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大丈夫在线阅读 - 第297章 抓阄

第297章 抓阄

    但是在打凤阳之前得先破开洪承畴的四面围攻,不破开这群官兵照样出不去。中文也就是说得有人吸引官军的注意,其余的人伺机突围。

    但是这次来的官军都是什么角色,流寇们很清楚,基本上大明最能打的部队都来了,大家谁也不傻,都知道干这个活跟送死差不多,谁愿意干这个活儿?

    要说流寇的首领们脑子真不是白给的,很快让他们想出来一个只有天才才能想到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抓阉。

    为什么说这是个夭才的想法,因为当初朱由检选内阁成员的时候,用的也是这个办法。

    看来人要是被逼急眼了,思维都是相同的。

    抓阉的结果很奇怪,只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三人抓到去凤阳的阉,其余的不是到陕西,就是山西,好一点的是往湖北的方向。

    要说流寇的首脑们虽然经常干些诈降的勾当,但是对于自己抓到的阉还是认账的。

    明确了方向之后,便开始动手。

    流寇各部突然发力,一下子把洪承畴打懵了。

    洪承畴万万没想到,流寇会同时多路出击,一时间不明流寇的意图,顿时犹豫起来。

    洪承畴犹豫不要紧,下面的将领们没有他的命令是不敢随便出击的,由于明军将领们的优柔寡断,再加上流寇情急拼命,官军的各条防线,均被撕开了几道口子。

    各部流寇顺着口子,一路狂奔,终于突破官军的包围。

    眼见流寇冲出了包围圈,洪承畴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下令各部围追堵截。

    可惜洪承畴反应过来时己经晚了,流寇共计有三十万人,大大小小至少有几十股,一窝蜂地四处乱窜,官军统共不到二十部人马,哪里追的过来顾得了这个,顾不了那个,最终大部分流寇都逃之夭夭。

    其时,官军各部虽然都归洪承畴统属,但是各自都有各自的防区,比如说曹诏的防区在山西,左良玉的防区是河南。

    流寇四下乱窜,官军诸部首先考虑的是先消灭窜入自己防区的流寇,因为不灭了自己防区的流寇,出了事情就得自己扛,洪承畴是不会给他们背黑锅的。

    这样一来,洪承畴的命令就不大好使,有些本来应该能堵住的流寇就被官军放过了。

    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便是在这种情形下逃了出去。

    因为他们去的方向是安徽,当时的安徽叫南直隶,这个地方不归洪承畴管,各部官军也没有防御南直隶的责任。

    李自成建议往这个方向跑,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不过李自成等人从官军的包围中跑出来还没来得及高兴多久,官军就追上来了。

    如果追上来的是别的官军部队,高迎祥等人肯定会回头跟官军打一把,但是这一个不行,因为追上来的是曹诏。

    别看高迎祥的部众有六万多人,加上李自成和张献忠所部,总数接近十万,但是跟曹诏对阵,他们根本就没那个胆量,因为他们实在是被曹诏打怕了。

    想当年,曹诏只有三千部队,其中两千还是步兵,就把几万十几万流寇打得丢盔弃甲,现在曹诏带的可是五千骑兵,而且是装备了新式武器的骑兵。

    高迎祥和李自成近两年没领教过曹诏的厉害,但是张献忠是领教过地。

    崇祯六年的时候,曹诏在调往大同以前,率部向武安的流寇各部发起攻击,那一仗把流寇打得是落花流水,张献忠当时要不是跑得快,这时坟头上早就长草了。

    好在曹诏当时急着到大同布防,并没有穷追猛打,官军各部也没想到曹诏这么能打,没有跟曹诏配合,武安的流寇才逃过一劫。

    不过正因为曹诏提前发动,官军趁流寇混乱之际完成合围,这才有了后来流寇收买王朴诈降脱困一事。

    对当年那一仗,张献忠可谓记忆犹新,眼见曹诏追了上来,哪敢迟疑,撒开脚丫是拼命奔逃。

    其实,曹诏早就盯准了张献忠,李景给他的命令是,哪怕所有的流寇都跑了,也不能放过张献忠,李景如此重视张献忠,曹诏怎敢怠慢。

    但是有些时候,并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曹诏的防区是山西,洪承畴在调动官军围困流寇的时候,曹诏所部就被安排在河南靠近山西的方向,具体的位置是河南的北部,济源一带。

