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明朝大丈夫在线阅读 -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

第五百九十七章 读奏折

    东汉末年曹cao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就是这么干的么?至于曹cao的儿子曹丕要取代汉献帝时,更是把戏做足,屡屡推辞不肯就任帝位。中文...

    这些道道儿李景自然十分明白,因此朱由检让他坐着主持朝会,李景坚决不同意,李景生怕自己的举动引起大家的误解。

    而李景站在朱由检身边虽然也有些不合规矩,但这却是李景的无奈之举。

    因为最初的时候,李景是想站在大臣的位置,但是朝会的时候群臣分列两班,李景只能站在一侧,这样李景的对面就得空一排位置出来,因为朝中没人能跟李景平起平坐,空一个位置当然是要彰显李景的地位,同时表示对李景的尊重,可是这样站班显得极不协调。

    而且李景站在一面说话,只能看到对面的官员,看不到自己这一侧官员的表情,这样说话非常地不舒服,有一种无法掌控全局的感觉。

    要是李景站在正中面对群臣,那就会挡住朱由检的位置和视线,这样站着明显是对朱由检不尊重,同样会放出一个不好的信号。

    因此,李景想来想去最终决定站在朱由检的龙案旁边,这个位置既不跟朱由检并列,凸显出朱由检皇帝的尊严,又能看清全场,心里感觉十分踏实。

    李景的用意朱由检是明白的,因此他对李景一直是十分感激的。

    虽然他没了实权,但是却不想连最后的面子都丢掉,如果连面子都没有了,那这个皇帝也就算当到头了。[59110957明朝大丈夫明朝大丈夫]591首发明朝大丈夫597

    但是李景突然要坐下来主持朝会,朱由检一惊之下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见朱由检心里有些不安,李景微微笑了笑道:“皇上不要有别的想法,我要坐下来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不想站着听那些大臣念这些不知所谓的奏折。我刚才说要整治整治这些人,可不想自己也跟着他们遭这份罪。我估摸着念完这些奏折,怎么也得一天时间,你不会让我陪他们站一天吧?”

    “哦?”朱由检闻听顿时恍然:“李兄打算让他们念一天奏折?”

    李景指着侍卫们抱着的奏折笑道:“这些都是三千字以上的奏折,这么多本,你觉得一天能念完么?我要让他们尝尝说废话的滋味,可不想跟他们一起品尝这种滋味,所以我就不陪他们站着了。”

    “说的对,让他们站着念,咱们坐着听,承恩,到时你机灵着点儿,差不多的时候给朕和国公爷倒几杯茶。”朱由检笑道。

    “呵呵,老奴明白。”王承恩笑道。

    “等朝会结束的时候,我定会向皇上赔罪,绝不会给皇上留有后顾之忧。”李景笑着接道。

    朱由检急忙摆手:“这就不必了,我知道李兄的心思就行。”

    说着朱由检忽然笑了起来:“要说李兄这个办法肯定好用,当年我就该用这个法子整治那些说废话的大臣。”

    李景闻言大笑:“这次我帮皇上出一口心中的恶气。”

    “哈哈哈哈!”言罢朱由检和李景相视大笑起来。

    ……

    朱由检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第二天朝会的时候,当众人陆续进殿以后,忽然发现朱由检的龙案旁边摆放着一张桌案,一把椅子,众人均是一愣。

    等李景和朱由检携手入殿,然后李景坐在朱由检身旁时都是吃了一惊,随即开始算盘李景的用意是什么。

    不过李景并没有给众人时间思考,在诸臣向朱由检问好之后,李景朗声说道:“今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只为一件事,那就是议一议应不应该出兵吕宋。”[59110957明朝大丈夫明朝大丈夫]591首发明朝大丈夫597

    高奇和陈国柱等武将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高奇从队列走出,冲朱由检和李景拱了拱手道:“大帅,这还用问么?夷人杀我海商,不教训教训他们,如何能让他们识得我大明天威。”

    李景摆摆手笑道:“这只是你的想法,不能代表大家的意见,实际上,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对出兵。”

    往沈正等人身上扫了一眼,见沈正等人默不作声,李景笑了笑,轻咳了一声道:“这几天,我收到很多奏折,这些折子我大抵看了一遍,内容基本相同,大家都反对出兵吕宋。

    可为什么不应该出兵吕宋,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我从大家的奏折当中并没有看出来,或者说没看明白。可能是李某才疏学浅,不懂各位大臣的微言大义,那么李某今天就当众向大家讨教一下。

