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之大明永历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原大战(七)

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原大战(七)

    推荐一个淘宝天猫内部折扣优惠券的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每天人工筛选上百款特价商品。打开微信添加微信公众号:guoertejia省不少辛苦钱。

    昨夜,永历并没有睡好,按照原计划,天明之后,全军就要启程,永历只好强忍住睡意,从床上了爬起来,自己穿好衣服,然后招呼侍卫来给自己送水清洗。

    其实永历乃是大明皇帝,完全可以继续在泗阳县停留一天,但是永历认为现在军情紧急,清军已经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如果再耽搁时间,恐怕会误了大事。于是永历梳洗之后,草草地吃了几口早饭,然后就下令全军启程,向宿迁进发。

    四月份的天气已经转暖,尤其是快到中午的时候,在太阳的炙烤下,就更加炎热了,永历骑在马上,昏昏沉沉的,感觉很是不舒服。

    走了五十来里路,来到了昨天发生交战的地方,地上的死尸还没有清理,横尸遍野,血渍凝固,一些不知从那里飞来的乌鸦和老鹰正在尸体上啄食,看到有人接近,“呼啦”一下被惊起,成群地飞向天空。

    永历嗅了嗅空气,发觉竟然有了一股腐臭的气味,他知道以现在的天气,如果不尽快掩埋尸体,任其腐烂,恐怕此地的一场大瘟疫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尽快掩埋尸体。

    此外,地上的尸体除了清军的,还有一部分是明军的,昨天还是活生生的人,与自己的战友称兄道弟,现在却冰冷地躺在地上,气息全无,如果不好好安葬,于心何忍?

    很早之前,永历就有一个想法,就是在每一处战场都要建立一座纪念碑,以铭刻大明军队的功绩和悼念阵亡的将士,并且还要在战场附近建立“烈士陵园”来埋葬战死的官兵。

    现在看到尸横遍野的景象,永历不免得心中悲切起来,于是下令全军留下一千人,选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将明军的阵亡将士埋葬,而且每名阵亡的将士都要将名字记下,先用木牌标示,等打完仗要立碑,以备以后他们的亲人来此祭拜。

    至于清军的尸体,则被扔到挖出的几个大坑里,然后埋上。

    当又走了六十来里路,则到了方孝玉领军与清军发生交战的地方,同样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所不同的是规模更大,战死的两军将士更多。

    永历看到这个情形,心中不忍,于是又下令掩埋尸体,将阵亡的明军将士埋在高岗处,按照土葬的规矩,竖起坟头和立起墓碑。

    这一路之上,永历看到满地的尸体,心情不好,又想起昨晚做的梦,心中更是郁结烦闷,再加上昨晚休息不好,今天又长途跋涉,骑在马上,渐渐感觉脑袋昏沉,身子也摇摇欲晃起来。

    方孝玉走在永历旁边,看到皇上无精打采的样子,身体在马上也是坐晃右晃,摇摇欲坠,便知道皇上可能身体出现了问题。

    于是急忙问道:“陛下,您是不是感觉不舒服?”

    永历有气无力的挥下手,说道:“朕感觉脑袋很痛,你可以帮朕传来随军御医,替朕看看!”

    方孝玉闻言,赶紧去传来御医,然后下令停止前进,将永历扶下战马。永历在方孝玉的搀扶下,走到路旁,有侍卫搬来一个木制的小凳子,让永历坐下。

    接着御医查看了一番,而后对永历说道:“启禀陛下,您连日跋涉cao劳,昨晚又感伤风寒,这才有了头疼之症,估计一会还可能会发热,感觉却是浑身寒冷,不过请陛下放心,这只是寒热之症,只要服药后,休息一下,就会康复!”

    围拢过来的众臣听后,这才放下心来,黄宗羲说道:“这里可是荒郊野外,是不是在前边找一个村子,咱们就在村中休息一阵,等陛下好些,咱们再启程也不晚!”

    永历听后,连连摆手,说道:“朕没什么大事,只要吃些药就好了,还是赶路要紧!”说完之后,又转向御医问道:“王大夫,你有什么治伤风感冒的药吗?”

    王御医答道:“臣这里有一些药丸,可以治疗感染风寒,可是陛下您现在身体状况,最好还是休息一下的比较好?”

    永历还是摆摆手,说道:“没事,等朕吃了药,骑马跑一阵就好了!”

    说着,永历站起来,自己走到御马旁边,扶鞍上马,而后向众臣喊道:“军情紧急,不能再耽搁了,传令全军,马上启程,急行向宿迁进军!”

