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绝句
周晓晓来到的这个唐朝属于历史改变了的唐朝,这个时代还继承着古体诗词。
不过,这对周晓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嗯嗯,不就是作诗么?听好了!”
周晓晓清清嗓子,然后大声的朗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怎么样?现在相信了吧!”
柳眉儿此时也傻了眼,她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这该不会是你提前准备好的吧?对!绝对是这样!”
一旁的李文凯听的如痴如醉,周晓晓念的每一句话都恰如其分,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其中的韵味更是妙不可言!此诗实在绝了!
“妙!太妙了!最后一句更是有画龙点睛之绝妙啊!”
李文凯忍不住拍起了大腿,一个劲儿的赞扬着,就差激动地跪下来拜上一拜了!
周万成虽说是一个粗人,但是他也能听出这首诗的意境,虽说没有华丽高深的词汇,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春风拂面,让他听的心里特别舒服。
“老爷,她这是提前准备好的!应该给她出给题目,我就不信她一个贱婢能有惊世的才华!”
柳眉儿已经乱了分寸,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周晓晓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一首诗。
“就算是提前准备好的又如何?就连李公子都说这首诗绝妙,你还在这里嚼什么舌根!”
周万成脸色微怒,虽然他平时之所以很喜欢三夫人,是因为对方总是顺着自己,而今天她居然再三的触怒自己,周万成心里十分的不悦!
“周晓晓,你敢再作一首诗么?就以咱们周家,不!以他为题!”
柳眉儿本想让周晓晓以周家为题作诗,但是怕她以前准备过,就随机指了一个正在院子里忙活的家丁,要以此人为题目作诗!
李文凯闻言眉头一皱,这算什么题目?这明显就是在为难人么?就算是他遇到这样的题目,没有一时半会儿也根本想不出任何词汇的!
周晓晓本想着回绝柳眉儿,可是却看到那个家丁手里正握着一柄镰刀,于是灵光一闪,说道:“很随意嘛,这有什么难的。”
“那你倒是作诗啊!”柳眉儿以为周晓晓是故意装模作样,所以就立刻激将对方。
“夫人,这题目实在刁钻,自古以来都是以风景人文事物作诗,哪有单单以一个人作诗的?这实在太为难人了!”
李文凯这边刚刚开口鸣不平,柳眉儿那边就讽刺道:“哟,现在就知道维护人了!以后还能了得?”
“闭嘴!给我回去!”周万成也是听不着下去了,他大声的呵斥着柳眉儿。
“老爷!人家都把你欺负成这样了,你怎么就不吭声啊!”
柳眉儿说着又挤出了眼泪,她只要这个样子,周万成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喂,你这女人可真会添油加醋!听好了,我想出来了!”说着,周晓晓就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周晓晓话音刚落,李文凯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恩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哎!李公子,您这是干嘛啊?”
周万成在旁边不明所以,赶紧上前把李文凯搀扶起来。
现在只有柳眉儿站在一旁哑口无言,就算是她巧舌如簧,也不可能再打压周晓晓了,因为李文凯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夫人,您虽是女子之身,但是您心中的气概足以让男子为之折服!刚才的一首诗足以说明你心系家国天下,您的忧国忧民之心我定会替您发扬光大!”
周晓晓闻言一愣,原来这李文凯还是一个愤青,仅仅一首诗就把他激动成了这样,倒也是个有趣儿的人!
“李公子言重了,我本一介妇人,只是多懂了一些道理而已,刚才看到那位家丁手里的镰刀才有感而发,百姓劳作不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平时自当珍惜才是啊。”
周晓晓说的是心里话,在这样的年代,耕种都是全凭劳力,许多人的温饱都很难得到保证,若是遇到了灾荒之年,恐怕就要饿殍遍野了。
“夫人,您教训的是,在下定当谨记于心!”
说到这里,李文凯对着周晓晓深深一拜,然后说道:“在下告辞,今日受益良多,来日再来拜会,周员外,您能娶到如此贤良女子,真是让在下羡慕得很啊!”
