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日军的反伏击
周同选择的发射阵地,被日军密集的炮火炸成了一片的火海。只是有些出乎日军炮兵意外的是,他们这边全力的开火。可对面八路的那门山炮,还是在顽强的开火不说,而且炮弹打的又准又狠。
短短几分钟下来两处重机枪阵地,以及一门九十毫米迫击炮都被这门可恶的,像是小强一样怎么都打不死的山炮给击毁。为此硚口的日军炮兵,受到了镇内的日军指挥官的严厉训斥。只能打点起精神,将所有的炮火都转移到周同的头上。
其实日军炮兵虽说占据优势,却始终无法打掉周同的那门山炮,这倒也不是日军炮兵不卖力,也不是他们的技术不精湛。眼下尽管随着日军不断的扩军,军火产量跟不上,日军各部队所属火炮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日军炮兵的素质绝对还是基本保持在一流。
而且各式火炮的性能,也相当的出色。尤其是硚口日军现在使用的九四式山炮,在大幅度增加了射程,使得这种山炮的射程甚至不比三八式野炮低。同时还保持了四一式山炮的轻便,可以分解驮运的性能,整体重量比四一式山炮还轻二百多公斤。
无论是炮火的反应速度,还是炮火打击精度,包括火炮的性能,都远远的超过了一般的中国军队。硚口日军炮兵始终无法摧毁对面八路那门可恶的山炮,不是因为不卖力,而是因为周同选择的这个最后一个备用炮兵阵地,位置很是有些巧妙,让他们的炮弹最终徒劳无功。
早在李子元准备攻击硚口,与何三亮在前边隐蔽制高点观察硚口日军动向的时候。周同也没有歇着,一直在琢磨火炮阵地的部署。早在接到李子元的命令时候,周同就考虑到了敌我火力的对比可能会有的悬殊。
毕竟经历过中国近代史以来,至少到目前为止与外部入侵敌人最大规模炮战的他,对那场断送了他整个炮团的战役可谓是印象极其深刻。尤其他还是在一线作战的炮兵班长,对日军的炮兵素质和作战方式印象尤深。
当年自己手中的晋造山炮,虽说也是仿制的手中这门四一式山炮。但这款四一式山炮,在当时日军之中已经作为联队炮使用。日军的师团山炮联队,已经开始换装性能更好的九四式山炮。晋造火炮无论在射程,还是炮弹威力上都无法与日军炮兵相比。
更何况日军除了山炮之外,还有大量的野炮、大口径的*炮,以及射程更远的加农炮。单一的晋造山炮,就算晋绥军将当时的炮兵主力,几乎全部都用上了,可还是与日军无法相比。在炮战之中,晋绥军的炮兵只能想尽办法,才能与日军炮兵作战。
大亏吃多了的他,知道要是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开火,一旦日军有山炮以上的炮兵参战,自己这门山炮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甚至是更短。而且自己手中这门山炮,只是日军联队一级的火炮。
在他们的师团以及可能加强的炮兵之中,还有射程更远的新式九四式山炮和一零五重山炮。如果加上射程更远的野炮,或是大口径*炮,那么双方的实力对比就更加的悬赏。就算日军只出动几门山炮,可也不是自己一门炮能够抗衡的。
自己打一发炮弹,对方搞不好会还击几十发炮弹。自己的炮弹数量就这么多,打光了之后还要看部队能不能缴获。要是短时间之内没有缴获,那下一批的炮弹补充,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更何况双方炮兵素质上的差距,还没有算在内。日军的炮兵都是经历过实弹训练的,自己手下的这个山炮排,整个训练之中只打过几发的炮弹。这还是李子元这个团长特批的,要是换了一般的部队,领导可没有这个决心。
如果再加上这个,那么双方实力对比更加的悬殊。所以他给自己这门山炮,选择了十多个发射阵地。驮炮的骡子,也就隐蔽在阵地的附近。在参加八路军之后,周同学会了游击战。他将八路的游击战术,与自己手中这门山炮的性能结合起来,搞出了一套游击炮兵战术。
在开炮的时候,从来不在一个阵地开三炮,最多打两炮便转移阵地。也多亏了李子元从分区后勤部搞来的那几匹骡子,劲头也大并受过专业的训练。要还是那十几头毛驴,这炮声一响非自己炸窝不可。
这是周同能在日军优势炮火之下,还能将火炮带出来的根本原因。这次周同选择的炮兵阵地,放在硚口东北方向一个山体的突出部位,上边有一个自然外倾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阵地。
