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司马传在线阅读 - 巽伍回:四处求援,趁虚而入

巽伍回:四处求援,趁虚而入

    大胜而归的曹丕回到了曹军大营,受到了曹cao的褒奖,曹丕高兴之余向曹cao建议说:

    “城中审配所部虽然被我们击败再度龟缩城中,但是斗志仍然不减,现在我们缴获了袁尚的印绶、节杖等随身物件,正好可以将这些东西展示给城中守将看,可摧毁他们的意志。”

    曹cao觉得曹丕的建议很好,命令士兵将袁尚的印绶和节杖高高举起让城中守将看到。

    不仅如此,辛毗还提议曹cao将缴获的袁尚衣物溅满鲜血,对城中守将宣称袁尚已在祁山战死,让城中守将失去主心骨,敦促审配早日归降。

    曹cao允诺并让辛毗去完成这件事,在他看来辛毗是袁氏旧臣,让他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辛毗右手高高举起沾满鲜血的袁尚衣物,对着城中守将高喊:

    “城中的将士们!你们的主公袁尚已经战死了,现在抵抗是毫无意义的,我想你们现在一定是饥肠辘辘、食不果腹吧,还是早早归降吧!司空大人宽大为怀,必定会善待你们的!”

    审配站在城楼顶看到辛毗,联想到昨日正式辛毗率军阻止自己突围,心里顿时怒火中烧,大骂辛毗是背主求荣之徒,并将留在邺城的辛评全家尽数斩首以泄他的愤恨。

    技穷之余审配联想到屯兵幽州的袁熙,他亲自致书命令死士趁着夜色悄悄游过沟槽,马不停蹄的向蓟城赶去向袁熙求援。另一方面,他还分别向平原的袁谭和上党的高干写了封言辞陈恳的书信,信中他指责袁谭不顾骨rou亲情认贼作父,伤害手足,若是曹cao占据了冀州那么袁谭也必定不会久存,若是与袁熙、高干一道从东、北、西三个方向进攻包围邺城的曹cao,必定可大获全胜,重新光复袁绍在世时的盛世也指日可待。

    高干接到信后不由分说,直接把冒死送信的使者斩首示众,并将首级送给曹cao示好。

    而袁谭此时正因为自己屈居曹cao之下苟延残喘而忧心忡忡,此时审配的来信让他惭愧不已,忍不住当着郭图等人的面掩面而泣。

    此时的郭图所想的却和审配全然不同,他不仅劝袁谭不要出兵攻打声势正盛的曹cao,反而提议让袁谭趁着曹cao将主力全部放在邺城的空隙,袁尚被曹cao击溃冀州人心惶惶之际,聚集兵力夺取冀州东部地区,培植自己的势力向曹cao和袁尚复仇。

    不想在寄人篱下的袁谭被郭图的话打动,将审配的信丢在一边,高举协助曹cao消灭袁谭的旗帜纠结平原之地的兵力,以极快的速度先夺下渤海郡,随后又鲸吞河间、安平两地,大肆招揽人心,一时间实力版图急剧扩张。

    为了迷惑曹cao得以喘息之机,袁谭在占领安平之后即亲帅大军攻打中山国的袁尚。

    袁谭的兵马进入安国之际,司马懿也刚刚踏入中山国境内。

    到达卢奴后司马懿看到整个常山国境内人心惶惶,袁尚杀死了原常山国郡守夺走兵权,强行发布征兵令整饬军势意图击退大举来犯的袁谭。

    百姓大多不愿意跟随袁尚进行无谓的征战,但是又没有办法抵抗袁尚的强硬政策,一时间民间苦不堪言、怨声四起。

    看着这些被战火波及的无辜百姓,司马懿深深了解世态炎凉、乱世人命皆为草芥的道理。

    为了逃避袁尚的征兵令,司马懿一路小心谨慎避开了袁尚军队征兵的士卒,悄悄来到了蒲阴,当他踏进蒲阴城的那一刻,觉察到城中的气氛似乎很不寻常:

    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白色条幅,本来门口站着披麻戴孝的老弱妇孺,一看到司马懿这个陌生的面孔,大家纷纷进屋将门窗紧闭,整条街显得更加凄冷。

    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没有了可以果腹的干粮,牵着马的他走到街道上左顾右盼寻找着尚未关门的店铺,然而他整条街走下来却始终毫无所获。

    忽然,司马懿感觉到自己的脑后一阵剧痛,眼前的视线开始模糊,脑袋也是一片眩晕,紧接着他整个人朝前方倒了下去。

    爬伏在台阶旁的他从迷迷糊糊的意识之中,隐约看到有很多双脚在朝着自己面前靠近,顺着这些脚往上看去,赫然映入自己眼帘的男男女女,正用万分敌视的眼神在看着自己...

