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警之崛起在线阅读 - 第23章:

第23章:

    本间雅晴,生于日本新潟县,日本帝国时代陆军中将,二战战犯。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期,日本陆军大学27期,曾留学英国牛津大学,能说英语,爱看西方电影,在战争期间作画、写诗,有“诗人将军”的绰号。

    太平洋战争时,任第14军司令官职为日本菲律宾派遣军司令官,指挥菲律宾作战。战后被联军军事法庭以在菲律涉嫌屠杀16万美、菲军民起诉,宣判为甲级战犯,于1946年4月3日马尼拉郊外被枪决。本间雅晴被认为是一个优秀的军事理论家,但缺乏实际指挥控制力。战争结束前,他因职守不力而被撤职,被半拘留在日本本土,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其引渡至联军军事法庭接受裁决。

    铃木宗作1912年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1919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31期。1938年7月15日-1939年9月4日任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1939年9月4日-1939年12月1日任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1939年12月1日任参谋本部附;1940年3月9日-1941年9月15日任参谋本部第三部部长;1941年9月15日任参谋本部附;1941年11月6日-1942年10月7日任第25军参谋长;1942年10月任造兵厂长官;1943年4月任运输部长;1943年9月兼船舶司令官;1944年7月28日-1945年4月19日任第35军司令官;1945年4月19日菲律宾战役战死。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macarthur,douglas美国五星上将。这是一个具有狼一般性格的人:在战争中,他打的胜仗如同狼的捕获量一样多;尽管他也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就是美国名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出身于军人世家。1903年毕业于西点军校。19061907年任总统随从副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任师参谋长、师长,在法国战场作战。19191922年任西点军校校长。1928年任驻菲律宾美军司令。1930年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35年任菲律宾军事顾问。1936年被菲律宾总统任命为菲律宾陆军元帅。1941年7月任远东美军司令。1942年任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同年秋季开始对日反攻。1945年9月2日代表盟国接受日本投降。后以盟军最高司令官名义,执行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任务。朝鲜战争爆发后,任“联合**”总司令,极力主张扩大朝鲜战争。因同hs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方针有分歧,1951年4月被撤职。

    麦克阿瑟返回美国后曾在国会发表演讲,继续主张扩大朝鲜战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怂恿蒋介石反攻大陆等政策。美国国会亦曾举行麦克阿瑟听证会。1952年,麦克阿瑟企图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但未能成功。此后任兰德打字机公司董事长,著有回忆录。1964年4月3日,麦克阿瑟在沃尔特里德陆军医院因病死去。

    美国在菲律宾的克拉克和甲米地建有亚洲最大的空军、海军军事基地,构成日军南进的障碍并威胁日本本土安全。日军企图攻占菲律宾群岛,夺取美军事基地,控制日本本土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为进攻荷属东印度创造条件。日军计划以驻台湾的航空部队实施航空火力突击,消灭美驻菲航空兵主力,夺取制空权;同时先遣部队在海军支援下在吕宋岛多点登陆并占领机场,航空兵适时前移,以保障陆军主力在林加延湾登陆并占领马尼拉;在南部占领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随后南北对进占领菲律宾全部岛屿。

    菲律宾位于西太平洋,北望中国台湾,南临荷属东印度,扼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菲律宾群岛,英文为philippineislands。亚洲南部马来群岛的组成部分。西滨南海,东临太平洋。群岛由7100多个岛屿组成,是菲律宾的国土。菲律宾群岛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相望,西临南海,东滨太平洋,南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沙巴州隔海相望。这里雨水丰沛,花草、果木繁盛。出产的香蕉、凤梨、芒果在国际市场上很有名。因此,菲律宾群岛享有“太平洋果盘”、“花园岛”之美誉。菲律宾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构成。多活火山,地震频繁。棉兰老岛的阿波火山是菲律宾最高的山峰,吕宋岛的马荣火山是菲律宾最大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兰老河、卡加延河,贝湖是全国最大湖泊。菲律宾北部属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7c,年降水量2500毫米左右。夏秋季多台风。

    参加这次战役的日军有第14军团、海军菲律宾战役联合编队、陆军航空兵第5兵团、海军基地航空兵第11航空队以及约100艘运输船和辅助船只。在菲律宾群岛的美菲集团计有13万人和270多架飞机。美国亚洲舰队协同该集团作战。

    战役开始时,日军陆海军航空兵对美军机场和甲米地海军基地实施突然袭击,于12月8—9日摧毁了美军在陆地上的一半重型轰炸机和1/3以上的战斗机,为登陆作战创造了条件。美国亚洲舰队的基本兵力驻菲律宾南部基地得以幸免。同日,日军一部攻占吕宋岛以北的巴坦群岛。日军夺取了制空权后,乘吕宋地区几乎没有舰队之机,派先遣部队第48师田中支队和菅野支队自12月10日起开始分别在吕宋岛北部的阿帕里和维甘登陆并占领机场。

