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国崛起1857在线阅读 - 第五百四十五节 交货的麻烦

第五百四十五节 交货的麻烦

    李秀成确实遇到了大麻烦。

    跟英军炮战失利他能想到,之前在上海城的时候,他就发现英军装备的阿姆斯特朗后装线膛炮比他的前装滑膛炮好了太多,不但射速更高,而且射程更远,炮弹威力也更大。

    英国人在租界中下了大功夫,这可不是协防上海城,不是帮清军打仗,而是保卫他们的老巢,他们在租界中,拆除了大量的民用建筑,修造了坚固的工事,雇佣了大批的民夫提供后勤,组建了两万大军。

    关键是他们有300门阿姆斯特朗大炮,李秀成虽然拥有更多的大炮,但是在正面上不可能完全施展开,而且之前的炮战,让他的优秀炮手伤亡太多,已经很难冒着炮火跟英国人进行炮战了。

    从其他方向迂回的话,英国炮舰在吴淞江口巡防,黄浦江更是英国海军的舞台,两面都不可能对租界形成威胁,以外海为中心,英国人采用收缩防守的战略,真的让李秀成头痛。

    在这种情况下,他也不是毫无办法,打仗吗,无非是多死点人,总能赢的。

    所以他让步兵冒着炮火一次一次冲锋,但是这时候他发现,洋人竟然拿出了一种新式武器,一种射速很高的火枪,一扫就是一大片。他不了解这种武器,从来都没见过,根本就无计可施,当地面上躺了一层太平军的尸体后,李秀成知道强攻也不是办法。

    对新式武器的不了解,让李秀成觉得根本不可能用步兵打进去,填多少人命都没用。

    所以万般无奈之下,他才想到向大明求助,因为这时候,在他的认识中,也只有大明那种巨炮,才有可能压制住英国人的大炮,甚至他想过用巨炮迂回到后方轰击英国人的军舰,不需要对付黄浦江上的主力舰,只需要干掉狭窄的吴淞江上的炮舰,他就能通过那条江攻击租界后方。

    好消息是大明商人告诉他,大明兵工厂那边联系好了,愿意出货。但是强调这跟大明官府武官,完全是私下的贸易,所以这价钱还得提一提,提到每门大炮十五万两。

    李秀成默认了这群吸血鬼的敲诈,只要能得到上海,花多少钱都能赚回来。一旦失败,不但前功尽弃,李秀成觉得自己可能会有大麻烦。

    这几年洪秀全让他执掌大权,虽说大多数时候他的权力都畅通无阻,但是他明白,反对他的一股势力已经形成。洪姓王爷不可能看到他做大,早就在暗中拉拢他的手下,联系其他强势的王爷。只要他这边稍微给点机会,那群人一定会给他找麻烦的。

    这就是为什么他宁可亲自来上海指挥战斗,也把堂弟李世贤继续留在宁国府的原因,他担心他的主力一旦调离天京,从赣北调回徽州驻防的杨辅清会有什么举动,洪秀全天天住在深宫,毫不过问政事,可谁能摸清楚这个天王脑子里在想什么呢,万一他在玩一次给杨辅清一封密诏,大军不在天京,杨辅清突然带兵进京,他李秀成也就成了第二个杨秀清。

    因此李秀成一边将李世贤继续留在宁国府盯住杨辅清,一边竭尽全力务求一战击溃上海的洋人势力。

    至于太仓哪里,他将在赣南的汪海洋派在哪里,他不太担心汪海洋会跟左宗棠有什么勾搭,因为当年正是左宗棠将汪海洋从浙江赶到福健,又从福健赶到江西,把汪海洋打的如同丧家之犬,汪海洋手下的老弟兄,死在左宗棠手里的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俩人血海深仇,不可能和解。

    但依然得看他李秀成能不能尽快攻下上海,否则时间一久,汪海洋哪里保不住有异动,汪海洋跟左宗棠血海深仇,但是他的手下中,可是有大批鲍超的旧将,一旦鲍超暗中联络,汪海洋有什么举动,自己在上海失利的话,鲍超联合汪海洋就能够直进天京城,再来一次天京之围。

    所以他必须快,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拿下上海,不给任何人机会。

    只要他拿下上海,然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跟汪海洋汇合,在太仓聚歼左宗棠大军,彻底扫清渡江的障碍,这样汪海洋部也只能跟着自己一起北伐,北伐能不能成功都不是关键,把汪海洋这帮人赶过长江去,让他们像当年的陈玉成那样去江北开辟地盘那么江南也就稳固了。

    至于杨辅清,汪海洋部无论顺利还是不利,他都有足够的借口调杨辅清过江支援,毕竟自己的军队跟洋人苦战一场,而杨辅清养精蓄锐,于公于私都得他去支援。

    杨辅清和汪海洋都去了江北,不管他们折腾成什么样子,江南一带连成一片,都是他李秀成说了算,对洪姓王爷们也就不用太顾及,接下来他就可以大展拳脚,在这整个地域施展他的手段了。

