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阴丽华传奇在线阅读 - 第七章

第七章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二月,更始帝刘玄迁都长安后,打破汉高祖刘邦的祖训,封了十三个异性王,其中李通封为西平王,李轶封为舞阴王,而他们的另一个堂兄弟李松则出任了丞相。一时之间,李氏一门位高权重,成为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

    封王之后,更始帝又令舞阴王李轶负责各郡国的招降工作,各地官员为了保住职位,纷纷拜访李轶,可想见他的人实在太多了,等很长时间也不一定能见到。得知李通、李松与李轶的关系,有些官员便转向了西平王府和丞相府。如此一来,西平王府、舞阴王府及丞相府可谓是门庭若市。

    李通看着这络绎不绝前来拜访的官员,不由得心生感慨。两年前,李氏一族几乎灭门,而今日却是权倾朝野,可谓光宗耀祖。作为人臣,这已然是极高的位置,也该畅快才是,可是李通心里却无法高兴起来。权利从来不是他心中的宏愿,而更始帝一直不曾是他愿意追随的对象,这两年更始帝的昏聩他都看在眼里,若非刘秀当日令他留下打探消息,他早就跟随刘秀去了河北,也不必在此与李轶、李松虚以委蛇。说到李轶、李松,他自幼与两人感情要好,可自从李氏众族人被杀害后,李轶便恨上了刘縯兄弟,没想到最后竟害死了刘縯,她为此狠狠的骂了李轶一顿,可李轶却毫无悔意,从此更爱上了追权逐利,若不是刘秀有言在先,他只怕早就与李轶决裂,甚至亲手了结李轶性命。看着李轶这些年的作为,他甚为不齿,却不敢轻举妄动。而李轶如今虽然重权在握,但心里始终忌惮着远在河北的刘秀。李通这会见是时候离开了,便对李轶说自己可以替他回去看着刘秀至亲。

    李轶听了,觉得甚妙,当即进了宫。不知他是如何对更始帝说的,不久,更始帝就让李通持节镇守荆州。

    李通到了荆州安顿好,带上礼物与亲信光明正大地直奔向宛南白水村的刘家。李通来到刘家,自是不被刘武氏(已故刘縯的夫人)、刘丁氏等人待见,毕竟刘縯可是李轶馋害的。彼时守门的是一直不离不弃的程伯,听到敲门声来开门,一见到李通,瞬间黑了脸,迅速把门闭上。回到屋里,刘武氏问他是谁人,他谎称是孩子玩闹罢了。

    刘武氏见程伯眼神闪烁,便肃颜追问。程伯只好如实道来。刘武氏与刘丁氏一听是李通,陡然变色,沉着脸站起来就往外走。

    阴丽华曾经听刘秀提及过他们的关系,见两位嫂嫂们这般神色自知不妙,连忙拦下,让她们且听她一言。

    就在阴丽华向两位嫂嫂解释时,刘伯姬悄悄走了出去,她原以为李通走了,她也许只来得及看他的背影,没想到李通还站在门外。见到李通的那一刻,她错愕继而欢喜,却强持镇定,她勉力平静地对李通说:“李大哥,我信你。”

    李通听到声响便已看了过来,见是刘伯姬,一时也不知她这是有意出现在他面前还是无意,正当他不知要说什么的时候,没想到却听到了刘伯姬这话,顿时不免有些诧异,须臾问道:“你为何信我?”

    刘伯姬浅浅一笑道:“因为你是我从小便相识的李大哥,一直未变。”

    李通在遭受方才的冷遇后再听到刘伯姬这话,难免有所动容,他看着刘伯姬,微微勾了勾嘴角。

    刘伯姬看在眼里,自是高兴的,此时她希望嫂嫂们也能如她待见李通,想到阴丽华在里面为李通辩白,她便说:“既然李大哥尚未离开,不妨再等等,三嫂正在里面为你辩白,想必定能消去大嫂与二嫂对你之误解。”

    李通对刘伯姬颔首示意。

    “那我先进去,李大哥稍等。”刘伯姬沉默了一会之后说出了这话,虽然不舍但她深知不宜在此与李通私自久处。

    李通再次对刘伯姬颔首。

    刘伯姬不舍地看了一眼李通,默默转身走了进去。

    刘伯姬走进去的时候看到嫂嫂一行正疾步迎面而来,她连忙闪躲起来,待嫂嫂们走过之后,她趁机尾随在后。

    爱恨分明的刘武氏与刘丁氏得知李通真心后,自是不敢怠慢昔日交好的友人,为了弥补程伯的冷待,她们疾步出迎,打开门见李通身上落满了雪,心里不禁生出愧意,和颜悦色地将其迎进门后,连忙供火取暖为其驱寒。

    李通坐下来后没待大家发问,便主动道明了来意:“陛下亲近小人而远离贤臣,几乎不理朝事,整日沉溺酒色。京都长安恐怕不久将有异动,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异动?什么心理准备?”刘仲遗妻刘丁氏听了慌忙如是问道。

