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皇帝的胃口
书迷正在阅读:罗刹门徒、鲤鱼王的精灵模拟器、商界江湖、赛尔号战神联盟之雪羽奇遇、德鲁伊的海岛悠闲人生、TFBOY守候千纸鹤、末日:何以为家、奇迹之潮、悠闲人生从小金刚身开始、夺嫡太危险,我选择当魔教教主
在研究院待了两天,了解各个项目的进度以及难题之后,李恪便离开研究院返回了长安城。 再次入宫,一路畅通无阻,直达甘露殿。 一见到李世民,李恪就注意到了他这位父皇的不同——他的眼睛更亮了,这代表着老爹已经注射了CPH4药剂。 再看老爹处理奏折的速度,让一旁负责递上奏折的内侍都快供不上了。 照这个势头下去,估摸着老爹一个人都能顶整个三省。 嗯,磕药的老爹已经不是之前的老爹了,而是船新版本的老爹。 “你不和云烨那皮猴子在一块儿搞你们的小计划,跑来找为父做什么?”李世民朱笔一挥,连头都不抬的问道。 “孩儿这不是遇到难题了,跑来请求阿耶帮忙来了嘛。”李恪也不和老爹客气,横了一眼拦在身前的内侍,不顾这没眼色的阉人,便凑到了李世民跟前。 这光明正大窥探朝廷机密的举动非但没让李世民生气,他反而还大大方方的将批阅完的奏疏丢给了李恪。 李恪也没看,他对这些不感兴趣,有那功夫还不如多琢磨琢磨怎么分配手里的药剂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用呢,所以随手就丢给了一旁冷汗直流的内侍。 “呵,朕可不觉得朕有能力解决你遇到的难题。” “阿耶,何不听听再做决定。” “那就听听。”李世民合起手上的奏疏,就要起身。 李恪挤开了内侍,过来扶起了老爹。李世民笑了笑,也没阻止李恪献殷勤的举动。 然后,李恪就将研究院那边遇到的问题讲了出来。他知道自己玩儿心眼儿玩儿不过这些名留青史的大佬,也懒得和他们玩儿心眼儿,索性直接选了个坦诚。 毕竟,有句话说得好,真诚就是最大的武器。 有锻炼多年的念动力和改造后的大脑,这大唐上下也没人能弄死自己不是,惹了自個儿,掀了桌子另起炉灶便是。 “总之,孩儿觉得,限于人才的因素,原本制定的五年计划推进的太慢了。是否可以由朝廷出面,制定一些举措,引导学子学习新学,以便选拔更多的人才。” “慢?”李世民一脸不爽的看着他,恨不得让他见识见识什么是老父亲但快乐:“你还嫌慢,你可知自从贞观五年正式提出五年计划到如今的贞观七年,大唐上下有多大变化吗?” 短短两年的时间,大唐钢铁产量翻十倍不止,修通了长安到洛阳之间的水泥路,建立了一支三万人的火器部队,各种高产作物已经陆续推广下去,还肢解了五姓七望之一的太原王…… 这些放在两年前的李世民身上,他是想都不敢想的。就这,李恪还嫌慢。 “阿耶,你所说的孩儿也知道。但五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一半,咱们当初制定的计划可是连四分之一都没有完成啊。”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为父何尝不知。可你不涉朝堂,又岂知这阻力有多大。” 说着,李世民走回御案,从桌子上随手抽了一本奏疏递给李恪,示意他翻开看看。 李恪疑惑的看了看老爹,翻开了奏疏。 这是一封来自百骑司的密奏,说的是五姓七望近半年间频繁相互联姻的事情。并且,百骑司探查到,五姓七望之中有非常多的子弟,分支改头换面加入了大唐皇家书院。 李世民背着手道:“这个世界,多的是聪明人。你聪明,别人也不傻。 你可知,近日工部下辖的冶炼司上报,市面上的煤炭价格已经上涨了一成。休要小看这一成,以大唐目前年用煤量来算,这一成的价格足以折合两百万贯。 若非朝廷手中还握有晋阳煤矿中六成的份额,能够调控煤炭市场,把价格压下来,这价格上涨的何止一成。 除了煤炭之外,百骑司探知,这些世家大族在各地cao纵物价,粮食,布匹,柴米油盐酱醋茶,涉及各行各业,已经影响到了民生。 而在官场上,以世家大族为核心的一批官员一方面积极的插手朝廷各种新兴产业,一边又以各种借口阻止朝廷的政策下达,在地方上阻塞政策执行。 文林之中更是蹦出了许多老不死的,说什么新学违背天理人伦,祖宗章法,乃是歪理邪说。即使老祖宗颜之推,书院的李纲和几位夫子亲自出面,也压不下去这股歪风。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李恪听明白了,不禁冷笑一声:“这帮士族,一边窃取新学带来的利益,一边却又抵制新学。还真是当了表子又想立贞节牌坊啊。” 李世民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些。