬、贾夫人、窦太后,以及申屠嘉、晁错、郅都等人,则基本完全遵循史料记载来还原人物。

    除刘彻以外的九位皇子当中,口吃的老四刘余、肌rou男老五刘非、隐身男老六刘发、机智男老七刘彭祖、阴阳人老八刘端,也都是以史料记载为准。

    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那只能归咎于我笔力不够,我在这里向各位大父赔不是。

    好文的老二刘德、宅男老三刘淤,则被我设定成了‘为了帮大哥刘荣,刻意立起具有迷惑性的人设’,这是艺术加工,希望各位大父理解。

    剩下的主角刘胜、皇长子刘荣二人,主角不必多说,毕竟是穿越者,人设自然不必再遵循历史,但后期也会尽量贴合真实的历史记载,却又不会完全盲从,一切以剧情需要为准。

    而刘荣,就是我想要着重提到的一个人物。

    当我写到刘荣‘并不很废柴’的内容时,很多读者都表达了极度的不理解;

    ——刘荣真有这本事,历史上能被废太子?

    ——能被吓到自杀的人,有个屁的本事!

    这或许是评论区,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见。

    而对于这一点,我想说的是:史书之上,从来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刘荣‘一无是处’‘不配太子位’;

    关于刘荣被废太子,史书上唯一提到的原因,就是栗姬那句‘老狗’,也就是正史中的‘言不逊’。

    所以,我对刘荣这个人物的理解,可能和大家有些许出入。

    在我看来,作为汉景帝刘启的庶长子,刘荣就算不是按照储君太子的标准培养,也起码是按照诸侯王的标准培养的。

    这样的培养力度下,刘荣再怎么不堪,也起码应该是‘中人之姿’,而非一无是处的草包。

    再结合史书上,对这位废太子几乎没有负面记载来看,这位废太子殿下,应该是一个不算出众,但也至少勉强合格的储君人选。

    毕竟直到栗姬那声‘老狗’喊出口之前,景帝刘启都没有动易储的念头,甚至差点就把皇位传给刘荣;

    在刘荣太子之位被废之后,太子太傅窦婴、太尉周亚夫也都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虽然这二人的举动,更大可能是‘窦婴不希望自己教育的太子被废,周亚夫想要维护嫡长子继承制’,但从侧面上,这就足以证明:刘荣再差,也绝对差不到哪去,起码也是‘勉强凑合’的程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点是:刘荣的年纪并不小;

    根据景帝刘启,以及其他几位皇子的年纪推算,皇长子刘荣,应该是刘启15-17岁之间出生,文中时间点已经接近成年。

    而在封建时代,一个成年的储君,和一个六岁的储君,是天差地别的两个选项。

    刘荣唯一的问题在于:栗姬的存在,让刘荣失去太子之位,又因为后来的太子刘彻太过年幼,刘荣对刘彻造成的威胁过大;

    再加上栗姬那声‘老狗’,让刘启恨屋及乌,这才不得不痛下杀手,杀废太子刘荣,为后来的汉武大帝铺路。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刘荣被废太子,还搭进去了一个周亚夫;

    而对周亚夫的死,景帝刘启的评价是:此怏怏者,非少主之臣。

    这就可以表明:在废刘荣之后,景帝所做的一切,基本都是在给年幼的汉武大帝铺路,以免将来的汉室‘主少国疑’。

    至于‘临江王刘荣损毁太庙墙垣’,我认为大概率是景帝欲加之罪——毁先祖墙垣,并以此嫁祸他人,刘启有这个前科;

    再到最后,刘荣的死因:因恐惧而自杀于中尉府,让我很难忍住援引一句俗谚的冲动。

    ——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什么?

    刘荣就算是废太子,也好歹是刘氏宗亲,天底下能有什么事,能让刘荣吓的原地自杀?

