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世界演义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二章 长安始为都

第四十二章 长安始为都

    姜子牙这时才向文王父子宣称:“你周朝只能出四十八个帝王,有八百零八年的江山”。姬昌和儿子们目瞪口呆,后悔没有再走几百步。

    经此一事,姜子牙被尊为太师。

    这似乎说明姜子牙有预知能力。《乾坤万年歌》,传闻为姜子牙所著,凡770字,是“三大预言奇书”(其它两大预言是唐代李淳风的《推背图》和明代刘伯温的《烧饼歌》,三大预言中以《推背图》最为神异,甚至预言到当世)中最早出现的,它从宇宙起源开始,构架出万年之久的历史行进。

    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姬昌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帝辛,以周代商。

    姬昌暗中和姜子牙策划如何推行德政以推翻商纣政权,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

    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

    姬昌发布“有亡荒阅”的律令,规定奴隶逃亡就搜逋,谁的奴隶归谁,不准藏匿逃亡奴隶。于是诸侯纷纷叛纣而往归姬昌。

    帝辛三十二年(BC1070),五星连珠的气象出现,有红色的乌鸦出现在周国的祖先祠堂。

    有赤乌集于周社。

    密人入侵阮(甘肃平凉泾川县)国,阮国被消灭,阮人星散,后人以国为姓,为阮姓的来源。密人吞并阮国后实力大增,对位于关中的周国构成威胁,西伯姬昌帅师讨伐密人,这是姬昌首次亲征,而姜太公为谋主,也是姬昌对他的一次考验。

    密国,又称密须国,佶姓,为西戎的一支,位于今甘肃平凉灵台县一带。

    帝辛三十三年(BC1069),密人被周师击败。周文王在其旧地分封宗室,继续以密为国号,只是国姓由佶变为姬。

    此时帝辛的军队主力正在东南与东夷部落激战正酣,根本抽不出手来,而密(西戎一支)对于商的诸侯国阮的进攻被视为是对商的无视,正在帝辛着急的时候,姬昌将之及时剿灭,没有使商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

    帝辛为表嘉奖,也是因为先前姬昌的表现,赢得了帝辛的信任,可能也是因为暂时无力约束周国,所以命西伯姬昌(加九)锡,表示同意姬昌称王,并赐给弓矢(shǐ)斧钺(yuè),使姬昌得专征大权,这是姬昌的父亲季历曾经得到的权利,而姬昌再次得到,从此周可以不须先通知商王,就可以代商伐不臣的诸侯。可以说周在迈向成功的路上又前进了一大步,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步。而加九锡也就成了权臣成为帝王标志性的一个步骤。

    在基本解决西部的威胁之后,姬昌将周国的都城由岐(陕西宝鸡岐山县与扶风县)迁往程(陕西咸阳),之后姬昌没有顾及阮人复国的诉求,将阮地划入周国领土。

    《史记·周本纪》记载,诸侯国虞国、芮国发生纠纷,闹得不可开交,没办法想请姬昌仲裁。及到周地,看到周国人相互谦让,长幼有礼,非常惭愧,说道:“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相互礼让,向周国表示臣服。诸侯听闻了这件事情,凡是有矛盾纠纷都来找姬昌评判。此时姬昌也还是一介诸侯西伯,却已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

    姬昌为政清平,尤其在明断虞、芮二国的国土争讼后,被世人称道为膺受天命。西伯昌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从这一年(1069)开始,西伯昌才正式称王,而各国诸侯也纷纷拥戴,称之为周文王。此时周文王已经83岁,姜尚82岁。

    帝辛三十四年(周文王二年,BC1068),周师突然攻占耆(qi,又名黎,故旨方地,山西长治潞城市)国与邘(yu,刑丘,河南焦作沁阳市)国,随后挥师攻打曾经向帝辛告发姬昌的崇(陕西西安户县)国,崇国四面被周的势力包围,只是因为以前与帝辛的关系密切,才能够对周产生制约,但如今商的主力在东夷,无法再保护崇国。崇国最终投降。

    前面介绍过,西戎中的一支旨方被两代商王武丁和武乙先后击败而归化为诸侯国耆,耆自从归化之后,其首领甚至担任过商王朝的西史,参与征战,勤劳王事,深得重用,是商王朝的重要盟友之一。而在周崛起之后也成为商王布置在北方防备周的重要帮手。

    帝辛在崇国被吞并之后,才明白姬昌的狼子野心,但已经为时已晚,周国已经坐大,而商朝主力不在,帝辛也只能期待周不清楚商的内部空虚,只能无力地申斥几句,而文王以崇国国君无道,而另立崇国国君的弟弟当新的国王而轻易化解了帝辛的责难,而原本亲商的崇变成为周的忠实拥护者。而且解除了周国的心腹之患,为周的势力东进扫除了最后的障碍。

    而对耆和邘的吞并解除了周北面山西方向和东面河南方向的威胁,并从北面和西面直接对商王王畿产生威胁。

    同年冬十二月,昆夷(西戎的一支)再次强盛起来,侵入周境,双方展开了为期三年的战争。

    帝辛三十五年(周文王三年,BC1067),周国因为灾害,且由于昆夷的进犯影响收成,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引致大饥荒。

    为了保证朝廷的粮食供应,周文王决定将都城由程(陕西咸阳),迁往丰(陕西西安长安区沣河西岸),改名为丰邑,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这是西安成为古都的开端。

    帝辛三十六年(周文王四年,BC1066)春正月,诸侯齐来向周表示敬意,服从周的领导,周文王得到各路诸侯的支持,率领诸侯联军,再次讨伐昆夷。昆夷被击退,三年战争结束。

    周文王派世子姬发营建镐邑(陕西西安长安区沣河东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