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强汉在线阅读 - 第七卷《卷土重来》第二百五十四章:岁岁轻叹

第七卷《卷土重来》第二百五十四章:岁岁轻叹

    多国参战,辽地变成一个乱锅粥的战场,幸运的是汉部的战略方针一直没有转变,全族执行的是以战养战策略。火然文www.或许很难想象仅是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它却有近五十万的军队给养和社会体系为什么没有混乱不堪,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汉部仅仅建立两年有余,内部人口结构成份还在调和之中。

    现时汉部的一百六十余万人口并没有把仆从和奴隶算在内,那也就是说有一百四十余万部众在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时间太少,外敌太多,汉部如果想安静下来独立发展,磨合内部的民族结构很难,如此一来只有依靠战争充当润滑剂,用铁与火去淬炼以求获得新生。

    战争在继续,内政也不能放松。

    林斌不是一个治国的全才,事实证明他的能力十分有限,在缺少行政人才的情况下,汉部目前无法做太多事情,除开必需安置的现状,许多管理民生的部门一直没能快速的建立,支撑整个部族民生运作的文吏系统只出现一个初步的框架。

    先秦两部融合进汉部之后,原来的文吏补充进文官系统,他们担当起了部族的文治责任。这里又滋生出了一些新的问题,首先受到考验的就是文吏的治理,那些文吏管理的不是原来过惯了遵守律法的先秦人,而是一些根本不知道法律是什么东西的草原人,还有一些刚从汉国迁移来散漫惯了的汉民。

    由于生活习惯的问题。内政的治理举步艰难,太过苛刻的律法所带来的后果便是外面在打仗,内部不服管束、械斗、仇杀也一刻没停。给执法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整天忙于疲命。

    乱世用重典,一个人的出现很大缓解了内部压力,那个人自称子泊,深习法家律典,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是法家派别的‘治’派。

    法家自古有三派。一派以慎到为首,主张在政治与治国方术之中,‘势’。即权力与威势最为重要;一派以申不害为首,强调‘术’,政治权术;一派以商鞅为首,强调“法”。法律与规章制度。韩非子认为“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明君如天,执法公正,这是‘法’,君王驾驭人时,神出鬼没,令人无法捉摸,这是“术”;君王拥有威严,令出如山。这是“势”。

    奇也?怪哉!

    世人只知道有法家三派,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法家还有一个什么治派。

    子泊说:“依法治人。某欲学卫鞅又恐落于人后,卫鞅治秦而开‘法’派。吾甚向往!”

    郑元是法家‘势’派信徒,听到子泊大言不惭要开派大怒,亲自前往与子泊大论三天。

    郑元出来后对天狂笑,他对即将出征的林斌说:“此人酷吏也!欲学卫鞅青史留名。可用之,不可重用之。”

    林斌也在笑,他对现在的人基本有些了解,不难想象郑元其实是认识子泊,两人所谓的大论三天是在造势,子泊大言不惭说要开派也是在造势,一切为的就是名声。不要小看名声这东西,这时代有名声就代表有人气有威望,做起事来事半功倍。

    林斌也并不反感造势,他让子泊先领一地治理,说是先看看子泊有什么才能,观察之后量才而用。

    随着汉部在辽地待的时间加长,陆陆续续有在汉国不得志的人前来求官,其中法家信徒的人数最多。会造成这样的效应其实不难理解,毕竟汉部从很多痕迹上可以看见先秦的影子,林斌采取的治理方针又偏向法治那一个方向,人们只当又一个‘秦国’即将现世。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在内,再有林斌本身是炎黄子孙,在没有特定民族观念的现状下,汉国那些还在自称赵人、燕人、楚人、韩人的学士并不像当权者那么排斥,前来求官也没什么好值得意外。

    林斌将内政管理丢给三司,将后勤保障交给韩安国,他率领神策军连同附属军队开拔,准备迎接西面而来的匈奴威胁。

    ……

    韩安国静看大军离去,他闭上眼睛仿佛看见两支骑军在浩浩草原来回冲杀。

    天风浩荡,瀚海阑干,金戈铁马,万死千伤,俱往矣;

    长城巍然,征路悠长,众生煌煌,美人凄凉,俱往矣;

    唇枪舌剑,纵横捭阖,君臣相倾,千秋家国,俱往矣;

    威加四海,功震八荒,千载以往,意气飞扬,俱往矣。

    唯有孤星冷月,晨钟暮鼓,青灯黄卷,村社戏场,在年年评说,岁岁兴叹。

    吟罢……

    “世事无常,堵在外面的唯一结果就是拦住游牧民族南下的道路,汉部成了游牧民族的首要攻击目标。有汉部挡在塞外一天,汉国就能休息养生一日,同样……汉部也能在年年的战争中锻炼军队,依靠战争大量俘获人口。”韩安国调转马头,他忍不住再一次回首,“他知道挡在这里每年都要和北狄、东夷打仗,怎么还选择这里?”