除非日军炮弹直接命中他的炮位,否则只要那门一百二十毫米*炮不开火,别的火炮对他基本无法造成威胁。周同先打掉那门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除了这门老炮对步兵的杀伤力太大之外,对自己的炮兵阵地威胁也太大。
头顶的那块岩石,按照周同判断抗住七十五毫米山炮弹不成问题,但是抗住一百二十毫米*,恐怕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他将这个阵地作为最后的准备阵地,并率先敲掉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用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打掉了最大的威胁,周同根本不顾及对面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死死的钉在这里,将一发发的炮弹打出去。虽说够不到射程有八千多米的九四式山炮,但是他手中的这门山炮打日军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却是丝毫没有问题。
忻口会战那些血战,给周同带来的记忆太深刻了。尤其是撤退时候的混乱状态,给他带来终身难忘的记忆。那场混乱的撤退,让他们苦心在战场上保留的几门炮,最终也在混乱中*进来的日军追击之下,无力带走而全部都炸掉。
所以在李子元决定只是试探性进攻的时候,为了在部队撤退的时候能够提供炮火掩护,这个阵地周同之前一直都没有使用。这次为了掩护一营撤退,周同也顾不得其他的了。虽说这个阵地只能向硚口方向开火,而无法做到三百六十度开火,但眼下的态势来说已经足够了。
周同这边不顾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利用自己选择的这个天然阵地,拼命的开火压制前边的日军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给一营的撤退争取有利时机。而已经转移到新阵地的贺会章,也不断的以冷炮压制前边的日军炮兵。为前边一营的撤退,提供必要的火力掩护。
在李子元的命令之下,这次贺会章也发了狠,不进反退的利用*道优势,直接推进到硚口正面不足五百米的一个小山包后,上来就是一个四发急速射,将八发炮弹全部打向日军的迫击炮阵地。
在贺会章的迫击炮也打响后,周同则将自己手中的四一式山炮立即调转炮口,不在对日军迫击炮阵地实施火力压制。而是先敲掉了利用硚口民房作为掩护的九二步兵炮,为贺会章接触危险之后。利用自己已经不多的炮弹,在硚口外围炸出了一道封锁线。
贺会章与周同不计火力和危险的拼命开火掩护之下,前边被日军炮火封锁的一营总算撤了下来。但全营连同加强的一个连损失超过五分之一,尖刀连伤亡过半已经失去战斗力。加强的两挺重机枪,则全部都损失掉。
不仅一营损失惨重,而且周同为了掩护一营撤退,不惜有限的炮弹。在出击外线的时候,携带的山炮弹此时已经全部打光。实际上已经无弹可用的山炮,只能在转移的时候埋藏起来,炮兵只能临时改为步兵。
贺会章损失了一门迫击炮,以及消耗了携带的绝大部分炮弹。原来两门迫击炮携带的炮弹,此时加在一起仅剩下六发。李子元从军分区后勤搞来的那十几匹骡子,也在日军反击炮火之中被炸死、炸伤一部分,只剩下了一半。
但一营是勉强撤了下来,可身后的日军见到已经上钩的鱼,竟然有要跑的架势。便立即调动部队,打开大门追击出来。还没有等勉强撤下来的张子健站住脚,那边从硚口冲出来日军两个中队,在身后跟进的炮火掩护之下,向着李子元撤退的方向杀了过来。
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张子健指挥实际上已经被打残的一营缩编成一个加强连,沿着撤退路线向西边打边撤。而就在硚口的日伪军,对李子元所部展开追击的同时。就在硚口的两翼,尤其是壶关与落马方向,也几乎同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两翼密集的枪炮声,明确的告诉李子元,南北两面的日军已经开始对他实施包抄。形势快速发展,告诉李子元他被反伏击了。而天上几架日军的轻型轰炸机,也飞到了硚口战场上空。一路追着李子元撤退的部队轰炸,并为李子元身后的日军追击部队提供目标。
这几架日军的轻型轰炸机,虽说只能携带小型*,而且实际上的载弹量并不多,可对于全无放空能力的八路军来说,威胁却是相当的大。最关键的是就这几架飞机造成的破坏,不仅仅是对部队的杀伤,更让李子元准备采取的伏击战彻底的落空。
