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魔云冲霄在线阅读 - 第0105章 葬经赏析(上)

第0105章 葬经赏析(上)

    原文:葬者,藏也,乘生气也。

    【详解】所谓葬,就是藏。藏的含义是隐匿、暂避或暂息,收藏储存的意思。这里所说的藏,是与葬互联系的,专指人的藏。原意还是专指人死后的藏,即是指坟墓,即阴宅。后来演化为人生前的住宅,即阳宅。所以葬或藏包括有阴宅和阳宅两个概念。阴宅,以汉民族来说,有殡仪馆、公墓、死者纪念塔、纪念碑亭、葬塔、皇家的皇陵、民间的坟墓等。阳宅,以现代含义,应该包括有人生前生活方面和生产方面的阳宅。生活方面的有民间住宅、宗祠、公馆、官家的皇宫、办公大楼、卧室等凡属生活方面的居住或休息场所。在生产方面则有工厂、商店、车站、码头、飞机场等。群居的村落、墟镇、城市、田庄等。凡属人生前的活动场所都属于阳宅。要葬的有利,藏的适宜,就要乘生气。

    原文: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

    【详解】所谓生气,就是阴阳气。也就是《周易》说的“太极生两仪”的两仪。这种阴阳气内外的相互斗争到一定程度,就盈而外溢,受到外在的作用而扩散就噫而成风。相互斗争到某种程度就升而为云。在上空的生气遇到了外来的冷生气,就降而为雨。所以风、云、雨都是由生气的变化而成。总的说来,在地中发生发展变化运动的阴阳气,就称为生气。

    徐弘里补注:阴阳二气的运动规律是,以扩散方式,从内向外的运动形成风、从下向上的运动形成云、从上往下的运动形成雨,在地球表层内运动的聚集而不扩散的阴阳二气,叫做生气。地:天地之地,地球表层、大地。地中:即地面以下。生气指以向内聚集方式运动的阴阳二气。从内向外、从下向上、从上往下以扩散方式运动的阴阳二气是死气。以伏羲八卦为例,阴阳二气从乾至兑至离至震至巽至坎至艮至坤的运动过程,是阴气的聚集与阳气的扩散;阴阳二气从坤至艮至坎至巽至震至离至兑至乾的运动过程,是阳气的聚集阴气的扩散。八卦之三卦爻,上爻为一类,中爻为一类,下爻为一类;从上至中至下,是阴长阳消;从下至中至上,是阳长阴消。当时者旺,未来者生,已过者死。

    原文: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人受体于父母,本骸得气,遗体受荫。

    【详解】生气在地中发生、发展、变化,发出地面而生乎万物。反过来说,世界的万物都是生气所生的,当然,人也不能例外。父母的身体是生气生的,而人子受体于父母,即是父母的生气生人子的生气。因而父母和人子的生气是同类的生气,好像是同频率的电波一样,在宇宙中是相互感应的。也就是父母生气和人子生气之间同样会相互感应。所以本骸得气,遗体受荫。所谓遗体,有两个含义,即父母本人身体死后尸体的遗体,以及父母所生人子的活遗体。死遗体受荫,必须使父母的阴宅风水乘生气,活遗体受荫,必须使人子的阳宅风水乘生气。所谓“受荫”,就是受到庇荫、保护和庇护。死遗体受荫就是尸体或骸骨保留得长久,活遗体即人子受荫是属于潜科学范畴,涉及到尸体阴宅、活体阳宅与人子的三者关系,将在下文详解。

    徐弘里补注:本骸,指父母(祖先)的骸骨。遗体:指父母(祖先)的活体后代。

    原文: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故葬者反气纳骨,以荫所生之道也。经云:气感而应,鬼福及人。

    【详解】生气生万物,人之所以生,就是因为生气的聚合所致。凝结的生气,就成为人的骨骼。这种为生气所凝结的骨骼,直到人死了,即便皮rou腐烂,而独留骨骼,因此骨骼还是原来的生气。所以葬或藏,就是使外来龙脉同类的生气反纳入独留的骨骼,以资荫骨骼生气旺盛,使之庇荫骨骼同时感应遗留的人子活体,这就是葬乘生气的道理。经书说:反气纳骨感应的生气旺盛与否,其祸福都能感应于人子,乘得旺盛则得福,吉利。乘得不旺盛则得鬼,不吉利主凶。