    所以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更大概率是:中尉郅都找上刘荣,跟刘荣进行了深入沟通,并代为转述了天子刘启的意志,最终说服刘荣按照当时的政治传统、约定俗成的社会风气‘自留体面’。

    也就是说:刘荣的死,不是‘吓的自杀’,而是自知必死,索性自己来,保留最后一分体面。

    至于太史公将其描述为‘吓到自杀’,也大概率是武帝继位,使得‘黑刘荣’成为zz正确。

    后来,汉武大帝继位之后,以一句‘王自图之’逼死河间献王刘德,也能看出‘铲除栗姬所生的三个皇子’,是景帝到武帝一脉相承。

    总结概括来说,我对刘荣这个人物的理解,在简介中就已经提到了:可怜的皇长子刘荣。

    一个不算很出色,但起码达到了合格线,最终却被老娘坑死的可怜人。

    而这,也对应了我在开篇部分,对刘彻、王娡母子二人的刻意淡化——比起天生具有‘半个屁股坐上储位’的先天优势,且已经接近成年的皇长子刘荣,这个时间点的刘彻、王娡母子,真的没有什么竞争力······

    或许在许多读者看来,刘彻、王娡母子是上帝视角下的最终胜利者;

    刘彻是青史闻名的汉武大帝,王娡是赫赫有名的孝景王皇后;

    但我要说的是:在刘荣、栗姬母子没倒之前,刘彻、王娡母子,真的什么都不是。

    如果不是栗姬这个极品的存在,甚至只要没有那一声‘老狗’,历史上的景帝十子刘彘,也几乎不可能成为汉武大帝刘彻,只可能成为胶东x王刘彘。

    这,就是我对这本书中,目前出场的主要人物的看法和理解;

    对于后续出场的历史人物,则大都会以历史记载为准,并酌情进行适当,且合理的艺术加工。

    关于内容,我要说的就这些。

    --------分割线----------

    还是不得不说,非常可惜。

    回归起点后的第一本心血之作,只差一点点就能上三江,最终却还是失之交臂。

    但我也并没有气馁。

    毕竟三年前,我还是个收藏三百、订阅14的扑街,月度稿费更是一度达到了24块5的巨款;

    而现在,我闯荡归来,虽然算不上神功大成,却也算是初窥门径——这本书已经有了近八千收藏,上千追读,大概率是接近1000订阅起步。

    在外闯荡多年,我的心性、耐心、写作技巧都收获了长足的进步,近700w字的创作积累,也足够支撑我完成这样一本数百万字的长篇。

    不能说是志得意满吧,也起码有必要的信心,不辜负目前,这一千多位付费读者的信任。

    既然要上架了,就难免要说到更新。

    原本的计划是新书期存稿,上架一起爆出来,但因为种种原因,不断发生的不可抗力事件,导致新书期非常的跌宕起伏,上架的消息也比较突兀——我前天才得知。

    所以特意请教了一些在起点深耕多年的前辈,得到的建议是:上架默认10更。

    我算了一下,10更,每章2000字,那就是20000字;

    所以一号,也就是今晚十二点上架之后,开通vip章节的第一时间,我会发出首个vip章,并在明天下午发出另外三章,每章5000字,共20000字。

    2000字的10更,和5000字的四更,也算一回事吧?

    反正都是20000字。

    至于上架之后,章节字数统一为5000字每章,我写着舒心,大家看着也痛快。

    更新量的话,默认每天更新两章,共10000字,再视具体情况不定期加更。

    比如某一天,我两章发完了,却觉得有断章,让读者大父们不爽的时候,我大概率就会加更一章,好让大父们舒心。

    又比如某一天,我文思泉涌,多写了一章出来,那我也大概率会发出来,好让各位大父大饱眼福。

    加更的话,首订目标1000,每高出100加一更;

    盟主打赏加3更;

    长期加更规则:均订每提高50加一更,上不封顶;

    月度月票每满一千,次月一号加两更。

    说了这么多,最后,也还是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写作不易,原创不易。

    希望各位大父正版支持,好使我这个即将展露头角的新秀,早日走上全职码字的康庄大道之上。

    呼~

    接近两个月的资料、文献准备,以及一个半月的新书期,成败,就看上架这一哆嗦了;

    订阅的事,就拜托各位大父。

    竖子血狸奴,这厢有礼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更新,史上最长的上架感言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