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第180节慈善也难
李小玲在放假前接受了刘思斌给的死命令,务必从联投基金会拿到不低于1200万的资金援助。91年因为有联投的大额资助,北工的资金变得宽裕很多,大部分的资金投入了对麒麟汽车的定向研究,液压和电子系统的课题占了一大半。北工的实验室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因为是课题组的形式,充足的研究经费吸引来更多的人才,其中还有六个外国的专家。
真正用于慈善的不到五十万。但这五十万解决了在校的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列入资助名单的学生得到二十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生活资助。
李小玲的具体工作就是负责联投基金的发放审查。联投资助北工的大头进入了研究领域,李小玲基本无权过问,但手里捏着五十万的额度决定着每一份申请表是否通过审查还是让她有极大的成就感。刘思斌在学院办公室成立了一个小组,.除了李小玲,还有团委和学生处的两名干事,专门受理和审查受助学生的申请。李小玲担任这个三人小组的组长。凭她的资历本来是不可能担任小组的负责人的,但谁让她是荣飞的外甥女呢。
不仅如此,学院对李小玲的生活待遇也是超常的,后勤给她分配了单人宿舍。青年教师们有意见吗?好吧,你的亲戚给学院1000万的无偿资助也可以享受与她同等的待遇。
确定资助的标准后,学院的办法是由各班负责遴选名单报办公室。办公室复审后列入资助名单并给予公示。这份名单每学期复审一次。
91年家庭月收入低于100元的应当都是农村的学生,但开始实行的国企“破三铁”运动迅速出现了城市贫民。三铁指的是国企长期存在的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当时的说法是:铁饭碗把工人吃馋了,铁工资把工人的积极性磨没了,铁交椅把干部养懒了。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场针对国企机制的改革便一窝蜂的兴起。任命制被选聘制取代,工人也搞起了定编定岗,竞争上岗。
引入竞争机制的出发点并不错,但由于社保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快就出现了下岗失业的人群,城市贫民随即也出现了。
这是一个财富迅速增长的时代,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时代,更是一个迅速两极分化的时代。一小部分人迅速致富了,相应的一部分人也迅速沦为赤贫。
李小玲的性格外向,半年时间里和学院的许多年轻教师交上了朋友。其中一个叫彭玲的留校女教师还混进了李小玲的单间。
彭玲是化工系的辅导员之一,她跟李小玲说了她对“扶贫资助”的困惑。
彭玲负责的那个班是采取个人填表的形式来申报困难补助的,但她发现一个叫吴丽霞的女生明明生活困难却不肯填表申请。
“这个小吴确实困难。她家父母都下岗了。父亲蹬三轮,母亲找不到工作,这女娃很少吃rou,贵一点的菜根本不吃。但就是不填表,你知道为什么?”
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此了解,彭玲真算称职的导员。
“为什么?”李小玲感起了兴趣。
“面子!真是要了面子丢了里子。这个小吴这学期谈了个男友,怕男友笑话------”
“活该!要面子就要她要去吧。”
彭玲迟疑道,“我觉着也不能完全怪她。有的班是公开申请的,开班会老师让低于标准的同学举手,很难为情的。”
“这样啊。”李小玲也有上学的经历,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特殊年代,贫苦不再是值得炫耀的东西。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李小玲问彭玲。
“我也不知道。现在学生们对你的这个基金是又爱又恨。”
“恨?怎么会恨?”李小玲讶然。
“一些学生真的恨呢。好像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没有道理呀。”极少数贫困生可以拿到五十元的最高标准的补贴。五十元绝对可以保证学生在校的生活了。
“一些不该得到的得到了,一些该拿的没拿到。慈善真的不容易呢。我就是瞎说,赞扬的当然是绝大多数了。真佩服你有个好姨夫。我入校时人家已经毕业了,只是听到他的一些传说。”彭玲的眼里冒着小星星,“能不能让我见见荣董事长?”
李小玲进入北工后感受到小姨夫在北工的影响和魅力,比如他在技术上天才般的设计,比如他在流行歌曲上天才般的创作。
“可以呀。不过他挺忙的,我也不常见。有机会我一定叫你。怎么,崇拜我小姨夫?”