    干枯的柴枝在篝火之中被烈焰灼烤着,发出崩裂的声响。

    司马懿缓缓睁开了双眼,发现眼前的视角是那么的不自然:

    所有的人仿佛都站在墙壁之上,几个人蹲在篝火旁胡乱翻动着一个包裹,另外一些人围在他们的身边用惊恐万分的眼睛死死盯着这个被翻得乱七八糟的包裹。

    渐渐的一股冰凉的触感从司马懿的侧脸传来,自己背在身后的双手也被绳子紧紧的绑着,再看自己的双脚也是一样,这时他才明白:

    并不是这些人站在墙壁之上,而是被绑缚的自己侧躺在地面上。

    一个拄杖的老者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询问蹲在地上的几个精壮男子:

    “怎么样?有没有找到官府的征兵文书?”

    男子们纷纷摇头,其中一个男子将手中司马懿的衣物扔在地上,拔出了插在木地板缝隙之中的短刀走到司马懿的面前,一把揪住了他的衣襟将他拎了起来:

    “说!你是不是袁尚派来的探子,想要把我们城中的壮丁全数抓去充军?”

    这下子司马懿联想到自身的处境,总算是理清了前因后果,他冷静的看着面前这个表情狰狞,镇定回答说:“我不是什么袁尚的探子,不过你们这样一全城男子同时染病而死的作为想要瞒过袁尚,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吧?”

    所有人用极其诧异的眼光看着司马懿,尤其是揪住他衣襟的男子,在被司马懿看破他们用意的时候双手微微颤抖着:“竟然被你给看出来了...还说你不是探子?”

    司马懿没有任何反抗的意思,他沉着的与男子四目相对,气息丝毫不乱:

    “目前袁谭大举入侵中山国境内,袁尚兵力并不充足因而四处强行抓壮丁征兵,刚刚好你们这里的成年男子都以去世为由,留下满大街披麻戴孝的老弱妇孺,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男子刚想伸出拳头打司马懿,被另一个长相斯文的书生抓住了他的手臂:

    “王凌住手,刚刚翻遍了他的行李也没有找到任何官府的证明,想必我们是冤枉他了。”

    这名叫王凌的男子看书生发话了,只好狠狠瞪了司马懿一眼后松开了自己的拳头,使劲将司马懿向后一推,司马懿觉得这个男人很粗鲁并不好打交道,伸出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被弄乱的衣襟向书生拜谢说:“多谢兄台开言相救,不知尊姓大名?”

    书生也予以回礼:“我叫高柔,乃陈留人氏,现任蒲阴县长,方才多有得罪。”

    说罢他伸手指向了方才欲对司马懿动粗的男子介绍说:

    “他叫王凌,是蒲阴县的团练,先前袁尚为了应对袁谭而向本县发出了征兵令,可城中百姓皆不愿为其效命,因此我上报说城中盛行瘟疫,袁尚不信先后派出了三批探子前来查探,我等也是不得已才会出此下策,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与你发生误会。”

    亲眼见过战争残酷的司马懿想到了之前官渡之战时的种种血腥画面,因此对高柔的做法十分理解,刚才的事情他也没有放在心上:

    “高大人为全城百姓谋福祉,不惜蒙着欺瞒的罪名,实在令司马懿感到敬佩。”

    不过司马懿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虽然你们这个办法可以瞒袁尚一时,但是却没有办法长久,依我看袁尚现在光是应付袁谭就已经疲于奔命了,就算是你们正大光明拒绝他的征兵,我想袁尚也拿你们没有任何办法。”

    高柔冷静思考后如梦初醒道:“有道理,我城中有兵力数百人,袁谭自北向南攻打袁尚的正面,袁尚必定是分身乏术,只要我们整饬防务袁尚也没有余力来对付我们了。”

