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光熹帝国在线阅读 - 第二十六章 朝堂争斗

第二十六章 朝堂争斗

    随着蹇硕身死,麾下的部队被收编,灵帝末期的夺嫡之争终于尘埃落定。何进带领着文武群臣重新入宫,在灵帝的遗体面前共同扶立刘辩继承皇位,算是明确了刘辩的合法地位。

    潘隐的尸体在宫里的角落处被找到。由于没有证人,何进只以为是潘隐的身份被蹇硕发现,为蹇硕所杀。如今蹇硕身死,便死无对证,只好命人厚葬潘隐。

    接着何进与朝臣们合议,尊meimei何皇后为皇太后,因刘辩年幼,便让何太后垂帘听政,着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何进参录尚书事。封刘协为渤海王(后迁陈留王),大赦天下,改元光熹。

    光熹初年正式确立,虽然现在刘辩只是提线木偶般的傀儡皇帝,万事都由何进与朝臣们合议,再由自己的母亲何太后点头,自己只有旁听的份。但是刘辩却并不介意,仍然继续玩着那扮猪吃老虎的把戏。

    何进的权利日渐膨胀,十常侍的势力也未见消弱,董卓也在河东虎视眈眈,窥视国器。刘辩并不是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他只是在耐心等着历史的某一刻的那个机会,按着他的计划一步步的走着。

    蒋奇按照他的吩咐成功的收编了蹇硕的部队,将蹇硕的头颅在军营里一扔,余众皆伏地拜降。他将这些人拆散化入陈伟等人的各个分队之中,进行教育与同化。此时蒋奇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五千左右,成为了洛阳城里的不可忽视的一支军事力量。

    成功的收编了蹇硕的部队,为刘辩今后的计划增添了很大的助力。但是蒋奇的军力膨胀同样也引来了袁绍嫉妒的目光。

    虽然刘辩继位,袁氏一门成为了与何进并肩的朝廷权贵,但是就袁绍本人来说却在此次的夺嫡之争中寸功未建,也没捞到一点政治好处,对于收编蹇硕兵马,军力超过自己的蒋奇自然是羡慕嫉妒恨。

    于是袁绍找到何进向他进言称蒋奇私自收编蹇硕军队是藐视国家法度,暴露了其狼子野心,应该将其下狱治罪。

    何进虽然为了倚仗袁氏一门,对袁绍向来言听计从,但是对这次的进言却感到了很为难。

    何进的政治智商不高,但是却有着一股市井侠气。虽然他也对蒋奇擅自收编蹇硕部队感到不满,可对蒋奇的救命之恩却也一直念念不忘。况且蒋奇救下他后,他自己也确实说过让蒋奇去扫平蹇硕余党的话,所以蒋奇也不算擅自收编军队。而且蒋奇再救下他后一直对他恭敬有加,从不以恩人自居。不但这样,平常还总往何进府里跑来增进感情。碍于如此,何进自然不好意思对蒋奇动手,去做那忘恩负义之人。

    对于袁绍的妒恨,何进心里也如明镜。只是碍于袁氏一门的实力也不好拒绝,只能和稀泥般的让袁绍来统领西园八校尉,节制蒋奇的军队,给他一些甜头,好抚平他的不满。

    何进这么做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西园八校尉是洛阳城里唯一可以与自己对抗的军事组织,这支军队交给谁他都不放心。让袁绍来管兵马比他多的蒋奇,这样的安排起到了一个互相牵制的作用,也抑制了同样权利膨胀的袁氏一门的实力。

    袁绍见何进当起了和事佬,不愿对付蒋奇,也只好作罢。

    蒋奇这方面的问题总算平静了下来。经过此事,他向何进府跑的更勤了,对何进大拍马屁,以标榜何进亲信自居。而刘辩与蒋奇的联系则转入了地下,不再往蒋奇的军营里跑了,有事的话则靠传纸条或由魏翊来联系。

    刘辩这一头暂时蛰伏起来,何进那里却乱成了一锅粥。

    虽然成功实现梦想,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何进也明白对于成功,自己才刚起步哩。

    对外来讲,蹇硕虽然死了,但拥立刘协的势力仍在。已经升格为太皇太后的董太后仗着自己的身份,联合侄子骠骑将军董重在朝政上处处与何进掣肘,伺机拥立刘协为帝。而在何进集团内部,一向与自己不和的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开始与自己互拔苗头,并暗中与十常侍勾勾搭搭。

    自己经营朝政多年,弟弟何苗对自己还算构不成什么威胁,可以暂时置之不理。而最令何进头疼的则是董太后的问题。

    东汉以孝治天下,连选拔官员的资格也要看他是不是“孝”,是不是“廉”。董太后作为灵帝的母亲,地位尊崇,连何太后与皇帝都要对她礼敬三分。以此,董太后便自持身份,在宫中不断召见大臣或发布诏命,丝毫不把何皇后与何进放在眼里。

    不满于董太后的擅权专断,何进自然想扫除这个挡在他权力之路上的障碍。不过对付董太后是不可能像对付蹇硕那样施以武力,何进只好请何皇后出面宴请董太后,希望能劝服董太后放弃揽权,不再干涉政务。

    何太后依何进所说,在宫中设下一酒宴,请来了董太后,并由十常侍等人作陪。

    席间,何太后举杯敬拜,对董太后说:“我等皆为妇人,并不适合干预朝政。昔日吕太后掌政,族下千余口却遭灭族之祸。故我等应多深居于内宫之中,朝堂大事由大臣们商议定夺即可,此乃国之大幸也。”

    董太后一听何太后的意思是要自己交权,自然是不肯,勃然大怒的说:“昔日你嫉妒成性,鸩杀王美人,独霸**之权。今日又倚仗自己的儿子是皇帝,兄弟是大将军,在这儿胡言乱语。吾敇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尔!”

