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董卓:好大的一口黑锅,这黑锅我背了
,神话三国:带着芯片的大汉小兵 轰隆隆! 董卓与吕布,挥动大军而来。 岳超命令将士,挑袁绍、逢纪、颜良、文丑之首级,纵马上前。 颜良、文丑、逢纪三人,都是袁绍的死忠,自然不可能为岳超所用,没有奈何,岳超命令麾下,将三人一并斩了。 颜良、文丑,本来皆有华雄之能,但是,血战吕奉先良久,一身伤痕,元气大伤,十成的力量,发挥不出来六七成,单打独斗,也就与此时的岳超仿佛,哪里挡得住岳超加典韦的组合,一并血溅当场。 见到董卓当面,岳超哈哈大笑,神色恭敬如面尊上,抱拳行礼道:“太师算无遗策,岳鹏海奉太师之命,驻守此地,果然见到了袁绍主仆,吾已尽诛其主仆上下,太师可无忧矣!” “什么?” 董卓惊讶的道:“岳将军奉了我的命令?” 董卓惊讶极了! 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兖州岳鹏海,凉州董仲颖,是出了名的不对付,他们两个,不久前还大打了一场,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别说他董卓,不可能给岳超下命令,就算是下了将令,岳超也得听了才行啊! 身边李儒附耳开口道:“太师小心,这是岳鹏海移花接木之计策,想要将袁本初之死,推在我们的身上!” 董卓悚然一惊,反应过来后,连忙恭喜道:“恭喜岳将军,杀了袁绍,威震天下!” 岳超笑道:“全靠太师统领有方!” 袁绍主仆尸体在前。 岳超、董卓,二人骑在马上,立于千军万马之前,笑容满面,口中满是恭维的语气,哪里有一丝一毫的暴虐与杀机! 岳超说,杀袁绍是董卓的意思。 董卓说,杀袁绍是岳超的手段。 终究是董卓官职更大,挨不过岳超的说法,无奈认了。 这一刻! 董卓简直是恶心坏了! 这个世上,怎么可以有这么无耻的人? 我董卓已经够坏了,你竟然还想要给我背一口黑锅? “主公勿忧!” 李儒李文优上前一步,向董卓宽慰道:“岳超此计虽好,但是,有一桩失着,反而对于太师最为有利。” 董卓道:“岳超有何失策?” 李儒道:“岳超将袁绍之死归于主公,袁绍又是岳超麾下所杀,天下人若知,袁绍亡于太师之手,是知岳鹏海,已经归于太师之下也!” “此时洛阳之大权,皆归于岳超与主公二人之手。” 李儒笑:“岳超臣服,是洛阳尽入主公之手也。” 董卓闻言,不禁大喜。 面对权倾洛阳的权柄。 所谓的一口黑锅算什么? 背了这口锅,我就威震天下,洛阳城,就是我董卓的了! “哈哈哈哈……” 坐于马上的董仲颖,双眼环视四面八方,发出前所未有的大笑声,笑道:“此番辛苦岳将军,本太师返回朝中,必定奏明天子,为鹏海你论功行赏。” “来人!” 董卓向左右吩咐道:“将袁绍主仆的尸体,悬挂于东南西北四门,使天下皆知,与吾董卓为敌,便是如此下场!” 曹cao与许攸、淳于琼望着董卓的行为,皆是瞠目结舌到了极致! 袁绍临死前,尚以为天下豪杰,必将群情激奋,为他袁绍之死讨一个公道。 可是,他哪里知道! 这一口大锅,竟然还有人抢着想要取? 今日一过,天下人只知道袁绍死于董卓之手,而岳鹏海所得到的仇恨,无疑是小了很多。 唯有郭奉孝皱眉,策马来到岳超的身边,困惑的道:“主公想要退出洛阳战场?” 岳超颔首点头,道:“我军虽然不弱,但是,董卓文有李文优,武有吕奉先,也不是一个能够小觑的人物。” “吾等在洛阳,暗中保护百姓,抗衡董卓,得的忠肝义胆之名!” “若然击败了董卓,即便是不想挟天子以令诸侯,那时也将不可得,吾若为大将军,便是天下人人喊打的国贼,是国贼为佳,还是一地之诸侯更值得作为呢?” 郭奉孝听了。 暗暗点头。 他直到此刻才醒悟,岳超杀袁绍还有一个原因,竟然是为了冀州。 岳超出身于兖州,经略于凉州,入洛阳明争暗退,表面上看,是想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则真正的视线是在冀州。
冀州、兖州、凉州。 如果岳超真的得逞,天下危矣! 郭奉孝何等样的人物,一念起伏,岳超所有的计划,都犹如经线与纬线一样清晰明了,看得清清楚楚。 然而。 正是因为看得清楚,郭嘉才更加坚定了跟随的岳超的信念。 没有经过低谷,便无法感受到山峰的壮丽。 只有经历绝望,才看得到希望的光辉! 这一段时间,跟随袁本初这样的蠢货主公,郭嘉真的是恨到了牙痒痒! 如果有人体会过猪队友的坑爹,就可以理解郭嘉的心情,袁绍的才能,袁绍的智商,已经不能说是低谷了,那是让郭嘉这样的人,完全绝望的弱智与自信啊! 与岳超一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一个胸无一策,全靠自信,各种乱出主意,董卓是袁绍的主张请进来的吧,淳于琼是袁绍招进来的吧,全是蠢招。 > 一个胸怀大志,召集兵马,掠夺文武,年不过二十,麾下精兵九万,文臣武将虽然不多,连董卓这样的人,都为之心怀忌惮。 郭嘉叹了一口气。 本来。 李文优的“独霸洛阳,权倾朝野之策”,即便是他郭奉孝,也觉得不错。 此刻看来。 自己新得的主公,似乎还看不上李文优的计策,如此志向,如此目光,自己也需要小心才行。 一个如此精明,且拥有战略眼光的主公,可并非是想象中的那般容易辅左。 董卓领四人之尸身离开。 岳超唤来淳于琼,微笑道:“有劳淳于将军,向各地传递三则消息,一,董卓进京,全是袁绍一力主张,二,袁绍殿上邀名,是为了获得抗衡董卓的大义,传出忠诚的名声,三,袁绍离京,是为了聚集兵马,效霍光,清君侧,四,董卓与朝廷诸公识破了袁绍的计策,将他斩杀在洛阳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