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红色警戒1906在线阅读 - 第七十四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五(六千一章)

第七十四章 第二次日俄战争五(六千一章)

    在日军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并且截断其补给路线之前。要塞中的俄国军队已经收到了从欧洲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运至的大量的食物、火炮、弹药以及相当数目的部队。

    现在整座要塞中的部队数量已经大幅度的超过了日俄战争时期的数量,且要塞地域大幅增加,在主要防御工事下面设置并加大了地下掩蔽部。同时,陆军规模也急剧扩大:在日俄战争中由东西伯利亚第八步兵旅扩编为东西伯利亚第8步兵师再次扩编为东西伯利亚第八军,新组建了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步兵师,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步兵旅扩编为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师,要塞炮兵营从12个增加到16个。

    要塞炮兵营配备有大量的火炮,如下:

    1877年式107mm野战加农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德俄合作)

    口径:107mm

    炮管长:19倍口径

    上下射角:0度~ 20度

    水平射角:0度

    弹丸重:12.5kg

    弹药初速:411m/sec

    重量:1213kg

    最大射程:5300m

    1877年式107mm攻城加农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德俄合作)

    口径:107mm

    炮管长:24倍口径

    上下射角:度~度

    水平射角:度

    弹丸重:8.3kg

    弹药初速:543m/sec

    重量:2500kg

    最大射程:8300m

    1877年式152mm-120p(此指炮管重。pud,俄重量单位,1pud约为16.38kg)攻城加农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

    口径:152.4mm

    炮管长:21.3倍口径

    上下射角:-18度~ 40度

    水平射角:0度

    弹丸重:(33.0~35.6)kg

    弹药初速:(251~390)m/sec

    重量:3425kg

    最大射程:(7100~9300)m

    1877年式152mm-190p攻城加农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

    口径:152.4mm

    其他资料不详。

    1877年式280mm臼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

    口径:280mm

    重量:26吨

    全长:2863mm

    初速:142~315m/s

    最大射程:7650m

    俯仰角:-5度~65度

    方向射界:360度

    炮弹:坚铁弾

    炮弹重量:217Kg

    1877年式229mm迫击炮

    生产或服役年份:1877年

    口径:229mm

    炮管长:12倍口径

    上下射角:度~度

    水平射角:度

    弹丸重:(122.9~135)kg

    弹药初速:(305~335)m/sec

    重量:3286kg

    最大射程:(7200~7470)m

    12英寸40倍口径1892年型舰炮

    口径:304.8mm

    炮管长:40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被帽穿甲弹,普通尖头弹

    炮弹重:331.7kg

    最大弹药初速:792.5m/s

    射程:13574m

    12英寸35倍口径1877年型舰炮

    口径:304.8mm

    炮管长:35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穿甲弹(1877年型,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80年型,1892年型),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

    炮弹重:331.7kg(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92年型,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455kg(穿甲弹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

    最大弹药初速:637m/s(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92年型,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

    532m/s(穿甲弹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

    射程:10869m(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初速637m/s时)

    9616m(穿甲弹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初速532m/s时)

    10803m(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普通尖头弹1892年型初速637m/s时)

    12英寸30倍口径1877年型舰炮

    口径:304.8mm

    炮管长:30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92年型),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

    炮弹重:331.7kg

    最大弹药初速:570m/s

    射程:9577m(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

    9479m(被帽穿甲弹1892年型,普通尖头弹1892年型)

    10英寸45倍口径1877年b型舰炮

    口径:254mm

    炮管长:45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普通尖头弹,半穿甲弹,被帽穿甲弹

    炮弹重:225.2kg

    最大弹药初速:777m/s

    射程:13127m

    10英寸45倍口径1877年a型舰炮

    口径:254m

    炮管长:45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普通尖头弹,半穿甲弹,被帽穿甲弹

    炮弹重:225.2kg

    最大弹药初速:693m/s

    射程:11521m

    9英寸35倍口径1877年型舰炮

    口径:228.6mm

    炮管长:35倍口径

    最高射击仰角:15°

    炮弹种类:穿甲弹(1877年型,1880年型,1886年型,1891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1880年型)

    炮弹重:126.1kg(穿甲弹1880年型,1886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208.8kg(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188.4kg(穿甲弹1891年型)

    最大弹药初速:653m/s(穿甲弹1877年型,1886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

    534m/s(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

    525m/s(穿甲弹1891年型)

    最大射程:9213m(穿甲弹1877年型,普通尖头弹1877年型初速653m/s时)

    8826m(穿甲弹1880年型,普通尖头弹1880年型初速534m/s时)

    9343m(穿甲弹1886年型初速653m/s时)

    8422m(穿甲弹1891年型初速525m/s时)

    这些火炮总共装备了约八百门,其中有三百门是舰炮改装而成的要塞炮。不过这些火炮大多是老式火炮,新式的火炮数量严重不足。而日军则拥有六百门火炮,其中攻城炮有三百门。

    并且在机枪火力上,守卫要塞的俄军占绝对优势。俄军拥有三百挺马克沁重机枪,而日军则拥有两百四十挺哈奇开斯重机枪。虽然在说数量上,二者不相上下。但是在性能上,两者差距极大。

