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战国大魏王在线阅读 - 第二百五十八章 蓄势待发

第二百五十八章 蓄势待发

    魏国,安邑,西门之外。

    注视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平野许久之后,相国公孙颀的目光缓缓转向了自己的身旁。

    在那里,身穿着一袭赤色服袍的上大夫申不害,此刻正握持着象征使者身份的符节默默地站在原地。

    “此去秦国一路奔波,上大夫可要多多保重。”

    “多谢相国关心。”

    手中握持着符节欠身一礼,申不害的脸上浮现了一抹郑重之色,“还请相国转告君上,此去秦国申不害一定会完成君上交托的使命,不负君上对我的信重。”

    “上大夫能有此心,此次秦国之行定能够马到功成。等到上大夫回返之日,我一定会来这城门之外迎接我魏国的功臣。”带着满脸的欣赏之意,相国公孙颀道。

    “再会。”

    “再会。”

    互相道了一声离别之后,作为使者的申不害登上了马车,踏上了前往秦国都城雍都的路途。

    片刻之后,视线遥望着西方那渐渐消失的马车,相国公孙颀的目光之中一道期许之色闪过。

    “保重……”

    申不害的马车已然向着西方驶去,相国公孙颀的祝愿在安邑城外响起,魏国这架战争机器也在同时高速运转了起来。

    从五年之前进入魏国的士子孙伯灵向魏侯魏罃献上“欲灭秦国、先取义渠”的战略之后,魏国针对义渠乃至秦国的攻势已经是悄然进入到了筹备的阶段。

    为了给从秦东之地出击义渠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魏国将公孙鞅这个下之间顶尖的政务人才以及孙伯灵这个军略大家一起派往了秦东。

    在这两位大才的通力合作,以及魏侯魏罃强而有力的支持之下,魏国在秦东完成了井田制向授田制的改革。

    通过此举魏国不仅尽收当地人心,更是使得原本穷困的秦东之地逐渐焕发出了新的生机,由此魏国义渠攻略之中最薄弱的一环被最大程度地提升了上来。

    解决了秦东这个木桶之中最短的一截之后,魏罃又下令将公孙鞅这个政务奇才从秦东调往西河,为的便是由他来把握整场义渠之战的粮草辎重供应。

    与此同时在秦东之地辅助公孙鞅的孙伯灵也被调任秦东大营主将,他和他麾下扩编的五万秦东军士卒成为了此次攻伐义渠的主力之一。

    完成了人事以及军事之上的准备工作之后,魏罃或者是魏国所所需要做的就是默默等待,等待着发兵时机的到来。

    这一魏国并没有等待太久,当魏罃的目光缓缓注视着秦国北方的大片土地的时候,秦公嬴师隰薨逝的消息传到了魏国。

    国君突然薨逝,秦国国内必然会有一番动荡,自然无法将全部的注意力投向外部。

    这就给了魏国以最佳的出兵时机。

    一声令下,分布在魏国各地的战备粮仓轰然洞开,开始将一车车的粮草向着国都安邑方向运送。

    一时之间,安邑通往西河、秦东两地的道路之上一匹匹战马驰骋,将一份份来自魏侯魏罃的军令送往即将参与大战的两支军队。

    ……

    “驾驾驾……”

    “哒哒哒……”

    哒哒马蹄之声伴随着急促的催马声自远处响起,立刻引起了大营营门处戒备的魏军士卒。

    双眼之中一道警惕之色闪过,手中长戟迅速指向前方,望着视野之中那道越发接近的身影,一道厉喝声突然便是响了起来。

    “来者何人?”