按照原计划沿着硚口向东展开,设置伏击圈的二营因为隐蔽不佳,只注意对地面隐蔽却忽视了对空隐蔽,结果被天上的日军飞机发现。导致日军在追击的时候,对着二营设伏的位置实施了火力打击。
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二营也只能无奈的放弃原有计划快速的撤离。其实即便是二营没有被天上的贼眼发现,李子元的伏击计划也已经无法实施。因为从硚口出动的日伪军数量,远远的超过他伏击部队,能够解决的数量。
短短几分钟下来两处重机枪阵地,以及一门九十毫米迫击炮都被这门可恶的,像是小强一样怎么都打不死的山炮给击毁。为此硚口的日军炮兵,受到了镇内的日军指挥官的严厉训斥。只能打点起精神,将所有的炮火都转移到周同的头上。
其实日军炮兵虽说占据优势,却始终无法打掉周同的那门山炮,这倒也不是日军炮兵不卖力,也不是他们的技术不精湛。眼下尽管随着日军不断的扩军,军火产量跟不上,日军各部队所属火炮的数量越来越少,但日军炮兵的素质绝对还是基本保持在一流。
而且各式火炮的性能,也相当的出色。尤其是硚口日军现在使用的九四式山炮,在大幅度增加了射程,使得这种山炮的射程甚至不比三八式野炮低。同时还保持了四一式山炮的轻便,可以分解驮运的性能,整体重量比四一式山炮还轻二百多公斤。
无论是炮火的反应速度,还是炮火打击精度,包括火炮的性能,都远远的超过了一般的中国军队。硚口日军炮兵始终无法摧毁对面八路那门可恶的山炮,不是因为不卖力,而是因为周同选择的这个最后一个备用炮兵阵地,位置很是有些巧妙,让他们的炮弹最终徒劳无功。
早在李子元准备攻击硚口,与何三亮在前边隐蔽制高点观察硚口日军动向的时候。周同也没有歇着,一直在琢磨火炮阵地的部署。早在接到李子元的命令时候,周同就考虑到了敌我火力的对比可能会有的悬殊。
毕竟经历过中国近代史以来,至少到目前为止与外部入侵敌人最大规模炮战的他,对那场断送了他整个炮团的战役可谓是印象极其深刻。尤其他还是在一线作战的炮兵班长,对日军的炮兵素质和作战方式印象尤深。
当年自己手中的晋造山炮,虽说也是仿制的手中这门四一式山炮。但这款四一式山炮,在当时日军之中已经作为联队炮使用。日军的师团山炮联队,已经开始换装性能更好的九四式山炮。晋造火炮无论在射程,还是炮弹威力上都无法与日军炮兵相比。
更何况日军除了山炮之外,还有大量的野炮、大口径的*炮,以及射程更远的加农炮。单一的晋造山炮,就算晋绥军将当时的炮兵主力,几乎全部都用上了,可还是与日军无法相比。在炮战之中,晋绥军的炮兵只能想尽办法,才能与日军炮兵作战。
大亏吃多了的他,知道要是在一个地方长时间开火,一旦日军有山炮以上的炮兵参战,自己这门山炮存活的时间不会超过二十分钟甚至是更短。而且自己手中这门山炮,只是日军联队一级的火炮。
在他们的师团以及可能加强的炮兵之中,还有射程更远的新式九四式山炮和一零五重山炮。如果加上射程更远的野炮,或是大口径*炮,那么双方的实力对比就更加的悬赏。就算日军只出动几门山炮,可也不是自己一门炮能够抗衡的。
自己打一发炮弹,对方搞不好会还击几十发炮弹。自己的炮弹数量就这么多,打光了之后还要看部队能不能缴获。要是短时间之内没有缴获,那下一批的炮弹补充,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了。
更何况双方炮兵素质上的差距,还没有算在内。日军的炮兵都是经历过实弹训练的,自己手下的这个山炮排,整个训练之中只打过几发的炮弹。这还是李子元这个团长特批的,要是换了一般的部队,领导可没有这个决心。
如果再加上这个,那么双方实力对比更加的悬殊。所以他给自己这门山炮,选择了十多个发射阵地。驮炮的骡子,也就隐蔽在阵地的附近。在参加八路军之后,周同学会了游击战。他将八路的游击战术,与自己手中这门山炮的性能结合起来,搞出了一套游击炮兵战术。
在开炮的时候,从来不在一个阵地开三炮,最多打两炮便转移阵地。也多亏了李子元从分区后勤部搞来的那几匹骡子,劲头也大并受过专业的训练。要还是那十几头毛驴,这炮声一响非自己炸窝不可。
这是周同能在日军优势炮火之下,还能将火炮带出来的根本原因。这次周同选择的炮兵阵地,放在硚口东北方向一个山体的突出部位,上边有一个自然外倾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保护阵地。
除非日军炮弹直接命中他的炮位,否则只要那门一百二十毫米*炮不开火,别的火炮对他基本无法造成威胁。周同先打掉那门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除了这门老炮对步兵的杀伤力太大之外,对自己的炮兵阵地威胁也太大。