    一提到打仗王凌的双眼顿时放光:“对啊,只要击退他们一次袁尚就会被打怕,更何况袁尚不可能抽调过多的兵力来攻打我们,到那时我们就不用躲躲藏藏的了。”

    “不仅如此,袁尚所征得兵马大多都不愿意为他真心实意的打仗,只要打疼他们他们也就无心恋战,如风中细沙四处飞散了。”

    高柔和王凌商量之后决定听从司马懿的建议。

    次日蒲阴城中的所有白幡尽数被扯下,很快就被外卫的袁尚密探获悉了蒲阴拒绝奉命的意图,火烧眉毛的袁尚听后大怒,急忙抽调士兵八百人拔掉自己身后这个隐患。

    与之相对的,城中的数百男子在王凌的指挥之下埋伏于城中,在袁尚军队到来之际以郭嘉在官渡之战时所部署的三排连射箭阵,给予来犯之敌迎头痛击。

    随后王凌率领城中的男丁杀出城中,袁军一见此状当即掉头就跑,四散而逃。

    征讨蒲阴失利的消息传到了安熹,袁尚恼怒之余却再也不敢贸贸然派兵去攻打,只好放任他们,专心对付眼前大举进犯的袁谭。

    而因为正面抵抗袁尚取得胜利,唐县、望都等蒲阴周边的县城纷纷以高柔、王凌马首是瞻,形成了一股小区域的势力范围。

    见危机已经解除,司马懿向高柔、王凌辞行:“两位先生的智谋高超,司马懿在这里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况且我还有私事要办,就此别过。”

    高柔握住司马懿的手动情说道:“若非有仲达贤弟提点,我与王凌也想不到逆流而存,今日一别希望你多多保重,我相信我们日后总会有重聚的一天。”

    平日里表面上对司马懿不屑一顾的王凌,看到司马懿要走,抽出了腰间的短匕首插在了司马懿的腰带上,冷冷的说道:“河北可能还要乱上一阵子,像你这样只会动嘴皮子的人若是再遇上几个像我这样不讲道理的人,就算有十条命也不够你丢的。”

    话音刚落高柔哈哈大笑道:“王凌居然也会主动揭自己的短了,真是稀罕事啊。”

    司马懿看得出王凌是刀子嘴豆腐心,对于他的心意司马懿心领神会:

    “王将军善于阵战,蒲阴防守竟然没有死伤一人,日后必有战功彪炳、建功立业之时。”

    两人送别司马懿出城,高柔将之前制住司马懿所扣下的灰鬃马还给司马懿,司马懿跨上马背向他们双手抱拳:“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那么我们后会有期了。”

    高柔和王凌也抱拳送别:“一路上多加小心。”

    袁谭的所作所为经由曹cao转达给了城中困兽犹斗的审配,审配听后无奈的闭上了双眼:

    “先主虽然做事优柔寡断,但是绝不会为这种绝宗灭族的不孝之行,若是他在九泉之下看到昔日团结一心的河北之地,竟然变成了今日这番模样,必定会咒骂袁谭的!”

    见袁谭已经指望不上,高干又丝毫没有动作,审配只能寄希望于袁尚生前最为看重的幽州刺史袁熙了:“但愿二公子能即使率军赶到,那么一切都还有转圜的余地。”

    然而现实还是把审配这仅存的一丝希望之火给掐灭了,袁谭在安熹之战大败袁尚并将其驱逐出冀州后,心中积压已久的一块大石落了地,竟然纵容士兵在安熹城内烧杀yin掠,完全背弃了先前答应安熹百姓的承诺。

    至此本想率领中山国北部诸县归顺袁谭的高柔和王凌,听到安熹城内的惨剧后打消了先前的决定,联合诸县抵制袁谭的军队继续北上。

    也就是因为中山国的乱局,导致接到审配书信马上调集军队救援邺城的袁熙,被阻滞在北平一带,无法再向前进一步。

    北逃的袁尚在北平与袁熙会合后,将邺城被围的紧急情况抛诸脑后,竟然怂恿袁熙帮助自己先击溃袁谭,夺回被袁谭掠取的诸郡。

    头脑清醒的袁熙并没有听从袁尚的建议,想要积极与高柔和王凌接触,希望他们放自己通过中山国,但是却被高柔和王凌所拒绝。

    至此邺城之围的紧急态势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