    “这个……”有些话李通实在不好说得过于直白,一时之间不免有些犯难。

    一旁的阴丽华会意,便说:“西平王之意是长安将有人闹事,届时或有动乱,若是波及至此,让我等无需惊慌,西平王自会相护。西平王,你要说的可是此意?”说着,含笑看向李通。

    李通连忙应道:“正是。”李通不得不承认阴丽华这话说得漂亮,他向来只知阴丽华貌美,不曾想竟也这般善解人意。他想,阴丽华与刘秀真是良配。

    之后,李通给大家说了一下刘秀的近况。大家听了,自是欢喜的。在李通离开之前,阴丽华托他找个好的学院,让刘章、刘兴去上学。这事她一早就跟刘武氏提过,刘武氏对此自是赞同的,只是考虑到束修方面所以迟迟没有点头,好不容易说服了刘武氏,让其点头,奈何妇道人家,在外走动不多,所知也不多,可托之人又无,于是这事便耽搁了,眼下李通来了,正好解了她们这个难题。

    李通对此自是没有拒绝,当下就应下了。他这般毫不迟疑的应允自是更的刘家人的欢心,以至于走的时候,得到了众人热情相送。而李通没有辜负刘家人的期望,很快便将事情办妥了,期间多次来往刘家。

    过了年,刘武氏便做主除服。阴丽华对此虽然很是纳闷,但始终没有问出口。

    除服后不久便是刘伯姬的生辰。阴丽华打算等刘伯姬的生辰一过,她便回一趟阴府,一来是她甚想念家,二来是她要把京都的情况相告而好让家人也有个准备。然而就在她临走的前一夜,刘武氏来到她的房里,跟她说:“这两三年,先是娘去了,接着又是你们大哥,如此一来,伯姬婚事便耽搁至此。若再耽搁下去,唯恐误了她一生。娘临去时最放心不下是也是此事,作为长嫂,我将此事一直放在心上,为免再耽搁下去,赶紧为伯姬相看人家,故而决意为夫君除服,也不知黄泉之下的夫君可会怨怪?”

    阴丽华看着刘武氏一副忧心忡忡,愁容满面的模样,心里怜惜不已,在阴丽华看来,刘武氏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当真不容易。她也不知刘武氏为何对她说这么一番话,但她还是宽慰刘武氏说:“大哥定会谅解大嫂一片苦心,何来怨怪一说。若大哥果真地下有知,指不定还感谢大嫂这一片拳拳慈心。”

    刘武氏闻言,勉为一笑后道:“我来并非是为使你怜惜,而是有一事自个儿拿不定主意,想一听你之见。”

    阴丽华连忙正色而道:“大嫂不妨直言。”

    刘武氏迟疑了一下,方缓缓而道:“伯姬儿时曾与一男子有口头婚约,此男子乃是如今之西平王李通。儿时长辈见伯姬与李通友爱相善,便立了口头之约,及伯姬及笈,长辈们商议两人婚事,奈何世事无常,婚约尚无过明路陡然生变,蹉跎至今。我瞧着伯姬这丫头从未放下李通,李通此人自是不错,可李通心意如何我实在瞧不出来,欲厚脸皮一问,又怕徒失其心,得不偿失,我为此事犯难不定,不知皎月可有良策?”

    阴丽华没想到李通和刘伯姬还有这样的牵扯,如此一来,她倒是明白了刘伯姬对李通的情意,想了想,她教刘武氏如此这般,只见刘武氏听着连连点头。

    翌日,阴识来接。

    刘章与刘兴见阴丽华要走,心里十分不舍,一人一边拉着阴丽华,只听刘兴对她说:“三婶婶记得早日归来,莫要忘了我们。”

    阴丽华松开他们的手,一边摸一个脑袋,说:“三婶婶定不会忘了你们,亦会早日归来陪你们,三婶婶归来时再给你们带好吃的,可好?”

    刘章与刘兴皆点了点头。

    阴丽华与众人道了别,在大家依依不舍的目送下启程回了新野。

    待阴丽华离开后,刘武氏按照阴丽华所说的那般行事――在李通再次临门之时,并没有让他如往常那般放下东西,寒暄几句便离开,她留下李通用过午膳,在刘丁氏与刘伯姬姐离开之后,先是对李通夸赞了一番刘伯姬,然后再叹息她被家人所累蹉跎至今,最后她对李通说她有心想为刘伯姬找个好人家,奈何有心无力,她请求李通帮忙相看人家。

    李通吧,自小便爱与刘伯姬一处,原因无二,就因为他喜欢护着刘伯姬,然知事后,自认自己配不上刘伯姬,便学会了隐藏,后来忙于辅助刘縯,想着有了功名之后便上门求娶,奈何族人被屠,接着逢刘母亡故,刘縯遇害,又岂是谈婚论嫁时。这一耽搁,方至今日。好不容易等到今日,正筹备求娶事宜,却听到刘武氏如此请求,他唯恐心心念念的姑娘花落别家,连忙向刘武氏道明了心意。

    刘武氏先是错愕,后是一脸欢喜,顺势与李通定下了婚约。

    翌日,李通便正式上门求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