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步步为营
第六百三十七章步步为营 齐凌这话一出。 大殿再次一片喧闹声。谁握着印鉴,谁便能掌管淮阳道。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 齐君一直以为印鉴在齐凌手中。齐凌表示印鉴他已妥善收好。会尽快取回‘交’给齐君。却未想……“凌弟,你太胡闹了。”印鉴丢了,这事该第一时间上报朝廷的。齐凌却瞒而不报,如今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当着满朝文武说出。这简直就是,就是把皇家的颜面丢尽了。 堂堂淮阳王,竟然连个印鉴都保管不好。 现在齐凌竟然告诉他。那印鉴可能被叛军握在手中…… 明明是犯上作‘乱’,若是手握印鉴,岂不成了‘名正言顺’。若是那不知名的判军头目命出印鉴,朝廷要怎么应对,他这个皇帝要怎么对天下的百姓‘交’待,难道直言印鉴被盗……不仅显得皇家无用,而且还会被人怀疑他这个皇帝为了一己‘私’心,而故意枉顾老祖宗的规矩。 这可不是三言两语便能和百姓们说清道明的事。 这简直就是,就是自己把锋利的刀剑送到敌方手中,然后再把自己的脖子洗干净伸过去。 这根本就是想让对方‘造反’啊。 齐凌不答,齐君面‘色’极冷,对齐凌的不喜已经不加掩饰。他虽然没开口,可是谁都知道淮阳王的印鉴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印鉴在手,那些人不管做什么,都算是听令行事,只要公文上印着大印,那就是朝廷默许了的。要知道当初齐君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宽厚,还给印鉴加了些功夫。 天下间只有济北和淮阳两道的印鉴,可以当成‘小‘玉’玺’来用。 只要是盖了印鉴的,朝廷便会认。 这样重要的一件东西,齐凌竟然丢了。 齐君觉得眼睛把齐凌五马分尸,淮阳道的事怕是也难善终了。一时间,群臣们也不知道要怎么安抚齐君了。最终,齐君脸上‘露’了挣扎之‘色’。 “……卫宸。你妻暖‘玉’是凌亲王义‘女’。你也勉强算是凌亲王半个‘女’婿。淮阳道之事与你也脱不得干系……” 啊!诸臣在心中叹气。 齐君把卫宸捧的越高,将来跌下来摔的越惨…… 果然,卫宸最终一脸诚惶诚恐的站在殿下接了旨。 齐君夺了凌亲王一等亲王封号。 擢升卫宸为正四品指挥佥事,负责镇压淮阳道之‘乱’。将歹首缉拿,以儆效尤。 卢岳,杜淳等一干老臣,脸‘色’都有些难看。 这时候,方显出文臣无用。让他们在殿上替齐君出谋划策还算可行,让他们领兵打仗,那他们真的不敢开口。若是败了,丢人是小,齐君追究起来。怕是会祸连整个家族。而殿上武将……若是剿个匪,护送个别国使臣之类的事情,武将们敢接。如果淮阳王印鉴不丢,齐君若是下了皇令,他们也会拼上一拼。可是此情此景。 殿上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随便拎了一个,年纪都是卫宸的倍数。可还真的没有一个敢站出来说自己的本事比卫宸强。 这个年轻人…… 说出来有些可悲,诺大的齐国皇城,便找不出一个胜过卫宸的人。 而且此事也耽搁不得,容不得齐君另寻他人。 “陛下,臣等无用。”杜淳带头请罪。 “爱卿们何必妄自菲薄。尔等是文臣,是替朕治理天下的。这等犯上作‘乱’之事,本就不是尔等擅长的,不能胜任,也不算什么丢人之事。” “多谢陛下宽宏大量,不追究臣等无能。” 齐君冷着脸,他倒想追究呢。 可是追究有何用?难道追究他们的过失,便能让淮阳道那些歹人乖乖‘交’出淮阳道。 说起来也是他之过。 做为皇帝,他不喜欢臣子们太本事,这样会显得他这个皇帝无能。所以他的臣子,只需要迎合他行事。像是杜淳,在丞相位上坐了十几年,若要问他有什么建树,似乎根本无人知晓。 他刚登基时,也有几个像卫宸那样的臣子。 世上便没他们不敢做的事。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敢信誓旦旦的说自己能圆满解决。 只是那时候他刚登基,乍然间,手握滔天权势,觉得那些人太过目中无人,渐渐的,那些人被他贬的贬,杀的杀。
以至细数身边,竟再无一个可用之人。 孤家寡人,当真是孤家寡人啊。 齐君觉得有些寂寥。他看向殿下年轻的臣子。 目光深邃明亮,仿佛天下间任何难事到了他手,都能迎刃而解。齐君突然明白自己为何一直关注卫宸了。 因为卫宸身上有股狠戾,这正是他向往,却偏偏没有的。 齐君突然觉得自己对卫宸太过苛刻了。 不过是个没有依靠的小少年罢了,初入京城时,才十几岁。那时候就胆大包天的敢告御状了……转眼间他竟然已经年至及冠之年,娶了妻。 就算他待卫宸再苛刻,卫宸自始至终也是平静以对,并未表‘露’出丝毫不悦之‘色’来。 难得的,齐君竟然在殿上自我反省,而且意识到自己对卫宸不公平。 这次既然除了卫宸无人可用,他自然不能像上一次那般随意搪塞几句便让卫宸出京…… 齐君想到自己寝宫里堆积如山的折子,每道折子,都是向他要银子要东西的。不是这里出事便是那里出事,不是闹了水患,便是着火干旱,便没一道折子有好消息。 如果淮阳道继续变遭…… 齐君突然觉出几分惧意来。他以前从未想过这个皇位他会坐不稳…… 他防这个防那个,甚至防着自己的儿子。他想长命百岁,想当个一代名君。可是……如果皇位丢了,他这些愿望都会成为泡影。他不仅当不成名君,反而遗臭万年。 “凌弟,这次的事便罢了。我们好歹兄弟一场,当兄长的怎么会怪罪自家兄弟。上次你在大殿上替暖‘玉’求郡主封号。那时候朕觉得你才新认‘女’儿,时间太过仓促了。如今你久居京城,终于能好好‘cao’办一场了,暖‘玉’那孩子,朕也是亲眼见过的,何况他还是谨妃的侄‘女’,按理得唤朕一声姑父呢……朕便册封暖‘玉’为‘玉’阳郡主。在你府上好好办一场册封大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