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末,我一扫天下在线阅读 - 第18章:心忧东川,还被炸膛困扰

第18章:心忧东川,还被炸膛困扰

    三天内,征伐东川的大军接连传回两条接敌战报,一条是艾能奇率小股部队,在山道全歼敌军三百多人,自身无战死,仅轻伤数名。

    另一条孙可望认为不算捷报:主力部队在反伏击战中,虽斩获了一千多人头,将敌军击溃,但阵亡一百三十人,还有两百多轻重伤员,一名少校副团长也殒命此战。

    严格说来,这场战斗是在预先得知对方设伏后进行的,并不是中了埋伏后的反伏击战,最终的结果也就不算很理想,所以,孙可望接见前来道贺的官员时始终脸色阴沉,心里想的是,打一个土司都搞出这么多战损,何喜之有?

    只能说这世道的人命太不值钱了!

    眼看艾能奇大军步步逼近东川府,禄氏兄弟先是主动出击,连续吃瘪后便龟缩起来,令东川城四门紧闭,摆出一副顽抗到底的架势。

    当然,这架势只是摆给别人看的,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先坚守东川城,等铁军进攻受挫后提出谈判,再争取谈成一个最有利的协议,最终体面投降。

    ——从一开始,禄氏兄弟就知道凭自己的实力很难和中华铁军对抗,之所以抗税杀官,不过是争夺更多利益的手段罢了。

    见完全无法阻挡铁军,他们立刻给自己留下后路,让家眷带着多年搜刮来的财宝悄悄撤离东川府,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华铁军的两个骑兵营已经在他们可能逃窜的路上等候多时了。

    收到大军传回的战报,孙可望思索良久后,拿起他始终不太习惯的毛笔,给艾能奇写了一封亲笔信:

    “能奇吾弟,见字如面!

    前方捷报频传,我们几个做兄长的都很高兴,此番来信一是鼓励,二来也为了提醒贤弟勿急于速胜,要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征伐的目的。

    此外,这次征伐禄氏和与外军交战不同,东川到底是我们自己的国土,东川的百姓也是我们自己的百姓,惩治了禄氏兄弟和其死忠之后,他们的士卒就成了百姓,成了我们中华铁军可以依靠的基础。

    为此,贤弟应在保证达到目的的基础上,尽量少做杀戮,无论什么原因,也不能屠城,不能对无辜百姓妄加杀戮。

    我仔细思考后,建议对东川府围而不攻,采取‘首恶必诛,胁从轻罚,余者不究’的策略分化其内部,再告诉百姓,两年内,免征东川府一切赋税,以此争取民意并瓦解其基础。

    如此多管齐下之后,东川府的守军必然全无斗志,时间稍长,城池便不攻自破。

    当然,战场的形式瞬息万变,贤弟自然会灵活应对,至于其它细节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顺便说一句,你那两个哥哥让你回来的时候带点天麻。

    可望于五月二十,昆明”

    东川军民府北接四川叙州府,在川滇通商道路上占据重要位置,此次借着平叛,把东川稳定下来,对之后的治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其人口不多,税收更少,即使免除两年税赋,也只是毛毛雨而已。

    信使日夜兼程,第二天一早就把信送到东川城外的军营。

    “大哥的字比我写的还难看。”

    艾能奇拿到信,先是撇了撇嘴,细细看过之后,面色变了几变,心道:“还是战损高了的缘故啊,但好歹打了胜仗,总不能这时候处罚将领吧,大哥也真是,说正事就说正事,还担心我有情绪,要扯什么天麻。”

    他随即让人准备好文房四宝,再找来一个字写得好的思教官,命其代笔,道:

    “几位哥哥们好。

    现在战事进行顺利,我军已困住东川城,暂不打算强攻,只每天用虎蹲炮不时打上几炮,搅乱其人心。

    昨日,禄氏兄弟已派来使者,提出条件让我等退兵,被我直接斥退。

    我都没告诉他们,他们送出去的家眷和财宝已经被我们扣下来了,到时候把那些人押到城下,禄氏兄弟的脸色一定很精彩。

    不过这些人还是很鸡贼,把许多财宝都藏起来了,据报现在还没问出地点。

    好了,不多说了,回师时自然有天麻炖鸽子奉上。

    能奇于五月二十二,东川府”

    禄氏兄弟千算万算,结果连底牌都被铁军掀起来了,可惜孙可望现在还不知道这事,不然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发愁。

    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铁军将士们在进行打靶训练的时候,48式燧发枪发生了两次炸膛,造成两个战士受伤。

    两个战士的伤势倒不重,但军中隐隐有了新式燧发枪不安全的传闻,有些乱了军心,这可就是大事了。

    孙可望一时也没什么好办法,和李定国、刘文秀商量之后,决定都去靶场露个面,当着战士们的面开上几枪,争取消除影响。

    本来嘛,当元帅的都不怕新式燧发枪不安全,小兵卒子们还有什么好害怕的?

    其实,孙可望心里慌得一匹,他知道枪膛承受不了火药爆炸时产生的高压是炸膛的根本原因,很简单,第一是材质问题,第二是工匠有意无意偷工减料,属于人为问题,这两者若是合在一起,就很难保证不再发生炸膛。

    材质问题在炼钢技术得到极大发展前解决不了,除非他早知道会穿越过来,从而好好学习冶炼工艺,最好是从古法炼铁开始,把炼钢技术的发展过程吃透,可惜啊,他曾经只是键盘侠,二把刀功夫……

    在昆明北郊第二师的靶场,孙可望接过已经上膛的燧发枪,默念三声“南无加特林菩萨”,然后把枪口朝向约莫百余米外的靶子。

    “砰”的一声枪响后,枪口冒出一阵浓烟,声势颇为了得,可惜的是,门板一样大的靶子毫发无伤,那枚子弹很不给面子的钻进了几米外的泥土。

    “大帅,这48式和以前的火枪很不一样,要多练习才能习惯,第一次射击时,基本没人打中过靶子。”随行的军官怕他尴尬,赶紧解释一通。

    “再来!”

    孙可望把空枪递回去,示意要多开几枪。

    两世为人,第一次开枪上不了靶有什么好尴尬的?从硝烟钻进鼻孔的那一刻起,他就喜爱上了这种感觉,连之前的担心都忘得一干二净。

    后面连续两枪都没能一次击发成功,最恼火的那枪足足扣动了四次扳机才把子弹射出去,虽说没耽搁多少时间,但也足以说明现在的燧发工艺还有待改进。

    能轻松上靶之后,孙可望把枪递回去,对跟在身边的装备部的人说道:“你们在对枪支做改进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取将士们的意见,同时,要严格把控质量,不让残次品离开制造局,对引发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必须从严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不管是直接责任人,还是你们这些当官儿的,就得为脖子上的脑袋担心了。”

    解决不了材质问题,我还解决不了人为问题么?如此一来,即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炸膛问题,也能将其概率降至最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