    没有答案就是答案。由于策略方针的问题,汉部注定是一辆停下来就会出大问题的战车,林斌只有一直寻找敌人,把内部的压力向外引,用战争吸引人们的目光,让他们暂时忘掉一些不该记起来的东西。

    虽说汉部已经自立,但是汉部还没有国号,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汉部其实很像一个畸形儿,她的内部结构混乱,社会体系没有确定,她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不断征服别人。

    征服的乐章依然在奏响……

    黑旗军进攻肃慎王城的作战一刻未停,仅在三天之内就消耗掉近五百万枝箭矢。箭矢的高强度消耗是对后勤供应的巨大考验,索性的是辽地不缺少制造箭矢的材料,黑旗军随军匠作营本身的制造能力强大。再加上后方的支持目前还没有出现箭矢短缺的窘境。

    狼军攻下黑龙江平原后经历十天的南下作战一举攻克肃慎多处城镇,其实以其说是城镇不如说是聚集人数较多,有固定栖息地的部落村子。目前狼军在陈汐的率领下一路凯歌,驻军于蛇湖配合黑旗军已经完成对肃慎两面夹击的战略部署。

    不对等的对手,一切等的只是约定之日的到来。

    看远方……

    吕炎与前来交换驻防的友军交接完毕后,他率领在汉国历练的七万步军离开医无虑山向东北方向开拔,准备与南下的虎军会合。再配合驻军于秀水河的甲贺豹军从两个地方发动对卫氏朝鲜的战争。

    打卫氏朝鲜不像打肃慎,肃慎还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部落体系,落后的兵器再加上落后的战争思想让肃慎人离开丛林便不足为虑。

    卫氏朝鲜作为一个已经存在数百年的政权。她的军队有完善的军备,军队的将领也不是处于蛮荒无知状态、连兵书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肃慎人。其实这些都不是难题,唯一存在障碍的是卫氏朝鲜有城,很多坚城!

    汉部……的军队。她的主力是骑军。卫氏朝鲜的领土很少有平原,大多是山地和河道,卫蒙政权经营了数十年几乎每个险要的地势都有建关隘,卫氏朝鲜的军队也不是肃慎军队,守城军队的军备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比汉国更加精良,想要啃下卫氏朝鲜的过程将十分艰难。

    一个远在汉国长安的人听到汉部即将进攻卫氏朝鲜时说:“会死很多人,多到难以想象!”

    诸多听众露出严肃的表情。这些人的装扮皆为文士,他们从四面八方被汇集在一起。聚集起来的唯一目标便是到辽地完成一个艰难的任务。

    “死人……林斌不怕。他是一头猛兽,到了一个地方肯定要吞噬人命。据说与之交战的肃慎全国人口锐减,十不存五,其中以东部人口减员最为严重?”

    最先开始说话的人又笑说:“东夷人与我等何干?此次我等相聚只为谋策,如何在到达辽地后打入汉部,获得林斌信赖,掌控汉部重权!”

    晴天风雨兮,将临下……

    **********************************************************************************

    以下不算起点币:

    汗……哈,玩笑开大了,写的匆忙没有校对,伊斯兰教的确是公元七世纪出现,上章的bug已经改了。

    中国古代宗教的道教有查过,道教在西汉时期确实还没有建立,道教的名称来源,一则起于古代之神道;二则起于的道论,最早的话可以追溯到老庄,学术界一般认为是在东汉的书写后才有道教的传播,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时期。

    锋锐老兄说的太常,在秦时是叫奉常,到西汉时期的太常属的确是为皇室服务,主管掌宗庙事,一般不参加具体的行政事务,是九卿之首。属官主要有太史,太乐,太祝,太宰,太卜,太医六令丞,博士祭酒以及诸庙寝陵园,机构复杂,编制庞大。而这个太常属是为皇室办事,没有在民间传播,所以书中泛指的宗教信仰没有把它算进去。另外,有些没搞懂,它好像是孔子写的,与似乎没有直接的联系,道教的教主是老子,没有孔子的事吧?

    ps:辽地的情节很快就要结束了,最近一直在啃西域五十国、印度支那各国、中东诸国的资料,经常在图书馆和书店当游魂,啃饱一些避免出错,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