    何太后被人揭开丑事,顿时气的涨红了脸,怒声说道:“我与你好言相劝,为何反倒对我无礼。”

    董太后蔑视的说道:“屠沽之辈,有何见识!”

    两人呛了起来,在一旁陪酒的张让等人怕事情不好收场,纷纷起身劝住二人。两人气愤难消,酒席也不吃了,不欢而散的各自回宫。

    回到长秋宫,何皇后仍然愤愤难平,连夜召何进入宫,将董太后席间所说全部告诉了何进。

    何进听完又惊又怒,尤其是董太后那句“吾敇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尔”,让他有了一种空前的危机感。

    董太后的侄子骠骑将军董重是地位仅次与他的重号将军,在朝堂上同样有录尚书事的权利。如果他意图对自己不利,再加上董太后在宫中的支持,恐怕自己真要身首异处了。

    想到此何进不由得心生杀意,出宫后立刻召集朝臣们商议。来日早朝,使亲信大臣上奏,言:董太后原是藩妃,不宜久居皇宫,应立刻送往河间旧居安置。

    刘辩在接到这份奏章后并不感到十分惊讶,昨天他早已获悉何太后与董太后之间的争吵,知道今日何进必有所行动。如今朝堂之事皆有自己的母亲何太后定夺,他将奏章转呈何太后,她立刻在上面批了一个准字。

    何进在通过朝堂的决议后,一面派人将董太后遣送出宫,使她远离洛阳政治中心。另一方面立刻派人包围了董重的府宅,蒋奇在得到刘辩的授意下,请命当上了除掉董重的排头兵。

    正在蒋奇指挥兵马包围董重府时,袁绍也带人赶了过来。在除掉蹇硕时他寸功未建,反倒让蒋奇打响了名号,成为了何进眼中的红人。如今何进要对付董重,他自然不能再让蒋奇独享其成,便急急的带人过来抢功。

    蒋奇见袁绍带人过来,心里明白他是要争功,牢记着刘辩低调行事的吩咐的他命手下兵马撤开,任由袁绍进来。

    蒋奇见袁绍策马来到眼前,暗记着刘辩吩咐的他堆出了一付笑脸,拱手说道:“袁校尉此来何事?”

    “为大将军除jian!”袁绍对良家子出身的蒋奇一向看不惯,也不正眼瞅他,仰起头昂然的说道。

    蒋奇见袁绍这种态度也不生气,而是笑吟吟的说道:“卑职力薄,正愁无人相帮。袁校尉声名显赫,武功高强,此事正应袁校尉来做才为恰当。望袁校尉亲手斩杀jian佞,荡涤乾坤,卑职在一旁为校尉呐喊助威。”

    说着蒋奇竟真的带人退到了一旁,摆出了一付看热闹的表情。

    见蒋奇不与他相争,还摆出一副惟命是从的笑脸,让袁绍有种无处下手的别扭。找不到茬的袁绍只好冷哼一声,把脸扭到一旁。

    蒋奇鼓动他冲进董重府斩杀董重,他自然不会上当。董重说什么也是皇亲贵胄,又是堂堂的大汉骠骑将军,就算是犯了国法也只能由廷尉缉拿审问。

    何况董重本身无作jian犯科之事,自己贸然的带兵冲进去,恐怕难逃天下士人们的口诛笔伐。所以袁绍只是命令手下兵士将董府团团围住,一边命士兵鼓噪呐喊董重专权误国,假充军士哗变的样子,另一边派逢纪入府劝说董重自裁。

    董重此时已知宫廷变故,明白大势已去。为了不让家人受到屠戮,只好逢纪的劝说下选择了自尽。

    临死前,他仍心有不甘的说道:“今日何进取我性命,谁知他日何进会命丧何处!”说完便引颈自尽。

    董重死后,善于见风使舵的十常侍见董太后一枝已被废,便以金银财宝贿赂何进的弟弟何苗及何进的母亲舞阳君,使他们在何太后面前处处为自己说好话。又早晚在何太后处晨昏定省,阿谀献媚,使得十常侍等人得到了何太后的信任,其在内宫的地位丝毫未减。

    十常侍等人又得近宠的事引起了士大夫们相当的不满。当初他们支持何进,拥立刘辩为帝就是想借助外戚的力量消灭十常侍等宦官。如今刘辩继承了地位,何进也顺利的掌握朝政大权,可十常侍仍然可以在宫中继续作威作福。朝臣士大夫们对此愤愤不平,纷纷找到何进要求他诛除阉宦,兑现政治承诺。

    何进无奈,只好召集近臣谋士,共同商议谋除十常侍之法。

    本来就不平静的洛阳城,再次要掀起了政治风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