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在线阅读 - 第380章 还是抄家来钱快

第380章 还是抄家来钱快

    380还是抄家来钱快

    白龙军动手抓捕孙、丁等五家之人,并未在徐州引起太大的混乱。

    反而因为‘土改’法令要率先在徐州周围执行,因而引起整个徐州百姓的忙碌。

    在法令发出第二天,徐州府衙就迎来了一大群,要求登录人口的百姓,他们可是也是了解过‘土改’法令的。

    知道这项的法令,竟然是根据一户的人口数量,来进行土地分发。

    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一家当中的人口多少,决定了他们所得土地的多寡。

    要知道,是古代,也是有很多黑户口的。

    特别是明末,连年饥荒,每年不知死去多少人,朝廷当初登记的户籍,很多都失效了。

    虽然徐州地区相比起河南、陕西等地,要好不少,但李子霄依旧有借这次‘土改’机会,重新登记徐州现有人口户籍的打算。

    这方面的事务,李子霄直接甩手给邱广明去干,这家伙现在一心想着表现立功,李子霄当然要给人家这个机会了。

    而且李子霄对于自己的能力,也是有自知之明,他对于那些繁琐的政务,当真不太擅长。

    这方面,他一般只会掌控大方向,具体如何执行,交给手下专业人才去做即可,他可不想像崇祯那样,到了三十来岁就白了头。

    随后,李子霄在赵子龙和李岩等人的陪同下,进了孙家的内院。

    看着孙家那修建得,金碧辉煌的内院,和大厅里各种古玩,以及名家字画等物,把向来过惯了苦日子的赵子龙等人,看得两眼发呆。

    赵子龙吐了吐舌头,震惊的说道:“我的天呢,这宅子得花多少银子,才建得起来啊!估摸着没有十几万两银子,那是想都别想。”

    连投靠李子霄一向慎言慎行的李岩,此时也叹息道:“哎,据传孙家有上千亩田地,佃户多达万人,每年他们家收取高达五成的田租。

    只需要一年,他们便能打出十几万斤的粮食,而孙家也是徐州最大的粮食供应商之一。

    这些年,他们通过囤积粮食,哄抬粮价,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却继续不向朝廷缴纳任何税赋,他们手里要是没银子,那就奇了怪了。”

    此时,李子霄随手拿起大厅中一个古玩,冷声说道:“日后我的地盘上,绝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身为这个国家的一员,每个人都要做出贡献,或许有人能力大,那就多贡献,有人能力有限,那就少贡献些。

    缴纳赋税人人有责,这些大户更应该主动带头,要想做这个国家的吸血鬼,只进不出,门都没有。”

    三人站在大厅里,看着白龙军众士卒,把孙府内的东西,一箱箱一件件的搬了出来。

    随军的书记官,则客窜了一把账房先生,将抄出一件件物品全部登记造册,一件件的金银玉器,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光。

    “果然还是抄家来钱快啊!”