    众臣看到皇上如此如此心急前方,便不再相劝,轰然应诺,而后各回到自己的位置,全军重新踏上了前往宿迁的道路。

    将近深夜子时,永历一行终于抵达了宿迁城,此地有第一军团重兵把守,负责防守城池的乃是第一军团的四个团,再加上宿迁当地的民团,共约三万余人。

    宿迁知府和四个团长闻听万岁爷驾到,赶紧出城迎接,将永历和众臣迎进府衙之后,永历已经感觉自己浑身如同散架一样,酸痛无比,又头痛欲裂。

    永历这回知道自己真的病了,而且并不轻,好在已经赶到了宿迁,距离徐州只有一百余里,就是台家庄,也不过在宿迁的东南二百余里之外,如果将自己的行在设在宿迁,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永历一面派人去找御医继续为自己诊治,一面召集众臣,就在府衙大堂召开御前会议。

    宿迁的知府名叫唐可德,本来是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但是此人心怀大明,前年扬州之战的时候,他在家乡揭竿而起,率领百姓推翻了清廷委派的官府,而后组成义军,协助洪熙官与清军作战,立有战功,后来因为他有些学识,便经方孝玉保举,被永历任命为宿迁知府。

    唐可德能称为宿迁知府,其实也是永历的通盘考虑,此人为海东人氏,算是苏北的老家人,熟悉这里的风土人情,而且又有些韬略,让他来担任靠近前线的地方官,正好可以协助第一军团稳固后防,搬运粮草,或者组织民团巡防各地。

    所以永历要想要了解苏北的情形,就必须首先要询问他,于是永历问道:“唐知府,朕对唐家庄的地形并不了解,你能给朕讲讲吗?”

    唐可德没想到皇上先问他,先是一愣,然后惶恐地急忙跪下,低着头,甚至有些颤抖,结结巴巴地答道:“回禀,禀陛下,臣,臣,以前去,去过,台家庄,一次!”

    永历听完,差点被憋死,心道:难道这个唐知府是结巴吗?怎么话都说不好,如此之人怎么可以做一地的地方长官,这岂不是让人贻笑大方!

    许是方孝玉看出了唐可德的窘态,知道他平时并不是这样,而是只有在面对高官的时候,才会紧张的说不出话来,当初在面见靳国公和自己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只是这次更加严重而已。

    况且人是自己举荐的,不能不帮,于是方孝玉出言道:“请陛下恕罪,唐知府平时平时并没有口吃的毛病,这是因为见到天颜,心中激动所致。”

    永历摸摸自己的额头,而后笑道:“没关系,唐知府,朕还是很随和的,你尽管说你的!”

    “谢陛下,臣这回没事了!”唐可德调整了一下,竟然不再口吃了,他接着说道:“台家庄靠近运河,有一条小河由庄中穿过,将庄子分成了两半,庄内有四百多户人家,两千来口人,本来庄子外围有条残破的护庄墙,但是年久失修,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倒是庄中有两座连同东西的木桥,如果放弃东庄的话,可以将木桥拆毁,固守西庄。”

    永历听后,连连点头,而后转身对黄宗羲和方孝玉说道:“我们现在没有必要和清军死拼,可以慢慢消耗他们,等他们精疲力竭,再趁机发起总攻,刚才唐知府所说很重要,明日方爱卿你就赶去台家庄,告诉靳统武,让他不要死守东庄,可以退回西庄凭河固守。”

    方孝玉点头,说道:“臣明白,如今清军气势汹汹,士气正盛,我们不能与他们正面交锋,而是凭险固守,消耗他们的锐气和兵力,等待时机再大举反攻!”

    黄宗羲也插话道:“陛下圣明,这个方略正好可以克制清军,台家庄是徐州的门户,甚至牵扯到整个苏北,如果我们在台家庄将清军拒之门外,那么臣以为只要三个月,等到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清军必然疲惫,到时正是我们反攻的好时机!”

    “不错,黄爱卿言之有理,在夏季来临之前,我们还需要坚守三个月,诸位爱卿,接下来就要看你们的了!”永历高声道。

    黄宗羲、方孝玉、毛八重、唐可德四人一起躬身,高声答道:“请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会齐心协力,为大明光复河山,驱除鞑虏!”

    定下此战的方略之后,永历已经感觉再也坚持不住,浑身guntang,只好宣布散会,让方孝玉回去准备,等明日领军启程赶赴台家庄。

    戌时的时候,永历刚吃过御医送来的汤药,发了一身的热汗,正准备上床睡觉,偏偏又是这个时候,紧急军报又送来了。

    黄宗羲进来禀报,说是河南巡抚张英送来军报,盘踞在潼关的数万陕军终于出关了,目标直指洛阳。

    永历知道如今苏北徐州正在明清两军交战,如果再加上河南的战事,那么“中原大战”才算真的开始了。