    哈奇开斯重机枪射速每分钟四百五十发,实战中,射速只能达到200发每分钟,采用弹板供弹每个弹板只有三十发子弹,使用与法军相同的8×50mm勒贝尔枪弹。而马克沁重机枪则达到了每分钟六百发。而且马克沁重机枪子弹是由帆布弹链制成,每个弹链可以装载333发子弹,子弹口径为11.43毫米,不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大大优于哈奇开斯重机枪。

    乃木希典大将在接过了负责攻打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任务之后,因为有日俄战争中攻打该要塞的记录,使得他很快就明白了该要塞相比于旅顺要塞只会是更难打。

    因为这一次,俄国是有准备的,各种物资充足,且人数比旅顺要塞的人要多出一倍。不过,他这一次却是比上一次更加的有信心,因为此次大本营和满洲军军部只是要求他尽最快的速度打下来这座要塞,并没有要求他尽速攻打。这样一来,他就不用采取“rou~弹战术”了。而只是需要一部分部队去配合工兵挖掘地道,再填充大量的炸药进行坑道爆破。同时,再以小部队去对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进行日夜不间断的sao扰。

    乃木希典的作战计划制定的没有问题,如果能够成功的话,将对其他俄国军队造成极为严重的震荡,并且日军的伤亡将会出奇的少。

    而且这样下来,动用的作战部队将会比较少,因为这一次日军是劳师远征,陆上后勤路线漫长。更能够将多余的部队投入到保护后勤路线上。更因为日军一贯的糟糕后勤,没有为军队准备足够的粮食。这意味着他们还需要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就地征粮。

    而这一征粮,却坏了大事。

    山本一郎原来参与过日俄战争,在这次战争征兵的时候,他再次的被征召入伍。而且因为他有战争经验的原因,他这次被任命为小队长,而他所在的第三军第一师团第四十九甲府联队这次则被派到距离符拉迪沃斯托克较远的俄国人居住的村庄里征粮。

    山本一郎带着他下属的小队一百一十人,走了一个星期,把他们随身携带的粮食都吃完了,还没看到一个俄国人的村子。

    在远东地区,俄国人居住的较为分散,哪怕是后世,这里的人口密度也不高。

    而今天是第八天,他们就只能够饿着肚子了,人饿着就没有力气,这一支小队又累又饿的走了半天之后,终于远远的看到了一大片平整的土地上的一个具有浓郁俄式风格的村落。

    山本一郎因为饿了一上午,这个时候早就已经是眼睛里冒着绿光了。

    而此时正好是中午,俄国人正在做午饭,饭菜的香味顺着风就飘了过来,飘到了这支日军的小队里。

    山本一郎闻到了饭菜的香味之后,忍不住的咽了一大口的口水,看了看四周,发现其他的日本兵也是和他一样,眼神直勾勾的盯着那个村子。

    他挥了挥手,这一支原本又累又饿的日军小队就以几乎是冲刺的速度冲进了这个村子里。

    只听的村子里很快就传来了鸡飞狗跳的声音。

    一个日军士兵手里拽着一只大公鸡,另一只手里提着一袋面粉,一脸的得意。而这时,这个日军士兵看到了一个俄国女人,顿时他的眼珠子都差点瞪出来了:“花姑娘?!”

    这些长着罗圈腿,个子直有一米五左右的日军什么时候看见过身材高挑、皮肤白皙的俄国女人,当时两只手里的东西顿时就被他扔到了一边,他直接就冲着那个俄国女人扑了过去。

    整个村子里到处都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而这只是整个乌苏里江东的一个缩影,现在整个乌苏里江东的凡是有俄国人的村子里,无不是发生着这样的事情。

    而伴随着这件事的泛滥的,还有原本存在着的性病梅~毒。

    如果再往后推十几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而导致白俄和红俄内战之后不久,1918年,有美、法、英、中、日、意六国派兵进入西伯利亚。经过协约国协调,各国派至西伯利亚总兵力为24800人,其中日军为12000人,为协约国西伯利亚干涉军总兵力的一半。日本表示接受,于当年的8月12日派出两个师团12000人兵力,并在此后不断增兵,高峰时期甚至是达到了73000人。

    在1920年4月美国撤军后,在苏俄领土上仅剩下了日本军队赖着不走。日本不撤军必然引起苏俄人民更强烈的反抗,1920年5月27日,当地游击队与日军发生武力冲突后,放火烧毁了庙街城(尼古拉耶夫斯克),使日方人员共计384人在大火中烧死,这就是“庙街事件”。

    “庙街事件”为日军继续赖着不走制造了借口。

    1920年7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宣称作为“庙街事件”报复措施,决定出兵占领俄国库页岛北部。为了收回库页岛北部,苏俄进行了艰苦努力。

