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智商是硬伤
“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一共有七块陆地分布。而这七块陆地并不全都挨着,基本都被大海分割开来。而我们大唐只是占了这其中最大一块陆地的一小部分......臣得到的土豆玉米等作物则是来自于东边和我们隔着一片大大海洋的另一块陆地....” “空气中存在着一种叫氧气的东西,这种气体是我们人和动物都必须的东西,如果很短的时间内呼吸不到它,我们就会死。这种氧气还是.....” ............ 应突然驾临的皇帝李世民要求,武元庆挑拣着自己会的关于地理,物理,生物之类的知识就是一顿侃。 把从未接触过这些东西的李世民等人给侃的晕头转向,惊叹连连。 尤其是地理方面李世民最感兴趣。没办法作为一个合格的有进取心的皇帝,对土地的那种渴望是天生的。 知道远的大陆目前是没指望过去了,就捡着大唐周边的国家问,问完了东南亚,问西域,问完西域开始问中亚西亚,然后就连欧洲那边也不放过,当武元庆说到拜占庭帝国的时候,李世民把拜占庭帝国所在的位置,和大唐有多远,什么的都问了个遍,武元庆也只是知道个大概,只能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一说,虽然含含糊糊其实也没说清楚什么,但李世民还是非常高兴。 等武元庆讲到火药的时候,李世民眼睛一亮,好像被说到心头上了:“火药,这个朕知道是用来做炸弹的,你救承乾的那两次都用过,当时承乾给朕送来配方的时候,朕就让人做出来试过了,威力的确不错,但好像比你做出来的那些炸弹威力要小不少,而且还非常危险,炸伤了朕好几个侍卫呢”。 “陛下,之所以威力小,据臣估计应该是制作火药的流程有问题,火药颗粒筛选不均匀,而且密封做的也不太好,不然同样的配方应该是不会出现威力小很多的问题。”武元庆当时给李承乾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制作方法没有详写,再加上光是看图看说明,就算详细到每一步,也很容易会有地方弄得不细致,所以一听皇帝的话,武元庆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嗯,朕也觉得是他们制作的方法有问题,承乾和朕说过这东西现在还不成熟,威力还不够大,火药的配比也有问题,需要继续改进,而且点火方式也比较危险,还容易受潮,都还需要改进,不知这么长时间你可有改进这些方面啊”李世民一脸期待的问道。 “额,臣很忙的,哪有时间弄这些啊,再说这东西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进的了的,工艺材料什么都弄不出来”武元庆不好意思的摊摊手。 “哼,很忙?你以为朕不知道你每天除了吃就是睡,要么就是让舞姬跳舞唱曲吗?不务正业”李世民瞪了武元庆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武元庆被说的好尴尬,嘿嘿直挠头。 瞪完了武元庆,李世民失望的叹息了一声:“威力不够,看来是没有办法用它来震摄冯蛊了” “震摄冯蛊?什么意思”武元庆好奇的问道。 冯蛊这个人,武元庆是知道的。赫赫有名的冼夫人的孙子,岭南有实无名的土皇帝。 不过冯蛊虽然在岭南一手遮天,占据之地纵横二千里,但却没有趁着大唐初立,无暇他顾的时候裂土称王,反而是在前几年归顺了大唐,做了大唐的国公。 说起来冯蛊应该算是对大唐有大功的,可听李世民刚才这意思怎么是想吓唬威慑冯蛊啊,武元庆有点搞不懂。 李世民接下来的一番话解了武元庆心中的困惑。 就像武元庆了解的一样,冯蛊是岭南的土皇帝,深受百姓和部下的爱戴。 虽然冯蛊归顺了大唐,但岭南那地方大唐的官员却没有什话语权,皇帝的旨意在那里都不顶用。 这不能不能皇帝心生忌惮,加上冯盎与谈殿等人连年攻战,久未入朝。岭南诸州官员多次奏称冯盎谋反。 于是,李世民命将军蔺暮等发江、岭数十州兵前去讨伐。然而魏征认为冯盎并无反状,劝李世民派使臣先去安抚,李世民听进去了劝,于是罢兵,决定派使节去慰谕。
但又担心安抚不住冯蛊,所以李世民就想做两手准备,一边安抚一边震摄。 于是就想到了武元庆弄出的炸弹,但觉得炸弹威力不够大,怕吓唬不住,所以得知武元庆没有改进增强炸弹的威力,才会显得这么失望。 “恩威并重,软硬兼施,陛下想的周全”武元庆笑着拍马屁。 “可惜,炸弹威力不够,恐怕是难以震摄住冯蛊”李世民摇头。 “陛下何以认为炸弹威力不够无法震摄冯蛊,臣觉得完全没问题啊”武元庆听李世民说怕吓不住冯蛊,心中就呵呵了,炸弹竟然吓不住一帮土鳖,开什么玩笑。太看不起这改变了世界的最大发明了吧。 “不说朕让人做出的炸弹,就算你做出的炸弹顶多一个也只能炸死几个人吧,想那冯蛊久经战阵,见惯了生死,恐怕这样的威慑还是有点小吧”李世民再次摇头说道。 “额,为什么非得要拿我做的那么小的炸弹吓唬人啊,我们做的再大点不就好了。无非就是弄个容器往里边装上火药然后密封住嘛。只要容器合适,做再大的炸弹也是很容易的啊。再说了我们只是要吓唬人,又不是往人群中扔,完全不需要考虑方便携带的问题。陛下你弄个大瓮,然后把里边放满了火药,然后将其密封住,当着冯蛊的面埋到山坡上,点着了轰隆一爆炸,小半个山坡都能被炸塌了。我就不信吓不住那冯蛊”武元庆连说带比划。 千古一帝的李世民竟然陷入了思维的怪圈,完全没想到可以把炸弹做大来增加威力。这样的智商武元庆表示为他很捉急。 武元庆一番话对于李世民无异于醍醐灌顶,一下子就通透了。 李世民大喜过望,扭头就走。 “陛下,陛下,什么时候放臣出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