    面对着来自前方的喝问,看着面前一杆杆长戟之上闪烁的锋芒、一支支利箭之上浮现的锐利,远道而来的传令兵用力勒住了手中的缰绳。

    “吁……”

    控马之声落下,传令兵直接停在了值守营门的士卒面前,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了一枚令符。

    “君上军令,需立交翟良将军。”

    此时此刻,身为河西大营主将的翟良正呆在自己的中军大帐之中,悬挂在他面前却是一张包括魏国西部、秦国东部以及整个义渠之地在内的地图。

    望着视野之中所描绘的一道道河流、一座座城邑,翟良这个沙场宿将的脑海之中不断地规划着一场场战役。

    自从五年之前从魏罃的口中知道了魏国接下来的作战方略,翟良便开始了对于义渠这个对手的了解。

    而对于这个对手越发了解,翟良心中对于这场即将开打的战役就越发有兴趣了。

    通过义渠之前与秦国的交锋,翟良以为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不屈而又难缠的对手。

    秦厉共公之时,秦国曾经发动大军北上,那一次秦军甚至攻入了义渠王庭并生擒活捉了义渠王。

    只不过秦厉共公薨逝之后还没有多少年,曾经遭受重创的义渠便又卷土重来,这一次义渠将自己的领土一直扩展到了泾水南部。

    可以,如今的义渠若论实力或许比不上秦国,但是其战力却并不弱于秦国多少。

    身为一个经历了无数场战争的宿将,面对着义渠这个对手,翟良的心中又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呢?

    就在一场场战斗伴随着视线的移转而不断浮现之际,一道禀报声却是就这么出现在了大帐之外。

    “报……”

    “启禀将军,有君上军令送至。”

    从传令兵的手中接过那份由魏罃亲手所写的军令,翟良脸上原本平静的神情,很快便浮现出了一抹激动。

    “终于来了。”

    缓缓平复下心中因为这份军令而生出的激荡,翟良带着几分郑重之色看向了前方。

    “传本将将令,擂鼓聚将。”

    “喏。”

    翟良的一声军令,亲兵的一声回应,下一刻激昂的战鼓声直接便在河西大营之中响了起来。

    “咚咚咚……”

    ……

    距离西河数百里之外秦东大营之中,一面面赤色的魏军旗帜在风中高高地飘扬着,旗帜震荡的声音更是传遍了大营校场。

    仿佛丝毫没有听到来自旗帜的声响,身穿着一身赤色将领甲胄的秦东大营主将孙伯灵此刻正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的一名名士卒。

    “一。”

    “杀!”

    “二。”

    “杀!”

    “三。”

    ……

    一道洪亮的号令声响起,必然伴随着一片齐齐的喊杀之声。

    孙伯灵前方的校场之上,每一名士卒脸上都是一片肃杀之意,每一杆长戟戟刃都有一道凛冽寒光。

    从远处看过去,好一派百战而成的精锐气象。

    正当孙伯灵站在高台之上,cao练着自己麾下的士卒之际,一匹快马却是疾驰着来到了校场边。

    迅速翻身下马,那名携带着军令的传令兵跑着来到了孙伯灵的面前。

    “启禀将军,有君上军令送至。”

    从传令兵的手中接过这份同样是由魏罃亲笔所书的军令迅速浏览,孙伯灵脸上的神情却是没有半点变化,仿佛上面的内容他早已经提前知晓了一般。

    片刻之后,轻轻收起这份军令,孙伯灵的目光之中闪过了一道锋芒。

    “传我将令,所有将领即刻前往中军大帐议事。”

    “喏。”

    孙伯灵的一道命令被传向整座军营,一名名魏军将领们开始迅速向着他所规定的中军大帐集结。

    当一刻钟之后,孙伯灵走入中军大帐的时候,这里已经被众多挺拔的身影所占据。

    “末将等,拜见孙将军。”

    “诸位将军,都起来吧。”

    带着平静的目光自眼前的一名名将领脸上扫过,孙伯灵的右手缓缓举起了那份来自安邑的军令。

    “今日本将将诸位将军召集于此,乃是为了一件大事,我魏国即将对义渠用兵。”

    当孙伯灵出这一句话之前,帐内诸将其实都已经做好了可能有战事的准备,毕竟是孙伯灵是那般郑重地将他们召集而来。

    只不过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此番所要攻伐的对象竟然会是义渠。

    秦东之地毗邻秦国,向西渡过了泾水便是秦国的国土。

    这些年来在孙伯灵的指挥之下,他们这支由栎阳县兵扩编而来的秦东军一直是保持着严格的训练,由此也锻造出了不俗的战力。

    原本他们以为自己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是要应对秦国这个与魏国素有仇怨并且五年之前还打过一仗的秦国。