    终于在1925年1月24日,两国签订《日苏基本条约》,该条约一方面宣布日本从苏联领土撤军,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一方面也宣布苏联承认《朴茨茅斯条约》继续有效,并承认“庙街事件”的损失,日本人获取了库页岛北部石油、煤炭及森林的开采权作为补偿。

    当然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日军的军纪表现还是他们传统的、一贯以来的恶劣。驻俄国的日军官兵就经常性地sao扰平民,四处抢俄国“花姑娘”。当然这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位从俄国前线视察回来的日军高级军官称,因强jian带来的梅~毒传播至少使得整整一个师团的日军士兵失去战斗力,而实际情况可能不少于1万人。理所当然的,日军的这些暴行也招致了当地居民的极度厌恶。

    而在乃木希典派下大量的部队分散下去征粮的最初一个月里,就有两千多日军士兵患上了梅~毒。

    而梅~毒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可引发脑膜血管病变、脊髓痨、麻痹性痴呆。侵犯心血管系统,可导致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主动脉瘤等。严重者可致死。梅~毒螺旋体损害骨骼、眼、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引起组织和器官破坏,功能丧失,严重者导致残疾或其他不良后果。

    而且,梅~毒的特效药现在还没有被发明出来。要直到1909年,抗梅~毒的第一种特效药606才会被德国犹太医生保罗·埃利希发明出来。而这也是第一个通过对先导化合物进行化学修饰,有组织有目的的尝试,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生物活性,保罗·埃尔利希更是开创了化学治疗的先河,做为第一种抗菌类化学药物的发明者,而被公认为化学疗法之父。

    1910年,梅~毒治疗药物606上市,商品名Salvarsan(砷凡纳明),这是第一个治疗梅~毒的有机物,相对于当时应用的无机汞化合物是一大进步。

    虽然,药品问世初始,犹太人的种族身份使得埃利希遭受众人非议,甚至人身攻击,但通过过硬的实践检验,砷凡纳明确实是治疗梅~毒的特效药,不仅如此,它还是治疗昏睡病的特效药。

    由于埃利希主动改变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修饰使其服务于治疗。这位犹太科学家被尊为“化学疗法的奠基人”,他在19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2年,在埃利希实验室被编号为914的砷化合物,由于溶解性更好,更易cao作,而成为他的实验室推出的全新药物,命名为新胂凡钠明,该药物能够进行肌rou注射,更便于患者的治疗。

    现在是1906年,也就是说,这些人已经是在等死的过程中了。

    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有了两千多的日军士兵有丧失战斗力的可能。这不能不令乃木希典恼怒异常。他下令,所有的日军官兵都不得与俄国女人发生关系。

    但是,就以日军的军纪水平,这是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的。在此之后,患上梅~毒的日军人数仍然在节节攀升。

    而且这也带来了一件令乃木希典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并且在极大地程度上改写了战争的走向。

    就在这些日军疯狂的下乡征粮,并且狂“追”“花姑娘”的时候,相当多的俄国人选择了逃向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希望能够得到庇护。而乃木希典因为这些人可以消耗要塞里的粮食,所以统统的予以放行。

    而这些俄国人进入到了要塞之后,他们就向着要塞里面的俄军诉苦。而要塞里面的很多俄军都是刚刚扩编的,也就是说,很多的俄军新兵的家人就在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附近。

    当这些俄军听了自己家人的遭遇之后,整个要塞中的俄军顿时都被日军的禽兽一般的所作所为给激怒了。在这种暴怒和保护家人的信念之下,这些原本在日俄战争打败之后士气一直十分低沉的俄军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纷纷都要求打出要塞,消灭这些肆意妄为的日军。

    他们的要求被理所当然的回绝了,因为现在俄军在远东地区的力量并不占优势,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的使命就是要拖住日军,等到积攒足够的力量之后,再一举消灭日军。

    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这些俄国士兵只能够把自己心头的气撒到了外面的日军身上。

    一旦遇到日军的进攻,机枪子弹,大炮炮弹,组成了钢铁的暴雨,都像是不要钱一样的往日军的头上打。

    这时候进攻的日军就倒了霉,他们被派出来的时候只是为了能够吸引俄国军队的注意力,sao扰俄国人,完全是没想到俄国人居然那么疯狂。

    只不过一个星期下来,这些被派出去执行sao扰任务的日军小部队就损失了将近三千人。

    而得知这一情况的乃木希典大将却大喜过望,因为这样更能够吸引俄军的注意力,使得正在挖掘的地下坑道进行的更为顺利。所以他更加频繁的排出小部队去要塞旁进行sao扰。

    这样一来,日军的损失速度就更加的快了。

    然而好景不长,俄国人虽然处在愤怒中,但是他们在旅顺要塞的时候也吃过坑道爆破的亏。因此,他们也针对性的布置了很多的反制措施。

    比如,防坑道听筒,就是一根长长的空心钢筋水泥管子,将其深深的埋入地下,利用了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更快的原理。只要从里面听到声音,就代表着敌人进行要进行坑道爆破了。

    就在十月十八号的时候,俄国人从防坑道听筒里听到了地下传来的坑道挖掘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