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皇帝们的奇葩事在线阅读 - 195 管理的艺术

195 管理的艺术

    一代英雄,终于走到了尽头。

    刘备自从连营被烧后,似乎也像残烛一样,被猛烈的大火烧到了尽头。

    不多久,病入膏肓,眼看不行了,把诸葛亮叫来,恨恨道,你比曹丕能干十倍,必能安国,兴复汉室,如果太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他无能,你可以取代他!

    诸葛亮扑通跪倒在地:老大,臣不敢不效尽全力,忠于老大,至死不渝!

    刘备又把儿子刘阿斗叫来:能活到五十岁,就不算早死了,我已经六十多虽了,死了也心安,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和兄弟啊。你要记住,不要以为不良的事很小,不当回事,去做,也不要以为一件善事很小,而不屑去做。只有贤德可以服众,你老爸我福薄,不值得你学习,你要事事学习丞相,把他当做你老爸!

    这番话,刘备是真心的,刘备不是jian雄,不必在临死时再试探诸葛亮的忠心,如果刘备怀疑诸葛亮,也不必与儿子说这番肺腑之言了。

    这是临终的遗言了,最后的话,说完,刘备就离开了三国的舞台。

    刘备与四月死于永安,谥号昭烈。

    五月,刘禅即皇帝位,这年他才十七岁。丞相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总领益州,大小政事,决定权全部归属诸葛亮。诸葛亮,是蜀汉的实际掌权者。

    关于诸葛亮治国之道,诸葛亮自己有一番言论,主要还是落实在怎么用人,怎么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

    这是诸葛亮对所有官员苦口婆心所说的一番话:大家为国家办事,应该群策群力,忠心国家,如果因为一点小矛盾,同事之间互相看不顺眼,就无法融合,无法听到不同的意见。更重要的是,要放下私人的利益,为公多提建议。徐庶在听取不同的意见时,能够兼听而不偏信;董和在处理公务时,如有发现不妥之处,会反复征求大家的意见,甚至有一次反复修改了十次后,才向我汇报。当年我刚认识崔州平的时候,他总是不留情面地说出我的过失。后来结交徐庶,也经常提醒启发我。我的秘书胡济,经常给我建议,提醒我不对的地方。我生来愚笨,他们说的建议我无法完全采纳,但依然与他们是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同事,他们的直言我也从未怀疑过。

    还有,我当年曾亲自校对公文,那时的秘书杨颙就告诉我,你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

    杨颙说了四个字,职责分明,各安其位。

    他还为我打了个比方:好比一户家庭,有一个人,家里雇佣外人耕作,厨师做饭,公鸡负责打鸣报时,小狗负责汪汪叫防盗,牛负责背重物,马负责跑远路。这个主人,就负责管理好他们,让一切井然有序地运转。但突然有一天这个主人突然要去耕地,要去做饭了,或者去打鸣、负重、跑远路了,不仅他干不好,而且还会影响效率,让一切都乱了套。难道他还不如鸡狗?不是的,是因为他忘了自己的职责和本分。因此古人有言“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董事局主席就是做战略,制定方向的,CEO就是搞执行的,各安其位,才能正常运转。

    老大你现在还亲自来做校对公文工作,每天那么累,累得不对啊,也没有价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