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春秋之晋国风云在线阅读 - 第15节 赵氏内讧(上)

第15节 赵氏内讧(上)

    赵鞅将赵氏家族所有的铜料都给了董安于,几乎将所有的钱财都给了董安于。他不怕董安于贪污?不怕,对董安于,他就一句话:你办事,我放心。

    董安于不断要求这个要求那个,赵鞅一概答应。赵鞅相信,在尹铎的治理下,加上董安于在筑城方面的协助,他的晋阳,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史料记载,董安于采用殷商相傅说所创“版筑”之法圈筑城墙,城墙由板夹夯土而成。但这个土非同寻常,掺和了盐、鸡蛋等物,完全成了那个时代的混凝土!

    董安于看来是一个出手阔绰的施工队长,他在修建城中宫室、官署等建筑时,居然以铜为柱础,以荻蒿楛楚等坚韧的灌木主干为墙骨!

    这些是什么东西?要知道,这都是军用战略资源!一旦有需,这些建筑材料都可以取出临时用于制造兵器!正因为如此,赵鞅才将大量的财力供给董安于。

    董安于的这一创举,也为日后赵氏家族凭晋阳城与敌人抗衡提供了最坚实的后方基地,也使晋阳成了最坚固的军事堡垒!

    这个赵氏家族最坚固的基地晋阳,终于在公元前597年建成了。赵鞅看着这座气势恢宏的大城,感慨万分。

    他知道,今后,赵氏家族若有难,这座城将是赵氏家族最后的堡垒。现在,晋阳建成了,但地处北地,人丁稀少,赵鞅必须要想法增加人口。

    赵鞅迁了不少自己封邑里的人口至晋阳,对了,邯郸赵午那里还可以迁五百户。

    这五百户人口,是三年前卫国送给自己的。当时说好暂时就近安置在邯郸,等晋阳建成后,是要安置到晋阳的。

    赵鞅以为,这是一件芝麻大丁点事。邯郸大夫赵午虽然属于邯郸氏,但也是赵氏别宗。在权力斗争越演越烈的晋国,你邯郸赵氏总得归属于赵氏大宗。

    但赵午接到通知时,心里却怏怏不乐:虽然当初说好这五百户是你赵鞅的,暂时安置在邯郸,但为什么卫国人会送你五百户?

    是啊,为什么卫国人会送赵鞅五百户?在赵鞅看来,是卫国对自己当时果断处置了涉佗和尹何两个卫国反晋始作俑者的感激。

    但在赵午看来,那是因为卫国在帮助齐国反叛晋国中,率卫军攻打了邯郸,使邯郸遭到了一定的损失,卫国人才赔偿了这五百户。

    再说,安置在邯郸的这五百户也是属于赵氏家族,现在都已经三年了,人家在邯郸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何又要迁到遥远的晋阳去呢?这不是劳民伤财嘛。

    晋阳晋阳,又是晋阳。为了修建晋阳,你赵鞅还要求我们邯郸也出钱出力。现在还要迁走这五百户,你赵鞅是不是过分了?

    赵午胡思乱想着,但赵鞅的命令必须执行啊?怎么办?

    开会集体研究决定吧,赵午召开了邯郸家族会议。

    令赵午始料不及的是,与会的几个长辈听说要迁走已经安置在邯郸的五百户人口时,都对赵鞅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们也太过分了吧,这五百户,本就是卫国人补偿给我们邯郸氏的。”

    赵午皱着眉道:“但是当初已经答应过赵鞅了,待晋阳建成后,是要把这五百户还给他的。”

    大家都对赵鞅愤愤不平,其中一个长辈捋着花白胡子道:“不如这样,先不急着迁。过一段时间,请宗主辛苦对赵元帅去讲,意思就是迁移人口会导致时局不稳。

    尤其是邻近的卫国,邯郸出现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情况,是不是又要对卫国动武了?

    现在齐国已经反叛了我们晋国,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出兵讨伐齐国。可以先在边境搞出点动作,那赵元帅一看果然边境有战事,便会同意。

    赵元帅同意,那就以正在打仗之类的为理由,不宜迁移人口。过一段时间,也许赵元帅会忘了这事。”

    有一人问道:“那如果赵元帅不同意呢?”