    原文:是以铜山西崩,灵钟东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详解】所以铜山在西方崩倒了,他的生气扩散到同类生气铸造的钟,在东方也会受到感应而鸣。树木到了春天会发新的枝芽,室内的粟到时候也会发芽,都是因为地中生气运动变化所致。地中的生气我们用rou眼是看不见的,怎样知道它的变化呢?可以观地之势,即龙脉的行走起伏,过峡、驳换、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弛的势就知道。它的积聚,就是看龙脉运动的静止。古人为了使积聚的生气不散不噫,运动变化的生气使它静止,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就称之谓风水。

    原文: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详解】扦好风水的方法,即葬法。以得水为最紧要,其次就是藏风。因为水是生气生的,所以有水就表明生气旺盛,没有水就表明生气薄弱。水源长、流量大是与生气的旺盛成正比的。因此,葬法以得水为上。所谓藏风,并不是其他风水经典和历代许多术者说的蔽外来“空气流动而成风”的风。因为这种风是蔽避不了的,更是藏不住的。而这里所说的风是生气噫而成的风。是生气盈而外溢,或聚气不良而扩散的生气。所以藏风的意思应该是使生气不噫,防止向四面八方扩散,即是说扦坟墓要密封,或进葬在较深的地层。阳宅要注意保温和通风设备,使住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适合人的生活生产,就谓之藏风。由于藏的主旨是乘生气,得水则可以得到较旺盛的生气,所以,葬法以得水为上,而藏风次之。

    原文:气之盛而流行,而其余者犹有止。虽零散而其深者犹有聚。经曰:外气横行,内气止生,盖言此也。经曰:浅深得乘,风水自成。

    【详解】得水固然为上,即使水源过长、流量过大,生气过于旺盛而外溢,还是可以使其静止,余气虽然是零散的,并在地层的深处,但也可能聚积使其不扩散。经书曰:外溢的生气(指风)到处流行,而没有外溢的内气是静止的生气。经书还说:气盛的可以浅葬,余气就要深葬,浅深乘的适宜,风水自然是好的。生气这一概念必须弄清楚,生气是阴阳二气的总称,是土生的,生气又生水,生气内在的矛盾是阴阳气的对立统一,是处在不断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之中,世界万物是在“斗争----统一----斗争”的往复过程中而产生的,它是“行乎地中”的,所以,在地中的阴阳气才称为生气。以地球来说,处在地表外的不称为生气,而称为万物。水是万物之一,为生气所生,不应称为外气。“气藏土中”,谓之生气也不能称为内气。本节所称的外气是以葬法而言,所谓内气,是龙气和龙虎气。所谓外气,是指堂气,龙虎外的水和隔水的万物都称为堂气,也可以称为朱雀气。《葬书》说,“以水为朱雀者”,可见朱雀不是专门指水。在古代主要指朝应水和朝应峰,在现代应当指堂前的所有事物。

    原文:土者,气之母,有土斯有气。气者,水之母,有气斯有水。故藏于涸(音和)燥者宜深。藏于坦夷者宜浅。经曰:土行气行,物因以生。

    【详解】这里说的土,是指“上浮者为天,下凝者为地”的地。是《周易》的坤。以现代话来说,就是地球的表层。以地理术术语来说,就是除水以外的龙脉。土,是生气之母,有土才有生气。生气是水之母。有生气才会有水。就是说,土生生气,生气生水。生气并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具体的物质。所以要认识生气,只要观土察水就可以了。因此葬于涸燥缺水的地方,必定是生气稀薄,适宜葬深。而在平坦的地方,水较多,生气比较旺盛,所以要浅葬。《经书》说:土发生变化,生气也发生变化,土多质好,生气就多,质量也随之好,水也就多,质量也就好。世界万物就是因土的变化随之生气发生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多与好,是指生物的生长需要而言)