“是,我挺崇拜他的。以前只在小说里看到慈善义举,没想到生活里真有这样舍得花钱的人。”彭玲毫不掩饰对荣飞的崇拜。
“没戏啦。我小姨夫对我小姨可是无限忠诚的。”
“去你的吧。他要是那样的人我还崇拜他什么。”
李小玲再见到荣飞的时候,就将学校遇到的问题跟荣飞说了。
“这真是个问题呢。”荣飞眉头皱起来,“我忽略这个事情了。扶贫必须顾及受惠者的自尊。千万不可有施舍的心态,而且,方法上也得注意,像举手申请,出榜公布的做法我认为不妥。”
“我觉得应该公示的。总有不自觉的人吧?这样也是一种群众的监督。”邢梅插话道。
“不是这样的。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残疾人总不愿拿他的残疾说事。贫困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换做我,宁肯勤工俭学也不愿你像叫花子一样打发我。”
“彭玲也是这个意思。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在班里申请了,直接向你们递交。而且也不要当面递交。就像举报箱那样搞个装置,你定期取回申请表不就行了。至于浑水摸鱼,那是根本免不了的。你们可以采取抽样家访的形式了解情况嘛。”
“那样我们的工作量就大了。”
李声在一旁插话,“刚参加工作,怎么怕工作忙?我看你姨夫的办法不错。”
“真正的慈善是不计回报的。我早就说过,联投搞慈善动机不纯。不过要向真正的慈善靠拢。搞慈善的人真得有慈悲胸怀呢。你可以找王爱英聊聊,这几年她很有些心得。”
资金都是王爱英签字拨下来的,李小玲认识这位掌握着大笔资金的女强人。
“说到资金,刘院长给我硬指标呢。今年必须为学院拿回1200万------”这个担子一直压在她肩头,今天正好小姨及父母都在,说话容易的多。
“我准备从今年起将二部分资金分开拨付了。工学院用于对口研究的项目由麒麟技术工程中心或麒麟汽车支付。你管的就是单纯的助学。今年的指标增加30万。工学院毕竟是我的母校。”荣飞想了想,“我让刘院长给你们配一辆车,用于调查走访。”
“你们的麒麟轿车生产出来给我一辆如何?”
“不是给,是买。你好好的攒钱吧。”
李小玲将荣飞的设想跟校领导汇报后刘思斌找了趟荣飞,落实92年度联投对北工的投入。目前工学院承担着好几项汽车实用技术的研究,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比如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防撞气囊,自动变速箱,液压助力系统,倒车影像装置等。一些领域国外已经有了成果,申请了专利。课题组还要对国外技术进行追踪。麒麟技术工程中心成立后北工的课题组与中心进行了对接,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被转入中心,而中心也派人常住北工,形成了事实上的合作。荣飞改变投资形式后需要重新确定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刘思斌对荣飞关于助学的建议也完全赞成。很快给李小玲的助学小组派了一辆小车,是一辆旧的桑塔纳。根据申请表,李小玲小组对北阳市的贫困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确定申请的真实性。调查的结果都形成了书面资料。在已完成的七份调查中,申请者没有隐瞒家庭的收入,都属于城市贫民阶层,分类如下,父母下岗失业三例,因家人患病做手术二例,因交通事故一例,还有一例比较特殊,学生家长因赌博负债而导致了贫困。
报告交给了王爱英,王爱英将复印件都给荣飞看了,荣飞看过后对李小玲的工作很是赞赏,说这是很不错的调查样本呢。这七例中唯独因赌博的有些争议,不过责任不应该学生负。他将七份调查报告就交给了程恪。希望市委对破三铁以来形成的失业人口给予必要的关注。
魏福常春节前领楚月去了甜井巷见了大姨魏瑞兰。对于侄儿的“早恋”魏瑞兰是有些看法的,但荣逸劝母亲的思想要解放些。这算什么?中学谈恋爱的多了,你以为还是旧社会?魏瑞兰倒是对楚月比较满意,人长得很清秀,懂礼貌,完全配得上福常。魏瑞兰觉得现在的女孩就是开放了,八字没见一撇就跟着男朋友上门了。不过姑妈家并不算婆家,似乎也不应该太当回事。问及楚月的家庭,魏瑞兰觉得也不错,还是老乡,干部家庭,似乎也不应该有什么不满。她不知道的是楚月是在魏福常透露北工很有名的助学基金是自己表哥的资助后决定探访魏福常表哥家的。楚月最担心家里不同意自己与魏福常的事,因为从父母平时的言谈可以判定父母不会同意她找一个农村子弟。她对魏福常平常的吹嘘很反感,认为他就是在吹牛。因而魏福常讲了很多荣飞表哥的事,包括和王林市长的关系。
楚月基本不信。于是非要福常带自己看看大姨家。
甜井巷的豪宅给了她很深的震撼。魏福常说的她已经完全相信。