头顶的那块岩石,按照周同判断抗住七十五毫米山炮弹不成问题,但是抗住一百二十毫米*,恐怕基本上没有可能。所以他将这个阵地作为最后的准备阵地,并率先敲掉日军一百二十毫米*炮用意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打掉了最大的威胁,周同根本不顾及对面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死死的钉在这里,将一发发的炮弹打出去。虽说够不到射程有八千多米的九四式山炮,但是他手中的这门山炮打日军机枪和迫击炮阵地,却是丝毫没有问题。
忻口会战那些血战,给周同带来的记忆太深刻了。尤其是撤退时候的混乱状态,给他带来终身难忘的记忆。那场混乱的撤退,让他们苦心在战场上保留的几门炮,最终也在混乱中*进来的日军追击之下,无力带走而全部都炸掉。
所以在李子元决定只是试探性进攻的时候,为了在部队撤退的时候能够提供炮火掩护,这个阵地周同之前一直都没有使用。这次为了掩护一营撤退,周同也顾不得其他的了。虽说这个阵地只能向硚口方向开火,而无法做到三百六十度开火,但眼下的态势来说已经足够了。
周同这边不顾日军打过来的反击炮火,利用自己选择的这个天然阵地,拼命的开火压制前边的日军迫击炮和重机枪阵地,给一营的撤退争取有利时机。而已经转移到新阵地的贺会章,也不断的以冷炮压制前边的日军炮兵。为前边一营的撤退,提供必要的火力掩护。
在李子元的命令之下,这次贺会章也发了狠,不进反退的利用*道优势,直接推进到硚口正面不足五百米的一个小山包后,上来就是一个四发急速射,将八发炮弹全部打向日军的迫击炮阵地。
在贺会章的迫击炮也打响后,周同则将自己手中的四一式山炮立即调转炮口,不在对日军迫击炮阵地实施火力压制。而是先敲掉了利用硚口民房作为掩护的九二步兵炮,为贺会章接触危险之后。利用自己已经不多的炮弹,在硚口外围炸出了一道封锁线。
贺会章与周同不计火力和危险的拼命开火掩护之下,前边被日军炮火封锁的一营总算撤了下来。但全营连同加强的一个连损失超过五分之一,尖刀连伤亡过半已经失去战斗力。加强的两挺重机枪,则全部都损失掉。
不仅一营损失惨重,而且周同为了掩护一营撤退,不惜有限的炮弹。在出击外线的时候,携带的山炮弹此时已经全部打光。实际上已经无弹可用的山炮,只能在转移的时候埋藏起来,炮兵只能临时改为步兵。
贺会章损失了一门迫击炮,以及消耗了携带的绝大部分炮弹。原来两门迫击炮携带的炮弹,此时加在一起仅剩下六发。李子元从军分区后勤搞来的那十几匹骡子,也在日军反击炮火之中被炸死、炸伤一部分,只剩下了一半。
但一营是勉强撤了下来,可身后的日军见到已经上钩的鱼,竟然有要跑的架势。便立即调动部队,打开大门追击出来。还没有等勉强撤下来的张子健站住脚,那边从硚口冲出来日军两个中队,在身后跟进的炮火掩护之下,向着李子元撤退的方向杀了过来。
为了掩护主力撤退,张子健指挥实际上已经被打残的一营缩编成一个加强连,沿着撤退路线向西边打边撤。而就在硚口的日伪军,对李子元所部展开追击的同时。就在硚口的两翼,尤其是壶关与落马方向,也几乎同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
两翼密集的枪炮声,明确的告诉李子元,南北两面的日军已经开始对他实施包抄。形势快速发展,告诉李子元他被反伏击了。而天上几架日军的轻型轰炸机,也飞到了硚口战场上空。一路追着李子元撤退的部队轰炸,并为李子元身后的日军追击部队提供目标。
这几架日军的轻型轰炸机,虽说只能携带小型*,而且实际上的载弹量并不多,可对于全无放空能力的八路军来说,威胁却是相当的大。最关键的是就这几架飞机造成的破坏,不仅仅是对部队的杀伤,更让李子元准备采取的伏击战彻底的落空。
按照原计划沿着硚口向东展开,设置伏击圈的二营因为隐蔽不佳,只注意对地面隐蔽却忽视了对空隐蔽,结果被天上的日军飞机发现。导致日军在追击的时候,对着二营设伏的位置实施了火力打击。
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二营也只能无奈的放弃原有计划快速的撤离。其实即便是二营没有被天上的贼眼发现,李子元的伏击计划也已经无法实施。因为从硚口出动的日伪军数量,远远的超过他伏击部队,能够解决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