听了李文凯的话,周万成心里十分的自豪,心中也不再误会他和周晓晓的关系了,立刻笑着亲自送对方出门。
此时,周晓晓的院子里还剩下柳眉儿和小翠主仆二人,其他的家丁都早已退到了院子外面。
“三夫人,你不走么?难道还想让我留你在这里喝茶?”周晓晓笑着问道。
柳眉儿气的面色发青,咬牙切齿的说道:“哼!咱们走着瞧!”
“走好不送!”
周晓晓哈哈一笑,关上了院子的大门,这下,她总算可以清静一会儿了。
如今正是收麦的时节,天气热得很,周万成每日都要到田里督促收割的进度,家里都是霍玉秀看着,没有了柳眉儿的打搅,周晓晓的院子格外清静。
东院里,霍姑姑正在给霍玉秀摇着扇子,房间里就只有她们两人。
“有什么消息么?”
霍玉秀从盘子里取出一颗樱桃放入口中,身体显得有些乏累,这天气总是难受的很,让人有些莫名的烦躁。
“听下面的人说,柳眉儿那边这次吃了大亏,还受到了老爷的训斥,据说是因为四夫人作了两首诗,让老爷和那李文凯公子都非常敬佩,那李文凯好像还下跪拜师了呢!”
霍姑姑也是道听途说,具体的情况她也不是很了解。
“哦?看来这步棋我又走错了,本以为可以引虎驱狼,现在可好,狼没赶走,又多添了一头猛虎!”
霍玉秀揉揉自己的鬓角,估计是头疼了,半晌之后,她又说道:“二夫人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么?她本名叫做什么来着?”
“回禀夫人,二夫人是罪臣之女,没人听她提起过自己的本名,是老爷收留了她,赐她姓周,单名一个慧字。”霍姑姑在一旁解释道。
“慧,聪慧的慧,甚好,你去把这樱桃给二夫人送去,告诉她今年暑气太重,注意调养身子。”
“是,奴婢这就去。”
霍姑姑立刻把剩下的半盘樱桃给送了出去……
不过,这对周晓晓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嗯嗯,不就是作诗么?听好了!”
周晓晓清清嗓子,然后大声的朗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怎么样?现在相信了吧!”
柳眉儿此时也傻了眼,她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这该不会是你提前准备好的吧?对!绝对是这样!”
一旁的李文凯听的如痴如醉,周晓晓念的每一句话都恰如其分,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其中的韵味更是妙不可言!此诗实在绝了!
“妙!太妙了!最后一句更是有画龙点睛之绝妙啊!”
李文凯忍不住拍起了大腿,一个劲儿的赞扬着,就差激动地跪下来拜上一拜了!
周万成虽说是一个粗人,但是他也能听出这首诗的意境,虽说没有华丽高深的词汇,但是给人的感觉就像春风拂面,让他听的心里特别舒服。
“老爷,她这是提前准备好的!应该给她出给题目,我就不信她一个贱婢能有惊世的才华!”
柳眉儿已经乱了分寸,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周晓晓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作出一首诗。
“就算是提前准备好的又如何?就连李公子都说这首诗绝妙,你还在这里嚼什么舌根!”
周万成脸色微怒,虽然他平时之所以很喜欢三夫人,是因为对方总是顺着自己,而今天她居然再三的触怒自己,周万成心里十分的不悦!
“周晓晓,你敢再作一首诗么?就以咱们周家,不!以他为题!”
柳眉儿本想让周晓晓以周家为题作诗,但是怕她以前准备过,就随机指了一个正在院子里忙活的家丁,要以此人为题目作诗!
李文凯闻言眉头一皱,这算什么题目?这明显就是在为难人么?就算是他遇到这样的题目,没有一时半会儿也根本想不出任何词汇的!
周晓晓本想着回绝柳眉儿,可是却看到那个家丁手里正握着一柄镰刀,于是灵光一闪,说道:“很随意嘛,这有什么难的。”
“那你倒是作诗啊!”柳眉儿以为周晓晓是故意装模作样,所以就立刻激将对方。
“夫人,这题目实在刁钻,自古以来都是以风景人文事物作诗,哪有单单以一个人作诗的?这实在太为难人了!”