    直到身为主将的孙伯灵出军令,他们才知道秦东军的第一个对手竟然会是秦国北方的义渠。

    不过从错愕之中反应过来之后,其中一些将领脸上的神情开始出现的变化,几许蓬勃的战意出现在了他们的双眼之郑

    要知道此刻身处这间中军大帐之中的将领,可有不少就是出自于秦东之地的。

    公元前429年,义渠自北方大举南下攻打秦国,直面义渠兵锋的便是泾水以东的秦东之地。

    这些年来虽然义渠没有发动过如同当年那般的大规模攻势,但是对于秦国特别是秦东之地的规模sao扰可是一直没有间断过的。

    可以,生活在秦东之地的黎庶,与义渠之间可是存在着不共戴的私仇。

    如今听到魏国即将对义渠发动攻势,这些人在经历了起初的错愕之后,心中自然是充满了即将复仇的战意。

    视线默默地注视着前方,将一干将领脸上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身为主将的孙伯灵轻轻地点零头。

    对于秦东黎庶与义渠之间的仇怨,生活在这里整整五年的孙伯灵心中自然是一清二楚。

    而这一次身为主将的孙伯灵有信心率领着麾下的五万大军,北上直取义渠王庭郁郅城所在。

    将那卷帛书牢牢地握在手中,双眼之中锋芒浮现,“传本将将令,全军立刻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开拔。”

    “遵令。”

    当来自安邑的军令陆续抵达河西、秦东两座大营,参与到此次大战之中的魏军立刻开始了各自的行动。

    伴随着魏军日渐频繁的调动,魏国整块河水以西的疆土都仿佛笼罩上了一层厚厚的云团,直将人压得快要喘不过气来。

    魏国境内大军频繁调动而引起的紧张氛围,毗邻魏国的秦国很快便感受到了。

    对于魏国大军的调动,驻守簇的秦军将领可谓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如今秦公嬴师隰薨逝不久,秦国国内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动荡阶段,谁也不敢保证魏国是否会趁此机会攻打秦国。

    于是,就在秦国边境一片风声鹤唳的时候,一匹快马却是向着西方疾驰而去。

    ……

    秦国,雍都。

    大殿之中,刚刚完成秦公嬴师隰葬礼的嬴渠梁,此刻正一袭白衣端坐在几案之后。

    正在这个时候,一道有些急促的脚步声却是从大殿之外直接来到了他的面前。

    “仲兄,仲兄,不好了。”

    听到耳畔这一道熟悉的声音,嬴渠梁连忙抬起头来,带着几分疑惑看向了对方。

    “三弟,怎么了,为何如此惊慌?”

    这位被嬴渠梁称为三弟的年轻人,不是别人,正是先君嬴师隰的第三个儿子,公子少官。

    听到自己仲兄发出的疑惑,公子少官当即快步来到了他的面前,将手中那份来自前线的帛书递到了他的面前。

    “仲兄你看,大兄自前线送来战报,是边境魏军调动频繁似乎是准备对我秦国动手。”

    “如今公父刚刚薨逝、仲兄你还没有来得及继位,魏国此刻来攻我秦国恐怕无力招架啊!”

    一字一句之间,将此刻公子少官内心之中的焦急体现得明明白白,也明了此刻秦国所面临的局面之凶险。

    面对着耳畔少官带着nongnong担忧的话语,君位之上的嬴渠梁却是显得从容许多。

    当然这并不是他心中没有半点担忧,但是嬴渠梁很清楚眼下的局面仅仅靠担忧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捧起那卷帛书仔细将其阅读了一遍,嬴渠梁缓缓从君位之上站起,双眼之中满是沉思的神情。

    片刻之后,嬴渠梁脸上一道凝重之色闪过,他的目光迅速转向了一旁的公子少官。

    “三弟,雍城之内如今还有多少大军?”

    嬴渠梁的询问落下之后,公子少官略微回忆了一下当即道:“此前大兄前往前线带走了一万人,如今雍城之内还有一万五千人。”

    “留下三千守军,命令其余一万两千大军即刻前往秦魏前线,还有命令各地随时准备征召士卒。”

    脸上的神情越发凝重,就听嬴渠梁沉声道:“魏国此刻调动大军,必然图谋不,也不知道我秦国此番能否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