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大槐树下走出来的人在线阅读 - 第一三七章 五味瓶

第一三七章 五味瓶

    回乡知青,气势汹汹的奔向了大队部,正好女革委会副主任在值班,这个知青,怒不可遏,劈头就问:“为什么市里来招工,面试我都通过了,你们却不让我走!让你表弟去了?为甚么让你表弟顶了我?”

    “谁说的?我表弟顶了你?我们革委会一开始定的就是他,而不是你!”

    “怎么不是我?招工的一来到大队,我就见到了他们,招工的条文,我亲眼目睹了,我明显是咱们村里最符合条件的!招工的同志说了,就差你们大队同意了!”

    “我们大队不是不同意吗?”

    “为什么不同意?谁不同意?我找他去!”

    女革委会副主任语塞了一阵,知青怒道:“我看就是你不同意!”

    “就是我不同意!怎么啦?”

    “怎么啦?”

    “你徇私舞弊!偷梁换柱!李代桃僵!顶我的韩春山!是你表弟吧?是你让他顶了我!对吧?”

    这个知青的一番话,冲到了女革委会副主任的肺管子,她奴曰:“你不要血口喷人!”

    “我怎么血口喷人啦?我问你,我那条不如韩春山啦?韩春山那条儿?比得过我?招工条件第一条,是先来的先走,而我比他早来一年哪?怎么就让他走了?而不让我走啊?”

    女革委会副主任言道:“不是还有第二条吗?第二条是谁困难谁先走啊?人家韩春山比你困难呀?”

    “他怎么就比我困难哪?”

    “没人给他做饭!”

    原来,先来这村的这几拨儿零零散散的知识青年,都是自己做饭自己吃,这韩春山的父亲,是个解放前到绥远闯荡江湖的人,在哪里当了铁路工人。现而今,全国的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韩春山的父亲觉得自己的老家是北京市,回老家插队落户,怎么着也比上内蒙插队强,结果,就让儿子韩春山回北京市老家来了。

    韩春山的老家还有房子有院子,韩春山还了乡,就到自己家的老房子里住了,平时收了工,还得自己做饭。女革委会副主任的母亲,是韩春山姑姑,看着自己的侄子可怜,就跟韩春山说:“在家你也不会做饭,到了这里还得干活,还得做饭,唉!小小的人啊……我看哪,你以后就不要在你那里住了,喝哪清风!受哪洋罪!以后就到姑儿这儿住来吧,跟我这儿吃饭,吃好吃赖能吃个现成的。”

    如此,韩春山就搬到他姑姑这儿住来了,下了工,他姑姑给做好了热汤热饭,如此一来,韩春山比那些其他插队的知青,也算享了福。

    而这个和大队女革委会副主任讨公道知识青年的父亲,在南口铁道上看公路路口,火车一来,管放杆儿拦人这个工作,他一上班就干这个,一直干到现在,由于孩子多,没有条件,每天上班,竟愿走七里地,也一直没有搬到南口镇里去住官房,因为官房虽便宜,但也得按月交钱。因此,这个知青虽是居民户,但家却一直在乡下,这个知青听到了插队落户的信儿以后,没有要求上别处,就要求还乡了,自然是住在家里吃在家里。

    这知青言道:“你说没人给他做饭,他困难?我问你!咱村里,那么多知青,都没人给做饭!怎么算哪?再说了!韩春山不是天天到你们家去吃饭吗?怎么就说就没人给他做饭啦哪?像你这么说,人家城里来的那么多知青!都没人给做饭!还甭活啦哪!”

    这位知青,是当村的,又出身工人,一身正气,不惧怕这个女革委会副主任,又言道:“他韩春山家里有几个孩子?我们家有几个孩子?他们家就他一个孩子?我们家就我父亲一个人上班!可却养了五个孩子,我们家不比他们家困难吗?你凭良心说说?”

    这女革委会主任,张了张嘴还要找什么辞儿,可突然电话铃响了,他去接了电话,听着电话,脸紧绷了起来,撩下电话,一脸严肃和愤懑,沉沉的说道:“你反映的这个事我们研究研究再说吧。”

    这位知青余怒未消,言道:“你要让韩春山顶了我走了,我跟你没完,这官司我跟你打到县革委会,我也要跟你打到底!”

