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老夫姓卢
董卓击败诸侯联军之后,在庆功宴上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只有一人没有得到升迁,那就是在此次大战中表现最活跃的陈寻。
对于此,李儒等与陈寻亲近的人表示不服,一起前往董卓的府邸询问,小院里,董卓与他们谈了很久,最终他们带着凝重的表情离开了相国府。
三日后,陈寻只是被封了一个关内侯的头衔,并且连他手上的兵权都被收走了。对此,董菲感到很不满,来到董卓府上询问,却被董卓臭骂了一顿。
对此,陈寻也想了很多,陈寻知道自己现在太过年轻,董卓的做法是对他的另一种保护。因此,每天都陪着因为被董卓臭骂而生着闷气的董菲。
“你知道吗,爹爹从来没有那么骂过我。”董菲躺在陈寻的怀里埋怨道,对此陈寻只有做做开导的工作。不过这几日陈寻赋闲在家守着娇妻日子倒也算是清闲,让他的心灵似乎受到了洗涤,当陈寻重新拿上穿云枪之时发现自己的枪法比以前强上了一截。
半月后,几个消息传来,第一个消息就是曹cao在青州大败黄巾军三十万,收降了几十万黄巾降兵,他又从中挑选了三万精锐编入自己的军中号为青州军,并且收得谋士戏志才,曹孟德因此名震天下。
对于这个消息陈寻不得不感慨曹cao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连张曼成这种心高气傲之人都甘愿改名换姓投到他的麾下,至于张曼成为什么要改名换姓原因很简单,黄巾起义将一大批士族得罪了若是还是用张曼成这个名字那么曹cao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为什么张曼成会用戏志才这个名字就值得玩味了。
第二个消息就是名士蔡邕回到了洛阳,董卓亲自在洛阳城外迎接,拜为左中郎将。
蔡邕乃是当世大儒,以才学风骨闻名于世,当蔡邕来到洛阳之后,陈寻也曾经想过前去拜访,然后与蔡邕拉近关系最终拜他为师。
只要能够成功地拜蔡邕为师,那么对于他的名声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这么说现在如果他是蔡邕的徒弟那么只要他振臂一呼,那么绝对会有无数牛人前来投奔他。
可是不试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蔡邕此人可算得上是博古通今,陈寻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知识匮乏,最终他想到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来夸赞蔡邕的风骨。
可是因为这首词的风格在汉代不怎么盛行,蔡邕还不喜欢这种词的文风,最终马屁不成,反而拍了蔡邕的马腿。
不过在蔡邕府上到是有一个人对陈寻夸赞有加,还细细的点评了陈寻的爱莲说,不过可惜那个人不是蔡邕。
第三个消息就是陈寻的老部下哗变,对于此陈寻是又气愤又安慰,马上去了禁军和龙虎军的军营对自己的部下好生安慰,最终成功的解决了这一件事。
蔡邕的小院里,他正与一个皓发白首的老者细细详谈着什么。
“伯喈,你觉得陈辅之如何。”
蔡邕细细的沉吟了一会儿道:“此人才思敏捷,可惜他牵绊太多,风格又不是我这一派的,不然我当会收他为徒。”
那老者点了点头道:“你说那小子当我徒弟怎么样。”
蔡邕闻言大惊:“子干,你疯了,他可是董卓的女婿,若收他为徒你的一世清民可就毁了。”
“伯喈,你我相交多年,你也知道我的志向,我也就不瞒你了,去冀州的那段日子我想了很多,百姓才是国之根本,对于现在的朝廷我失望透顶,若是将来我不在了,我们大汉百姓需要一个能够对抗异族的霍骠骑,而陈辅之便是最好的人选,不过还需要考校考校。”