    原文:葬山之法,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与形顺者,吉。势与形逆者,凶。势凶形吉,百福希一。势吉形凶,祸不旋日。千尺之势,宛委顿息,外无以聚内,气散于地中。经曰:不蓄之xue,腐骨之藏也。

    【详解】葬山的方法,即阴阳宅的选址(点xue),布局、排(放)水、定吉向,其中包括格龙、乘气、消砂、纳水、开山立向、坐xue分金及规划、建筑设计等,以察势最难,其次是观形,方术即理气则比较容易。什么叫做势和形呢?势与形,统称为形势,也称为峦头。方,即理气。形势就称为形法,理气亦称理法。势是生气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迹象,是动态。形是生气的静态,静止的现象称为形。例如为龙的奔腾,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就属于势。朝应峰砂的尖齐高耸,方圆秀丽,xue的乳钳窝突就属于形。在本节以远方来的称为势,近处结的称为形。凡是从远方来的动态势,与近处生气静止所结的静态的形是顺的,即是说什么来势,就应该结什么形,如来龙从天而降,生气旺盛,则形如龙腹,势与形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顺者,主吉。凡属势与形不相适应的,例如来龙从天而降为万马奔腾的势,而xue位明堂狭小,超蜂朝水不秀,势与形两不相适应,是谓势与形逆,则主凶。若势凶形吉,主福不多;势吉形凶,灾祸立至。由此看来,势与形要相适应,而且形比势要重要一些。如果屈曲委婉之势立即势止结xue,而明堂狭小,没有秀峰吉水,就属于外气无以聚内气,内气也就会散于地中。这样的xue位,经书说是不蓄气的xue位,是腐骨之葬。

    原文:上地之山,若伏若连,若原自天。若水之波,若马之驰,其来若奔,其止若尸。若怀万宝而燕息,若具万膳而洁斋。若橐之鼓,若器之贮,若龙若鸾,或腾或盘,禽伏兽蹲,若万乘之尊也。

    【详解】如是上地的山,其来龙气势磅礴,却似隐伏不见,行龙好像中止,而又绵延相连。其起祖原自天,很高很高,行龙一起一伏象水波一样,而其势如同跑马,勇往直前,在静止的时候,如同死尸,一动也不动。其过峡束气,中间如燕息的细小。其展气起峰像怀有万宝的庞大,之玄灵活秀丽,好像具有万膳洁斋一样。总之,龙的来,要如龙鸾之玄屈曲,或弯环盘踞,或飞翔高耸。龙的到头静止,如同禽伏兽蹲一样,像有帝王的威严。李定信注:如此择意,令人费解何龙、何势或何形也。

    原文:地势原脉,山势原骨,委蛇东西,或为南北。宛委自复,回环重复,若踞而候也,若揽而有也。欲进而却,欲止而深,来积止聚,冲阴和阳。土厚水深,郁草茂林,贵若千乘,富如万金。经曰:形止气蓄,化生万物,为上地也。

    【详解】地势,是指平地龙,即支龙的趋势。山势,是指山地龙,即陇龙的趋势。平地龙的趋势是看地表面的脉络,所谓脉原一线,即草蛇灰线。山地龙的趋势是看山脊石骨的走向。好像蛇行走一样,爬向东西又趋向南北,又复直行,又再回环。仿佛蹲在那里要等候什么,又好似抱揽着什么东西。又好似欲进而欲退,欲静止却又深来。行龙象这样的积止又聚集,阳气和阴气既斗争又统一,即九六冲和的变化。土是厚的,水又是深的,草木又非常茂盛,这样的来龙,其贵一定如千乘,其富一定如万金。所以经书说:这样形止而气蓄的形势,就可以化生万物,称为上地

    原文:地贵平夷,土贵有支。支之所起,气随而始,支之所终,气随以钟。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经曰: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法葬其中,永吉无凶。