    这位知青,跟这个女革委会副主任吵了半饷,并不放心,从大队部跑了出来,又去到大队革委会主任家去找革委会主任。自然是,把他的理儿,又述说了一遍。

    让韩春山把这个知青顶喽,偷梁换柱,当然女革委会副主任一人说了不能算数,这事她早就和革委会主任商量过了,上次革委会主任的当家子meimei,哪个民兵连长的meimei去上大学,女革委会副主任举了双手,而这次三商局来招工,女革委会副主任在支委会上提出来要让她表弟走的意思,革委会主任虽有不同意见,但还是同意了。

    对于登门入户的这个知识青年的诉求,革委会主任当然有另一番对付的高论,他对这位知青言道:“你是团支部书记,支部已经决定发展你为党员啦!你是村里党的后备军和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哪!农村这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正等着你们这代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来改变啊!你的前途大得很啊!你哪儿能贪图小利走了哪?”革委会主任的一番话,竟把这位知青说得语塞了,知青涨红着脸愣了片刻吼道:“你站着说话不腰疼,为什么你让你的当家子meimei上大学去?你为什么不发展她为党员去接你的班?”

    “这话你就说远了!我的班你以为谁想接谁就接呀?我们还要看看他符合不符合条件呀!你不是最符合条件吗?再说啦,她上的是师范大学!你没看到咱们村有好多该上学的孩子而没有老师吗?她上大学将来还要回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更多的接班人,她现在暂时出去,也是为了将来回来,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啊!”

    知青听着革委会主任讲着的四面见光的大道理,气得的脸由红变黄,由黄变紫,憋了半天,吼道:“理儿都在你们手里攥着!你们说青就是青!说红就是红!但你要记住!这天底下不就一个人是老大!还有管着你的人哪?这事完不了!这官司我跟你公社打不成,我跟你打到县里!县里打不成!我跟你打到市里……我不相信天底下没有讲理的地方!”

    知青怒气冲冲的从革委会主任家里跑了出来。正好碰见女革委会副主任急匆匆的从门外闯进了革委会主任的门里,俩人差点闯了个满怀,知青骤然闪过了身子,斜了她一眼,女革委会副主任也瞟了他一眼。革委会主任看到女革委会副主任走了进来言道:“看见没有?这都是你给我惹的祸!为你表弟的事,他不依不饶了起来!好话我都跟他说尽了!可虎不住他呀!这小子根红苗正!你怎根儿不了他?他说了,不给他个说辞!他要去上告哪!你看这事怎办吧?”

    女革委会副主任言道:“我也是为这事来的,刚才他也找了我,刚才公社张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训斥了咱们,竟给领导找事,他也找过公社张主任,张主任说,上次因为上大学的事他就给市领导去了信,张主任告诫我们,一定要把这事处理好,别再给他惹事啦!”

    革委会主任言道:“那你说这事该怎办哪?”

    女主任怕事情闹大,言道:“就让他走吧!”

    革委会主任顺水推舟,言道:“以后还有机会,先让他走吧!再来招工和上大学的指标,再让你表弟走,再说了,这次招工的单位也不强啊?”

    如此,这个还乡知青就被三商局的招走了。我们队那两个城里的女知青,也被三商局的招走了。一个去了粮店,一个去了煤球铺,当然到哪儿也是“择优录取”,粮店和煤球铺比起来,当然还是粮店要高档一些,当然又进行了一番“择优录取”优的去了粮店,劣的去了煤球铺。谁都愿意去粮店,其码卖面,抹在脸上吸到鼻子里的是白的,而那煤球铺,抹到脸上和吸到鼻子里的是黑的。可是去哪儿,这由不了自己!我真为那分到煤球铺压蜂窝煤的姑娘惋惜,那么漂亮的姑娘却去压蜂窝煤!

    可是她们,却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虽然知道自己有去煤球铺的可能,但是接到了走的通知,一个个高兴的蹦了起来。兴高彩烈的,义无反顾的走了。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因为那里没有她们留恋的地方。

    新的地方,一个月有三十多块钱;三十多斤粮票;三十多斤粮票里有六斤多大米六斤多白面;一个月还有一斤rou票;半斤油票;二两麻酱。除了这,七天还有个休息日,五一、十一有节假日,生病了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国家报销……这种种诱惑在召唤着他(她)们。

    这些个,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在那时,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垂涎三尺的!从此以后,她(他)们就是国家的人了,进了国家保险箱。

    而这些,农民是没有的,有的,只是日日夜夜未知报酬多少的劳动。

    该走的人走了,而没走的人哪?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