清晨,草地之上带着点点露珠,一个家丁状打扮的人小跑前来,递给陈寻一张拜帖。
“我家蔡先生有请陈侯爷前往洛阳城外一叙。”
陈寻感到有些疑惑,蔡邕对他的感官似乎有些不太好,而此刻居然送上了拜帖,不过既然是蔡邕这个名人相邀,那么他也不好不去。
陈寻来到洛阳城外的一处小屋旁,此时屋内有人弹着琴。
琴声时而高亢,宛若冲锋陷阵的将军在疆场厮杀,时而轻柔,宛若小桥细水般的缠绵。陈寻宛若置身其中,竟然一时间停在了原地,没有伸手去推开房门。
“陈辅之,你一生的志向是什么。”屋内的声音传来,声音振聋发聩。
“我这一生,愿保家卫国,效力疆场,不求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有生之年决不让胡马度阴山。”
屋内的人似乎陷入了沉思,然后开口道:“你进来吧。”
陈寻推开小茅屋,走进去一看,只有那当日在蔡邕府上见过的老者却不见蔡邕在此。
老者指了指自己对面的蒲团道:“你坐下吧。”
“此人能与蔡邕为友,定是当世大儒,万不能得罪。”陈寻恭敬的一拜,然后缓缓坐下。
“说说你的对胡之策。”
“胡人人多,但是却是分为了上百个部族,对此在下浅见对于胡人只有三个字那就是杀和抢。”
闻言,那个老者眉头紧皱,沉吟了一会道:“继续说下去。”
“所谓杀,不是真正的完全屠杀,只是一种威慑胡人的手段。至于抢,如今胡人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口,却是在这个抢字上面,胡人野蛮,在我大汉不停地掠夺人口,那些胡人将掠夺之后的汉人加以驯化,最终那些汉人生出的孩子就变成了胡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那些胡人呢,只要将抢来的胡人送入大汉教他们归化与汉人男女通婚那么几世之后,他们也将成为汉人。”
老者陷入沉思陈寻的话使他进入了一扇新的大门。
“陈辅之,你可愿拜老夫为师。”老者猛地抬头看向陈寻。
陈寻呆住了,那老者见状不由得莞尔道:“老夫还没说过我的名字,这次我随伯喈来洛阳,连你岳父都不知道呢。”
“老夫姓卢名植,字子干。”
对于此,李儒等与陈寻亲近的人表示不服,一起前往董卓的府邸询问,小院里,董卓与他们谈了很久,最终他们带着凝重的表情离开了相国府。
三日后,陈寻只是被封了一个关内侯的头衔,并且连他手上的兵权都被收走了。对此,董菲感到很不满,来到董卓府上询问,却被董卓臭骂了一顿。
对此,陈寻也想了很多,陈寻知道自己现在太过年轻,董卓的做法是对他的另一种保护。因此,每天都陪着因为被董卓臭骂而生着闷气的董菲。
“你知道吗,爹爹从来没有那么骂过我。”董菲躺在陈寻的怀里埋怨道,对此陈寻只有做做开导的工作。不过这几日陈寻赋闲在家守着娇妻日子倒也算是清闲,让他的心灵似乎受到了洗涤,当陈寻重新拿上穿云枪之时发现自己的枪法比以前强上了一截。
半月后,几个消息传来,第一个消息就是曹cao在青州大败黄巾军三十万,收降了几十万黄巾降兵,他又从中挑选了三万精锐编入自己的军中号为青州军,并且收得谋士戏志才,曹孟德因此名震天下。
对于这个消息陈寻不得不感慨曹cao的魅力为何如此之大,连张曼成这种心高气傲之人都甘愿改名换姓投到他的麾下,至于张曼成为什么要改名换姓原因很简单,黄巾起义将一大批士族得罪了若是还是用张曼成这个名字那么曹cao恐怕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为什么张曼成会用戏志才这个名字就值得玩味了。
第二个消息就是名士蔡邕回到了洛阳,董卓亲自在洛阳城外迎接,拜为左中郎将。
蔡邕乃是当世大儒,以才学风骨闻名于世,当蔡邕来到洛阳之后,陈寻也曾经想过前去拜访,然后与蔡邕拉近关系最终拜他为师。