    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尽快拿下上海。

    好消息是大明答应卖给他大炮,但有一个困难就是,如何躲开英国人的封锁。

    英国海军已经不敢靠近上海城,但是他们依然在黄浦江上占有优势,在长江上,在大海上,英**舰始终控制着制海权,大明的走私商敢要那么高的价码,最大的理由就是他们的货物不断的被英国人扣押。

    尤其是宁波港现在被英法联军的海军封锁,大明商船无法靠岸,现在大明弄来那么点东西都是靠走私,走私一船粮食、布料被扣也就扣了,他的军队还能从其他地方筹粮,但大炮如果被扣了,他就无计可施了。

    另外听说大明生产这种炮也很麻烦,一年才能生产一两百门,他们的存货最多几十门,如果全都卖给他,又让英军扣押的话,让他等一年,他可等不起。

    他宁可慢一些,但要稳一些。

    所以他建议,改在陆路交货,而且分开两边,大明商船大可以将一批大炮运到福州,然后走陆路到浙江,另一路则走江西,通过赣江送到太平军手里。

    走江西只是备案,是担心另一路出现问题,如果能从浙江送到太平军手里,多则一个月,少则十来天他就能再次发起对上海的攻势。

    “这个李秀成倒是谨慎,也好这样还免了我们的麻烦!”

    朱敬伦收到建议之后很痛苦的同意了。

    这样大炮将走海路先送到福州,往北在闽浙交界处的分水关交给太平军,太平军一路往北运到温州,然后通过水路一直送到杭州,在杭州又有到上海的运河,因此事实上只要送到温州,那么十天之内基本上就能抵达前线。

    至于走江西哪条路,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长江是不能走的,因此到了江西,最多是送到徽州,从徽州陆路运输到前线,得经过整个江苏,一路上有山有水,就是没有连续的水路通道,没有一两个月很难送过去。

    “要是有铁路就好了!”

    朱敬伦感叹一声。

    修建宁波到杭州的铁路已经放上了日程,江浙一带连年战乱,人口不及过去的一半,只有两千来万人,加上太平天国的暴力管理,征地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

    但朱敬伦还想马上修建一条从广州通往福健的,从广州通往江西的,通往广西的,等三条跨省铁路,在玩广九线酝酿八年的故事,他可玩不起了。

    广九线那是在树立信用,目前那几座平白无故立起来的桥梁,已经成了大明保护私产力度态度的象征。

    旗子已经立起来了,那么就需要让大家见一见大明维持法制的能力和决心,保护私产的态度已经有了,但是保护私产是要依靠法律还是政府的自觉,显然法律更加靠谱,因此朱敬伦现在需要树立法律的威信。

    还是通过修铁路。

    这一次他打算征地,但不是盲目征地,而是要有道理,有法理的。他决定出台征地法,后世各国都有相关的法律,即便公知崇尚有加的灯塔国,也是有征地法律的,而且还因为有人利用这种法律钻空子,引起过各种纠纷。比如政府征了一个老旧住宅区进行公益性改造,结果后来转手给了私人企业,当地人发现很快那个企业从他们的土地下发现了巨大的煤矿,马上怀疑是政府勾结利益集团用法律侵犯他们的利益,直接就告了联邦政府。

    朱敬伦出台征地法,当然不是要跟老百姓争利,他是为了杜绝那种盲目的土地情节,就是有些人打死不肯卖地的,那么怎么办?道路难道不修了吗,这不现实,最后只能是委屈少数,造福多数了。

    但是法律一定要公道,不能沦为利益的工具,所以只能在真正对公众有益的地区进行争地,比如修建一条十分必要的铁路,可以争地,但是没有必要的情况,就不能征地。

    相关的法律条文,已经让大明的法律专家去考虑了,大明现在出台法律很简单,因为还没有议会的掣肘,朱敬伦盖上大印就能批准法律。

    相信这个效率会非常高,一个月之内,相关法律就能出台,三个月之内,就能完成相关争地,半年之内,三条铁路线就能同时动工,三五年之内,大明铁路网就能形成。

    至于民间的反抗是肯定会发生的,这一次朱敬伦会采取强硬的措施,因为他会告诉别人,这是法律决定的,他不在乎有人会恨法律,朱敬伦的认识始终是,法律可以让人憎恨,但是必须得到信任,不管是憎恨法律还是喜欢法律,大家首先得先做到相信法律。

    一旦他让所有人相信法律的力量,那么法律说保护私产,大家才会信服。到时候才能出现资本家毫无顾忌的将资本投入工业领域,因为他们知道,即便不是土地这样可以作为祭祀产业的资产,依然不会无缘无故被权贵夺走。

    那时候私人投资浪潮才会到来,真正的工业革命才会启动。

    目前最关键的,还是帮助李秀成夺回上海,最好的结果是,太平天国武力占领上海,然后大明通过外交途径取得这里的管理权,哪怕是帮太平天国收税也好,坏一点,太平天国决定自己管理上海,导致上海这个经济中心效率大跌的话,那么朱敬伦就得考虑一下让宁波暂时代替上海发挥长三角地区经济中心作用了。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