    12日,第16师木村支队在吕宋岛南部的黎牙实比登陆,占领机场并进一步扩大战果。自11日起,第5飞行集团逐渐转移到吕宋岛已占机场,掩护地面部队登陆和发展进攻。17日,美军仅剩的17架b-17轰炸机撤到澳大利亚。从此,日军完全掌握制海制空权。22日,日军第48师主力在吕宋岛西岸林加延湾登陆。24日,第16师在吕宋岛东南部拉蒙湾登陆。至此,登陆日军形成南北夹击马尼拉、围歼美菲军主力的有利态势。26日,吕宋岛守军奉命撤往巴丹半岛预设阵地和科雷希多岛,准备长期抵抗。日军从南北两面进逼马尼拉,但未能切断美菲军撤向巴丹半岛的退路。次年1月2日,日军占领马尼拉,并以一部兵力占领甲米地和八打雁。战役的主要目的业已达到。日军还在棉兰老岛和霍洛岛上陆。吕宋岛上的美菲军队撤向巴丹半岛。

    日军认为菲律宾作战大局已定,将海军主力和第48师调往荷属东印度,将第5飞行集团主力调往缅甸,而仅以第14集团军的剩余兵力清剿吕宋岛。1月9日,日军开始进攻巴丹半岛,遭顽强抗击。美菲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山地战、丛林战和阵地战。交战中,木村支队被围,前来救援的日军被歼1个营。月底,日军因伤亡严重丧失攻击力,被迫转入防御,战局一度陷入胶着状态。3月中旬,麦克阿瑟转赴澳大利亚,留守美菲军由温赖特少将指挥。日军得到第4师增援后实力增强,并以航空兵和炮兵轰击美菲军阵地。4月3日,日军以第4师、第65旅为主力对巴丹半岛再次发起进攻。双方在丛林中展开殊死战斗。美菲军既无援兵又缺补给,在日军猛烈攻击下,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于4月9日投降。10日起,美菲军战俘被押往邦板牙省的圣费尔南多,途中数千人死于饥饿、疾病或被杀害,史称"巴丹死亡行军"。同日,日军占领米沙鄢群岛等战略要地。日军攻占巴丹半岛后,对科雷希多岛连续实施炮击和轰炸。5月2日,日军对该岛实施火力准备,5日在炮火掩护下分左右两路登陆,对岛上要塞发起攻击。1.5万名美菲军依托坑道工事抗击,并组织敢死队展开白刃战。6日,日军后续部队投入战斗,温赖特率美菲军余部投降。7日,日军占领该岛。10日,驻棉兰老岛和北吕宋山区的美军投降。18日,驻班乃岛美军停止抵抗。至此,日军控制菲律宾全境。

    美军占领莱特岛后,山下奉文将驻吕宋岛日军28.7万人编成3个集团,分别驻守北部和中南部山区,企图以持久防御牵制和消耗美军。美军为取得进攻吕宋岛的前进基地,于12月15日占领民都洛岛。1945年1月9日,美第6集团军约20万人在美国第7舰队舰炮的强大火力和美国第7、第3舰队航空兵突击的掩护下,从吕宋岛西岸的林加延湾登陆,尔后一路向北吕宋进攻,另一路向马尼拉方向推进。第一天有6800人在吕宋岛上陆,并且夺取了正面32公里、纵深7.5公里的登陆场。为加快进攻速度,美军在向林加延湾增兵的同时,以第8集团军部分兵力分别在苏比克湾西北的圣安东尼奥和马尼拉湾以南的纳苏格布登陆。各部队同时向马尼拉进逼,美军经过一系列战斗于3月3日攻占马尼拉。2月,美军还开始了解放菲律宾南部的战斗行动,美第8集团军参加了此次行动。嗣后,美军在吕宋岛和其他岛屿上进行了消灭岛上南北两部日军个别孤立集团的战斗行动。菲律宾的战斗行动于7月初正式结束,但是,在吕宋岛及其他岛屿上同继续抵抗的小股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菲律宾人民抗日游击军人民抗日军曾给予盟军巨大援助。

    此战,是日本陆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施的攻占众多群岛的第一次大规模合同战役。它证明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对于登陆兵上陆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登陆兵先遣支队迅速夺取敌基地和机场以及日本航空兵转场至这些基地和机场,对保障主力顺利上陆和继续作战起了促进作用。作战中,日军死伤约1.4万人,损失飞机80余架、舰船4艘;击毁美菲军飞机250余架、各型作战舰艇8艘、商船26艘。美菲联军士兵死亡2500人,负伤5000人,110000人被俘虏。菲律宾的丧失使美军在太平洋的战略态势急剧恶化。

    在此战役中美国所有高层指挥全部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