只要能够成功地拜蔡邕为师,那么对于他的名声将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这么说现在如果他是蔡邕的徒弟那么只要他振臂一呼,那么绝对会有无数牛人前来投奔他。
可是不试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蔡邕此人可算得上是博古通今,陈寻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知识匮乏,最终他想到了周敦颐的《爱莲说》。来夸赞蔡邕的风骨。
可是因为这首词的风格在汉代不怎么盛行,蔡邕还不喜欢这种词的文风,最终马屁不成,反而拍了蔡邕的马腿。
不过在蔡邕府上到是有一个人对陈寻夸赞有加,还细细的点评了陈寻的爱莲说,不过可惜那个人不是蔡邕。
第三个消息就是陈寻的老部下哗变,对于此陈寻是又气愤又安慰,马上去了禁军和龙虎军的军营对自己的部下好生安慰,最终成功的解决了这一件事。
蔡邕的小院里,他正与一个皓发白首的老者细细详谈着什么。
“伯喈,你觉得陈辅之如何。”
蔡邕细细的沉吟了一会儿道:“此人才思敏捷,可惜他牵绊太多,风格又不是我这一派的,不然我当会收他为徒。”
那老者点了点头道:“你说那小子当我徒弟怎么样。”
蔡邕闻言大惊:“子干,你疯了,他可是董卓的女婿,若收他为徒你的一世清民可就毁了。”
“伯喈,你我相交多年,你也知道我的志向,我也就不瞒你了,去冀州的那段日子我想了很多,百姓才是国之根本,对于现在的朝廷我失望透顶,若是将来我不在了,我们大汉百姓需要一个能够对抗异族的霍骠骑,而陈辅之便是最好的人选,不过还需要考校考校。”
清晨,草地之上带着点点露珠,一个家丁状打扮的人小跑前来,递给陈寻一张拜帖。
“我家蔡先生有请陈侯爷前往洛阳城外一叙。”
陈寻感到有些疑惑,蔡邕对他的感官似乎有些不太好,而此刻居然送上了拜帖,不过既然是蔡邕这个名人相邀,那么他也不好不去。
陈寻来到洛阳城外的一处小屋旁,此时屋内有人弹着琴。
琴声时而高亢,宛若冲锋陷阵的将军在疆场厮杀,时而轻柔,宛若小桥细水般的缠绵。陈寻宛若置身其中,竟然一时间停在了原地,没有伸手去推开房门。
“陈辅之,你一生的志向是什么。”屋内的声音传来,声音振聋发聩。
“我这一生,愿保家卫国,效力疆场,不求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有生之年决不让胡马度阴山。”
屋内的人似乎陷入了沉思,然后开口道:“你进来吧。”
陈寻推开小茅屋,走进去一看,只有那当日在蔡邕府上见过的老者却不见蔡邕在此。
老者指了指自己对面的蒲团道:“你坐下吧。”
“此人能与蔡邕为友,定是当世大儒,万不能得罪。”陈寻恭敬的一拜,然后缓缓坐下。
“说说你的对胡之策。”
“胡人人多,但是却是分为了上百个部族,对此在下浅见对于胡人只有三个字那就是杀和抢。”
闻言,那个老者眉头紧皱,沉吟了一会道:“继续说下去。”
“所谓杀,不是真正的完全屠杀,只是一种威慑胡人的手段。至于抢,如今胡人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口,却是在这个抢字上面,胡人野蛮,在我大汉不停地掠夺人口,那些胡人将掠夺之后的汉人加以驯化,最终那些汉人生出的孩子就变成了胡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效仿那些胡人呢,只要将抢来的胡人送入大汉教他们归化与汉人男女通婚那么几世之后,他们也将成为汉人。”
老者陷入沉思陈寻的话使他进入了一扇新的大门。
“陈辅之,你可愿拜老夫为师。”老者猛地抬头看向陈寻。
陈寻呆住了,那老者见状不由得莞尔道:“老夫还没说过我的名字,这次我随伯喈来洛阳,连你岳父都不知道呢。”
“老夫姓卢名植,字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