真正用于慈善的不到五十万。但这五十万解决了在校的大多数贫困生的生活困难,列入资助名单的学生得到二十元至五十元不等的生活资助。
李小玲的具体工作就是负责联投基金的发放审查。联投资助北工的大头进入了研究领域,李小玲基本无权过问,但手里捏着五十万的额度决定着每一份申请表是否通过审查还是让她有极大的成就感。刘思斌在学院办公室成立了一个小组,.除了李小玲,还有团委和学生处的两名干事,专门受理和审查受助学生的申请。李小玲担任这个三人小组的组长。凭她的资历本来是不可能担任小组的负责人的,但谁让她是荣飞的外甥女呢。
不仅如此,学院对李小玲的生活待遇也是超常的,后勤给她分配了单人宿舍。青年教师们有意见吗?好吧,你的亲戚给学院1000万的无偿资助也可以享受与她同等的待遇。
确定资助的标准后,学院的办法是由各班负责遴选名单报办公室。办公室复审后列入资助名单并给予公示。这份名单每学期复审一次。
91年家庭月收入低于100元的应当都是农村的学生,但开始实行的国企“破三铁”运动迅速出现了城市贫民。三铁指的是国企长期存在的铁饭碗,铁工资和铁交椅。当时的说法是:铁饭碗把工人吃馋了,铁工资把工人的积极性磨没了,铁交椅把干部养懒了。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一场针对国企机制的改革便一窝蜂的兴起。任命制被选聘制取代,工人也搞起了定编定岗,竞争上岗。
引入竞争机制的出发点并不错,但由于社保的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快就出现了下岗失业的人群,城市贫民随即也出现了。
这是一个财富迅速增长的时代,也是一个财富重新分配的时代,更是一个迅速两极分化的时代。一小部分人迅速致富了,相应的一部分人也迅速沦为赤贫。
李小玲的性格外向,半年时间里和学院的许多年轻教师交上了朋友。其中一个叫彭玲的留校女教师还混进了李小玲的单间。
彭玲是化工系的辅导员之一,她跟李小玲说了她对“扶贫资助”的困惑。
彭玲负责的那个班是采取个人填表的形式来申报困难补助的,但她发现一个叫吴丽霞的女生明明生活困难却不肯填表申请。
“这个小吴确实困难。她家父母都下岗了。父亲蹬三轮,母亲找不到工作,这女娃很少吃rou,贵一点的菜根本不吃。但就是不填表,你知道为什么?”
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如此了解,彭玲真算称职的导员。
“为什么?”李小玲感起了兴趣。
“面子!真是要了面子丢了里子。这个小吴这学期谈了个男友,怕男友笑话------”
“活该!要面子就要她要去吧。”
彭玲迟疑道,“我觉着也不能完全怪她。有的班是公开申请的,开班会老师让低于标准的同学举手,很难为情的。”
“这样啊。”李小玲也有上学的经历,经历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特殊年代,贫苦不再是值得炫耀的东西。
“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李小玲问彭玲。
“我也不知道。现在学生们对你的这个基金是又爱又恨。”
“恨?怎么会恨?”李小玲讶然。
“一些学生真的恨呢。好像是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没有道理呀。”极少数贫困生可以拿到五十元的最高标准的补贴。五十元绝对可以保证学生在校的生活了。
“一些不该得到的得到了,一些该拿的没拿到。慈善真的不容易呢。我就是瞎说,赞扬的当然是绝大多数了。真佩服你有个好姨夫。我入校时人家已经毕业了,只是听到他的一些传说。”彭玲的眼里冒着小星星,“能不能让我见见荣董事长?”
李小玲进入北工后感受到小姨夫在北工的影响和魅力,比如他在技术上天才般的设计,比如他在流行歌曲上天才般的创作。
“可以呀。不过他挺忙的,我也不常见。有机会我一定叫你。怎么,崇拜我小姨夫?”
“是,我挺崇拜他的。以前只在小说里看到慈善义举,没想到生活里真有这样舍得花钱的人。”彭玲毫不掩饰对荣飞的崇拜。
“没戏啦。我小姨夫对我小姨可是无限忠诚的。”
“去你的吧。他要是那样的人我还崇拜他什么。”
李小玲再见到荣飞的时候,就将学校遇到的问题跟荣飞说了。
“这真是个问题呢。”荣飞眉头皱起来,“我忽略这个事情了。扶贫必须顾及受惠者的自尊。千万不可有施舍的心态,而且,方法上也得注意,像举手申请,出榜公布的做法我认为不妥。”
“我觉得应该公示的。总有不自觉的人吧?这样也是一种群众的监督。”邢梅插话道。
“不是这样的。打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残疾人总不愿拿他的残疾说事。贫困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换做我,宁肯勤工俭学也不愿你像叫花子一样打发我。”
“彭玲也是这个意思。那该怎么办呢?”