    “如果他不同意,那也只好将这五百户给他了。”献策者耸了耸肩,表示了无奈。

    赵午叹了口气,那就侥幸一把吧,说不定拖个几天,赵元帅不要这五百户了呢。

    于是,赵鞅接到了关于暂缓人口迁移的请示报告,理由非常充分:齐晋边境不稳,邯郸急需要与卫国保持和平状态,迁移人口极有可能导致卫国对晋国起戒心,彻底倒向齐国。

    赵鞅是谁?你邯郸氏的那点花花肚肠,赵鞅还看不出来?

    赵鞅命人再次催促:边境问题,你邯郸氏只需要加强防备即可。卫国关系,自然由晋国六卿主持大局。勿需担心,尽快将五百户人口如数迁往晋阳。

    赵午无奈,只好将人口迁往晋阳。

    本来,这事就这样结束了,但此时的赵鞅在整个赵氏家族中的威望和地位岂容你邯郸别宗挑战?赵鞅见五百户人口到了晋阳,对赵午的惩罚措施也便跟上了。

    其实赵鞅早就想收拾赵午了。首先,赵午与中行氏家族走得太近,而赵鞅最恨中行氏家族和范氏家族。

    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为了分化赵氏家族,早就把赵午拉下了水:中行寅将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了赵午。

    赵午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不与赵鞅好好商量一下便做了中行寅的女婿。

    其实,中行寅的女婿如同范鞅的女婿一样,都是不好当的。史料记载了范鞅其中一个女婿的故事:

    董氏家族有一个叫董叔的想攀附范鞅,估计也是长得又高又帅的那种类型,再说以董为氏,才华也是出众的,堪称晋国年轻一代中的青年才俊。

    范鞅看中董叔,欲把女儿许配给董叔。

    董叔那个激动啊,他哪里知道这是范氏家族在拉拢董氏家族而已。董叔美滋滋地对当时晋国上大夫、太傅叔向去讲了这桩喜事。

    谁知叔向打心里便讨厌范氏家族,见董叔洋洋自得的样子,提醒他道:“范氏家族太富贵了,你这样高攀对你很不利,我看你以后要自讨苦吃。”

    董叔却道:“这怎么说是自讨苦吃呢,只要与范家联姻,那我董家的地位马上提高。以后,谁还敢欺负我董家?”

    叔向叹了口气,也就不多说了。

    范鞅的女儿嫁给董叔后,嫁董随董,便叫董祁。

    这个董祁,正如叔向所言,那纯粹就是一只雌老虎,仗着父亲是晋国卿大夫中军佐以及范氏家族的权势,在董氏家族那是老娘天下第一的架势,动不动便教训董叔以及家人。

    有一次,董叔因回家晚了一点,结果被夫人董祁罚跪了两个时辰,膝盖都跪出残疾来了。不但罚跪着,还要全府人都在旁边看着,董祁还手持鸡毛掸子抽董叔的屁股。

    董叔实在忍无可忍了,他抬起头对董祁道:“夫人这样子,实在是过分了吧,这叫为夫以后怎么做人?”

    这下完了,董祁见自己的丈夫居然敢与自己讲道理,登时发作了。董祁将家里的器具一顿乱摔乱打,然后卷了几件衣服首饰,回了娘家!

    回了娘家的董祁向父亲范鞅那是一顿抢天扑地的哭诉,把董叔如何不尊重自己的事编了一大堆。

    范鞅未等女儿哭诉完,命人直接赴董府,将董叔五花大绑了来,吊在范府门前的那棵槐树下。

    正好叔向路过,董叔见到叔向,如同见到救星一样对叔向哭诉道:“太傅救我,太傅救我啊。请太傅一定要帮我去向范元帅求求情,保住我一条小命吧。”

    叔向哀怜地看了看董叔,叹气道:“你啊你,你不是想要攀附范元帅吗?现在已经攀上了,能够救你的只有范元帅了,哪里还需要去求别人救你呢?”

    是的,叔向是无法救董叔的,董叔的下场我们不知道,但至少有一点:范家的女儿是不能碰的,这一次,可悲的董叔即使没有被范氏家族处死,那至少也需要付出自己一生的代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