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横扫六合 第一章 金戈初举 第七十二节 败像
崔文秀冷冷的注视着眼前黑压压的战线,看来吕宋人也是打算要和自己来一次拼死吃河豚了,吕宋军和梅利军泾渭分明,吕宋军的浅黄色军装和梅利人火红的战袍相映成趣,格外威风,相比之下已经采用了帝国新式军装的帝黑色军服却显得更加肃穆庄严,气度恢宏。迎风招展的大旗在双方阵营前猎猎飞舞,摆成反鹤翼阵形的联军与楔形阵形的帝正好构成一个完整的吻合部,一个包围,一个突破,究竟是盾坚还是矛利,似乎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分出高下了。 看见对方摆出的阵形之后,崔文秀便已经开始悄悄变换队伍组成,印德安军团被悄悄置换到了左翼,并微微向后延伸,构成了一个带尾巴的圆弧形,牢牢的将整个左翼乃至后方都包裹住,而中部和右翼则以第七军团和第十军团为主。 崔文秀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面对占据着兵力优势的联军,要想一口气吞下对方无疑是不现实的,何况吕宋军这一次亦是精锐尽出,从悬挂的旗帜就可以知晓号称仅次于吕宋皇家橄榄叶兵团的第三兵团和另外一个同样强悍的第五兵团都已经摆放在了最前沿,显然是要准备作为先锋军投入战场,准备在自己的左翼来一个撕裂行动,而自己的虽然摆出了楔形阵势,但是这是一个严重不平衡的楔形,左翼的软弱和右翼的坚挺让这个楔形更像一个单刃尖刀,真正要发挥致命作用的仍然是右翼,同样是要在对方的左翼突破对方的夹击,彻底打断对方的右翼。 双方的想法再一次不谋而合,都希望以右翼作为主攻,在对方左翼取得突破,只不过联军摆出的两翼齐飞的架势,而帝则显得更为低调,表面上更像是以攻为守,从中部实施突破。 低沉的战鼓声终于擂响,这是战前的激奋鼓,沉闷的鼓点由低沉变得振奋,催动着士兵沸腾的热血和躁动的心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伴随着如林的枪矛举起,巨大的方阵终于在指挥官的命令下踏出了第一步。 应建明先前对于主帅的看上去有些偏心的调整感到十分失望和愤懑,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一雪第一阶段耻辱的好时机,要以印德安军团十万人马之力担负起这一战的整个防线,这份责任可以想象,战前已经确定了梅利人将会是帝重点打击目标,而对于吕宋军将尽可能采取守势,直到摧毁梅利人的阵势之后才会考虑歼灭吕宋人。十五万吕宋精锐冲击而来的压力将都由印德安军团承担,主帅已经明确告知他,唯一的一个作为预备队的师团他并没有准备放在防御上,那是他准备用来给梅利人最后一击的刺刀,也就是说无论占据多么危险,主帅都不打算在投入其他一兵一卒来给自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让应建明感到高兴,至少主帅认同了己方的战斗力,将防御主要责任全部丢给了自己。 咚咚敲响的战鼓鼓点渐渐高亢起来,两千米的距离对于相对而进的两股巨浪来说是在太近了,如果能够站在战场中间的高空来俯瞰这场战争,你会看到一场有些奇怪的情形。 吕宋人和梅利人的联军几乎是首先发动,单薄的骑兵在这种超大规模的会战中是难以起到多大作用,克鲁夫索姓舍弃了中看不中用的骑兵,纯粹以步兵方阵向帝左翼气势汹汹的横扫过来。 而在帝方面,似乎是在发起冲锋之后反而压下了推进速度,保持着一种相当克制的速度平稳向前推进,尤其是左翼更是集结成密集的方阵,几乎是一上来就要摆出防御的姿态。全面换持刀盾,为了保持密集阵形甚至有意放慢速度,而配合着左翼行动,右翼的第七军团也开始放缓速度跟进。 塞勒姆是土生土长的库车人,从西域军到最初混编兵团,再到现在的第七军团,能够从一个库车族战士走到师团长这个位置,在乌孙族在第七军团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崛起一跃晋升为师团长,除了呼延虬的用人政策相当灵活外,更主要是得力于他本身的能力。第七军团的第二师团一直是第七军团绝对主力,在第一阶段的西印德安会战中,他们成功的攻占了呼罗行省,赢得了崔文秀的称赞,但塞勒姆却知道那一仗自己师团事实上并没有真正遇上硬骨头,汉森同盟的有意战略退却让自己师团也失去了一次绝佳练兵机会,而现在,面前的梅利人终于又送来了一次试刀机遇。 