    【详解】本节所说土地,土,是指陇龙,即高山龙;地,是指支龙,即平地龙。平地龙,以平坦的大地为贵。山地龙,以分支多为贵。无论是珑龙或支龙,分支以后的生气,都是从分支的地方,另起的生气。分支龙的终点,生气也随之而钟。观陇龙或支龙开嶂分支的方法,为察其行势,束气时要隐隐,即微小得好似看不见;展气时,要隆隆庞大。要之玄屈曲,微妙玄通。这样的龙脉必定是吉龙脉。经书说:平地龙有吉气的是平原随土而起脉,陇龙的分支有止气,其水是随支比肩而来,交会于龙终之前而止。来龙的势一起一伏,回复始终,而与形顺是葬于龙尽气钟之处,就永吉无凶的。

    原文:夫重冈叠阜,群陇众支,当择起特。大则特小,小则特大。参形杂势,主客同情,所不葬也。

    【详解】在重重峰峦,叠叠冈阜的地方,群龙众支会聚于明堂,选址点xue当区别其特殊的龙脉。如众龙众支都很大,则选取小的,群龙众支都是细小秀丽,则选取大的。参差不齐的形和险恶的势,而且来龙xue(主)和水口、朝应的峰砂(客)都是同样的险恶杂势,决不可以葬。

    原文:夫支欲伏于地中,垅欲峙于地上。支陇之止,平夷如掌。故经曰:支葬其巅,陇葬其麓。卜支如首,卜陇如脚。形势不经,气脱如逐。

    【详解】若是支龙在地中伏行,而陇龙在地上屹立高耸,无论是支龙或陇龙的势止气钟,其明堂平坦如掌,就可以选制址或点xue。所以经书说:平地龙要葬在高处,而山地龙必须葬在山麓。因此,平地龙选址点xue在头上,而山地龙选址点xue要点在山脚下。否则,葬法不合度,即山地龙若葬在最高处,平地龙若葬在低处,那就要脱气,即扩散生气。

    原文:夫人之葬,盖亦难矣。支垅之辨,眩目惑心,祸福之差,侯虏有间。

    【详解】其意以寻xue之难,虽差之毫厘,远之千里也。

    原文:山者,势险而有也,法葬其所会。故葬者原其所始,乘其所止。审其所废,择其所相,避其所害。浅以乘之,深以取之,辟以通之,阖以固之。乘金相***土印木,外藏八风,内秘五行,天光下临,地德上载,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以君子夺神功改天命。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功夺造化。

    【详解】李定信注:本节总论葬法。山,指来龙。来龙的龙势若险要,必定有吉xue。葬法是葬其所会。即群龙众支会聚之所。要乘生气必须要原其所始,即是从随龙水的源头,来龙起祖的祖山起。乘其所止,即是选址点xue在龙尽气钟而诸水会聚之处。审其所废,即审察来龙是否为断山、石山、童山等,明堂朝水朝峰是否有煞水峰等。择其所相,即审择来龙势是否若水之波若马之驰,xue场龙虎是否迹乎冈阜龙盘虎踞,朱雀水是否曲屈弯环悠扬清澈,朱雀峰是否尖圆高耸方圆秀丽等。避其所害,如理气方面的消砂纳水,形法方面的植树造林等。坦夷宜浅,涸燥宜深,以乘生气。对闭塞而迟缓的生气要使之畅通,如xue场周围是土而井底是石,当培土以通生气。对于总合聚集的生气要稳固以防其扩散。对外防止四面八方生气噫而成风(外藏八风),对内要秘合五行。如此的乘金相水,即金水自相逢,其xue土(指“五土四备”的土)就自然印滋棺木骸骨。对上应天星,对下合地德,使九六冲和而不干不湿、不高不低、不寒不热,而含金木水火土的五土(即所有元素)四季具备。因此,君子夺神功改天命,即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全凭目力的作用,工力的周全,以趋全美而避缺陷,增高益下,其中的微妙全在术者智力,按照上述规律类推,灵活运用,玄通阴阳,乘好生气,自然就功夺造化。

    徐弘里补注:势险,势即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势,指较远之山峰、山脉,其势即后文势如万马、势如巨浪、势如降龙、势如重屋;险,非险要之险,指天然屏障。势险指远处有雄伟、秀丽、有情的山峰、山脉作天然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