    邓世增,这是你的奏折,你当众给大家读一遍,然后告诉我,你这本奏折里面写的是什么意思。”

    说完,李景从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折扬了扬,然后递给王承恩,让王承恩把奏折送给邓世增。

    邓世增接过奏折,向朱由检和李景施了一礼,然后打开奏折,轻咳了一声,朗声念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又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邓世增在殿内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诵自己的大作,御阶之上,李景侧头笑着对朱由检轻声说道:“皇上,你听到没,开篇就是圣人之言。皇上博学,可知这位邓大人念的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

    朱由检笑道:“这你可难不住我,这是论语里面的话。

    前一句的意思是,治理一个大国,要认真严谨地办理国家大事,要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要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的时候不能误了农时。

    第二句的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治理国家政事,就会像北辰之星(北极星)那样,只要自己在那个位置,群星自然就会围绕着它。”

    “不知皇上对这位圣人所言是什么看法?”李景笑着接问道。

    朱由检想了想道:“应该说圣人的治国之道还是很有道理的。”

    李景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很有道理,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我们可不能拿着圣人之言生搬硬套。

    唐太宗曾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个水指的是老百姓。唐太宗清醒地认识到老百姓的力量。

    而孔子呢,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只建议君主爱护官吏臣僚,至于老百姓,他告诫君主,让老百姓服役的时候不能耽误农时。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不耽误农时,就可以随便役使老百姓了?

    皇上想必应该知道,历朝历代很多统治者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这些人最后都吃了大苦头。”

    朱由检叹息了一声道:“远的不说,就说前几年吧,那么多流民造反,难道只是天灾的原因?朝廷和官府不知爱惜民力,老百姓走投无路,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景点点头:“所以说,圣人之言需要认真体会领悟,有些道理在当时的情况下可能是对的,但是现在还按照以前的标准办事可能就行不通了。而我们的官员往往不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只知照搬圣人之言,那样怎么做好事情?”

    “李兄所言极是。”朱由检连连点头道。

    抬头微笑着看了看邓世增,李景笑着接道:“为政以德,那要分对象,有些人是无法以道德教化的,就好比汉朝时期的匈奴,他们生活在草原,从小看到的就是弱rou强食,所以他们也按照这个标准行事,不然的话他们在草原上便无法生存,匈奴是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汉人妄想以道德教化他们,行得通么?所以想要匈奴人臣服,只有打,打得叫他臣服。

    至于那些夷人,他们远渡重洋来到大明为的是什么?难道是来拜菩萨的么?跟这些人打交道,得先用拳头把他们打服了才能跟他们讲道理。你不打,只跟他们讲什么为政以德,你看他们理不理你?”

    朱由检笑道:“李兄,依我看,不如把这些人派到那些蛮夷之国,让他们去跟那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去讲道路,等他们看到自己的道理讲不通了,就会明白用刀枪说话比用嘴说话有用的多。”

    李景点头笑道:“呵呵,皇上言之有理,回头等打下吕宋,我就把这些人派到吕宋去教化当地那些土著。”

    朱由检和李景所坐的位置距离殿内颇有一点距离,李景和朱由检轻声细语,下面的人根本听不清说什么,但是看朱由检和李景的表情和动作,明显是在谈论邓世增的奏折。

    见李景不住点头,邓世增还以为朱由检在替他向李景解读奏折的意思。

    眼见李景面露微笑,邓世增精神大振,念诵的更加卖力,脑袋也摇晃地更加厉害。

    其实中国的文言文应该说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几个字就可以表述很多的话语,之所以会如此精炼文字,跟中国的书写工具有很大关系。

    中国的文字最初是记录在甲骨上面,是用刀刻的,这就促使人们用最简练的文字把意思表达明白。后来文字是写在书简上面,竹简沉重不说,一卷竹简还记录不了几个字,这同样要求人们书写时要精炼文字。

    再后来,人们是把文字写在布帛上面,布帛造价昂贵,当然不能写废话。等到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中国的文化普及有了质的飞跃,但是中国文字的书写方式已经成为习惯,因此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进行书写。邓世增写的奏折自然也是用文言文。

    移动阅读请访问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