李文凯这边刚刚开口鸣不平,柳眉儿那边就讽刺道:“哟,现在就知道维护人了!以后还能了得?”
“闭嘴!给我回去!”周万成也是听不着下去了,他大声的呵斥着柳眉儿。
“老爷!人家都把你欺负成这样了,你怎么就不吭声啊!”
柳眉儿说着又挤出了眼泪,她只要这个样子,周万成就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喂,你这女人可真会添油加醋!听好了,我想出来了!”说着,周晓晓就念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周晓晓话音刚落,李文凯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恩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哎!李公子,您这是干嘛啊?”
周万成在旁边不明所以,赶紧上前把李文凯搀扶起来。
现在只有柳眉儿站在一旁哑口无言,就算是她巧舌如簧,也不可能再打压周晓晓了,因为李文凯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
“夫人,您虽是女子之身,但是您心中的气概足以让男子为之折服!刚才的一首诗足以说明你心系家国天下,您的忧国忧民之心我定会替您发扬光大!”
周晓晓闻言一愣,原来这李文凯还是一个愤青,仅仅一首诗就把他激动成了这样,倒也是个有趣儿的人!
“李公子言重了,我本一介妇人,只是多懂了一些道理而已,刚才看到那位家丁手里的镰刀才有感而发,百姓劳作不易,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平时自当珍惜才是啊。”
周晓晓说的是心里话,在这样的年代,耕种都是全凭劳力,许多人的温饱都很难得到保证,若是遇到了灾荒之年,恐怕就要饿殍遍野了。
“夫人,您教训的是,在下定当谨记于心!”
说到这里,李文凯对着周晓晓深深一拜,然后说道:“在下告辞,今日受益良多,来日再来拜会,周员外,您能娶到如此贤良女子,真是让在下羡慕得很啊!”
听了李文凯的话,周万成心里十分的自豪,心中也不再误会他和周晓晓的关系了,立刻笑着亲自送对方出门。
此时,周晓晓的院子里还剩下柳眉儿和小翠主仆二人,其他的家丁都早已退到了院子外面。
“三夫人,你不走么?难道还想让我留你在这里喝茶?”周晓晓笑着问道。
柳眉儿气的面色发青,咬牙切齿的说道:“哼!咱们走着瞧!”
“走好不送!”
周晓晓哈哈一笑,关上了院子的大门,这下,她总算可以清静一会儿了。
如今正是收麦的时节,天气热得很,周万成每日都要到田里督促收割的进度,家里都是霍玉秀看着,没有了柳眉儿的打搅,周晓晓的院子格外清静。
东院里,霍姑姑正在给霍玉秀摇着扇子,房间里就只有她们两人。
“有什么消息么?”
霍玉秀从盘子里取出一颗樱桃放入口中,身体显得有些乏累,这天气总是难受的很,让人有些莫名的烦躁。
“听下面的人说,柳眉儿那边这次吃了大亏,还受到了老爷的训斥,据说是因为四夫人作了两首诗,让老爷和那李文凯公子都非常敬佩,那李文凯好像还下跪拜师了呢!”
霍姑姑也是道听途说,具体的情况她也不是很了解。
“哦?看来这步棋我又走错了,本以为可以引虎驱狼,现在可好,狼没赶走,又多添了一头猛虎!”
霍玉秀揉揉自己的鬓角,估计是头疼了,半晌之后,她又说道:“二夫人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么?她本名叫做什么来着?”
“回禀夫人,二夫人是罪臣之女,没人听她提起过自己的本名,是老爷收留了她,赐她姓周,单名一个慧字。”霍姑姑在一旁解释道。
“慧,聪慧的慧,甚好,你去把这樱桃给二夫人送去,告诉她今年暑气太重,注意调养身子。”
“是,奴婢这就去。”
霍姑姑立刻把剩下的半盘樱桃给送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