    突然,李子霄看着从孙家抄出的那些金银珠宝,两眼发亮,感慨说道。

    李子霄估摸着,这次他查抄了孙、丁等五个地主大户,少说也能抄出百万两银子,要知道孙、丁两家可是徐州有名的地主大户。

    更重要的是,两家的覆灭,腾出了大片的无主田地,正好用在这次‘土改’上,加上他们留下的这些府宅,产业,也能卖一大笔钱。

    这及时的缓解了李子霄,此时缺钱的窘境。

    没错,李子霄此时就是缺钱,他之前手里的近百万两银子,在区区半年多的时间内,就让他花完了。

    除了白龙军的换装,军饷之外,再加上他整顿徐州卫所,开渠,打井都花了不少钱。

    除此之外,李子霄为了以防万一,在他在徐州推行‘土改’之前,他还派人向崇祯送去了一份奏折和二十万两白银。

    在奏折中,李子霄夸大了徐州土地兼并,给当地百姓带来的苦难,认为自己的‘土改’非常有必要。

    至于剩下的二十万两银子,名义上是他‘孝敬’崇祯的。

    对此,崇祯直接将李子霄这份奏折留中不发,等了五六天没消息后,李子霄就明白了崇祯的意思,这才敢在徐州动手。

    不得不说,李子霄奏折中,所陈述的这些地主大户上百年来,肆无忌惮的土地兼并,已经严重影响大明朝廷的统治。

    甚至于,崇祯在看完李子霄的那份‘土改’法令后,深深被吸引,可惜他深知要想推动这些法令执行,是多么的困难。

    此时的大明早已经风雨飘摇,就像一个重病的病人,而‘土改’这是一记猛药,崇祯不敢用。

    因为他怕一用,不但救不活大明,反而会因为药力太猛,直接让大明倒下。

    所以,崇祯故意将李子霄的奏折留中不发,他相信李子霄会明白他的意思。

    崇祯也想借助李子霄的手,看看他如何在徐州推行这项‘土改’法令,以及法令的效果如何。

    至于那二十万两银子,崇祯也毫不犹豫的收下了,此时国内张献忠,李自成等乱匪再次兴起。

    崇祯就更缺银子了,看着主动给自己送银子的李子霄,崇祯在心里不由大呼:李卿家真乃忠臣也!

    而这些都不是大头,真正的大头,是被李子霄花在了买船和造船上面了。

    李子霄可一直没忘记打造自己的水军,他之前以防备倭寇为由,从朝廷的工部都水司下辖的龙江船厂,定了八艘千料的江海兵船。

    单单就是这十八艘千料的江海兵船,就花了李子霄整整近二十万两银子。

    其中,其实有大半是用来贿赂工部官员,打通关节的。

    毕竟,李子霄这样购买江海兵船,其实是不符合规矩的,但在银弹的攻势下,工部的那些官员直接特事特办了。

    此外,李子霄还从扬州的几家民营船厂,购买了十几艘江船,组建了一支船队。

    平日里负责白龙军的后期之用,战时可以被征召,配合水军作战。

    李子霄倒是想自己造一家造船厂,可是最后他发现,不管是从花费的钱银,还是耗费的时间上,都是不太划算的。

    最后,李子霄还是听从了李岩的建议,打算想办法掌控一家官办造船厂,最后经过挑选,李子霄将眼睛瞄上了,苏北的清江船厂。

    明代的造船业,其实已经发展到了华夏古代造船业的顶峰。

    有民办的,也有官办的,当然要是论规模和技术先进,还是要以官办的厉害。

    而明代最大的一批官办造船厂,首推就是金陵的龙江船厂,苏北的清江船厂,山东的清河船厂,福建的台南船厂和东北的吉林船厂。

    苏北的清江船厂,此时位于淮安府山阳、清河两县之间的运河沿岸,因频临淮水,故以‘清江’命名。

    只不过,想要将这家造船厂弄到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除非李子霄直接举兵造反,那样倒是可以轻松占领这座造船厂。

    可是,现在李子霄可不会造反,那样得不偿失,他可是深知自己身上这身官皮,对于他的重要性。

    如此一来,想要将这家大型造船厂有他掌控,至少要让船厂官员听从他的命令,按照他的想法打造船只。

    李子霄就需要不少银子,而这次查抄孙、丁等五家地主的大户,完全就解决了李子霄的燃眉之急啊!

    其实,李子霄这次推行‘土改’法令,在心里早就计划趁此抄一波家,向这些地主大户‘借’银子,解自己燃眉之急。

    当然,李子霄更明白,这种靠抄家获取银子的方法,绝不能多用,否则他可就要成为全天下富人的公敌了。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很快就会知道,在徐州推行‘土改’法令,真正幕后主使人是他。

    那时候,他将会成为全大明多数地主大户的敌视,这已经会严重影响日后他势力的扩张。

    要知道,每个地区的地主大户,到时候一听到是他要占领那里,第一个念头一定是想法设法阻碍。

    那些地主大户在每个地区,都有着极强的影响力,他们要是想法设法阻碍,会给李子霄造成不小的麻烦。

    不过,李子霄依旧会继续推行‘土改’,因为他认为这对他来说,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毕竟,他在得罪了这些地主大户的同时,却拉拢了大明过亿人口中,高达九成的普通农民百姓。