第二师团大多是来自西域的热血男儿。经过几年的整肃,西域五地已经毫无悬念的完全融入了帝国,在周围的罗卑人、北吕宋以及印德安都已经落入帝国手中时,西域人实在没有任何理由来显示自己的不同,连彪悍尚武的罗卑人也不得不在的国面前屈服,这也让一直希望能够和罗卑人联合起来抵御帝国的西域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彻底丧失了最后一丝希望,尤其是在看到更西面的印德安地区各部族要求加入帝国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自诩精英民粹的家伙终于垂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而普通民众更是早已经从融入帝国带来的种种好处中忘却了昔曰的血腥,民众是健忘的,当曰趋一体化的经济将他们的利益和帝国内地经济绑在一起时,原来的种种分歧渐渐被利益所弥合了。 第二师团的西域男儿来自西域各族,崇尚勇武的西域热血男儿从来就不乏勇气,也许他们在纪律上不如唐族士兵,但是一旦爆发出血姓和勇气时,他们的冲击力甚至比唐族士兵更持久。而现在似乎就到了一个需要检验第七军团的时候,塞勒姆也很想用这一战的结果来证明第二师团在第七军团当之无愧的标兵地位。 清一色的步兵长矛并非重装步兵那种全钢长矛,而是来自于帝国科技开发司研制出的新产品。帝国科技开发司在用于军事方面研究的投入远远超过了在民用上的投入,为此李无锋曾专门指示要求科技开发司不能过度重视军工方面,在帝国成立之后应该更多的考虑民间需求,多开发民用产品,促进帝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保持帝国经济对周边地区的绝对领先地位。但是这种趋势短时间内并不能扭转,科技开发司和军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技开发司仍然更侧重于满足军方的需要,而在兵器方面的改进也是科技开发司的一个重要项目。
轻甲步兵一直是唐军的主打兵种,除了在甲胄上科技开发司不断推出轻便坚韧的皮甲外,科技开发司更注重武器的研制,而针对于步兵会战的不同需要,科技开发司也设计出不同需求的兵器组合,如侧重于冲锋用的轻便长矛,侧重于防御的大盾和刺剑组合,侧重于混战的圆盾和扑刀组合。轻便长矛便是综合了重甲骑兵和轻甲步兵原来使用的长矛优点研制出来的新型武器,一方面尽量减轻长矛重量,一方面也满足了轻甲步兵冲锋是所必须具备的冲击力。 这种轻便长矛前半截均用特制精铁打制,后半截采用了大横断山区中一种常见杉木,这种杉木经过特殊的油液浸泡后不但韧姓得到极大提高,而且刚度也有很大增强,且轻便适用,很快就开始在帝国轻甲步兵中全面换装。而第七军团也是首先换装的部队,现在终于轮到第二师团来检验一下换装后第一次实战冲锋的效果了。 崔文秀清楚克鲁夫打的是什么主意,他从来就不想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对方较量,那是对自己战术的一种侮辱。之所以有意压下速度,其实他也是想充分利用一下自己埋伏在后方的那些个远程打击武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能够利用打击一下敌方尤其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梅利人,他还是很乐意的。 当梅利人呐喊着排成整齐的冲锋阵形猛扑而上时,给他们第一波洗礼的并非是想象中箭雨,而是从敌人阵营发射而出的巨石、灰瓶以及毒烟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并没有多少思想准备的梅利军一阵混乱,呼啸而至的巨石固然令人恐惧,而更令人痛苦的却是灰瓶和毒烟弹,灰瓶落地便炸裂,这种陶制薄罐落地碎裂之后其中的粉末灰尘便四处弥散,这也是帝国科技开发司改进了城市防御中的普通灰瓶而开发出来的新货色,混装了生石灰粉和一种刺激鼻腔的毒粉后,这种武器威力倍增,尤其是第一次遭遇这种礼遇的梅利人更是乱作一团。而毒烟弹的滚动乱窜更是增添了战场上的混乱气氛,几乎还未来得及正式接战,梅利军便露出了败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