“不要在班里申请了,直接向你们递交。而且也不要当面递交。就像举报箱那样搞个装置,你定期取回申请表不就行了。至于浑水摸鱼,那是根本免不了的。你们可以采取抽样家访的形式了解情况嘛。”
“那样我们的工作量就大了。”
李声在一旁插话,“刚参加工作,怎么怕工作忙?我看你姨夫的办法不错。”
“真正的慈善是不计回报的。我早就说过,联投搞慈善动机不纯。不过要向真正的慈善靠拢。搞慈善的人真得有慈悲胸怀呢。你可以找王爱英聊聊,这几年她很有些心得。”
资金都是王爱英签字拨下来的,李小玲认识这位掌握着大笔资金的女强人。
“说到资金,刘院长给我硬指标呢。今年必须为学院拿回1200万------”这个担子一直压在她肩头,今天正好小姨及父母都在,说话容易的多。
“我准备从今年起将二部分资金分开拨付了。工学院用于对口研究的项目由麒麟技术工程中心或麒麟汽车支付。你管的就是单纯的助学。今年的指标增加30万。工学院毕竟是我的母校。”荣飞想了想,“我让刘院长给你们配一辆车,用于调查走访。”
“你们的麒麟轿车生产出来给我一辆如何?”
“不是给,是买。你好好的攒钱吧。”
李小玲将荣飞的设想跟校领导汇报后刘思斌找了趟荣飞,落实92年度联投对北工的投入。目前工学院承担着好几项汽车实用技术的研究,都是科技含量很高的项目,比如柴油车尾气净化技术,防撞气囊,自动变速箱,液压助力系统,倒车影像装置等。一些领域国外已经有了成果,申请了专利。课题组还要对国外技术进行追踪。麒麟技术工程中心成立后北工的课题组与中心进行了对接,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被转入中心,而中心也派人常住北工,形成了事实上的合作。荣飞改变投资形式后需要重新确定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而刘思斌对荣飞关于助学的建议也完全赞成。很快给李小玲的助学小组派了一辆小车,是一辆旧的桑塔纳。根据申请表,李小玲小组对北阳市的贫困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以确定申请的真实性。调查的结果都形成了书面资料。在已完成的七份调查中,申请者没有隐瞒家庭的收入,都属于城市贫民阶层,分类如下,父母下岗失业三例,因家人患病做手术二例,因交通事故一例,还有一例比较特殊,学生家长因赌博负债而导致了贫困。
报告交给了王爱英,王爱英将复印件都给荣飞看了,荣飞看过后对李小玲的工作很是赞赏,说这是很不错的调查样本呢。这七例中唯独因赌博的有些争议,不过责任不应该学生负。他将七份调查报告就交给了程恪。希望市委对破三铁以来形成的失业人口给予必要的关注。
魏福常春节前领楚月去了甜井巷见了大姨魏瑞兰。对于侄儿的“早恋”魏瑞兰是有些看法的,但荣逸劝母亲的思想要解放些。这算什么?中学谈恋爱的多了,你以为还是旧社会?魏瑞兰倒是对楚月比较满意,人长得很清秀,懂礼貌,完全配得上福常。魏瑞兰觉得现在的女孩就是开放了,八字没见一撇就跟着男朋友上门了。不过姑妈家并不算婆家,似乎也不应该太当回事。问及楚月的家庭,魏瑞兰觉得也不错,还是老乡,干部家庭,似乎也不应该有什么不满。她不知道的是楚月是在魏福常透露北工很有名的助学基金是自己表哥的资助后决定探访魏福常表哥家的。楚月最担心家里不同意自己与魏福常的事,因为从父母平时的言谈可以判定父母不会同意她找一个农村子弟。她对魏福常平常的吹嘘很反感,认为他就是在吹牛。因而魏福常讲了很多荣飞表哥的事,包括和王林市长的关系。
楚月基本不信。于是非要福常带自己看看大姨家。
甜井巷的豪宅给了她很深的震撼。魏福常说的她已经完全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