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下首富在线阅读 - 第三十章 中日生丝战争的起点

第三十章 中日生丝战争的起点

    在长崎参观了一些厂房后,胡楚元很快就潘容一起前往京都。

    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大阪,号称日本“水之都”的地方,不仅是日本关西地区最为繁华的城市,也曾是日本的古都。四年前,这里就已经开通了铁路,可以很方便的通往京都、东京,前往广岛的铁路还正在修筑中。

    在胡楚元的眼中,大阪依然是贫穷的地方,还不如杭州府,可在沿岸的海港上,已经能够看到大量的码头和船坞,黑色的煤停在船舱和火车厢中,一片片的,像是无数个黑色的方格。

    码头西南的工业区里林立着大量的烟囱,烧出滚滚的黑烟。

    胡楚元已经换上了洋服,带着宽松的帽子,而潘容则更像是一个新兴的日本富商,穿着西装,他还邀请了两个本地的日本朋友滥竽充数。

    胡楚元很清楚自己的对手是谁,他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三菱商会,此时,三菱财阀的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也刚43岁,已经成了明治时代的红顶商人,独家经营日本的海运业。

    三年前,他还只有三艘海船,现在则已经有了三十七艘大型的货轮,三百余艘中小型货轮。

    明治7年,日本企图占领台湾,正是他的三菱商会负责输送军事物资,去年爆发的西南战争,依靠向政府出售军火的他又大赚一笔。

    大阪。

    就是这个人挖到第一桶金的地方。

    这个人和胡雪岩的相似性不是一点两点,而是几乎就一样,只不过,胡雪岩垮了,家业未能成为影响国家命运的财阀,而这个人的家业传承了下去,并成为日本的军工之魂。

    幸好,胡楚元有机会改变这一切,他也坚信自己会比岩崎弥太郎做的更好,甚至是好非常多。

    隐藏着身份,胡楚元参观了三菱商会在大阪西区堀江的码头,虽然不是那么先进,整体水平和他在上海码头看到的情形差不多一致,可关键在于这个商会垄断了整个日本的海运业,连旗昌、怡和这些雄霸亚洲的洋行也无法插足到日本的海运业中。

    因为借口和对方商谈生意的理由刺探情报,通过潘容翻译的消息,胡楚元大致做了个计算,结果让他心惊——三菱商会每年在航运业上的收益几乎和他做江南五省总盐商的收益差不多。

    要知道,三菱商会本身也有银行、房地产、生丝出口和其他各种产业,最终一举奠定其地位的还是造船业,以及随之延伸出来的钢铁工业和军工产业。

    可怕吗?

    可怕。

    虽然眼下还能算是同一个级别,胡楚元却真的很担心自己能否追上三菱的脚步,除了三菱,他还要对付更可恶的三井、住友,那都不是省油的灯。

    富士财阀或许好对付,眼下只能算是一间小银行,以后呢……?

    总之,努力吧!

    胡楚元也很清楚,只要使用一些奇招,在军事上击败日本并不难,可如果不能击败这些财阀,使日本经济彻底崩溃,那么……即便是在军事上击败日本政府,本身也不能算是一场真正的胜利,无法抑制日本的发展。

    想要彻底的铲除这个毒瘤,关键是要对付日本经济,要击溃日本的经济,首先就要击溃它的财阀。

    胡楚元希望他能做到。

    参观了三菱的船运码头后,胡楚元找了借口继续去看一看三菱大阪船厂,依靠垄断航运所获取的利润,三菱商会已经决定在大阪建造日本最大的造船厂——后来,他们又收购了国营的长崎造船所,加上在横须贺建立的新三菱造船所,可并没有因此盈利,因为造船业从一开始就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要承受得起亏损。

    总之,依靠大财阀集团在其他方面的巨额利润,三菱最终是坚持了下来,等到了春天。

    可在很长的时间内,三菱财阀并不是日本最大的造船企业,因为资格更老的三井财团牢牢占据着这把交椅。

    “就是这样了,对手就在这里,真正的胜利……那就是要踩着对手的尸骨成为强者!”

    在大阪参观了两天后,胡楚元就带着这样的心情,匆匆前往他的下一站——京都。

    这一次,他要零距离的观察日本生丝业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其实这并不算是什么秘密,日本的报纸总是在不断报道着这些事。

    日本的生丝业能够逐渐发展起来,并击败中国生丝业,甲午战争的功劳占据了一半,另一半则属于日本京都府。

    十年前,也就是日本的明治二年(1868年),京都府设立了西阵物产会社,负责救济贫困的丝农和织户。明治三年,设立舍密局和授产所,相当于化学研究所和技术推广所。

    明治四年,设立养蚕场,推广新蚕种和新技术;明治五年,设置畜牧场,推广新牛种和绵羊,派人前往法国学习新织丝工艺和西洋染色工艺,购买新机器……七年,设置织工场,推广新型手工织丝机器和工艺。

    这些“场”全部将技术收集、研究、改良、推广等工作集中于一身,迅速使京都的丝业由衰转盛,并将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整个日本。

    京都府也走了很多弯路,可和清朝廷各地政府的“无为就是无错”政策相比,实在是积极很多。

    ……

    进入京都平原,沿路看着风景,胡楚元就已经看到了大片的桑树林。

    即便是在这里,山地仍然随处可见,为了发展丝业,他们砍伐了大量树木,种植桑林。

    由于太平洋暖流和西亚利亚寒流在这里交汇,雨水充沛,使得日本的桑叶资源异常丰富。

    这是日本生丝业能够崛起的关键。

    随着京都丝业的发展,日本较有实力的财阀都迅速以此为模板,利用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财力在整个日本推广开。

    1878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726吨,总产量为1226吨(清制205万斤),尚不足江浙两省一年产量的1/3。

    1883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347吨,总产量为1682吨。

    ……

    1903年,短短的十五年间,日本生丝出口总量达到6750吨,无论是数量和平均质量方面都正式超过中国。

    1910年,日本生丝出口量为10462吨,达到了世界生丝出口总额的3/4,为中国的六倍,而这就是日本经济最为关键的出口物资,为日本换取了大量外汇和黄金。

    事实上,生丝决定了中日两国的生和死。

    中日之间的决战,首先就要从生丝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