    这个位置距离张献忠所部的位置有些远,曹诏想盯住他实在有点费劲,干是曹诏向洪承畴建议,或者是压缩一下包围圈,或者是让他把部队向前推进一下。

    不过洪承畴拒绝了曹诏的提议,原因有两个,第一,马上要过年了,他想等士兵们过完年再对流寇动手,现在要是把流寇逼的太紧,这个年恐怕就过不成了。第二,曹诏如果向前推进,那么洛阳到济源一线就会出现空隙,流寇很可能从这个缝隙钻出去。

    对洪承畴这两个借口,曹诏是根本不相信的,第一个借口勉强还说的过去,第二个借口则完全就是胡说。

    因为别人不了解曹诏的实力,洪承畴不可能不清楚,当年曹诏就是洪承畴的部下,曹诏消灭了那么多流寇,什么时候让流寇钻过他的空子,而且曹诏的部队全是骑兵,就算有空隙,随时都可以补上。

    曹诏很清楚洪承畴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知道洪承畴为什么找借口不让他推进,也不压缩包围圈。

    洪承畴认为流寇还会跟他再玩一次诈降,他准备在流寇诈降的时候,让流寇们聚在一起,然后一打尽。

    洪承畴明显是把流寇的首领们当成白痴看待了。

    所谓愚我一次其错在人,愚我两次其错在我。诈降一次两次能够成功,三次四次还会成功么,流寇就算再傻,也不会再诈降了。

    不过曹诏并没有揭穿洪承畴,也没有提醒洪承畴流寇是决不会诈降的。

    因为这跟李景的战略目的不符,李景留着流寇日后还有用呢。

    要是把流寇全灭了,李景日后执政的时候就少了一个竖立威信的筹码。

    只是不点醒洪承畴,曹诏就不能轻动,他要是轻动,等流寇冲出包围,洪承畴必然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的身上。

    那时,他必然会被当成替罪羊下狱问罪。

    而李景未必会为了保他去跟朝廷翻脸,因为旗帜鲜明的跟明廷作对,这可跟李景的战略思想相悖。

    李景交给曹诏的任务是盯住张献忠,但是绝不会为了张献忠而破坏自己的战略。

    想明这个原因,曹诏自不敢轻动,只能让斥候们紧盯着张献忠所部的动向。

    流寇开始突围的时候,曹诏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斥候的汇报,曹诏不等洪承畴下令,便渡过黄河向东开始追击,途中连破数股流寇部队。

    曹诏的速度虽快,但是毕竟距离张献忠的部队还差着好几百里,期间还打了几仗,因此直到第四天才追了上去。

    换了往常,曹诏追上去就会开打,但是这次曹诏没有,因为张献忠并非单独行动,而是和李自成还有高迎祥三支部队聚在一起。

    这三支部队虽然人多势众,但曹诏其实并来把他们放在眼里,打败这三支部队对曹诏来说实是轻而易举。

    但是曹诏的目的并非这三个人,而是张献忠自己。

    曹诏对李景的意图领会的非常深,他知道李景放过流寇的目的是什么,而且曹诏知道应该灭掉谁,也知道应该放过谁。

    最不能灭掉的便是高迎祥,应为高迎祥在流寇当中的实力最强,有六七万人马,只有高迎祥才有实力牵制得住官军。

    其余罗汝才,革左五营等部要是能联合起来的话,实力倒是不差于高迎祥,但是只要没有统一指挥,就不是高迎祥的对手。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高迎祥,官军就会把精力全放在这几个人的身上,凭他们个人的实力完全无法跟官军抗衡。

    至于李景为什么要他全力灭掉张献忠,曹诏知道这是因为张献忠杀人实在是太狠,不管是官兵也好,土豪劣绅也好,还是平民百姓也好,只要落到张献忠的手里都绝不放过,张献忠率部所过之处基本上是三光:杀光,抢光,烧光。以李景处事的风格怎能容得下这个人

    实际上,曹诏知道李景很早以前就准备收拾这个人了。

    只不过当初李景的兵力并不充足,直到占领平阳府以后,军力才开始强盛起来,等李景兵力充足的时候,先是河南发大水,接着山西又出了瘟疫,李景光是处理这些事情就忙得焦头烂额,好容易腾出手来要收拾张献忠,后金又来捣乱。

    这一次,李景下定决心要收拾这个人的时候,偏偏他又跟高迎祥混在了一起。

    曹诏实在是不知道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是张献忠的运气太好。

    现在跟李景请示,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只能靠他自己解决。

    曹诏琢磨了半天,决定把李定国叫来商议一下。

    李定国年纪虽小,但是做事干练,极得李景器重,说不定他能有什么主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