    有了这些占据大明绝对数量的农民支持,李子霄就不会惧怕那些地主大户。

    但李子霄不会傻到得罪全大明所有富人,那样他的麻烦,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李子霄反感那些地主大户,是因为他们土地兼并,对社会危害大,而好处少。

    但李子霄却对商人,比较宽容,未来商人阶层,属于他要拉拢的阶层。

    比如,李子霄到了徐州之后,虽然借助邱广明府衙的名义,征收了二十抽一的商业税,却也取消了其他苛捐杂税。

    比如,取消在运河河道上设卡,收取过河税,对于造船,纺织,冶铁等行业,发布优惠和扶持的政策。

    正是因为这些优惠和扶持政策,才让商人对于徐州征收商业税的做法,采取了接受的态度。

    至于最后的官宦阶层,对于李子霄来说,那就要看情况了,有些是必然要拉拢的,但有些却要使劲打压。

    而就在抄家的时候,孙家院子外响起了一阵气急败坏的声音:“你们都给本官让开,本官乃徐州都指挥同知,你们敢拦我!”

    “我不管你是谁,我们只知道没有将军之命,谁也不许进去!”

    院外同时也传来了一名白龙军士卒的声音。

    “哦,孙明英来了。”

    李子霄毫不意外的笑了笑,对一旁的李岩说道:“李岩,去把咱们的孙同知请进来吧,他在外头这么久,也该急坏了。”

    “卑职遵命!”李岩笑着应道。

    李子霄所说的这个孙明英,还真就是徐州的都指挥同知。

    只不过,这个孙明英不算是孙家人,不过和孙家也有着不少关系,当初孙明英就是在孙家扶持下,才得以坐上徐州都指挥同知一职的。

    甚至于,要不是李子霄空降到徐州,接替了魏千湖,坐上了徐州都指挥使的位置。

    孙明英还想着,过几年等魏千湖走了,他能接替徐州都指挥使的位置呢,现在李子霄一来,让他计划落空了。

    所以,对于李子霄,孙明英在心里是很记恨的。

    这以至于,等李子霄到了徐州就任都指挥使后,对于李子霄可尽可能的躲着,就是不配合。

    不过,对此李子霄并不恼怒,反而乐于看到孙明英这样做,趁着孙明英撂挑子的机会,李子霄让李岩实际替代了孙明英的工作。

    等到一个月过去后,孙明英再出来,竟然发现他被李子霄给架空了,他的命令几个人没几个人听了。

    这下子,他可是真慌了,数次去找李子霄,可却全被李子霄想办法躲了,至于孙明英此时这个徐州都指挥同知,做的是有名无实。

    之前,孙家之所以不同意李子霄的‘土改’法令。

    其实就有想趁机跟邱广明讨价还价,让邱广明跟他们一起给李子霄施加压力,让孙明英重回自己职位的意思。

    可是孙家人这次真的失算了,他们掉进了李子霄一早就挖好的坑,再也爬不出来了。

    这个时候,孙家被打成了谋逆的罪名,孙明英怎么可能还坐得住,当然要过来找李子霄了。

    不一会,李岩就领着孙明英和几名差役,走进了孙家内院。

    当孙明英看到孙家内院的空地上,堆起的如同小山般高的,各种古玩和金银细软时,只觉得身子晃了晃,差点要晕倒在地。

    他伸出右手,颤巍巍的指着李子霄,却说不出话来,身边的衙役见状,赶紧扶住了他。

    孙明英好不容易,才缓过气来,他指着李子霄,恨声道:“好你个李子霄,你目无朝廷公文,竟敢擅自查抄乡绅世家,你该当何罪?”

    李子霄看着这位,脚下的厚底官靴,都沾满了尘土,身上的官袍,也已经被汗水侵透的徐州指挥同知,心中一阵冷笑。

    让你当初撂挑子,现在老子不用你了,你还是那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