注意到周围的内侍,却又连忙收敛了表情斥责道:“粗鄙!”旋即,不待李恪说什么,便又继续道:“话虽粗鄙不堪,但却不失道理。因此,为父也知缺少人才,但却无良策,只能缓缓图之。” 李恪皱了皱眉,思索了起来。活跃的思维让他很快就有了想法,便开口询问道:“阿耶,可否利用孩儿带回来的药剂培养一批人员。有药剂改造,这批人成长时间会非常短。等到培养到一定程度,可以用这批人为骨干,让他们一边学习更高深的知识,一边为朝廷培养新人,这样几年下来,就足以培养出大量的人才。” “同时,孩儿认为,未来儒学已经不足以支撑新的时代。听阿耶的所说,这些文人士族把持话语权,驳斥新学,已经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 想要对付他们,就需要先把话语权抢过来。古有商鞅徙木立信,孩儿认为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将原有的长安日报扩张为大唐日报,在报纸上以提问的方式激发民众好奇,然后以公开实验的方式使大众对固有观念产生怀疑,再利用新学解释,从而不断削弱儒家对大唐的影响,从士林手中夺过话语权。” “再者,利用士族贪婪成性的性子,放出一部分利益,二桃杀三士,挑起他们的争斗,分散他们的力量,再次削弱士族。” 李世民也受过CPH4改造,因此很快便思考清楚了利弊。忍上几年,的确是个好办法。 思索了一会儿,李世民道:“想要推行下去,还需要有一根定海神针,能抗住士林的反扑。三郎你认为该如何打造这根定海神针呢?” 李恪一点儿也不慌,反而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回答道:“阿耶不早就都在准备了吗。” 李世民登时哈哈大笑。
父子二人都清楚,天策军就是这根定海神针。 枪杆子里出政权。作为开拓大唐最大的功臣,古往今来最耀眼的马上皇帝,华夏四百二十二位皇帝之中的六边形战士,李世民虽未听过这句话,但一定明白其中深意。 所以,早在五年计划制定之时,他最先抓的便是天策军。如今,为了强行打开局面,是时候让这根定海神针亮亮相了。 “那么,阿耶您看中哪里了呢?”李恪问道。 大唐周边有不少国家,能对大唐造成一定威胁的也不少,比如高句丽,吐蕃,薛延陀,西突厥,西域三十六国,隔海相望的百济,倭国等等。 其中,高句丽对大唐边疆威胁最大,隋炀帝三征高句丽都没有将其拿下,可见这个国家的难缠。 顺便提一句,高句丽并不是后世棒子的先祖,只是某棒子强行认祖而已。 除了高句丽,还有生活在高原之上,在后世给大唐造成不少麻烦,甚至攻破过长安的吐蕃。 李世民招了招手,叫过来了一个内侍,给他吩咐了几句。不一会儿,那个内侍便取来了几份奏疏呈给了李恪。 李恪翻看了一会儿,心中便有了答案。 奏疏的内容多半都和一个国家有关——高昌。 自从大唐打下东突厥,确立霸主地位之后,古老的丝绸之路便重新焕发生机。而高昌正是卡在丝绸之路要道之上的一个西域强国。 此时的高昌王名叫鞠文泰,不知这位高昌王是不是脑袋被门夹了,还是被财富迷了眼睛,自以为高昌身处西域,大唐鞭长莫及,就命令军队假扮沙漠中的盗匪抢劫来往商队,极大的威胁了丝绸之路的安全。 “阿耶,那就这个高昌?” 李世民闻言脸上不由得泛起了冷笑:“高昌不过区区一弹丸之地,遣一偏师便可于顷刻之间将其覆灭,何须动用天策军?” 非是李世民盲目自信,而是这两年大唐钢铁产量急剧增长,使得军队战力急剧飙升。 大唐在军事上采用的是府兵制,每一个士族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由十六卫统帅天下兵马,合计六十万兵力。而十六卫之中已经有一半已经换装新一代军械。就拿最普通的唐横刀来说,如今普通士族手中的唐横刀放在以前至少是千夫长使用的精兵,对砍绝对能一刀砍断之前的兵器。 不止如此,十六卫还换了一些后世朝代的黑科技武器,比如大宋的神臂弩,金人的铁浮屠,蒙元的回回砲等等。 可以说,大唐的普通军队战力飙升了好几倍,足以对周边各国的军备造成碾压。 而天策军不一样,天策军乃是李世民参考后世军队构成之后,建立的第一支募兵制军队。相比起府兵来说,这支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更为强悍。加之已经配备火器,对付区区高昌的确是大材小用了。 李恪眼角余光瞥了眼御案上的那个地球仪,敏锐的眼神让他注意到了地球仪上被圈起来的一个圈,旋即便明白了老爹的真正目标,不由得心道:便宜老爹胃口还真是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